继承、批判与超越:实践视域下马克思哲学的伟大变革

2017-03-10 22:54马小琴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唯物主义费尔巴哈黑格尔

马小琴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9)

继承、批判与超越:实践视域下马克思哲学的伟大变革

马小琴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9)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哲学大厦的基点,是其哲学思维辐射的轴心,具有“普照的光”的性质。但实践的思想并不是马克思的首创,而是马克思吸收和传承近代西方哲学,包括古希腊哲学的优秀成果,批判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扬弃知识论哲学传统和近代西方哲学关于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态度的结果。马克思以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为起点实现了马克思哲学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哲学;继承;批判;超越

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马克思研究和批判资本主义的重要方法和武器。马克思哲学诞生于近代,因而吸收了近代西方哲学、包括启蒙学者的政治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优秀成果。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同时也扬弃了知识论哲学传统和近代西方哲学关于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态度,从而为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点,这个基点就是实践。也就是说马克思哲学的变革,主要在于马克思把实践问题作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本文试图从继承、批判和超越三个方面揭示马克思哲学的伟大变革,进一步勾画出马克思哲学虽产生于近代但超越于近代哲学,其研究基点从属于当代西方哲学的变革历程。

一、继承:马克思对西方哲学优秀成果的传承

西方哲学作为孕育马克思哲学的沃土,从泰勒斯到费尔巴哈,从古希腊到德国古典哲学,每一阶段都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成果,如:理性自由主义、感性的现实主义、朴素的唯物主义、知识论哲学、辩证法等。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哲学也逐渐摆脱中世纪神学的“婢女”身份,在科学理性的指导下对人以及人的价值进行着理智的追问,开始探讨人的理性认识能力,从而发现人本身以及自然。

18世纪初兴起的思想启蒙运动对人类思想史而言绝对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而对于出生于启蒙时代的马克思而言,该时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自然成为了他学生时代的思想主流。可以说,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对启蒙的自我意识、政治自由立场以及以理性自由为特征的哲学表示了极大的认同和接受,正如戴维·哈维所说:“马克思在很多方面都是启蒙思想的儿子。”[1]在特利尔中学期间,马克思受到了典型而纯粹的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教育,他十分关切被压迫者的利益。在中学毕业作文中,他按照法国启蒙学者的观点,认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规律、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2]459,这无不洋溢着对人独立的理性认识能力的信任,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选择性及对自己命运的自觉意识与把握;表达了他以后用一生为之奋斗的启蒙的人道理想,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马克思逐步开始走向了民主主义,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马克思高度赞扬了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在这篇论文中主张自我意识的立场,其内容不外是主张人和理性的自由主义、人本主义。”[2]435他指出伊壁鸠鲁通过肯定原子偏斜运动来肯定原子运动的个别性,弘扬人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此时他认为自我意识就是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理性和主体性。同时,马克思在弘扬自我意识哲学的基础上,以理性主义的立场将宗教批判与政治批判紧密结合在一起,他要求对国家进行理性主义的改造。认为首先国家必须离开宗教,表现出国家之所以为国家的本质;然后由纯粹的批判宗教转向对现实政治的批判,要求变革现实的政治制度实现政治上的解放,这是人类解放的第一步。和18世纪大多政治学者一样,马克思力图通过政治解放来确保个人的普遍权力和社会的普遍正义,表现出政治立场上潜在的激进民主主义倾向。但后来马克思也看到“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3],政治解放仅仅赋予了人们虚幻的普遍权力,这种权力并无实现的可能,因为政治国家从根本上来讲是服从于市民社会中少数有产者的。也就是说,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政治解放虽然强调每一个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普遍平等的权力,但是个人作为公民在参与完国家的政治生活后,回到的依然是由利己主义和金钱所主导的市民社会。在这样的市民社会中,无产者依然是受奴役的对象,只不过是由神的奴役转化成金钱对人的奴役。因而马克思认为,个人要想获得真正的解放还必须回到个人所生活的市民社会中去,而不能诉诸于政治国家,所以必须将政治批判上升为社会经济批判(此时未触及具体的现实),对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改造。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全面异化,根本在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因此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条件。

在柏林大学初期,马克思深受康德-费希特哲学的影响,对他们用法的先验原则建构哲学体系的做法表示赞同。但对现实的关注使马克思又无法满足于先验原理,他试图从理想主义转向从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破除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对立。就在入柏林大学的第二年,马克思开始研究黑格尔哲学。他认为,黑格尔哲学(柏林大学的主流哲学)正是联结现实和应有的桥梁,甚至一度表示黑格尔“可以作为自己的同盟者”。走进黑格尔是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并在研究黑格尔哲学中发现了黑格尔哲学最根本的东西——辩证法。恩格斯对此评价到:“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和精神的事件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4]253黑格尔在思辨的层面上建立了庞大的辩证法体系,他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过程,其内在矛盾也总是和运动、发展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深刻地说明了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动力是矛盾,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基本趋势,质量互变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状态。此外,他详尽地描述了对立统一规律,认为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矛盾贯穿于整个人来社会、自然发展过程的始终。可以说,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是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概念辩证法“当作出发点的”[5],他在抛弃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基础上,“使实践发展为辩证法新的载体,运用实践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颠倒了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辩证法,在辩证法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贡献。”[6]“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概念性辩证法,而马克思将其改造为现实的人的辩证运动”。[4]218

黑格尔曾经一度是马克思的精神导师,直到费尔巴哈清醒唯物主义的出现,马克思才突破了黑格尔哲学的思辨唯心主义,实现唯物主义的转向。费尔巴哈第一次唯物主义(直观的)的恢复了“感性”的实践地位,高举人本主义的旗帜,提出了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全新思路——人本主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于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正是从费尔巴哈关于“把人看作是感性对象”为契机,提出我们要把人的活动也理解为对象性的实践活动。虽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具有直观性,但相对于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绝对精神,他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认识论克服了从抽象推理出发的认识方法,以唯物主义为基点,强调经验和感性事实。从这个角度看,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启发在于,他促使马克思认识到:现实的人本身和感性的经验事实应该取代抽象的理性和普世的价值观而成为哲学研究的起点;其次,现实的人和感性的自然作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两只脚”,对马克思哲学思想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现实的人”的概念是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所吸收和持有的根本哲学立场,是马克思摆脱抽象的理性原则而看到现实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马克思一度被认为是“费尔巴哈派”[7]了。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启蒙时期占主流的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自我意识哲学成为了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起点,而走进黑格尔为青年马克思带来的是辩证法精神和严密的思辨逻辑,直到遇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才实现了由唯心向唯物主义转变的历史性跨越,为马克思哲学的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批判: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扬弃

理性至上的知识论哲学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主题,它用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将人抽象的理性思维能力置于首位,在思辨领域反复考量知识的真理性,纯粹的追求知识本身。近代知识论哲学从笛卡尔确立的“我思”原则开始,在黑尔格的“绝对精神”中达到顶点。笛卡尔的“我思”原则一方面肯定了思维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另一方面也肯定了作为精神实体的思维与物质实体之间的截然对立。因而,如何从思维的独立性出发实现思维与存在,内在意识与对象世界的统一成了笛卡尔之后哲学的基本任务。而马克思哲学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始终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统一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用实践思维方式取代主客二分的纯概念推理,并将人的存在和他所处世界的现实关系作为哲学的研究起点。他彻底否定了黑格尔关于人的思维具有最终规定性的看法,认为思维的终极性只有当思维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与客观实际相符的一致性时才具有真理性。他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8]2马克思的实践认识论实现了与近代知识论哲学的分道扬镳,体现了思维与存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

1841年马克思在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时的马克思已经由启蒙主义的教育成长为一位坚定的青年黑格尔主义者。1842年10月马克思开始担任《莱茵报》的主编,而《莱茵报》正是由资产阶级自由派创办的,代表青年黑格尔派的机关刊物。他在遇到“物质利益”难题之前,在哲学上捍卫的是以鲍威尔为首的“自我意识”哲学体系,在政治上对黑格尔的理性自由主义国家观和法哲学坚信不疑。然而物质利益难题使他后来看到,在启蒙理性立场和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和理性国家根本无法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现代国家和法并不是“合乎理性的社会存在”[2]118,也没有在历史中起决定作用。这深刻的动摇了马克思对黑格尔主义的信仰,于是他决定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开始了对当时作为普鲁士官方哲学的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1843年,马克思完成《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9](以下简称“批判”)及其序言,实现了从启蒙主导的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即从自我意识和理性主义哲学向实践批判和社会批判的新哲学的转变,他将人们的目光从抽象的思维领域引到真正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法哲学的本质就是用抽象的概念取代具体的现实,“抽象的现实性”“必然性”等抽象逻辑范畴是主体,差别的现实性被设定为观念发展的产物是客体。不是现实的人、家庭和市民社会,而是抽象的逻辑概念构成其法哲学的真正对象。在市民社会、国家和家庭关系问题,马克思以市民社会为起点,确定了从家庭、市民社会到国家的唯物主义观点,使自己的法哲学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在私有财产和法的关系问题上,黑格尔认为作为绝对精神的法律和国家对现实的物质利益具有绝对的支配权,而马克思则认为不是法决定现实的物质利益,相反,是市民社会的物质利益决定法律和国家的存在。马克思在“批判”中得出的结论:“法的关系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9],马克思将国家的基础归结于市民社会,要在市民社会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成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方向。

在谈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时,马克思说道:“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2]452费尔巴哈将“对象、现实、感性”看作是脱离人的对象性的直观存在,忽略了主客体之间的联系,也没有从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然而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将“对象、现实、感性”看作是感性的人的实践活动,要求从主体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去考察社会、自然、人以及人的认识,以实践为基点实现了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在历史领域,马克思认为是现实的人特定时期的物质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决定历史的发展,它不是纯粹的思维运动,是人的现实活动的反映,克服了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虽然赋予人以现实性,但他把人仅仅看作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否认了人的社会性。正是由于马克思看到费尔巴哈仅仅强调现实的人的自然属性,所以他竭力摆脱费尔巴哈直观性的人,把人始终放在现实社会领域,使“现实的人”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正如马克思所说:“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变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8]8

从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1841年到1843年是他思想发生变化的巨大转折时期,在《莱茵报》工作期间的现实经历使他迅速颠覆了之前的哲学信仰,深刻的批判了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国家观和法哲学。在1843年到1844年《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开始研究市民社会和所有制关系对政治国家的决定性意义,研究此类经济问题成为了马克思转向唯物史观的最初动因,并在继承和批判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之后逐步走上了实践唯物主义的道路。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8]5(以下简称“形态”)的完成标志着一种新的世界观——唯物史观的诞生,马克思的新哲学也逐渐确立。

三、超越:马克思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变革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8]268近代西方哲学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出现过唯理论和经验论。两者均认识到了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对立,并从两个相反的角度(理性知识和感性经验)力求克服这种对立以达到思维与存在在思维领域中的统一,力图使客观的存在符合主体思维的真理性。他们充分肯定思维对于存在的先在性,以唯心主义的立场一致认为精神、理念、自我意识等一些抽象的概念是整个哲学的中心,是世界的本原。黑格尔立足于客观唯心主义,将思维的内容即客观存在看作是思维的一种属性。在两者的关系中,思维决定存在,思维与存在在绝对精神中达到统一。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精神世界都只是精神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外化的结果,是精神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黑格尔以唯心主义的方式用绝对精神实现了思维和存在、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费尔巴哈第一个明确指出要将黑格尔哲学颠倒了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他认为思维从现实世界本身取得客观内容,物质是意识的本源,思维只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费尔巴哈虽然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做了革命性的颠倒,以唯物主义的方式实现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但是,在他的世界观中,由于他不理解实践的意义,看不到人与外界、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思维与存在只是简单的机械对应。近代哲学意义下的思维与存在就是这样的主客体关系,因此,近代哲学特别突出了认识论的问题。

与知识论哲学不同,马克思哲学在承认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基础上,强调两者的差异,强调存在的先在性。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把客观对象孤立于主体人,将客观存在简单地看做直观对象,割裂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唯心主义虽然强调主体的能动性,但却将其简单的归结为意识、精神,并不断的夸大。所以,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把握都具有片面性。马克思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应该包含三个方面,即第一性、同一性和如何实现同一的问题。马克思哲学强调存在的先在性和第一性,以本体论的高度肯定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精神不过是高度发达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主观对于客观的反映。其次,两者同一性以及如何实现同一的问题,马克思认为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能否被认识,思维对存在是否会产生作用以及产生怎样的作用,这必须到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去把握。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是主体人现实的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只有在这样的活动中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才能达到统一,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也才能够充分的显现。因此,也只有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维与存在才能相互联结、相互转化,实现统一。马克思将实践引入认识论中,科学的说明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初步形成了能动积极的反映论,与近代知识论哲学单纯解释世界理论分道扬镳。

马克思的新哲学以现实的人为起点,要求从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考察社会、自然、人以及人的认识。第一,从实践出发考察自然界。首先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看到它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其次看到自然与人的关系,看到现实的人在利用自然界基础上通过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人化自然,也看到个体生命存在对自然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的依赖性,这表明人离不开自然,自然也同样需要人的实践活动。这样,自然就不仅仅是纯客观的范畴,它深深的打上人类的烙印,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对象。马克思形成的“历史的自然”观实现了人的主体性和唯物主义的统一;第二,马克思新哲学要求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从人的现实性出发,去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马克思认为,首先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活动关系的总和。其中,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产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推动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其次,正是由于人类依据自己的目的,合乎理性的能动的改造客观存在创造出一个对象化的世界,社会才有了存在的物质载体,所以是现实的人以及人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和历史;第三,马克思的新哲学要求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人以及人的认识。马克思认为有生命的个人的生产与再生产都是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因而人的本质就是劳动,就是在劳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简单劳动之前,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单个人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复杂劳动要求人们必须结成大规模的群体劳动,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其次,关于人的认识。马克思在“形态”中指出“只有现在,在我们已经考察了原始的历史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之后,我们才发现:人还具有‘意识’”。[8]13马克思把人类最初的这种意识称为绵羊意识,即对他人、他物形成的对象性意识,后来随着人们生产实践的深入,分工的发展、需要的增长才逐渐发展成纯粹的意识。因而,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基于人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出各种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并不是唯心主义所认为的是一种天赋能力。总的来看,马克思通过对自己旧哲学信仰的不断清算,逐渐抛弃了直观唯物主义、朴素的自然观和直观反映论,形成了科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能动的认识论。

可以说,“实践性”不仅是马克思哲学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同时也是马克思新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根本之处。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点正确地解决了近代哲学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确立了能动积极的认识论,完成了对近代知识论哲学的超越。同时,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现实的人是起点,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基点,以实践为基点的实践唯物主义是理论基础,逐渐形成的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唯物史观是结果,进而最终完成的是自身哲学的伟大变革,揭开了现代哲学的新篇章。

[1][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状况[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23.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姚大志.什么是辩证法[J].新华文摘,2004(03)019-020.

[6][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78.

[7]陶庭马,方文.论马克思哲学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0-14.

[8]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名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责任编辑 周觅

A8

A

1003-8078(2017)05-0094-05

2017-03-01

10.3969/j.issn.1003-8078.2017.05.23

马小琴(1991-),女,湖北宜昌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费尔巴哈黑格尔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新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