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琳,殷国伟
(湖州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湖州山地景区绿色开发的路径研究*
——以霞幕山景区为例
滕 琳,殷国伟
(湖州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在“两山”和“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湖州山地景区的开发保护在生态旅游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山地生态景区自身的脆弱性,加之开发保护机制尚未完善,不仅使得一些著名景观出现逆行演替,也造成了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严重的地质灾害。山地作为一个自然综合系统,景区的开发和保护需要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笔者拟针对湖州山地景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合理科学开发有所助益。
山地景区;霞幕山;绿色开发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湖州市作为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湖州市内多山,素有“五山一水四分田”之说,山地景区形成历史久远且分布广泛,发展山地特色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景区集历史文化价值、美学欣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于一身,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山地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但是山地景区系统的脆弱性,加之旅游业、当地农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干扰和破坏。本文拟对湖州山地景区的保护和开发进行研究,以典型案例调研为基础,为山地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途径,以促进湖州山地景区的永续开发,推动当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山地景区是指以山地的动植物、气候气象、地质地貌、历史文化等为吸引载体的区域[1](P332-336)。湖州市山地景区形成历史久远且分布广泛,素有清丽山水,笔墨江南之誉。加之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和沪杭宁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伴随着湖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生态保护措施加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山地旅游开发具有极大的潜力。
(一)湖州山地景区分布特点
湖州境内多山,全市地势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东部为水乡平原,西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景区大多分布于此,如德清莫干山、安吉龙王山、吴兴西塞山等。其分布有三个鲜明特点:
(1)区位优势明显。山地景区主要位于西南部低山区和中山地区,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几何中心,紧邻杭州,是环杭州湾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十分便利,杭宁高速、申嘉湖高速、杭长高速构建起了与杭、沪、宁等周边主要城市的1~2小时的交通圈。
(2)便于发展规模效应。湖州山地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集中,西南山区山势连绵,重岗复岭,群山逶迤,异峰突起,更利于发挥整体的规模效应。目前正在构建的安吉到德清快速交通走廊,对促进两县旅游资源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两地的旅游资源形成合力,对两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开发监管困难。山地旅游资源占地面积广大,绵延数里,在行政区划上,往往处于两村交界、两县(区)交界,甚至两省交界地带,区划的分管往往给山地景区的全面开发带来人为的割裂,涉及多地区的利益博弈,使得开发和监管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如被称为“天目第一峰”的龙王山,便位于安吉、临安、宁国两省三县的交界地带,有“莫干山景,霞幕山水”之美称的霞幕山则位于长兴县和平镇和吴兴区妙西镇的交界地带,这种跨行政区划的分布特点,很容易受到多头管理的制约,给开发监管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湖州山地景区旅游资源特点
湖州市山水秀美,青山迤逦。山地景观不仅风光秀丽,物种丰富,层次多样,且历史人文景观悠久深厚,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极具优势。但另一方面,山地作为高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区,生态环境脆弱,需要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发。总的来说,湖州市山地景区旅游资源有如下特点:
(1)自然景观与历史景观相得益彰。湖州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湖州的山区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山间修竹绿荫如海,山泉清澈不竭、物种丰富多样,四季风光各异,加之山地地形起伏明显,给众多生物创造了广泛的适生生态条件,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无怪诗人戴表元发出“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之慨。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湖州素有帝乡佛国的美誉,高山峻岭间留下了大量寺庙道馆,古往今来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如莫干山的高峰禅寺、霞幕山的云林禅寺,安吉灵峰古刹,艺术大师吴昌硕在龙王山写下的“天帷地载、山高水长”的佳句……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极大的丰富了湖州山地旅游资源的魅力。
(2)植被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湖州山地面积广大,且地形起伏高差大,垂直气候差异较明显,同地异季。山地因坡向、坡度及山峰、山谷、岗地、盆地等不同地形存在气候的差异,丰富多样的山地气候,为丰富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如龙王山拥有近千种动植物,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植物,堪称动植物的展览园。
(3)山地生态以“竹”为特色。“竹”是湖州西南山区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因为良好的土壤温度地貌特征,加之当地政府对生态的保护,西南山区之竹可谓漫山遍野,蔚为壮观。浙江竹乡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竹乡”安吉,山岭逶迤,绿竹成片,碧波茫茫,翠浪接天。莫干山被称为“百竹陈列馆”,除了广泛的毛竹外,还有淡竹、花竹、红壳竹、孵鸡竹、木竹、苦竹、箬竹、紫竹、凤尾竹、象牙竹、乌筋竹、早元竹、桃枝竹、孝顺竹等等,其品种之多、品位之高、覆盖面积之大列于全国之首、世界之最。
(4)山地生态环境保护尚存隐忧。山地地区一般位于高山与平原之间,岩体不稳定,构造活动频繁,自然现象剧烈,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极易造成自然灾害,尤其遇到强降雨强台风天气,自然突发事件较多;此外,在湖州山地旅游资源开发中,还存在农民砍竹种茶、盲目建设、过度开发等问题,人为影响了山地景区的生态环境,不仅破坏了原有景区的观赏性,严重则会导致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剧烈的地质灾害。
(三)湖州山地景区的开发原则
湖州市历来十分注重各类旅游资源的挖掘。在山地休闲日益紧俏的今天,湖州从市级的整体规划出发,逐步形成了市旅游局综合协调与推进,基层政府招商引资与管理,相关企业融资建设与经营,农业、林业等相关职能部门协调监管的相对完善的开发管理体系,大大推进了山地景区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
在山地景区的开发中,湖州市一以贯之的秉持生态保护原则,力求在严格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历史遗产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开发;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原则,在周密细致的勘探调研下,合理规划开发规模与速度,科学安排旅游活动的范围、方式、线路,力求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展示山地景区自然人文风貌;坚持综合开发导向模式,既强调旅游经济高效益,同时又尊重景区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原生性及完整性,把景区的开发和保护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霞幕山为天目山余脉,在湖州西南约25公里,海拔560米,为著名韩禅宗地,茂林修竹,风光秀丽,自古有“莫干山景,霞幕山水”之美称。无论从开发阶段上,还是从景区发展潜力上,在湖州市山地系统的开发中,霞幕山都较为典型,因此本文将以霞幕山为例,探讨湖州市山地景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霞幕山开发简况
霞幕山发展潜力极大。首先,从生态环境上来看,霞幕山山峰连绵,修篁遍地,因“云霞复幕”而得名,山峰有霞幕泉,称“天湖”,霞峰甘泉和霞峰云雾被并称为“霞峰双绝”。山区溪流泉涌,清潭水瀑,怪石古木,风敲竹韵,天赋自然环境极佳。其次,从历史文化来看,禅师石屋清珙在霞幕山顶天湖结庵30余年,留有《山居》长诗和《语录》。高丽国太古禅师从石屋禅师处带走“蒙授正印,传衣法信”的袈裟禅杖,因此霞幕山被奉为朝鲜半岛临济宗的祖庭,后引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流连。霞幕山山上云林禅寺、中韩友谊亭、金灵千佛塔、万寿亭都是著名的人文景观,积淀着诗茶禅一体的丰厚历史文化。再次,从周边的环境来看,霞幕山地处妙西镇2013年启动的一带三景区的建设规划当中,与妙新线林业产业观光带和妙峰山景区、白鹭谷景区形成资源整合,拥有巨大的规模效应优势;最后,从区位优势上来看,交通优势明显,霞幕山地处上海、杭州、南京、安吉的黄金交叉点,行车前往杭州只需40分钟,前往上海只需90分钟,完全融入了长三角都市二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依托紧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一带三景区的规模效应、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霞幕极佳的山水生态优势,使霞幕山拥有极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霞幕山开发正处于较快发展阶段。目前,霞幕山景区早已对外开放,但得到开发的只是一些基本的人文自然景观,游客们享受的往往也只能是爬山休闲的乐趣,山地旅游的功能被严格限制了,霞幕山的潜力并没有充分挖掘出来。近几年来,霞幕山开发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在制度建设上,发展机制逐步健全。形成由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相关部门和行政村参与的建设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成立妙西旅游开发公司,以市场化手段推动旅游开发和市场推广,在发展机制上保障景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具体进展上,霞幕山生态园项目在2012年正式启动,规划园区总面积1000亩,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规划建设成为以生态农业开发、旅游休闲观光、技术人才培养为主,兼有水果、苗木、花卉、盆景、蔬菜、淡水水产养殖及家禽、珍禽的技术开发与培育实验基地。目前生态园项目已经建设600亩,投入3000多万元,完成苗木铺设、葡萄架的架设,以及1000米沟渠硬化工程、园区内道路矿渣的回填和竹排楼长廊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450立方米家庭养殖化粪池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完工;宣传推广上,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拍摄纪录片《霞幕北飞》,重现太古宗从霞幕山为源头,北上大都,再东到朝鲜半岛的传播之路;2017年3月至今,妙西镇政府印刷了宣传册、宣传传单近千份,并采用喇叭的形式在各村镇进行宣传教育,湖州电视台《关注》栏目予以报道;为纪念历史上中国与朝鲜半岛间的禅文化交流,促进中韩友谊和民间友好往来,湖州妙西与韩方在霞幕山筑亭立碑,初步打响了霞幕山旅游国际国内的知名度。
(二)霞幕山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霞幕山景区开发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地处两县(区)交界,在统一规划、综合协调、监管执法等方面存在漏洞,农民烧山种茶现象屡禁不止,使得部分修林茂竹、风景怡人的山脉变成了光头山、阴阳山,破坏了景区的生态,也阻碍了景区的进一步建设。
(1)综合协调机制有待加强。霞幕山地处吴兴区妙西镇和长兴县和平镇交界地带,其中大约2/3归属妙西镇,1/3归属和平镇。两镇的工业基础和发展处在不同阶段,和平镇属于快速崛起的工贸强镇,而妙西镇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但生态旅游优势更为突出。在霞幕山的开发上,和平镇更注重发展茶园经济,近几年在国内茶文化评比中斩获连连,打响了“霞幕山”白茶的牌子;妙西镇则更注重绿色景区建设与文化挖掘保护,一带三景区规划的实施已初见规模。笔者曾分别在妙西镇关山村与和平镇回车岭村进行走访,并与村民座谈。在座谈中,两镇村民对霞幕山生态景区开发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相对而言,妙西镇村民对景区开发的关注程度更高,且对霞幕山的生态环境更加满意;和平镇村民对霞幕山开发的关注度较低,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也较低。由此可见,两镇在霞幕山的开发上,无论是发展理念、发展规划、开发程度,还是村民的认知情况,都有很大差别,统一规划、合作开发的综合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人为活动严重干扰霞幕山生态。目前,对霞幕山生态的破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当地居民砍竹种茶,成片的毛竹被茶园取代,不仅影响霞幕山景区的观赏性,且对当地的土壤、水源和空气等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近年来白茶价格一路上涨,相反毛竹价格连连下跌,现有环境保护条例很难规范到农民小户个体,且砍伐毛竹种植茶树,是从产业到产业转变,也很难定性,部分村民为扩大经济效益,加之环保意识不高,砍竹种茶屡禁不止。在走访座谈中,大多数村民认同霞幕山景区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霞幕山生态系统的破坏。霞幕山作为山地景观,岩体不稳定,构造活动频繁,易出现自然突发事件,加之风力发电,铺设的高压铁塔对环境破坏很大。此外,霞幕山山区溪流泉涌,水库珠连,山下有霞幕山水库、古峰水库、稍康水库、石船坞水库、丁娘岭水库,平日库区水雾缭绕,景色优美,但较密集的峡谷建坝,对生态也造成很大的影响,且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3)开发方式与功能较为单一。从开发方式上来看,霞幕山景区除生态园项目外,其他开发较粗放,目标短期化、简单化。几条登山步道直达山顶,不太讲究沿途欣赏风光的角度和美景,且只关注山区的主景区,没有多侧面多层次多样化的展示霞幕山旅游资源的精华。此外,线路开发单一,不重视景区不同季节不同角度的观赏价值的开发,使得霞幕山景区的休闲观赏价值大打折扣。从开发功能上来看,特色不够突出,景区功能定位同质化严重。与湖州其他山地景观相比,霞幕山缺乏特色经济作物,历史文化内涵相对平淡,禅茶文化与周边相似,且知名度不高,尚未形成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优势不明显,以致缺乏竞争力,无法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4)景区管理不规范。目前霞幕山的旅游业尚未完全展开,相关的旅游服务设施和公共设施等还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旅游服务项目简单,结构过于单一,不够新颖,使游客的期望度降低。山间的民宿及农家乐设施较少,无法更好满足游客的食住需求;游乐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足,如缺少充足的山地休憩的桌椅,垃圾桶、卫生间等基本的旅游设施,游客自身的频繁活动易对生态环境造成负担。
(5)生态保障体系不完善。首先,作为山地旅游生态系统,霞幕山景区受到多头管理体制的制约,直接或间接管理景区的机构包括和平镇、妙西镇政府、县(区)旅游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旅游开发公司、森林管理局等,致使景区政出多门,机构重叠,宣传营销资源浪费;其次,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目前一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浙江省林木采伐管理办法》和《浙江省林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规范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很难规范到农民小户的个体,尤其在非禁火期,个体小规模的砍伐很难遏制;最后,从基层管理、相关企业到相应的职能部门,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开发体系,但尚未形成机制化、法制化、常态化的环境保障监管制度。
霞幕山景区的开发在湖州市山地景区的开发保护中较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在开发中的探索给湖州市山地景区开发保护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本文拟针对绿色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湖州市相关部门山地旅游资源的绿色开发有所助益。
(一)坚持规划引领,做好协调开发及防范
由于山地旅游资源自身的特殊性,其所在区域往往跨村、跨镇,甚至跨县(区),因此山地景区的开发往往存在协调难、开发不均衡、易出现生态破坏的问题。因此在山地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要强化规划引领。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形成上级领导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长效机制,把两村之间、两镇之间、两县(区)之间的旅游规划有机统一起来,围绕山地景区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建立集体会商、工作季度例会等制度,把协调开发做深、做细、做实,形成共推山地旅游发展的有效机制。其次,跨村、跨镇,甚至跨县(区)的景区往往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死角,加之山地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易发生突发事件。因此,必须坚决遏制重大、特大破坏生态环境的频发势头,对景区交界、两县交界、两村交界的地区采取专任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的工作机制,推动生态保护关口前移,加强应急保护工作。
(二)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建立健全农民补偿机制
湖州山地旅游景区一直被誉为“天然的氧吧、避暑的天堂”,得益于它极高的植被覆盖率、丰富多样的物种类型,多变的地质地貌景观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山地旅游资源大多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破坏,再难复原,必须坚持保护性开发。
严格保护,合理开发。首先,狠抓生态保护责任制落实。坚持“两山”及“绿色”理论为指引,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其次,协调好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既要重视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布局设施等,又要注重与所在区域的紧密结合,考虑区域所在的重点发展目标、相关行业配套等,以减少实施中的盲目性,求得科学和谐发展;再次,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要以环境的承载力为前提,尽量减少对生态旅游区的污染和破坏;最后,适当划定生态保护区域,其中降低工业经济增长指标,建立环境保护指标,作为干部考核机制的补充,推动基层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建立健全农民补偿机制。湖州地理气候环境十分适合发展茶园经济,其中尤以白茶最为著名,加之近来市场白茶价格一路上扬,而毛竹价格接连下挫,受经济利益驱动,农民砍山竹种白茶屡禁不止,原本青竹遍布的山地斑秃不堪,严重破坏了景区的生态和风光。针对农民的毁林开荒,除加大执法力度外,还需要建立健全农民补偿机制,对遵纪守法、保护生态的农民予以适度的经济补偿,同时加大基层保护生态的宣传工作,引导农民从发展白茶经济转向旅游经济,自觉建林护林。在两村的走访座谈中,大多数村民认同从长远看,发展旅游资源能够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在一定的补偿机制下,疏堵双管齐下,易使景区开发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突出资源特色,构建产品体系
湖州市山地旅游发展具有独特优势,但总体来说特色不足,近距离旅游产品存在雷同重复现象,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缺乏准确的旅游形象定位和未围绕旅游形象定位构建旅游产品体系。面对旅游者旅游经验的不断丰富和旅游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山地旅游资源也应该深入挖掘环境资源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依托江南秀美的山水风光,融合独特的禅文化、茶文化、诗文化,形成鲜明的本土特色,并在行、游、住、食、购、娱等六方面的实体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加快构建内涵丰富、功能特色多样的产品体系。如莫干山旅游区以“原生态养生,国际化休闲”为发展目标,形成以山地观光益智和低碳休闲娱乐度假旅游为核心,以精品民宿和“洋家乐”风情体验为主导,以摄影、户外骑行、徒步、游泳、采摘等体验活动为辅助的产品体系,打造出自身独特的定位和特色,推动了当地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完善设施建设,加强旅游管理
完善各项设施建设。首先,加强和完善山地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态保护的保障能力。由于山地旅游的蓬勃发展,所遭遇到的山地灾害的机会有所提高。[2](P703-709)针对山地景区的水土流失、滑坡,坚决做好生态、植被保护,做好泥石流、滑坡的安全防范;其次,完善交通设施建设,便利游客出行游览。山地景区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应与区域地形地貌充分协调,依山就势,合理设置,并贯彻交通走廊集约化利用理念,最大限度发挥土地利用效率[3](P38-45);最后,完善基本设施建设,提升接待能力。除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必备的基本设施外,重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来加快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通过新建或改造提升,建成一批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服务配套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加强旅游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把各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职责落实到岗位、落实到责任人。各景区自行负责景区内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管理和日常维护,各乡镇负责辖区内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维护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旅游从业者是媒体中一个非常积极能动的因素,其自身对旅游环境的认知水平在根源上决定了旅游媒体的运营对载体影响的规模和程度[4](P519-527)。因此,在旅游从业者的队伍建设和培养方面,既要不断创新旅游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旅游管理人才引进办法和奖励机制,开辟一条人才竞争和创新发展之路;又要对现有旅游从业者进行定期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从而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五)健全生态保障体系,提高和推进生态保护法制化水平
山地旅游资源十分复杂,普遍存在诸如林业、水利、文化、农业、宗教等不同的管理部门,旅游开发经营的主体十分复杂,受到多头管理体制的制约。从山地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必须健全生态保障体系和提高生态保护的法制化水平。
健全生态保障体系。在管理方式上,形成预防、监管、治理一体化机制;在管理主体上,形成相关旅游企业、职能部门、立法、司法部门共同协作的联动机制。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山地景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强化景区、旅游、林业等部门协同合作监管。
提高推进生态保护法制化水平。强化依法治理,用法治思想和法制手段解决山地旅游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结合本市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保护山地景区绿色开发的法规条例,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知法守法、依法经营意识;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安全监管,深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联合执法检查,进一步整治和规范旅游市场,确保山地旅游安全、有序;积极多途径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达到边发展、边治理、边宣传教育,使发展与治理同步。
总之,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进一步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规划责任,景区旅游企业经营主体责任,旅游主管部门、林业部门的协调监管责任,健全生态保护机制,推进生态保护法治化水平,踏实做好生态保护的各项工作,强化生态治理。同时,加快绿色生态环境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和社会共治体系建设,依法严惩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失职渎职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破坏生态环境的频发势头,确保绿水青山和本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
[1]胡海胜.山地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途径[J].江西科学,2006(5).
[2]杨志法,尚彦军,李丽慧,傅燕,黎筱筱,何万通.山地旅游规划工程地质方法及其应用前景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4(4).
[3]周天星,冯浩,张春燕,刘爽阳.山地景区交通特性及规划理念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6(3).
[4]牛莉芹,程锦红,程占红,王丽娟.山地型景区旅游从业者对旅游环境认知水平的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
[责任编辑杨 敏]
OntheGreenDevelopmentofMountainLandscapeinHuzhou——Take Xiamu Mountain as an Example
TENG Lin, YIN Guowei
(School of Marxism,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313000,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Two Mountain Theory” and Green development theory, the exploitation of mountain landscape in Huzhou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tourism. In recent years, the vulnerability of mountain ecological scenic spot and unreasonable human activity not only caused mountain landscape change in retrogressive succession, but also triggered some main geological disasters such as landslides and soil erosion. As part of the natural system, the exploitation of mountain shall be developed in a sustainable way of developmen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 of the exploitation of mountain landscape in Huzhou, and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develop in a scientific way.
mountain landscape; Xiamu Mountain; green development
2017-04-15
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16@ZH005);湖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6hzghy047)。
滕琳,讲师,博士,从事政治学与历史地理研究。
F592.7
:A
:1009-1734(2017)07-0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