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留学生临床带教中潜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3-10 12:09:02王晓华赵建美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带教儿科留学生

王晓华,赵建美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儿科留学生临床带教中潜在的问题与对策

王晓华,赵建美*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探讨传统儿科临床带教中潜在的问题,如留学生中文应用能力和带教教师英文水平有待提高,临床带教不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不重视医德教育,临床教学辅助设施有待改善。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解决方案,探索适合留学生的儿科临床带教模式,加强留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提高留学生儿科临床实习质量。

留学生;儿科;临床带教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医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留学生教学日益成为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一项重要任务。南通大学于2005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英语教学)留学生,近年来,不断有外国留学生到我院儿科病房见习、实习。临床实践是对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学习和实践应用,是医学生成长为医生的重要阶段,因此,临床实践教学成效直接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沟通障碍,加之临床教师带教水平参差不齐,且国内医患关系和临床环境复杂,这些都是留学生临床带教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留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影响着留学生实习质量。因此,深入了解儿科留学生临床带教中潜在的问题,探索一套适合留学生的儿科临床带教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采用评价表对2013—2014年度在我院儿科临床实习的52名留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表52份,回收52份,回收率100%。评价内容包括以下7项指标:(1)教学目的明确,能正确处理医疗和教学之间的关系。(2)认真准备病例,能用英文准确描述解释病情。(3)诊疗操作规范,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4)注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及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5)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及基本功训练。(6)注意培养学生良好医德医风。(7)医院教学环境及相关学习资料的配备。评价每项计分:优秀5分,良好4分,中等3分,一般2分,差1分。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7项评价指标中,教学目的明确,能正确处理医疗和教学之间的关系;诊疗操作规范,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医院教学环境及相关学习资料的配备3项指标均达到4.3分。而注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及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及基本功训练2项指标约为4.0分。7项评价指标平均得分分别为:(4.41±0.62)分,(4.08±0.82)分,(4.54±0.67)分,(3.88±0.78)分,(3.90±0.89)分,(4.16± 0.90)分,(4.35±0.76)分。

3 讨论

儿科又称哑科,患儿不会诉说或说不清楚病史,亦不能主动配合检查。小儿疾病涉及面广、整体性较强,往往起病急、恢复快。儿科病房床位周转率高,临床带教教师日常工作繁重。传统的留学生实践带教方法是学生在带教教师指导下,熟悉患儿病情、诊断及治疗过程,很少让学生亲自接诊患儿及动手操作,因而留学生对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一定的感性认知,但少有自己的看法,难以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甚至对如何书写疑难病例及医学论文一无所知。在当前医疗形势下,传统带教方法已暴露出诸多弊端,结合我院儿科留学生带教现状,笔者发现在儿科留学生临床带教中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3.1 提高留学生中文能力和带教教师英文水平

我校留学生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他们在临床实践前已具备简单的中文交流能力,但在实践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沟通病情时,有限的中文词汇及理解能力根本无法完成工作,即使有临床带教教师翻译解释,仍难以保证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此外,留学生中文医嘱及病例资料学习障碍重重,有时甚至混淆不同患儿姓名,这些语言上的障碍严重影响留学生临床实习效果,挫伤其临床学习热情与信心。临床带教教师英文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临床经验丰富,但外语基础薄弱,英文带教能力较差,无法系统地向留学生讲解临床专业知识;有些年轻带教教师英文较好,但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带教生疏,亦无法达到教学大纲对于留学生培养的要求[1]。

为不断提升师资力量,儿科教研室选拔一批英语基础较好、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医师组成留学生带教队伍。要求带教教师加强自身专业英语学习,认真准备病例,对儿科常见病的讲解如疾病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案做到胸有成竹,熟练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化验结果、治疗措施相关专业用语及专业词汇。此外,南通大学通过多种途径帮助教师提升英语带教水平,如观看留学生授课录像、学习英文原版教材、举办各类英语学习班、开展带教教师交流会、外派临床医生至英国大学进修学习等,鼓励带教教师互相学习交流,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时也注重教学质量监控,通过对毕业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方法评选出优秀带教教师。此外,加强留学生在校期间的中文学习,鼓励留学生与带教教师及中国学生互动交流,以掌握沟通技巧,适应临床学习[2]。

3.2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临床思维能力是指将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中,对具体临床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最后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解决临床问题的基本保证,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临床实践阶段应重点培养留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3]。然而调查结果显示这两项得分最低。有些带教教师未经过规范化教学培训,不熟悉教学大纲,仅带学生查房,很少讲解疾病诊断的临床思路。由于对带教讲什么、怎么讲缺乏统一要求,导致学生对疾病的认识不系统、不全面。加上带教教师临床工作繁忙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等原因,带教教师手把手指导学生临床操作机会少,因此很难达到教学大纲对于留学生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医院及带教教师要正确对待医疗与教学的关系,不能重视医疗,轻视教学。救死扶伤是每位医生的天职,但作为大学附属医院,教书育人、兴教强院更是百年大计。教研室应对带教教师进行正规的带教培训,使其明确教学目标、细化教学任务,同时适当减少带教教师临床工作,确保留学生轮转至各专业组时都有指定的带教教师。要充分认识留学生临床教学的特殊性,切不可照搬中国学生的带教方法,建议采用结构化实践模式进行留学生临床带教[4],鼓励师生互动交流。

病例讨论式带教:首先接诊新患者时让学生询问病史、查体,带教教师可在旁边提示问诊、查体重点和技巧,同时教会学生跟患儿交流技巧。然后召开小型的英文病例讨论会,尽量邀请上级医师参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合理的推断做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并制订下一步诊疗方案,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由讨论。最后带教教师逐一给予评价和指正[5,6]。这不仅能启迪学生思维,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教学查房:病房是学生最好的课堂,教学查房是留学生实习的重要部分。教学查房是以教学为目的、以教师为主导,针对典型病例、体征进行查房,对疾病涉及的知识进行提问,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补充与扩展。教学查房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宽对疾病的认识,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查房中教师对技能操作进行演示,有助于规范学生操作手法,提高临床技能[7]。

专题讲座:在校留学生按系统学习各种疾病,其知识为纵向联系。但在疾病诊治过程中,首先接触的是症状描述,如患者以咳嗽、头痛等主诉就诊,这就需要学生从具有这些症状的几种或几十种疾病中最后确诊一种,这时学生需要横向联系的临床知识和思维方法[8]。因此,安排专题小讲座有助于学生了解同症不同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梳理知识、融会贯通。

临床操作技能带教:带教教师在学生入科时统一讲解儿科常见操作,播放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及技巧。对于儿童气管插管、儿童骨穿、婴儿腰穿、新生儿窒息复苏等有一定难度及风险的操作,一般安排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进行带教。带教教师根据临床实习计划,准备好相应的训练模型,让学生在模拟人上进行操作,带教教师在旁指点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学生轮流操作,要求达到熟练掌握程度。在临床实习中若遇到年龄较大且配合的患儿,带教教师可以让学生亲手操作,但“放手不放眼”。

3.3 重视医德教育

极少数带教教师有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不良思想,如服务态度因权贵贫富而异,因利益驱动乱检查、乱用药等,这些行为都与神圣的医生形象背道而驰,无形中会对留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树立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有损我国医生的国际形象。此外,我国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功利性较强,而在医学教育中育人比授予技术更重要,尤其是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即如何做一名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医生。

教师作为医学教育主体,既是科学知识的继承者、传播者,也是医学道德文化的重要塑造者。教师必须具有规范的教学言行、良好的医德修养,才能培养医学生稳定的人格品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带教教师的技术,言谈举止,处理问题的态度、方式方法和能力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及个人修养,以良好的个人品质、崇高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技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9];切记言传与身教并重,谨记“救死扶伤,以患者为中心”,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3.4 进一步改善临床教学设施

近年来医院实习生人数增长较大,学生居住及学习条件较差,缺少留学生学习资料和场地,并且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使得学生直接诊疗与操作机会减少。对此,教研室应当配备实习相关外文手册、视频资料及适用于留学生的教学用具和软件。选择不同年龄段儿童人体模型进行一些儿科临床常规诊疗操作训练,选择典型病例给予录像录音,选用标准化病人等,以解决或弥补儿科带教中的不足。

如何切实做好留学生临床带教工作已成为当下儿科教研室的重要课题,探索一套适合留学生的儿科临床带教模式是关键。互动式结构化实践带教模式能加强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联系,提高留学生知识结构层次,培养其发现、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临床思维和综合能力。此外,要加强带教教师英文和留学生中文应用能力训练,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改善临床教学设施,以保证留学生临床实习质量,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外国医务工作者。

[1]金文.留学生临床实习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925-926,957.

[2]谢咏梅,高珊,王丽媛,等.医学留学生临床带教和实习的调查思考[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5,23(1):39-43.

[3]李建华,季云瑞.引导病案分析加强本科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65-66.

[4]赵建美,徐美玉,李敏.结构化实践模式在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11(3):94-96.

[5]邓江红,韩彤昕,李彩凤,等.留学生儿科医学临床教学的体会及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8):94-95.

[6]杨震,于欣,徐清斌.我校留学生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5):98-99.

[7]赵新颜,胡豆豆.留学生内科教学、临床实习及教学查房的带教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1):111-115.

[8]赵建美.我院儿科毕业实习带教现况分析与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916-2917.

[9]汤莉莉.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的伦理审视及教育对策[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4,31(5):92-94.

(*通讯作者:赵建美)

G424.4

B

1671-1246(2017)01-0097-03

注:本文系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教改课题(TFJ14012)

猜你喜欢
带教儿科留学生
儿科专栏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56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小学科学(2019年12期)2019-01-06 03:38:45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50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00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32
寓素质教育于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做法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