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茶禅文化发展与历史启发

2017-03-10 09:31张清改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信阳茶文化文化

张清改

(信阳市委党校,河南 信阳 464000)

信阳茶禅文化发展与历史启发

张清改

(信阳市委党校,河南 信阳 464000)

信阳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与中国佛教文化,尤其是与地方宗教深度融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茶禅文化。

信阳;茶禅文化;内涵

数千年以来,茶与禅的完美融合造就了信阳茶禅文化的丰富内涵。位于豫南的信阳,得大别山和淮水之利,境内有鸡公山、濮公山、大苏山、黄柏山等名山大川,罗棋布着灌河、浉河、史河、白露河、潢河和竹竿河等众多淮河支流,这里不仅风景秀美,而且人文早蔚,集茶文化与佛教文化于一身,为后人创造了宝贵的茶禅文化遗产。今天,通过对地方史志资料的研究、对域内佛教场所的实地调查、对宗教人士的走访,可以厘清信阳茶禅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内涵和意蕴,探讨对今天信阳禅茶文化发展乃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阳茶禅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地方茶禅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客观的区域环境和人文滋养,信阳作为淮上茶城、历史名城,具备了茶禅文化产生的优越条件。

(一)信阳茶禅文化的基本定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茶文化悠久且厚重,其既包括茶叶的种植栽培、炒制加工技术在内的物质层面的茶文化,也包括茶风俗、茶礼仪、茶传播的精神层面的茶文化。而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禅的正法眼藏与茶的清淡自然,禅的机缘弥勒与茶的本性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浸润渗透相互交融又相互促进,不断丰富茶文化的内涵,对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

何谓“茶禅”?禅是佛教用语,梵文“禅那”的汉译,多指“寂”的心境,“妙悟”是基本方式,有记载曰“禅也者,妙万物而为言,故能无法不缘,无境不察。然缘法察境,唯寂乃明。”[2]因此,也有人将茶禅称之为禅茶。茶禅最早由僧人发起,史书上关于僧人坐禅用茶的最早记载,见于《晋书·艺术传》:僧人单道开坐禅,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密姜桂伏荃之气,时饮茶苏一二升而已”,以茶助修逐渐形成于国内。《中国茶学词典》“茶禅”条指出,佛教提倡饮茶坐禅,午不食,称为茶禅。[3]在今天学者们的研究中又认为其是一种以茶参禅的人文境界、艺术境界,是中国茶文化史和中国宗教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文所探讨的信阳的茶禅文化,就是自古以来,信阳域内的以寺院、庙宇为主要场所,以僧人、文人雅士、部分民众为主体的人群的以茶参禅、以茶悟禅的禅修实践、认知参悟的文化现象,其既包括以茶为媒的说公案、斗机锋,也包括借助饮茶艺术来修炼身心、体悟大道的具有仪式感的茶艺、茶道等。

(二)信阳茶禅文化发展的优越条件

茶禅既然是以茶为媒的茶文化活动,其产生发展离不开客观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底蕴。信阳作为名茶产地,人文厚重,历史悠长,为茶禅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然条件。信阳位于河南南部、淮河上游,是鄂豫皖三省的交汇处。这里峰虽不高,但层峦竞秀,青山秀水,林壑尤深,淮河支流曲曲折折,跌宕多姿,盛景不绝于书。气候条件也极其优越,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冷暖适中,被誉为是天然氧吧,宜居之地。同时历史时期这里的交通条件就极为优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陆路、水陆交通与四方相连,[4]淮上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自然环境,为信阳茶禅文化的衍生创造了先决条件。

文化条件。淮上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厚重的茶禅文化孕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史上,信阳受到荆楚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徽文化的共同濡染和辐射,作为淮西之藩蔽、鄂豫之咽喉,历来是南征北伐的咽喉、东进西击的战场、宗教文化的道场。[5]P2作为淮上文化的发源地,其文化厚重,和谐包容,尤其是宗教文化极为发达,佛教寺庙上百处,道教宫观多处,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6]一之源P4茶不仅成为封建士大夫追求诗意栖居的载体,同时也成为僧侣与淮上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的的交相圆通之处,因此,淮上的宗教文化在萌动、滋生、发展的过程中,构建起与茶的桥梁。

二、名山名寺出名茶

茶因其有提神、醒目等作用对坐禅修行有极大帮助,早在魏晋时期就与佛教结合,种茶、制茶、饮茶,将茶作为禅修的重要内容成为寺院僧人的重要活动。位于淮山的信阳,古寺名剎众多,留有众多名寺名茶的记载。

(一)罗山灵山寺

灵山寺位于信阳市罗山县西南的灵山,是豫南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属于临济宗支系,是唐代和明代的“国庙”。灵山寺所在的灵山古代又称为“霸山”、“八山”,这里山水奇俊,共有大小瀑布36条,山洞72个,奇石怪壁108处,因山脉走向、峰峦气势与印度天竺灵鹫山较为相似,因而又被当地百姓称为神奇仙山、灵验之山。灵山早在汉代山上就建有庙,《魏书·地形志》记载:“鄳有石城山,有霸有庙。”“鄳”为汉代设置在信阳的县,可见,灵山寺至少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唐代建立后,石城山改称为灵山,时寺门向南。至唐玄宗时期,建宁公主为避安史之乱入灵山寺为尼带发修行,公主嫌寺庙空间狭小,对庙宇进行了扩建。但由于寺庙原址南北地形较为狭窄,遂并将寺门改称向东,此后灵山寺被大唐皇帝封为国庙。于是,寺门东开、带发修行、僧尼同寺成为灵山寺独树一帜的“三奇”。

灵山寺地处灵山之巅,周围就是唐代淮南茶的主产区之一,因此寺庙僧众从唐代开始就种茶、制茶,留下了不少茶禅的传说。其中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赶考的秀才路过信阳,在罗山遇到两个灵山寺的和尚在一座桥头开茶棚。这位秀才想向和尚讨碗茶喝,和尚随口吟出一对联来考秀才:品泉茶,三口白水。这是一个拆字联,品字为三口,泉字为白水,既有拆字之戏,又含有不泡茶的意思。秀才看看两个和尚,又看看眼前用竹子搭建的桥,随口对曰:竹仙桥,二个山人。和尚恭恭敬敬的沏一碗灵山茶给秀才解渴。关于灵山茶另外一个浪漫传说与杨家将中的杨八姐有关。杨八姐春游到了灵山,在灵山的南坡训练杨门女将。一次杨八姐到灵山中垱小便,从此以后那个地方经常云雾缭绕,那片茶园的茶叶也格外香甜。

元朝末年,朱元璋率领农民军转战淮上,一次兵败后朱元璋躲到灵山寺内。罗山县令李思齐下令包围寺院,寺院主持让朱元璋口衔打通的竹杆躲藏到寺院里的一口井里。朱元璋就这样躲过元兵搜捕,幸免一场劫难。明朝成立后,朱元璋出巡信阳州,亲临灵山寺。《汝宁府志》卷二十七艺文志记载,洪武二年,朱元璋亲临灵山寺,留下《元夕过大通桥》、《过大胜关》的诗篇。[7]在灵山寺,新住持特地准备了灵山的一枪一旗的极品茶款待朱元璋。当住持将九龙潭泉水沏泡好的灵山茶送到朱元璋面前时,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在禅房内升起。朱元璋饮后大喜,下令每年灵山寺茶进贡皇宫,同时拨下巨款将灵山寺扩建为七层大殿,寺脊上装上龙头凤尾,敕封住僧陈大用为金碧禅师,亲题匾额“圣寿禅寺”,同时还赐给灵山寺“半副弯驾”、金瓜、钺斧等仪杖,灵山寺自此也被称为“皇庙”。此后,灵山寺周围广种茶树,品茶参禅,冥思探求,茶禅一味,渐成风气。好茶还需好水泡,朱元璋避难灵山寺内的“圣井”井水甘美,不仅白天可映入院中香火大鼎,夜晚可映入晴空明月,而且用此井水泡灵山茶滋味甘美,有“仙铛气味冷芝耳,僧碗芳香灵茗芽”之誉。[8]

建国以后,灵山寺茶场成立,由于其茶叶产于著名的佛教和旅游胜地灵山而被誉为是“佛茶”。所生产的环境优异,雾蒙露滴,云烟冉冉,竹啸松鸣,百花争艳,山水飘香。成茶外形扁平,挺直似剑,色泽翠绿,内质汤色浅绿,清澈透亮,香气高双,滋味鲜醇回甘。

(二)光山净居寺

净居寺又称梵天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与少林寺、白马寺和风穴寺齐名。其位于大苏山、小苏山之间,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始祖地。结庵北齐天保年间,唐神龙年间建寺,净居寺恰逢唐宋中国茶文化繁盛的机遇,宋时“是境三教迭兴,细流者三千,羽士八百,儒流者五百人矣。”[9]

净居寺在宋代闻名淮上,吸引了苏轼驻足的目光,寺内保存完好的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6年)碑刻就详细介绍了净居寺建寺庙和苏轼游历的过程:寺在光山县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寺僧居仁为余言:齐天保中,僧慧思过此。见父老,问其姓,曰“苏氏”。又得二山名,乃叹曰:“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遂留结庵。而父老竟无有,盖山神也。其后,僧智见慧思,于此山得法焉。则世所谓思大和尚,智者大师是也。唐神龙中,道岸禅师始建寺于其地。广明庚子之乱,寺废于兵火。至乾兴中乃复赐名曰:“梵天”云。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不悟俗缘在,失身蹈危机。刑名非夙学,陷阱损积威。遂恐生死隔,永与云山违。今日复何日,芒鞋自轻飞。稽首两足尊,举头双泪挥。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愿从二圣往,一洗千劫非。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苏文忠公被谪黄州。昔好游光山净居寺。非为接壤于黄灯,以福乡灵境,故往寄啸而逃禅焉。今世殊人遐题诗之处,唯空古寺,烟月荒苔而已。绍庆添令兹邑,因吊古慨坠绪之茫然,乃复又建石以表其遗名。庶使闻昔贤之风者,有所?云尔。光山县令沈少绍庆重刻嘉靖丙辰夏五月也。

早在唐代建寺的净居寺在宋代已经成为淮上地区的名刹,寺僧自采自制茶叶,成为淮上知名的散茶。时至今日,在大苏山的半山腰有一座苏轼读书台,据说,当年苏轼每日与居仁和尚在此吟诗作赋,坐而谈禅,起而行道,苏轼在净居寺停留五个月后依依不舍的辞别大苏山,“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淮山的氤氲山水,淮上的古刹名寺,成为苏轼心中一片最美的风景。

宋代,由于净居寺在内的淮上地区寺院产茶较多,有茶叶流入市场进入交易,此点引起了官府注意,为此,官府严格规定,“诸寺道每岁摘造到草腊茶,如五百斤以下,听从便吃用,即不得贩卖。如违,依私茶法,若五百斤以上,并依园户法”。[10]随着宋末淮河两岸战争不断,净居寺几经战火,但净居寺的茶叶生产却一直没有中断,建国后,净居寺茶场年产茶上万斤。今天,大苏山下茶园环抱中的净居寺,已是中外闻名的天台宗祖庭,更被认为是“禅茶一味”思想形成的摇篮。

(三)商城法眼寺

法眼寺位于商城县黄柏山,黄柏山主峰东峰尖海拔1275.3米。寺庙处于群山环抱之中,这里溪流萦绕,松涛阵阵,溪流潺潺,法眼寺钟鼓悠扬,法香远溢,香客游人络绎于途,宛如西天佛国。据嘉庆《商城县志》卷之一《地理志》援引《固始县志》记载:“灌水发源于商城大苏山,因产黄檗,一名黄檗山。高二十余里,上有田可耕,为商城西南巨峰。明僧无念创建法眼寺。距城一百四十里。”法眼寺所在的黄柏山是大别山主脊一脉,层峦叠嶂,有九峰尖、大牛山、棋盘石、东峰尖等众多千米以上的高峰,由西南蜿蜒东北,盘亘于豫鄂皖三省边界。黄柏山法眼寺有副楹联,“雾幛风光,烟火境邻湖北北;幢幡峻岭,云山静居汝南南”。因为黄柏山是豫鄂两省的界山,故而曰“湖北北”;商城在明代属河南汝宁府治下,因此又曰“汝南南”。这副楹联道出了黄柏山风光旖旎,地邻豫鄂的情状和地望。

法眼寺开山祖师是无念禅师。无念,法名深有,俗姓熊,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生于麻城县东山。十岁削发为僧,遍参诸方,后担任麻城龙潭湖芝佛院住持。1593年无念禅师云游至黄柏山,见这里风光旖旎,遂创建法眼寺。无念禅师在与其他禅师、居士的交往中,结下了难忘的茶缘,留下了许多茶诗。如1600年,法眼寺迎来的一位重要的客人李贽。特立独行的李贽在寄居在法眼寺期作诗《楼头春雨》:楼头一夜雨,客叹主人夸。何意中州彦,能怜四海家。白云封去路,玄水荐新茶。我自出门日,知道有朝霞。在这首诗中李贽不仅描述了雨后的商城山水美景,而且对雨水滋润下的商城即将出产的新茶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即将到来的满山茶歌,氤氲的茶香,这些使李贽的佛学理论与诗作的禅意提升到新的境界,法眼寺深厚的禅茶文化成为激发起文学创作的重要动力。

清代和民国时期,黄柏山仍产茶,法眼寺经常举行茶会,吸引附近鄂豫皖三省的居民前来品评。建国后,清凉寺茶场归国家所有,今日茶场所产禅茶在豫南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

(四)固始妙高禅寺

妙高禅寺位于固始县陈淋子镇西的九华山上,号称是地藏菩萨中原第一道场,属临济宗,其宗谱为:“祖道明宗正,戒定复慧源;妙姓真如海,慈济广宏传;机灵心大悟,义圣理周全;若问玄中指,长空月皎然。”该寺建于隋唐,盛于明,殿宇宏伟,香火鼎盛,明末曾毁于兵火,清中期以后逐渐恢复。妙高禅寺作为佛门圣地,后有华岩寺,前有南天门,左右分别是鹿鸣庵和地藏王府,“三院一体、僧尼合寺”。寺内有清代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的碑刻:“粤自大汉永平八年(公元65年),我佛如来倡教东土,是由建寺(指妙高寺)崇祀,历唐宋元明而香火不衰……又号鹿鸣庵者,邑民申家福也。家福夫妇年老无子并远门近亲无可继之人,因投固陵南乡妙高寺为僧,其居一室改为庙宇,即将所有亩产入庙,作香火之资,而徒子法孙日焉……由家福以迄于今相传近十代……”

地方志记载,新罗国王子金乔觉金地藏在卓锡安徽九华山之前,曾在妙高寺传经布道,因此,世人又将固始境内的九华山称为西九华山。九华山地势险峻,1938年日军进犯豫南,宋希濂曾组织了富金山保卫战,指挥所就设在九华山半山的妙高禅寺,妙高禅寺因此也受到日军的猛烈轰炸,损毁严重。

九华山素来产茶,并以“禅竹茶”为三绝。妙高寺禅茶则自宋代以来史不绝书,禅茶因甘香而有较高知名度,尤其是新茶采摘季节,试茶就成为诗禅茶友之间的一大乐事,寺院中还设有专门的“茶堂”用来供寺僧坐而论禅或招待施主访客,寺院还不定期的举行茶会、茶宴。目前,九华山还保存有完好的高僧塔林、明代古砖塔和古茶场。今日,妙高寺附近的九华山茶场万亩茶园葱翠,晨钟暮鼓与茶香茶韵交相辉映,诠释着“禅茶一味”的文化内涵。

(五)浉河贤隐寺

贤隐寺地处信阳市西郊的贤山南麓幽谷之中,建寺已有1500年历史,由齐梁年间的在松和尚建立,也有说是梁武帝萧衍敕命建造。由于寺址处是汉代孝廉周磐隐居处,故取名曰“贤隐寺”。贤隐寺周围是山谷崖壑,深幽清雅,但由于地处淮上,战争多发,寺院多次毁于战火。1927年,反对泥胎偶像崇拜的冯玉祥将军驻防信阳,掀起了砸神像,扒庙宇,灭佛毁寺的浪潮,贤隐寺因是名胜古迹得以幸免。

贤隐寺地处古老的茶乡,背依潺潺的浉河,秀美山水滋养了茶与禅的交融。历史上贤隐寺少量种茶制茶,贤山顶峰湿度大气温低,常年云雾缭绕,茶叶质量尚佳,同时由于是山岩隙地,生产规模有限,仅用来茶敬佛、招待客人或作为礼品使用。贤隐寺禅茶所用水为浉河谁,极为优良,浉河水发源于大别山深山处,杂质较少,水质清澄鉴肌骨,味淡而清,“茶得此水,皆尽芳味。”登贤山、游古寺、品禅茶成为信阳那些追求风流儒雅生活方式文人雅士共同追求,文人到贤隐寺论诗参禅,僧侣以茶待客,以茶助兴,烟霞之中禅与茶高度的契合,禅机茶香与淮上山水谱写出妙义无尽的生活禅。

三、信阳茶禅文化的兴衰与历史启发

信阳茶禅文化的产生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在地方茶文化的发展助推下逐渐走向成熟。

(一)信阳茶禅文化的历史脉络

始于魏晋。早在汉代,僧人吴理真就在四川甘露寺栽种茶树,培育出闻名天下的“蒙顶茶”,而信阳茶始于西周,[11]而茶与禅的结合则始于魏晋,当佛教在中国刚刚开始传播兴起之时,淮上地区的禅寺开始兴建,如净居寺等,僧人自然而然的饮茶、嗜茶,用茶驱睡坐禅,在寺院周围栽培茶树。

初兴于唐。唐代开始,佛教四大名山都产生了名茶,僧人普遍饮茶,对禅茶的研究更进了一步,寺院僧侣以茶斋戒,以茶参禅,已成风尚。其中僧人陆羽在禅与茶结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写出了茶学巨著《茶经》,不仅将茶文化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而且推动了茶禅进入到中国文人士大夫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陆羽在对全国茶区考察的过程中,曾沿淮水而下,在淮南茶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期间在固始的紫阳洞做短暂的停留,终作出了“淮南茶,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和淮水天下第九的评判,禅道佛理在名茶、好水与古刹中融为一体,[12]淮上的茶禅文化上升到一种人文境界和艺术境界。

繁盛于宋。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繁荣时期,寺院茶园快速发展,位于淮上的信阳有国家法定的茶叶交易市场“淮南十三山场”中的三个:光州场、子安场和商城场。其中子安场就设在著名的子安庙附近,据《梦溪笔谈》记载,“子安场年卖茶228030斤”。子安庙背依高山峡谷,茶质优良,寺产子安茶享誉淮上。光州、信阳军的寺庙这一时期不仅广泛种茶,自饮自制,有的还经营有茶园,禅茶一味的精神慰藉中又增加了经济功能。

丰富于明。元代时间较短,同时由于地处淮上,战争频繁,信阳的佛茶一度中断。进入明代,其是中国茶文化的大变革时期,淮上信阳的许多寺院的禅茶开始恢复,一些甚至以独特的风味享有盛名,如灵山寺的一旗一枪禅茶是山僧精心栽培、精心炒制,在地方志书和寺院院志上存有文字记载。

勃兴于今。新中国成立后,灵山寺、子安庙等众多原有寺庙的茶园扩大,并先后建立国营茶场。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茶禅文化的兴起,佛茶的传播更为广泛,民众对禅茶的追捧日渐高涨。新县、商城、罗山等地的寺庙举行茶会时,往往是万人空巷,众人以得到一杯禅茶为幸,一些禅茶品牌如灵山剑锋、妙高寺禅茶、子安贡茶等声名鹊起,结茶缘、结禅缘,追求清正雅成为当地很多百姓重要的生活方式。

(二)信阳茶禅文化发展的历史思考

1.大力打造地方禅茶品牌

在生活节凑不断加快和日益注重养生健康的今天,茶禅文化日益受到追捧,并创造出不菲的经济效益,为此一些传统茶禅文化发达地方政府积极组织,创建佛茶文化研究会、禅茶茶艺表演队、注册禅茶文化原产地商标,如普陀山地方政府就把佛茶作为新型农业的重要发展内容,不仅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还提升了普陀山茶文化的意蕴。[13]信阳是传统名茶产地,茶禅文化历史悠久,应该将禅茶纳入到地方茶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在每年的地方茶叶文化节、茶博览会上增加地方禅茶内容。

2.大力挖掘地方茶禅文化

地方茶禅文化的宣传和打造离不开对地方茶禅文化的研究,对中国茶禅文化的研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兴起,已有近百篇的著述和论文,[14]近年来一些地方茶禅文化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信阳的佛茶虽然历代被政要、文人们所钟爱,但停留在传说、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居多,见于史书的文字记载较少,目前可见的系统性的研究和挖掘尚属于空白,研究基础薄弱,因此,地方政府应该组织专家学者、宗教人士、茶企等开展对地方茶禅文化、历史、内涵意蕴等的专题研究。

3.大力发展茶禅文化旅游

信阳是革命红城,也是绿色的茶城,当前,地方正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茶文化旅游产业。[15]在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信阳可以进一步深度开发,开发茶禅文化旅游,灵山寺、净居寺、贤隐寺、妙高禅寺等寺院地处名山大川之间,本身就是国家风景名胜旅游区,政府可以适时引导,将山水游、茶乡游和宗教游深度结合,开发茶禅活动项目,不仅可以让游客在茶禅一味中放松身心、修身养性,还可以确立地方独特的旅游形象,提升山水之城的旅游品味,增加复游率,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增加旅游经济效益。

信阳的宗教文化在萌动、滋生、发展的过程中,与茶深度融合,形成了厚重的茶禅文化。今天,茶禅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加大对地方茶禅文化的研究,必将对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马小川.“茶禅一味”——探寻中国寺院里的茶文化[J].茶叶,2016(2):118.

[2](梁)释慈皎.高僧传(卷十一,权威白话注释版)[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251.

[3]陈宗懋主编.中国茶叶大辞典[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471.

[4]白寿彝.中国交通史[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67.

[5]信阳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信阳地方志[M].北京:三联书店,1996:02.

[6](唐)陆羽.茶经(一之源)[M].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04 .

[7]许仰民等.信阳今古[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6.

[8]信阳市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信阳文化史踪迹[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62.

[9](清)高兆煌.光州志(清乾隆三十五年点校本)[M].信阳地区地方志总编辑室和潢川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点校重印.1985:79.

[10](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二)[M].北京:中华书局,2014:5912.

[11]张清改.信阳茶起源考辩[J].和田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16(03):50.

[12]蔡镇楚.茶禅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01):23.

[13]马莉.普陀山佛茶的历史发展探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3):79.

[14]董慧.禅茶文化研究综述[J].农业考古,2012(05):221.

[15]王铁、郭瑞民.中原茶典[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3.

2017-09-20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7CDJ010)阶段性成果。

张清改(1980-),女,河南社旗县人,河南省信阳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地方史与茶文化。

猜你喜欢
信阳茶文化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