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论晚清早期维新派西报知识的来源
李 滨 谢迎姿
(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晚清早期维新派的西报知识来源,主要有对国内报刊活动的观察和参与、与传教士的交往,以及在欧美游历中对西方近代报刊的近距离观察。但他们议报论报及对西报知识的介绍,大都停留于外在形式和语言层面,基本取向是强调报刊沟通政情的意义,从而与古代的民本政治传统联接起来。
早期维新派;西报知识;政情沟通
诞生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早期维新派,可视为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边界人物,主要包括冯桂芬、王韬、马建忠、郭嵩焘、薛福成、何启、胡礼垣、郑观应、陈炽等。他们鼓吹采纳西方政治制度,提出学习西方政教文化的主张。报刊作为西方近代最为显著的文化设施之一,也被纳入他们的考察视野。早期维新派从各种有限途径获得的西报知识,构成了他们报刊论述的基本前提。
“官报”在中国古已有之,但其作用限于登载朝廷政令和群臣奏稿,性质与近代意义上的报刊迥然不同。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是由来华传教士创办的。国人自办报刊相对较晚,而且一度发展缓慢。1895年前,外人创办的报刊占据绝对优势。洋务时期国人自办报刊较少,即使勉强创办也难以维持。戈公振综述这一时期国人办报情况指出:“我国人自办之日报,开其先路者,实为《昭文新报》,《循环日报》次之,《汇报》、《新报》、《广报》又次之。今硕果仅存者,唯《循环日报》耳。”[1]121
早期维新派的西报知识,最直接的方式即来自于他们对这些国内报刊活动的观察和参与。外人在出版报刊的同时也将报刊编辑出版知识和运作模式传入中国。同时因为业务需要,外报在华雇佣了一批中国知识分子。例如《香港中外新报》(1858年)早期即以黄胜为编辑;《中外新闻七日报》(1871年)、《香港华字日报》(1872年)、《近事编录》(1864年)等同样有中国人参与编辑。再如以报刊活动名满天下的王韬曾受雇于上海墨海书馆,参加《六合丛谈》和香港《近事编录》的编辑工作,后又担任《华字日报》主笔;晚清著名报人陈霭亭曾任《德臣报》的副主笔。可以说,外人在华报刊既为中国培养了最初的报业人才,也提供了基本的办报示范。国人最初的自办报刊,“其形式既不脱外报窠臼,其发行亦多假名外人”。[1]22在外人出版的报刊中任职过的中国报人,在思想上无疑更为开放,对维新变法的认识也较为深刻。外人在华创办的报刊中,《万国公报》因为其成功转型而成为19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学东渐的重要桥梁,对维新变法产生了思想催化作用。这种影响力也促发国人对其本身办报经验和模式的注意,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即创办过与之同名的报刊。
至于国人早期自办报刊,则更直接活跃着早期维新思想家的身影。中国近代报业的开拓者,包括黄胜、伍廷芳、何启、容 、唐廷枢、王韬等人,皆先后利用报纸宣传维新变法。伍廷芳在香港提议并由他主持创办了第一份近代中文日报——《香港中外新报》;陈蔼廷出任《德臣报》主笔,伍廷芳和何启对报社给予资助;1874年2月4日,王韬主办的《循环日报》发刊于香港;1874年6月16日,由容 发起、唐廷枢等“捐款首倡”,郑观应等参与,以官民集资入股形式在上海创办《汇报》。
早期维新派西报知识的另一个来源是与传教士的交往。李提摩太、林乐知、花之安和甘霖等都先后投身报刊,并对报刊传播现象进行过阐述。他们的报刊观点契合中国语境和实际需要,容易为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所接受。早期维新派与来华传教士有较多交往。而这些交往,主要以传教士主持或创办的报馆或出版机构、学校等为平台。传教士撰写的著作也惠及相当数量的早期维新派人士。如郑观应曾在传教士傅兰雅主持的英文学校学习,早年就和著名的英籍传教士李提摩太有过书信往来,后又和李有当面交谈。他见识渊博,交游广阔,大量阅读过传教士编译的图书和出版的报刊。王韬与传教士的交往更是密切,何启和胡礼垣早年就读的香港中央书院也是传教士创办的英文学校。
属于早期维新思想派的容 、郑观应、马建忠、王韬、何启等人,还有到欧美留学、游历的经历,对西方近代报刊有过近距离观察。1878年,留学巴黎的马建忠在一封信中提及他对西报的认识:“今也开新报之禁而清议愈多,重议院之权而民情可达;轮舟火道之星罗棋布,往来便而俗尚则计日而更;水汽机力之雷动风行,工商裕而财源则与时递长。所以办交涉者,非若昔时惟窥探一二人之心思可以坐操胜算,又必洞悉他国民情之好恶,俗向之从违,与夫地利之饶瘠,始足以立和议,设商约,定税则,而不为人所愚弄,故视昔为倍难焉……兵法曰:‘知彼知己’,交涉之道,尽于是矣。夫彼不易知也,故阅新报以揣其要旨,入彼议院以察其变迁;上结绅衿,默观动静;下连商贾,隐相机宜。”[2]信的本意是讨论外交的因应方略,但足见马建忠对西报的深入了解:“新报”传播“清议”,对西国的外交政策走向具有重要影响;要了解西国民情,阅“新报”可以知其大略。
早期改良派人士所掌握的西报知识成为他们展开报刊论述的重要前提。如陈炽在论述报馆之宜开不宜禁时,首先从“泰西”的报刊实践谈起:“泰西报馆之盛,其国初亦禁之,后见其公是公非,实足达君民之隔阂,遂听其开设,以广见闻,迄今数十年,风气日开,功效日著。”[3]他在另一篇主张“倡行日报”的文章中,同样首先介绍“泰西”的经验:“泰西各国之兴,仅百年耳。其内治外交,何遽能若是之严肃清明?君民一体也。应之者曰:合众人之心以为心,则理无不明;合众人之力以为力,则事无不举。且利无不兴,弊无不去也。其所以致此之由,则始于日报而成于议院。”[4]这种表述思路基本上是早期改良派论述报刊的共同样式。
然而,通过多种渠道接触西报知识果能保证早期维新思想家对西方近代报刊传播活动的理解和阐述就准确吗?事实上,在阐述和介绍近代报刊时,他们所面临的语境和现实制约因素与传教士并无二致。而且部分早期维新思想家更受到传统观念(如君臣之伦)的束缚,在理解近代报刊这一外来事物时难免有文化理解的差距和障碍。早期的国人自办报刊多出于商业目的。影响较大《循环日报》就是一份以广告、商情、船期之类经济信息为主的商业报纸。戈公振说:“我国人民所办之报纸,在同治末已有之,特当时只视为商业之一种,姑试为之,固无明显之主张也。”[1]22在商业经济并不发达的条件下,这类报纸的影响力自然也主要限于市井和商业领域,很难引发士大夫知识分子的广泛兴趣。即便外人在上海和香港等地创办的商业报刊也是如此。晚清重臣张之洞在评述这一时期的报刊活动时,就明显带有轻视之意:“中国自林文忠公督广时,始求得外国新闻纸而读之,遂知详情,以后更无有继之者。上海报馆自同治中有之,特所载多市井猥屑之事,于洋报采撷甚略,亦无要语。上海道月有译出西国近事,呈于总署及南、北洋大臣,然皆两月以前之事,触时忌者则削之不书,故有与无等。乙未以后,志士文人创开报馆,广译洋报,参以博议,始于沪上,流衍于各省,内政、外事、学术皆有焉。”[5]光绪乙未年已是1895年了。实际上进入19世纪下半叶,西方近代报刊的商业主义取向已渐成主潮。然而在国内,特别是在如张之洞一样的晚清主流精英阶层处,这种传播活动是没多大价值的。晚清另一重臣左宗棠向洋商借款遭致上海报纸的反对,左宗棠大怒,给友人写信说:“江浙无赖文人,以报馆主笔为之末路”。戈公振认为这并不是左宗棠一人的偏见:“盖社会普遍心理,认报馆为朝报之变相,发行报纸为卖朝报之一类。(卖朝报为塘驿杂役之专业,就邸抄另印以出售于人,售时必以锣随行,其举动颇猥鄙,而所传消息,亦不可尽信,故社会轻之,今乡僻尚有此等人)。故一报社之主笔访员,均为不名誉之职业。不仅官场仇视之,即社会亦以搬弄是非轻薄之。”[1]101-102当然这种一般国人的鄙薄,尽管有传统思维惯性的影响,当时的报刊未能打开局面、发挥出社会影响也是重要原因。正如曾任《申报》主笔的雷瑨在《申报馆之过去状况》中所说:“彼时朝野清平,海隅无事。政界中人咸雍揄扬,润色鸿业,为博取富贵功名之计,对于报纸既不尊崇,亦不忌嫉。而全国社会优秀分子,大都醉心科举,无人肯从事于新闻事业,惟落拓文人,疏狂学子,或借报纸以发抒其抑郁无聊之意兴,各埠访员人格尤鲜高贵。所拣拾报告者,大率里巷琐闻,无关宏旨。国家大政事大计划,微论无从探访,即得之,亦决不敢形诸笔墨。……任笔政者,惟以省事为要诀。而其总原因由于全国上下皆无政治思想,无世界眼光,以为报纸不过为洋商一种营业,与吾初无若何之关系。”另一申报编辑黄协埙在《本报最初时代之经过》中也自省,《申报》创办之初,“篇幅固甚狭小,所载多诗文之类,间及中外近事,类皆信笔点缀,如传奇小说然,人皆不甚重视之。”身处其中的早期维新派自然对这种语境十分知悉。他们必须开辟一种顺应现实、富有号召力的论报话语去打动主流精英阶层,从而使他们作为维新建言之一的办报主张显得切实可行而又合宜必要。这样,早期维新思想家对于近代报刊的引介和阐述,就不能不具有强烈的本土特质。
师法西洋政教以变革求强的议报动机,以及呼吁国人重视报刊的语境需求,决定了洋务时期早期维新思想家议报论报的基本取向,即极力强调报刊在国计民生、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报刊之于政治沟通领域内的积极意义。在他们看来,报刊的功效与国家的强大有极大关联。王韬就直接有创办日报 “强中以攘外”的表述。宋恕在《〈自强报〉公启》中也表达了改良派人士对待报刊的基本心态:“今天下竞言自强矣,自强之源在学校、议院、报馆。夫学校、议院,权不在士;报馆则士与有责焉……盖闻欧、墨大国,报馆计千,东邻小邦,犹逾八百,可使齐州贻诮寡和?是用联同志,延撰译,设馆浙右,命曰‘自强’,分纲别目,实事求是,平议古今,通驿中外,旬出报章,庶腾遐迩。”[6]
中国古代执政者出于政权稳定和巩固需要,在执政者与民众之间总有“通上下之情”的特殊制度设计。古代的民本政治传统更是强调知晓民情民意的重要性。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思想家之所以要求变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为西方的君民共主制度,主要原因是在他们看来,西方的君民共主制度能使上下相通,君民一心;而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则上下不通,君民隔阂。当他们将目光转向现代大众传播工具——西方社会的近代报刊时,他们的考察和论述视角也主要围绕国家治理层面的“通上下之情”展开。如陈炽在论述办报的必要性时,即从促进君民沟通的传统政治需求入手:“天生民而离之君,君者,群也,所以为民也。然而分隔势睽,堂高廉远,古人于是有谏鼓谤木之制,有采风问俗之官,唯恐下情不得上闻,上泽不能下究,所以防壅蔽而恤痌瘝者,如此其汲汲也。”[7]他认为,要解决传统政治实践中君民隔阂的积弊,直接的办法就是办报。于是很自然地,和来华传教士一样,他们的论报话语就与中国传统政治沟通思想和实践联接起来了。在《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一文中,王韬联系中国古代有关的历史事实和观念,对新报关于“通”的社会角色作了更直接明确的阐释:“诚以天下之大,兆民之众,非博采舆论,何以措置咸宜。是以盛治之朝,唯恐民之不议,未闻以议为罪也。及周之衰,上不求谏于下,而下亦不敢以谏其上,然国风、小雅犹能依类托讽美刺,并陈太史采而登之于朝,朦瞽习而播之于乐,则民情之向背,政治之得失,犹恍然而可见。及风雅废而人主益无所闻,奸宄益无所忌矣。夫至人主无所闻、奸宄无所忌而欲久安长治也,其可得乎?昔厉王监谤,而召公以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郑人游乡校以议执政,而子产不毁。然则今之新报抑亦乡校之遗意也。”[8]
王韬突出强调 “新报”的议政职能,将之视为“古之乡校”的角色。其他维新思想家在报刊论述时也多有这种“附会”的方法。如郑观应有“谤木”、“谏鼓”等说;宋恕认为“报馆之设,于古无征。然輶轩采诗,乐览讽刺,其萌芽矣。”[9]早期的论报思路也相似。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四书》中提到了“《周官》训方诵方掌诵方慝方志,庶周知天下”的历史事实;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有 “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使乘輶轩以采访之”等说法。
当然,早期维新思想家也对报刊在西方民主政治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自身运行特点有一定认识。但这方面的论述显然与中国的政治和思想现实相差太远。因此他们的论述往往止于引介层面,将之作为报刊有益于“国事”的重要依据,而并没有将之当作现实吁求,更没有付诸实践。
在中国的现实需要和现实语境中,早期维新派所展开的报刊论述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报知识的范围,而更接近于中国传统政情沟通思想。这可以说是他们的报刊思想难以避免的时代局限。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借用西报知识的某些形式和语言,完成了中国近代报刊思想本土化的较早尝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议报论报和对西国报刊实践的介绍皆以促进政情沟通的“治国安邦”思想为视野。这种论报方式使国人较早就将报刊与政治、与国家治理联接起来,树立了近代报刊参与政治、成为“文治之法”的思想传统。此后国人借报刊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报人往往身兼政治家之身份。此种现象之思想源头,不能不推溯到早期维新思想家的论报取向。
(责任编辑 陶新艳)
[1]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2] 马建忠.巴黎复友人书(丙寅〔光绪四年1878年〕夏)[M]∥采西学议——冯桂芬 马建忠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165.
[3] 陈炽.庸书内篇卷上☒报馆[M]∥陈炽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106.
[4] 陈炽.畅行日报说[M]∥陈炽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268.
[5] 张之洞.阅报第六☒劝学篇[M]∥张之洞全集:第十二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45.
[6] 宋恕.《自强报》公启[M]∥宋恕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260.
[7] 陈炽.庸书内篇卷上☒报馆[M]∥陈炽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105-106.
[8] 王韬.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N].申报,1878-02-19.
[9] 宋恕.《自强报》序[M]∥宋恕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257.
G219.29
A
1671-5454(2017)02-0027-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7.02.006
2017-04-10
李滨(1974-),男,湖南双峰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与历史。谢迎姿(1992-),女,湖南双峰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理论。
本文为湖南省社科一般项目“近代国人对报刊参与国家治理的思想探索研究”(编号:15YBA277)和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发展”(编号:13B07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