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2017-03-10 12:19高润花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大同037009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人才体育发展

□ 高润花(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 大同 037009)

分析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 高润花(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 大同 037009)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体育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得强大动力。为了顺应正在蓬勃发展的体育大环境,我国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层次高水平的体育人才的需求量也是不断增长。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基地,培养能够适应并且促进社会发展的体育人才,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体育经济,目前在我国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体育人才的培养机制,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给高等院校培养体育人才加大了难度。本文根据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问题所在,并对于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体育人才培养的改进措施,让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可以更进一步。

标枪 撑竿跳高 长械项目 分类

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体育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近几届的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中,各个东道主国家切实感受到体育所带来的经济、旅游等相关事业的发展,对体育事业相当的重视,甚至将体育事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政策。在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具有大量的体育人才作为基础,高等院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更应该肩负起培养体育人才的重任,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事业正处在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培养机制,在体育人才的培养上还有部分问题。我们应该对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解放思想,让学生不但要拥有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以体育专业立足。

1、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新时代下,我国的体育人才需要的是社会体育专项人才和体育经营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体育人才培养不单单是校园教育,而是更加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当初单纯的体质锻炼到文化素质的培养进而涉及到管理方面、教学方面、科研方面等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在改革发展中吸取借鉴了国外体育教育的模式,但是结果却并不乐观,在培养体育人才的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1.1、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比较传统,采用老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根据讲解进行体育锻炼,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陈旧,更多的注重人文学科类教学,而减少了技术类训练的时间,没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学生很难抓住其中的重点,更加无法掌握应得到的精髓,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动接受,在课堂上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导致实际教学和课外活动缺乏联系,课内知识与课外实际严重脱节。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打消了同学对体育的积极性,在课程设置上没有明确的针对性,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1.2、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专业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高校体育教育的关键,专业强水平高学历高的师资不仅仅给广大的教师学生起到了激励作用,而且有利于体育教学的研究。在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的教师队伍中,教师的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大部分都是本科层次为主的老师,硕士以上的教师队伍却严重匮乏,这一状态与其他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很大的对比。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缺乏技术型和综合型的体育教学人才。高校不愿花费资金请专业的体育教练,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目标局限于学校的要求,导致学生知识面变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较差。

1.3、体育设施不够健全

要进行体育训练的前提是具备良好的体育设施。目前的高等学校的体育设施只是满足了学生日常锻炼的需求,一些对于技能方面的设施却缺乏,主要的原因在于,学校的体育设施一般有学校自费建设采购,一些学校的经费并不是充裕,这就导致了体育设施不完善,部分学校的体育用地太小,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

1.4、学生的体育基础水平和综合素质不一致

由于我国的体育事业在蓬勃发展,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于体育都有了一定的重视,全国各地的高校每年都有一定的扩招计划,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但是在扩招的同时,没有把握生源的质量问题,这导致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有较大的差距。生源质量一直是困扰高校培养体育人才的老大难问题,一些临时主攻某一项目、以求通过高校选拔的学生占入校生的比例逐年上升,但是为了综合素质的发展,文化课的考试要求也是逐年提高,但是从小学到高中热爱体育运动、坚持体育训练的学生往往由于文化课分数低而被拒之门外。这就导致了文化或者体育拔尖的学生进不来,往往招进的是“两头”都不突出的学生。这种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对老师教授的技能掌握水平出现了差异,由于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给教师和教练的训练造成了困难,基础差的学生在培训过程中跟不上训练进度,渐渐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体育失去了兴趣。这种体育基础不扎实,文化成绩也不突出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吗,竞争能力十分有限,这也是体育人才培养中的损失。

2、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策略

2.1、理论结合实践

高素质的体育人才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不仅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理论结合实践。因此在现在体育人才的培养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各项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提高,更应当重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需求和全面发展以及各项综合指标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刻板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实践的培养,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及社会组织的活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结合理论知识,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高校可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推行体育选修课程,尽量多的、覆盖面广的增加体育选修的项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技能选择合适自己的体育课程,在进行针对的训练培养。在上课过程中实施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专项的团队、俱乐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不仅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还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促进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2.2、提升教师团队水平

高校教师团队的水平是高校培养体育人才的基础,要想学生的体育水平高,必须有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作为后盾。体育专业教师团队包括基础知识方面和专业技术方面,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校在选拔教师人才的过程中应当设立合理的选拔机制,对于教师中能力强,技能精的优先提拔。教师教学也应注意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体育人才培养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知识和训练技能全面发展,教师需要经常性参加学术学习,开拓视野,创新体育理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来指导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学校里也要积极的进行教学研讨,结合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专业指导。

2.3、改革体育课程的设置

课程的设置关系到体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条件,所以课程的改革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核心。高校课程的设置是学校在学生的学习计划中关键的一步,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按照理论基础和专业将课程层次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创新意识,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避免传统的读课本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同学们看有关的视频。也要注意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做到可以一边理论教学一边实践。也要施行必修课为基础,大量增加选修课的教学机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学校也要提倡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2.4、优化体育人才的选拔

高校体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三基”能力,主要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的培养,这种教育目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比较符合,但是进入了新时代后,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校要建立高标准的培养目标,这就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的“三基”能力。所以高校在选拔人才上要注意不要单一盲目,以一概全,单纯的重视文化课成绩或者体育成绩。要从多方面来看待学生,选拔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人才。学校应该定期的举行体育人才的选拔比赛,通过比赛,选拔出黑马,既可以保证人才选拔的质量,又有利于后期对人才进行进一步的培养,这种综合素质的选拔体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对未来体育人才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创造新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2.5、将体育教学和学生的未来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高校大学生的培养主要是为了面向社会,在学习中应该将学生未来的工作、职业发展、生活的发展等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进行教学改进。比如说可以带领学生集体参观相关的工作场地,认识到在这种大环境下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量,还可以请专家进行就业讲座,对未来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教师也可以现身说法,结合自己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事例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并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让学生从“为你学”转变为“为我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达到培养高校体育人才与社会体育需求相结合的目的。

3、结语

根据以上的观点,高校在培养新时代的体育人才的时候,要注意不可盲目进行,要有目的性,更要结合新世纪人才市场的需求,要打破以往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以“社会需求、科学依据、学生发展”为基本的框架,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质的培养,要运用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壮大师资力量,优化人才的选拨等措施,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的正式教育来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我国未来的体育事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校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1]徐勇.新时期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人才,2011,(7).

[2]郝斌,甘宏玲,刘安清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2).

[3]曹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发展趋势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33).

[4]王泉海.新时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借鉴与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10).

G812

A

1006-8902-(2017)-12-ZQ

高润花(1963-),性别:女,籍贯:山西太谷,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人才体育发展
人才云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