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素艳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6)
高职院校“三科联动”德育教学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孙素艳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6)
近年来,各大中专院校非常重视德育教学,“以思政课主阵地建设为中心,各类课程发挥协同效应”的育人模式也得到迅速推广。在实施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于“双闭环控制”体系下“三科联动”德育教学监控与考核机制,形成良好的运行体系。既满足企业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又为职业院校关于此类研究提供借鉴。
三科联动;德育教学监控体系;研究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习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构建思政、语文、外语“三科联动”一体化德育教学体系,正是为了更好地响应总书记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思想理念。它是对习近平总书记2016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的落实。
进行思政、语文、外语“三科联动”一体化教学的探索,是“以思政课主阵地建设为中心,各类课程发挥协同效应”的育人模式。在实践中,由思政教研室先行实践,精选教学中所用典型案例汇集成册,滚动修改。语文老师在教学及课外活动中结合案例研讨微视频剧本创作修改、拍摄。外语老师则在教学及课外活动中对案例中的每篇文章进行讲授与评价,让学生在掌握英文阅读技巧、提高单词量的同时,受到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一)以德育教学为基础,设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公共教学案例集;(二)以德育教学目标为依托,建立相应的语文和外语德育教学目标,并运用公共教学案例选择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过程。
语文——以案例中的内容为素材,使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案例中蕴含的德育教育,实践德育目标的达成,完成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外语——以案例中的内容为素材,通过汉译英的文字转变,使学生在掌握理解内容,了解语法和词汇,在此基础上体会德育目标,实践德育目标的达成,完成外语教学的德育教育。
“三科联动”几乎集齐了基础科的大部分师资,面对的是学院每一个学生。可以激发整个基础课教师德育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职业院校“重专业德育教师教学、轻基础教师德育教育”及为基础教学“重专业、轻德育”纠偏,使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学立足课堂,放眼社会。
加速推进德育、语文、外语三科联动德育教学模式的同时,研究和制定出一套更科学、高效的德育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将德育工作的监管与考核常态化,并在考核过程中引进竞争性、合作性,形成良好的德育监管考核机制。使广大教师注重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正人正己,让教师首先成为“有德之师”,让教师的一言一行首先处于学校、同行、学生的监管与考核中,进而实现“有德之师造就有德之才”,让校园中充满正能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在三科联动的德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双闭环控制”体系,对“三科联动”的实施进行全程监控和考核,实践德育教学监管与考核“一个融合,四个统一”。运用“双闭环控制体系”,对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师参与、学习效果、社会反馈等方面进行监控、考核,使“三科联动”德育教学模式在质量监控的体系下卓有成效地运转。
“双闭环控制”体系是为对应国家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而建立和完善的以质监部门为核心的“内环”——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和以就业服务评价部门为核心的、社会企业参与的“外环”——毕业生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将教学常态和改革动态变化所可能造成的偏差,利用“双闭环控制”中的内环和外环监控与管理体系获得反馈,调整校内教学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不断增进教学质量。“双闭环控制”原理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如下图所示:
其中,目标设定主要由德育教研室牵头,会同语文教研室、外语教研室完成初步设想,最后由教研与科研部门经过理论论证,补充完善,形成初步目标投入运转,经过实践检验不断修改、完善。由教务部门把教学目标分发到相应的教学部所属的各专业教研室,即德育教研室、语文教研室、外语教研室,各专业教研室的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展开教学,完成德育教学目标。这一过程的实施主要针对在校生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在“设定”环节,将德育、语文、外语三科的德育教育统一;将原来二课的内容以选修课形式纳入到第一课堂,计入学分,内容以“案例”为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控制”环节,将大部分基础课老师统一,都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每门课程教学之中;在“执行”环节,将德育教学内容统一,使德育教育与社会需求、企业标准、校园文化、风采大赛、技能大赛等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德育意识;在“反馈”环节,将质监考核,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统一,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与进步。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可以称为内环,主要德育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完成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整个考核监控过程由督导监控部门负责。具体监控原理如下:
在“双闭环控制”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下,以质监部门为主体,构建“以思政课主阵地建设为中心的三科联动、各类课程发挥协同效应共建育人模式”的监管与考核机制。在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与校级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系统、部级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系统一起,构建三科联动德育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监控与管理制度。
经过一轮的德育、语文、外语德育教学“三科联动”,学生走向社会开始社会实践。这时,由就业服务评价部门向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跟踪考核,完成评价。再根据评价形成总结,提交给最初的目标设定者,由他们对既有的目标进行修订,重新投入运转。
经过这样的外环——内环——外环的不断循环,使“三科联动”德育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始终处于良性的运转中,并在运转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实践最优化。
双闭环考核机制的优势在于:(一)独特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学生主动教育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师生的潜能,使每一个教师与学生都能认识到提升自我德育素养的重要性;(二)“三科联动”的德育教学可以把单一的德育课程与语文、外语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到德育教育,而良好的监控与考核机制可以保证这种教育的可持续性与有效性;(三)通过监管与考核,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广泛的德育教育,也可以促使教师在德育教学目标的实践中转变思想,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实现师生共同进步,成为具有审美鉴赏能力、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
在高职院校施行“思政课主阵地建设为中心,思政、语文、外语三科联动,各类课程发挥协同效应”的育人模式,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于双闭环控制”体系下“三科联动”德育教学监控与考核机制,形成良好的运行体系,既满足企业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又为职业院校关于此类研究提供借鉴。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缪迅.高校专业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EB/OL].http://www.shedunews.com/shiping/dujia/2016/12/09/2072253.html
G641
A
1672—4496(2017)04—118—03
2017-09-14
孙素艳,女,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副教授,“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基层统战工作理论本溪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
中国职教协会2017-2018年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710521)。
责任编辑/赵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