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海 清
(湖州师范学院 求真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智能手机在大学英语移动学习中的应用行动研究
李 海 清
(湖州师范学院 求真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无线网络在校园的全面覆盖,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为大学生的移动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对大学生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两轮行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智能手机在课堂内外适时地提供短小的文字与音视频这样的辅助教学,结合大学英语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智能手机; 移动学习; 大学英语; 行动研究
大数据拓展了外语教学的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基本概念,为学习者语言使用开辟了全新的渠道和媒介,促成了自主且形式多样的学习行为[1]45-51。智能手机作为大数据时代的媒介之一,其强大的功能对教育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利用它进行移动学习,特别是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其独有的特性能开启语言教学与实践的新时代。
(一)移动学习
Alexander Dye认为:“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终端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这是获取教育信息、资源以及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2]68-70本文中的移动学习特指利用智能手机在英语课堂内外,利用各种网站的资源以及QQ群、微信群等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输入、输出以及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与交流,其特点是移动性、随时随地性和交互性。
(二)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简单而言就是“智能手机=掌上电脑+手机”。
(三)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概念是由美国人Collier提出,后由社会心理学家Kurt Lewins发展,20世纪50年代被应用于教育界,之后受到科学界质疑而沉寂,70年代中期又开始复兴。它主张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动进行系统的观察和不断的反思,发现和提出问题,确定和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观察和分析数据,分析和评估效果,继而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使教学研究呈螺旋状持续发展下去,达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目的[3]。反思性、调节性、评价的多元性和反馈的及时性、灵活性、开放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兼容性是其主要特点[4]28-33。行动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
(一)发现问题
2007年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各高校大学英语课时却在大幅缩减,同时,学生又面临各种考级和考试,学习英语的压力大增。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希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参与度,而学生却沉溺于网络,甚至在课堂上玩手机,严重影响教学。造成这种尴尬境地的原因很多,但是英语课堂陈旧的教学方式与枯燥的教学内容是主要原因。因此,满足大学生对丰富多彩学习内容的需求,利用智能手机做媒介进行移动学习,将其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在课内与课外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终端设备和网络环境都已能够满足移动学习的要求,再加上充足、丰富的学习资源,大学英语移动学习势在必行。
(二)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本项目所要研究的是顺应学生依赖手机的现实,因势利导,在课堂上,特别是在课后,使智能手机成为他们学习的有效工具。目前最主流的手机操作系统是Android和Ios,基于这两种平台的英语应用程序 Apps资源非常丰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把学生用的Apps统一起来,使智能手机在英语课堂内外,利用各种网站的资源以及QQ群、微信群等,甚至开发自己的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对他们进行英语学习资源的输入及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之路,透过受教育者与一线教师的视角,挖掘源发性问题,为移动学习理论添砖加瓦。
本研究基于这样的假设:浙江省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智能手机已经在大学生中普及,并随着技术发展和资费下降,不再是移动学习发展的障碍;真正阻碍移动学习发展的原因是英语移动学习资源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及移动学习内容设计的缺陷。因此,移动学习资源、移动学习行为和移动学习效果成为研究的三个维度。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行动研究,即通过“发现问题-提出方案-采取行动-评估效果-重新发现问题-调整方案-提出新方案”的循环来探索教学改进[5]32-39。因此,第一轮的行动研究是对2014级学生即大二第四学期的4个自然教学班,即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光电技术和视觉艺术班,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观察与访谈,发现问题,进行反思。第二轮的行动研究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结果与反思,调整方案后再对2016级学生即大一第一学期的4个自然教学班,即管理类2个班,生物类1个班,机械制造1个班进行观察研究。本研究的意义更多体现在记录、解释教学改进的思路、过程及发展规律,而非聚焦教学处理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6]57-62。对移动学习的行动研究,其意义在于使教学活动从简单的重复式活动变成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改变了教学理念,提高了反思意识,改进了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及效果评估
1.行动方案设计与实施 第一轮行动方案设计:从2016年2~7月,对大二第四学期的学生进行观察研究。笔者利用三本学生的特点,还有他们对智能手机依恋的习惯,让他们按照班级与小组各建立QQ群或微信群,给他们发送各种英语学习内容。针对三本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现实,适时增加一些课外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课堂口语训练的话题。课后为学生提供一些网上的学习材料,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对教师提供的短小而有趣的文字、1~2个慢速英汉双语视频与好听的英文歌曲等音频进行浏览与学习。同时,介绍英语电影与英语学习网站,如沪江英语和bilibili.com.让他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查看与学习,增加学习英语的乐趣,提高听说能力。
2.效果评估 对于留给学生课后的各种内容,教师会在课堂上查问或讨论一下,并非置之不理。事实是只有少部分学生会查看那些材料,但是在课堂上时不时进行讨论,看过材料的学生能积极参与,而没看过的则只能旁观。团体动力学的效应起了作用,之后参与的学生就会多起来了,而且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渐渐变浓,从而间接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总之,第一轮的行动研究是把英语学习材料发在QQ群里或微信群里,让学生在课后利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无处不在的,学习英语也是有趣而形式多样的,结果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从心里喜欢学习英语。
3.教师反思 经过一学期的试验与观察,以及与学生们面对面的交谈,发现他们的学习参与度有一定的差异性:英语水平高些的学生有兴趣查看课后传给他们的各种材料,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在课后的移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造成的结果是他们虽然愿意学习,但材料有点难,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教师没有进行讲解,这也是部分学生课堂上讨论参与度降低的原因。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及效果评估
1.行动方案设计与实施 第二轮行动方案设计:2016年9~12月,对2016级大一的学生进行观察。从学生入学第一天开始,教师就利用大一新生充满热情的求知欲望,在课堂上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将有道词典等电子词典下载在手机上,在遇到生词时随时查阅;在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时,也鼓励他们马上查相关网站,未完成的话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课后以QQ、微信等方式与老师和同学互动。课外留一些话题以微电影、微视频等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除此之外,与第一轮行动研究一样,教师还推荐介绍英语学习网站,如BBC Learning English,VOA美国之声,CNN Student News,TED Talks,看电视学习英文的网站Listening Video Comprehension,听故事练英文网站StoryCorps等,并经常在QQ群里发送英语短文、英语或英汉双语视频、英文歌、英语电影等。
2.效果评估 首先,针对课堂上练习口语时,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及描述一个情景,教师会给出参考,发送到QQ群或微信群里分享给学生,让他们进行练习并学习举一反三,学生的限定话题口语在短期内得到提高。其次,针对学生课外移动学习时遇到的共同困难进行答疑解惑,鼓励积极参与课后移动学习的学生,并给他们一定的平时分数,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一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四个班级中有三个班级的学生,在第一学期末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通过率达到了50%,其中最高成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616分。
3.教师反思 本轮研究吸收了第一轮研究的经验,改进了教学方法,适时地对学生在移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与解答。学生在课堂内外移动学习的配合与帮助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们在课堂上变得非常活跃,讨论问题时表现积极,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课堂效率显著提高。通过移动学习,让学生们意识到在网络时代,信息唾手可得,但有用的知识需要甄别筛选;知识容易得到,学生离知识仓库就是一根网线的距离,但见识却不容易形成,因为碎片化知识难以产生“自组织结构”,很难形成系统化认知,无法让知识生成智慧,让自己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思考的过程就是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过程,而这个思考的过程和学习,必须是由教师来指导和引领的。
语言教学本身是一个多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不可能对各种复杂的因素进行完全的控制,因此,笔者在进行的两轮利用智能手机开展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行动研究中,更多体现在记录、解释教学改进的思路、过程及发展规律,而非聚焦教学处理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英语教学过程和结果之间很难用具体而明确的数值来分析其因果关系。两轮行动研究反思后,笔者以为外语学习者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学生希望教师能提供使用语言、促进语言学习的环境和资源,提供更多的外语学习策略和方法指导,以及获得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等。在教学的互动关系中,学生具有绝对优先权;在有效教学发生过程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体,这就决定了教师要真正地了解学生,精准对焦,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辅助性服务,有效教学来自有效教师,来自教师基于科学的需求分析基础上提供的有效教学资源、多元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策略、先进教学及学习理念等。通过走内涵建设发展路径,探索建构有效的教学新常态,只有更好地满足、引领和创造学习者的多元需求,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与学习效率,提升外语学习者的核心素养,促进专业成长,从而有效达成外语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
[1] 方秀才.大数据时代外语使用及学习行为研究:现状与未来研究构想[J].山东外语教学,2016(10).
[2] 孙耀庭.移动学习和移动服务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8).
[3] 王 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 支永碧.从“行动研究”到“行动教育”----英语教师教育和课堂改革的范式创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9).
[5] 文秋芳.提高“文献阅读与评价”课程质量的行动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2(1).
[6] 徐 浩.英语专业议论文写作教学中三类范例使用的行动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5(10).
ActionResearchontheApplicationofSmartPhonesinCollegeEnglishLearningfromthePerspectiveofMobileLearning
LI Hai-qing
(School of Qiuzhen,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313000, China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verage of wireless network on campus, the rich and colorful learning resources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learning. In this paper, the college students conducted two rounds of action research on college English mobile learning by using the smart phon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assisted instruction of providing short texts and audio and video timely by smart phone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which combined with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can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level.
smart phones; mobile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action research
2017-06-24
本文系2016年度湖州师范学院教改项目“移动学习视角下智能手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应用研究”(JGB16039Q)的研究成果。
李海清(1968-),女,内蒙古集宁人,副教授,汉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文学与英语教学研究。
G712
A
1672-2388(2017)03-0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