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音隐喻

2017-03-10 09:30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借代修辞格双关

赵 勇

(文山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文山 663099)

论语音隐喻

赵 勇

(文山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文山 663099)

文章通过分析与语音有关的词语和结构修辞格以及象征与隐喻的关系,发现“跨域喻指”隐喻理论解释与语音有关的词语修辞格理据性不足,目的域与始源域之间没有意义上的像似性,跨域也没有创造意义上的像似性,跨域只是建立在语音相似或相同的基础之上,可称之为语音转喻。跨域喻指可以解释与语音有关的结构修辞格,因为它们基于目的域与始源域之间的像似性。因此,语音修辞的语音隐喻之说,缺乏全面性和充分性的解释,而用像似性和象征性解释语音修辞更具理据性、全面性和充分性。

语音修辞;隐喻;语音隐喻;语音转喻;像似性;象征性

一 前言

Ivan Fonagy在其论文“Why Iconicity”一文中首次提出语音隐喻,主要研究语音或发音方式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像似性问题。[1]19李弘指出Ivan提出的语音隐喻只是涉及语音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像似性问题,主张按照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的隐喻概念从语音层面来分析“跨域喻指”的“语音”隐喻现象,并分析了英语和汉语中语音隐喻的六类表现形式。[2]70-74随后,国内诸多学者都沿用李弘的观点用“跨域喻说”来解释与语音有关的各种修辞现象。[3-5]笔者在语音修辞的界面研究中发现,跨域喻指可以有理据地解释与语音有关的结构修辞格,但解释与语音有关的词语修辞格理据性不足。因此,用语音隐喻来解释语音修辞尚未具备全面性,把语音双关、语音仿拟、语音借代都归入语音隐喻范畴有过于概括化之嫌。本文从分析与语音有关的修辞入手,以此为基础分析跨域喻说之法用于语音修辞的龃龉。

二 语音隐喻之龃龉

依据前人的研究,语音隐喻分为两类:一类涉及能指和所指的像似性和象征性问题,包括发音修辞、音节配合修辞、语调协调修辞;另一类涉及语音相同或相似问题,包括与语音有关的词语修辞和与语音有关的结构修辞。第一类纯属像似性问题,用概念隐喻难以解释。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第二类语音隐喻也不同于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4]74-78他们所指的隐喻是“跨域喻说”,用一个概念域(喻体)来喻说另一个概念域(本体)(to say one domain in terms of another),并不涉及语音相同或像似的问题,或者说不涉及能指的问题,而只涉及所指的问题。用“跨域喻说”的方法来解释语音隐喻,[2]70-74一般不具备解释的全面性和充分性, Lakoff和Johnson所说的通过“跨域喻说”建立隐喻关系,必须寻找两者概念上的相似点,[6]4其在形式上可有可无,但是在意义上它是构成和理解隐喻不可或缺的构件,不管是互动出来的还是创新出来的。从隐喻与相似性关系角度可将隐喻大致分为:基于相似性的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7]481而在语音隐喻第二类中的与语音有关的词语修辞格里,却没有这种概念隐喻所依赖的相似性。下文分析与语音有关的词语修辞格以及结构修辞格的隐喻解释问题。

(一)语音的词语修辞格

与语音相关的词语修辞格包括语音双关、仿拟和语音借代,它们都是通过拟声手段来实现。

1. 语音双关

双关是用一个语词(同音或同形异义词)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使某些词语具有表里相关的双重意义,而且这两个意义分属不同语义域,是“指桑说槐”的表达方式。语音双关是利用语音条件来实现这种“一箭双雕”的词语修辞格。语音双关涉及语音和逻辑上关联的两个意义,也就是说双关涉及的两个概念逻辑上必须要有关联,而且通过双关揭示了所言事物或人的两个性质,如两个典型的语音双关例子:

— Why are parliamentary reports called “blue books”?

— Because they are never red.

“never red”涉及“blue”和“never read”,而且通过双关言说了国会文件的两个性质:蓝色和没人读。

— Why are lawyers all uneasy sleepers?

— Because they lie first on one side and on the other,and remain wide awake all the time.

“lie”涉及“躺”和“撒谎”,而且通过双关揭示了律师的两个性质:睡(躺)不踏实和两面撒谎。

再如:More sun and air good for your son and heir.

音/sʌn/和/eə/涉及“太阳和空气”和“儿子和继承人”,而且通过双关揭示了海滨浴场的两个性质。如:“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以及有“益于您的儿子和继承人”。

上文的语音双关“never red”涉及“blue”和“never read”,而且通过双关言说了国会文件的两个性质:蓝色和没人读,但是如果说此双关“用颜色域red(喻体)喻说动作域read”(Never read is never red)来实现幽默和讽刺的意义,这种分析很牵强,跨度太大,因为这两个概念域没有意义上的相似性。如果说有关联的话,那就是红色“red”和蓝色“blue”关联以及“red”的发音与“read的过去分词read”的发音相同,还有“蓝色”(blue)和“没人读”(never read)两个概念逻辑上有关联,言说了国会文件的两个性质,第一个和第三个关联并不能造就双关修辞,双关修辞依据的是第二个关联“语音相同”。如“lie”涉及“躺”和“撒谎”,而且通过双关揭示了律师的两个性质:睡(躺)不踏实和两面撒谎,但是这两者在概念上有什么像似性?没有,“To lie is to lie”很牵强。要说有关联的话只能是因果逻辑关系,因为“两面撒谎”,所以晚上“睡(躺)不踏实”,但这不是二者的相似性,只是因果关联性,它也不是造就此双关的关键,关键的还是语音相同。因此,语音双关称为语音转喻(metonymy)更为恰当,因为它在语音上密切关联,由一个音联想到两个概念。按照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类语音相同,在逻辑上有两个关联的不同所指的语言现象,归入双关修辞就很准确,为了解释的统一性而纳入隐喻解释,理由很不充分。

2. 语音仿拟

仿拟是仿照现成的语句格式,特指习语、名言警句和固化的语言构成格式,包括短语、句子和篇章形式,创造临时性的新语句的一种修辞方式。语音仿拟是仿拟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用一个语音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来替换原来表达中的某个词语来实现仿拟手法,但是替换表达与被替换表达并没有双重意义逻辑关联,而只涉及仿体意义,与被仿体意义没有逻辑关联,即只涉及一个意义。如:

I had no outlook,but an uplook rather. My place in society was at the bottom. (我没有人生观,倒是有一种“上爬观”。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uplook”仿拟了“outlook”的构词方式。

Britannia rues the waves.(大不列颠悲叹海洋。)

这句话仿拟英国海军歌曲“rule,Britannia”中的一句,“Britannia rules the waves.”(大不列颠统治海洋。)通过语音仿拟形象地表达了英国失去海上霸主地位的悲哀之情。

There was a man in the restaurant.

“You are not eating your fish ,” the waitress said to the man. “Anything wrong with it ?”

“Long time no sea,” the man replied.

在这则小幽默中,这位男士用“Long time no sea”(这条鱼离开大海很久了,已经不新鲜了)仿拟了习语“Long time no see”(久违了),“see”被替换为“sea”既巧妙地回答了女侍者的问题,又含蓄地指责了这家饭店对顾客不负责的态度。

汉语中语音仿拟很多,这是因为汉语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依据四个声调来区分意义,而一个音节对应的不是一个汉字,因此同音字比较多。例如:mǎ就对应有汉字“马(匹)、(砝)码、吗(啡)、蚂(蟥)”,这种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常出现在各种服务行业的招牌中,目的是吸引顾客的眼球。如:衣拉客(服装店名仿拟国家名伊拉克)、舞人子弟(舞蹈培训机构名仿拟成语误人子弟)、渝夫烤鱼(餐馆名仿拟渔夫烤鱼)、驴友俱乐部(俱乐部名仿拟旅游俱乐部)、爱191(这是一个三七药材店名,191仿拟要就要)、天添向尚(服装店名仿拟天天向上)、美廉社(服装店名仿拟美联社)、大食代(餐厅名仿拟大时代)等。广告用语中也有很多语音仿拟修辞。如:“鸡惠就在炎夏,留给敢于尝试的你”,这是一个鸡排店的广告语,“鸡惠”仿拟“机会”,所以这则广告是语音仿拟,非常巧妙诙谐。

上文的“Long time no sea”仿拟了习语“Long time no see”,如果说前者从语音上使人联想到后者或者说后者激活了前者,那么喻说者和被喻说者之间有什么相似性,仿体和本体并没有逻辑意义上的关联,通过语音仿拟只揭示了所言事物“鱼”的一个性质“鱼离开海水太久了,不新鲜了”。如服装店名“衣拉客”只揭示了“本店衣服好,靠衣服留住客人”的意义,与国家“伊拉克”没有任何关联。同理,这类现象归入仿拟就很恰如其分,纳入隐喻不合其机理。

取其中3例在发病年龄、手术年龄、Lenke分型、角度大小、Risser征等参数相匹配的患者凹侧和凸侧椎旁肌组织,提取总RNA,测定RNA纯度与质量,在5’和3’端分别连接接头序列,形成带有接头的单链RNA,反转录生成RNA/DNA杂交链,PCR扩增构建small RNA-seq cDNA文库,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上海晶能生物有限公司,中国)单端测序模式进行高通量测序。

3. 语音借代

语音借代涉及语音相同或相似,不涉及结构以及借代者和被借代者之间的逻辑意义关联。如由字母“I”代替“I”(我),“U”代替“you”,“C”代替“see”。中国石油“uSmile”中的“u”代替的是“you”,意思是“用优质的服务换来你的微笑” 也可以做“微笑服务”讲。网络语言“3Q”代替的是“Thank you”等汉语中因同音字很多,所以这种语音借代的例子比较多。“爱5中国超值大fun送”,这是一家服装店的广告语,“fun送”仿拟“放送”,同时还双关“快乐”之意,所以这则广告既有语音仿拟,也有语音双关修辞,“5”代表“我”是语音借代。“中行金融IC卡乐享‘芯’鲜事”,这是中国银行的一个广告语,“‘芯’鲜事”仿拟“‘新’鲜事”,同时“芯”还双关“芯片”之意,所以这则广告既有语音仿拟,也有语音双关修辞。“鸡惠就在炎夏,留给敢于尝试的你”,这是一个鸡排店的广告语,“鸡惠”仿拟“机会”,同时它还双关“鸡(排)(优)惠”之意,所以这则广告也是既有语音仿拟,也有语音双关修辞,非常巧妙诙谐。

用“U”来代替“you”,用“3Q”来代替“Thank you!”,两个例子中的前者和后者的概念域没有关联,更没有概念相似性。把这类现象归入语音借代很合理,纳入隐喻来解释,理由不充分、不恰当。

总之,语音双关、仿拟和借代都是基于语音相同或相似,由一个音的意义联想到此音的另一个意义,虽然可能意义上有关联,但是意义上并没有相似性。因此,称它们为语音转喻更合适,成为语音隐喻有点牵强。

(二)语音的结构修辞格

英语中与结构有关的修辞包括排比(parallelism)、对比(antithesis)、反复(repetition)、倒装(anastrophe)和修辞问句(rhetorical question),与语音有关的结构修辞有反复,与语调有关的结构修辞是修辞问句。

1. 反复

为表达效果的提高或者强化,对语言的一部分进行必要的重复就构成了反复修辞,反复的形式多种多样,既有词法、句法方面的反复,也有语音方面的重复,我们主要研究语音方面的重复,语音反复借助强烈的音效刺激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依据语音反复的连续与否,它可分为紧接反复(immediate repetition)和间隔反复(intermittent repetition)。[8]283紧邻反复指重复的部分紧密相连,中间没有加入其它语词。如:

Would you please,please,please,please,please,please,please stop talking.(请你,请你,请你,求你,求你,求求你,千万不要再讲了,好吗?)

间隔反复指反复的语词间还加入其它并列的语词。如:

Loyal to every great cause and work he was engaged in,loyal to his friends,loyal to his family,loyal to his country,loyal to his God. (忠诚于自己参与的一切伟大事业和工作,忠诚于朋友,忠诚于家庭,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上帝。)

间接反复因反复的语词的位置关系,又可分为五小类,一首语反复,如Easy come,easy go(来的容易去的快。)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二尾语反复,如…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存大地。);三首尾反复,例如Teeth for teeth,blood for blood(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四尾首反复,例如;the poet was born poor,and poor he remained all his life.(这个诗人生于贫困,有贫困了一辈子。);五交错反复,例如Eat to live,and not live to eat.(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用基于语音的隐喻可以解释这类修辞,因为语言使用者是基于目标域与始源域之间的像似性,词汇的重复导致意义加强像似于情感的累积爆发,所以语音反复借助强烈的音效刺激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

2. 修辞问句

修辞问句一般置于段末、篇末,在表达相反意义的背后都有言外之意蕴含其中,表达说话者的强烈情绪和鲜明态度,比如强烈的抱怨、责备以及愿望等,视上下文而定。修辞问句使用降调,用肯定的疑问表达十分否定的意义。如:O,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啊,西风,如果冬天已到,春天还会远吗?)意思是“Spring can’t be far behind.”(春天不会远了。),表达了英国抒情诗人雪莱对自由美好生活一定会到来的乐观态度。Who knows?(谁知道啊?)意思是其反面“nobody knows.”(无人知道。),表达了说话者的强烈抱怨情绪。用否定的疑问表达十分肯定的意义。如:Isn’t it a silly question? (这不是愚蠢的问题吗?)意思非常肯定“It is a silly question.”(就是一个愚蠢的问题。),表达了说话者对(某人)所提问题持有强烈的批评态度。Didn’t I tell you to attend the meeting on Thursday?(我没有告诉你周四开会吗?)意思非常肯定“I did tell you to attend the meeting on Thursday?”(我的确告诉告诉你周四开会。),表达了说话人强烈的责备态度。从以上分析可知修辞问句可以强化语气、情感、激起强烈的共鸣,尤其是在文章中起到强化主题之势。

用基于语音的隐喻也可以解释此类修辞,因为语言使用者也是基于目标域与始源域之间的像似性,确定的态度用降调像似于降低重心位置可以更稳当,因此修辞问句选择用降调。

总之,使用“跨域喻说”的方法解释与语音有关的词语修辞格理据性不足,而解释与语音有关的结构修辞格理据性充分。因此,统一把语音修辞归入语音隐喻不具备解释的全面性和充分性。

三 象征与隐喻

象征是一个比隐喻宽泛得多的一个概念,隐喻中蕴含象征关系,但象征关系不一定都蕴含隐喻关系。如果把隐喻关系等同于象征关系,那就有些泛化了,微观语言和宏观语言都是隐喻,隐喻研究的范围就太大了,反而不利于它和语言的研究。Lakoff和Johnson客观地说“大多数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6]4但是也可以客观地说“语言是象征性的,概念系统本质上也是象征性的”,因此说“我们赖以生存的象征”比“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更恰如其分,甚至说“我们赖以生存的修辞”也比“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恰当,因为修辞的范围比隐喻的范围也大,尤其是陈望道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的划分,[9]35-41把修辞的研究扩展到全部语言范围。

说“语音像似是象征关系”没问题,但说成“语音像似是隐喻关系”就有点牵强,既然“像似”了,与“隐喻”的“隐”就矛盾了,因为隐喻涵盖不了语音像似的外延。把如前分析的利用语音相同或相似形成的词语修辞格说成是语音隐喻的表现形式理据上讲不通(详见以上的分析),说成是基于语音像似关系的语音修辞更合适。

四 结语

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语音修辞界面中与语音有关的词语修辞格和与语音语调有关的结构修辞格,研究的侧重点在于它们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与语音有关的词语修辞和与语音有关的结构修辞的隐喻解释问题。研究发现用语音隐喻不能统一地解释语音修辞的全貌,语音隐喻的提法是隐喻理论的泛化,用像似性和象征性解释语音修辞理据更充分,语音隐喻之说值得商榷。

[1]Fonagy I. Why Iconicity [C]// Nanny Max amp;Olga Fischer (eds.).Form Miming Meaning — 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9.

[2]李弘.语音隐喻初探 [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03).

[3]李丽敏.网络英语词语语音隐喻认知解读[J].新乡学院学报.2009(03):162-164.

[4]尹化玲.浅谈“语音隐喻”在广告语言中的应用[J].陇东学院学报.2011(02):77-78.

[5]信传花.英汉语音隐喻的跨文化对比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6):159-160.

[6]Lakoff,G. amp;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7]王寅. 认知语言学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吕煦. 实用英语修辞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9]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张永杰]

On Phonetic Metaphors

ZHAO Y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Wenshan University,Wenshan 663099,China)

The paper discovers that the rationale for the explanation of lexical rhetoric concerning sounds isn’t sufficient with metaphorical theory through analyzing lexical and structural rhetoric concerning sound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symbolization and metaphor because there’s no semantic iconicity between the target domain and the source domain,also no semantic emergence in domain-crossing projection,but domain-crossing is only based on the same or similar sounds,which can be called phonetic metonymy.Metaphorical theory can explain structural rhetoric concerning sounds because it is based on the iconicity between the target domain and the source domain. Therefore,the application of phonetic metaphor to phonetic rhetoric lacks comprehensiveness and sufficiency in explanation,but the application of symbolization and iconicity to phonetic rhetoric is more rational,comprehensive and sufficient.

Phonetic rhetoric;Metaphors;Phonetic metaphors;Phonetic metonymy;Iconicity;Symbolization

H01

A

1008-9128(2017)06-0069-04

10.13963/j.cnki.hhuxb.2017.06.016

2017-06-22

赵勇 (1969-),男,陕西蓝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借代修辞格双关
修辞格判断的原则
初识借代手法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韩国语谐音双关句研究
论修辞格的本质
说借代
感悟“双关”修辞 提高习作能力
借代句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双关
浅谈陕北民歌歌词中常用修辞格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