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发展

2017-03-10 09:02:50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信教特色群众

杨 松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59)

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发展

杨 松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59)

习近平十分重视宗教工作。他分别从人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国梦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视野出发,深化了对宗教理论与宗教问题的认识,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发展

习近平历来重视党的宗教工作。在福建、浙江等地的基层工作期间,他就对宗教的本质属性、作用等问题进行过阐述。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从更宽广视野和全局发展的高度,在多个场合对宗教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党的十九大上将“宗教中国化方向”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实现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发展。习近平对宗教理论的新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行动指南。

一、从人类文明视野,深化对宗教本质与宗教价值的认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国发展联系更加紧密,各国家各民族文明的发展都是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习近平把握历史发展脉搏,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宽阔视野出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1],阐述了对宗教本质和作用的认识,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本质观和宗教价值观。

在对宗教本质的认识上,习近平充分肯定了宗教的社会意识形态性,“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是社会意识形态”[2]。无论社会怎样变化,宗教的唯心主义有神论的世界观的本质特征不会改变。因此,宗教只可能成为普通群众的一种信仰,而不能成为共产党员的信仰,“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3]。

同时,习近平也充分肯定了宗教的文化性,“宗教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4]。他深刻阐释了宗教这一特殊文化现象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认为,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丰富了传统历史文化宝库;智慧深邃的宗教哲学,影响着民族文化精神;深刻完备的宗教伦理,强化了某些道德规范的功能;异彩纷呈的宗教艺术,装点了千姿百态的艺术殿堂;风景秀丽的宗教圣地,积淀为旅游文化的重要资源;内涵丰富的宗教礼仪,演变为民族风情的习俗文化。”[5]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宗教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宗教文化的交流成为人类文明交流借鉴的重要内容。习近平认为,人类文明是多彩的,具有平等和包容的特点,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不同文明的交流和借鉴,需要不同宗教的友好交流和对话,“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6],“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7]

在对宗教价值的认识上,习近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作用两重性的思想。他认为“必须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8]。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宗教既具有引起冲突的不稳定因素,也具有促进和谐的稳定因素。因此,对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正反两方面认识它的社会作用,抑制其消极因素,发挥其积极因素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复兴中华民族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信教群众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引导宗教努力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9],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要挖掘宗教文化中有利于追求和谐、追求真善美的内容,“宗教在劝人向善方面有很多智慧,有很多有益的阐述”[10],有助于促进人类的和平发展。

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野,明确中国宗教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具有中国独特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更要体现中国独特的特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宗教问题是一个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它的发展必须体现出中国的特殊性,中国宗教姓“中”,其发展方向就是在党和国家的积极引导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关键是要在“导”上下功夫。

习近平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1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更加明确指出,要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就必须“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12],将对“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在新时代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13]。中国宗教姓“中”,坚持中国化方向,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为民族复兴做贡献。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还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对教规教义做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14]

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宗教文化不可缺少。坚持中国化方向,要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浸润宗教文化。在坚持宗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教规的同时,深入挖掘其中有利于道德建设、社会和谐等内容,对之进行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这样,不仅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弘扬,也实现了中国宗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自我革新和发展,增强了中国宗教的中国意识,抵御了宗教极端主义思潮影响,促进了宗教的中国化。

习近平指出:“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15]这就说明中国宗教发展的关键在于“导”,要在“导”上下功夫。如何才能“导”的有方、有力、有效,习近平在不同的讲话中做了深刻的阐述。第一,“导”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在新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就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用以更好指导我国宗教工作实践。”[16]第二,“导”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17]是一个重要任务,对我国宗教进行“导”,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就要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就要自觉抵御宗教极端主义的影响。第三,“导”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宗教界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宣扬有益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好的理念,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18],发挥宗教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族团结、公益慈善、祖国统一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第四,导的关键环节是加强宗教团体建设。“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19]。要“尊重和发挥他们在宗教内部事务中的作用”[20],要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21]的宗教人才,让爱国爱教人士掌握宗教组织的领导权。第五,“导”的根本保障是各级党委与领导干部对宗教工作的重视。“宗教工作范围广、任务重……各级党委要提高处理宗教问题能力……做好对宗教工作的引领、规划、指导、督查”[22]。各级领导干部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党的宗教理论和政策,切实做好宗教工作。

三、从“四个全面”视野,提出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思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全面依法治国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保障,要求推进“三位一体”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十分重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认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23],对宗教工作的开展也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习近平认为,政府要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24]。对宗教问题的处理要依法而行,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25]的基本原则。我们既要保护合法,保护宗教界合法的宗教活动,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利与权益;又要制止非法,依法打击以宗教为名的违法活动和犯罪行为,依法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活动。对宗教界和信教群众,“既满足他们正常宗教需求,又有效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26]从“四个全面”视野出发,依法管理宗教是依法治国理政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是做好宗教工作的根本途径。

四、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野,提出重视互联网宗教问题思想

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就不能完成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包括国家经济发展能力、整合能力和改革能力的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在国家制度化的过程中,通过提升执政党与政府的改革能力来提高国家发展经济的能力和社会整合的能力,以调动社会成员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以共同利益凝聚人心和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互联网宗教是互联网进入中国后出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宗教组织与信徒利用互联网及其衍生工具在虚拟空间进行以宗教为目的的活动的总称。”[27]它虽然出现的时间短,但发展速度较快,给我国宗教工作带来了挑战。做好宗教工作,必须重视和解决好互联网宗教问题,提高党和国家宗教工作的能力水平,这也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指出,我们“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宗教问题,在互联网上大力宣传党的宗教理论和方针政策,传播正面声音。”[28]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互联网宗教问题指明了方向。第一,要对互联网宗教进行研究,掌握其特点及传播发展的规律,认识到互联网宗教的“双刃剑”作用,为正确处理互联网宗教问题奠定基础。第二,面对互联网宗教因其网络宗教行为突破了传统“宗教行为”的定义及宗教制度法规的范畴而形成了宗教管理的真空地带的事实,要制定和完善治理互联网宗教的新制度、新法规,使互联网宗教能在法律的规范下健康发展。第三,要提高宗教工作人员的信息素质和能力,运用互联网进行党和国家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的宣传和舆情监测。对互联网宗教既引导又防控,对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互联网宗教活动坚决抵御。第四,创新互联网宗教工作模式,“稳步拓宽信教群众正确掌握宗教常识的合法渠道”[29]。要建好门户网站,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QQ等网络平台,宣传我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法规,介绍我国优秀的宗教文化及宗教发展情况,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看待宗教。第五,以互联网为载体,面向全社会进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思想的宣传教育,传播科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从实现中国梦视野,提出要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思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人民的梦,需要中华民族每一成员的共同努力。不仅需要调动不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也需要调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都是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力量。从实现中国梦的视野出发,要调动一切力量、集中全民智慧推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的论断,对宗教关系包含的内容进行了新的界定,指出:“宗教关系包括党和政府与宗教、社会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30]在我国,处理好了这五个方面的宗教关系,就使得宗教关系实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习近平认为,要处理好这五个方面的宗教关系,就“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这个根本,必须坚持政教分离,坚持宗教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实施,坚持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31]在党和政府与宗教的关系上,要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坚持政教分离,党和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在社会与宗教的关系上,在看到二者相互作用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国内不同宗教的关系上,要坚持各宗教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睦共处。在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的关系上,要坚持独立自办、友好往来、交流互鉴、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在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上,要坚持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和谐相处、携手共进。处理好各种宗教关系正是宗教工作的价值所在。

六、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视野,提出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的论断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要做好党和国家的工作,必须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宗教工作是一个关系党的执政前途和命运的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32]。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必须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视野出发。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视野出发,宗教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的面广、人数众多,宗教问题具有显明的群众性特征。据资料显示,“近14亿人口中,信教群众接近2亿人。虽然相对比重不高,但绝对数量庞大。”[33]。这数量庞大的信教群众是宗教信仰的主体,是宗教得以存在的前提,是宗教影响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信教群众的工作。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34]的论断,认为党的各级组织“要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加强对信教群众的工作”[35]。第一,“要依法保障信教群众正常宗教需求”[36],解决群众合理合法的现实诉求和精神需要,“通过解决实际困难吸引人、团结人”[37]。第二,提高宗教工作人员的群众意识,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做到眼里有群众、心里有群众,使其在宗教工作中自觉践行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第三,以人为本,创新在宗教领域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团结兄弟姐妹,我们要付出真情、献出真心……多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38],要“多接触、多谈心、多帮助,以理服人,以情感人”[39]。第四,从多角度、多途径教育和引导信教群众,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40],要“在互联网上大力宣传党的宗教理论和方针政策,传播正面声音”[41],有效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总之,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宗教实践为基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多视野出发,提出了解决新形势下中国宗教问题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形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行动指南。

[1][3][11][13][14][15][16][17][19][20][21][22][24][28][30][31][35][37][39][40][41]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N].人民日报,2016-04-24(1)

[2]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编.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2[4][5][32]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264、264、262

[6][7]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3)

[8][9][34]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N].人民日报,2015-05-21(1)

[10][18]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新疆考察纪实[N].人民日报,2014-05-04(1)

[12][2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40、38

[25][29][36]习近平.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30(1)

[26]习近平.凝心聚力,精诚协作,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再上新台阶—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3(3)

[27]王凯.高度重视互联网宗教问题[N].甘肃日报,2016-10-10(11)

[33]张强.习近平总书记统一战线重要思想的宗教篇[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5):9

[38]习近平.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01(1)

D635;D61;B91

A

1672—4496(2017)04—018—06

2017-08-20

杨松,女,沈阳理工大学思政部,教授。

责任编辑/赵洪波

猜你喜欢
信教特色群众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中医的特色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学校教育支持系统视角下信教大学生的理性回归
完美的特色党建
“ 90后”大学生宗教信仰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