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学院 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应景评论”的实践反思与发展策略
李文学
(河西学院 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元旦社论、新春献辞等大量“应景评论”,不仅代表着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还被视为社会发展的“风向标”。遗憾的是,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应景评论”非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时反而被看成“新闻八股”的代名词。今后“应景评论”应不断增强表达效率,着力提高附加值,拓宽表达维度,增加“和而不同”之声。
应景评论;实践反思;发展对策
我国素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传统。“应景评论”作为新闻评论的一类,每逢元旦、春节、两会、“七一”、“十一”等重要节庆假日,往往会占据新闻媒体的主要版面和位置,成为读者和舆论广泛关注的重头戏。然而遗憾的是,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应景评论”不但没有引起新闻评论写作者和研究者足够的重视,有时反而还被看作“新闻八股”的代名词。但正如新闻评论学者赵振宇所言:“‘应景评论’本身并无可厚非,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哪些‘应景评论’可以少写或不写?那些需要写的又如何能写好?”[1]
“应景评论”虽然是新闻评论写作者较为熟悉的一个名词,但对其确切概念和内涵的界定却往往似是而非。据已有的资料,国内研究文献中最先提到“应景评论”的要属1980年由王泰玄翻译的约翰·赫尔顿的《评论的多样化》一文。文章指出,“应景的评论”是在节假日、纪念日以及遇到反复性的事件或问题的时候发表的。[2]由此可知,约翰·赫尔顿已然将“应景评论”从庸常的其他文体中分离出来,并廓清了其基本的含义:第一,节假日、纪念日时发表的;第二,遇到反复性事件或问题时发表的。
其后,李德明在《评论也要“办实事”》一文中给出了自己对“应景评论”的理解:“节日评论、会议评论等‘应景评论’,在新闻评论中占有相当的数量,频频出现于报纸头版。”[3]这种说法虽显得较为笼统,但李德明不仅体察到“应景评论”应该包含“节日评论”和“会议评论”两类,还指出其特点是数量多而且重要,经常出现在报纸头版。
随后,报纸编辑黄团员在相关研究中不仅试图确立“应景评论”的概念,更指出“应景评论”的现实功能:“诸如各时期有重大方针、政策出台,重要会议召开和重大节日到来,以及有领导同志发表重要讲话等等,报纸常常会以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新闻述评等形式来发表评论,用以强化宣传和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类评论往往被称作‘应景文章’”。[4]
而对“应景评论”概念辨析较为透彻和全面的,是华中科技大学赵振宇教授在其《新闻评论通论》一书中所作的概括:“所谓‘应景文章’有两种,一是适应当时的情况、形势而写,一是迎合当时节令而作。”这也是较为接近“应景”二字在《辞海》中意义的一种解释。
综合前人所述,笔者认为,“应景评论”是为适应当时的情况和形势以及为迎合当时的节令而写就的新闻评论文章。其范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适应当时的情况、形势而写作的评论文章。这是构成“应景评论”的主要部分,其不仅占据当日新闻媒体重要的版面和位置,且篇数众多。笔者之所以将其区别于一般的新闻时评,原因在于:首先,这种配合形势类“应景评论”对“应景”的需求要高于对其他评论价值的思考;其次,这种配合形势类“应景评论”的“政治属性”优先于“新闻属性”;再者,这种配合形势类“应景评论”更注重评论的主流价值和传播效果。二是为迎合当时的节令而写作的评论文章。这也是“应景评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逢重要的时间节点,应“时”而评,已然成为各级新闻媒体的常规动作和自然选择。这类“应景评论”除了保持“配合形势类应景评论”的共性外,还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自己的个性。首先,此类“应景评论”有烘托节日气氛的作用,例如每年的“新年献词”;其次,此类“应景评论”表现出周期性、重复性的特征,因为对于“节令”来说,年年岁岁亦相似,难以因时因势而变。
总而言之,对“应景评论”学理化的思考和界定,不仅关乎“应景评论”概念的演化本身,更与我国新闻评论的实践创新以及与传媒业发展变革息息相关。说到底,它是传媒竞争力和公信力的一部分。
“应景评论”产生的缘由与它本身的功能息息相关。无论是140年前王韬主持的《循环日报》,还是今天的《人民日报》,虽时光飞逝,“应景评论”的写作实践却经久不衰,总结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宣传的需要。“党刊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黄团员以恩格斯1847年创立共产主义同盟机关报《德意志布鲁塞尔报》时的这段发刊词为例,认为新闻评论作为党报的旗帜和灵魂, 更要肩负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动员和组织公众的任务。而“应景评论”作为一种观点表达的实用文体,理应包括在内。
第二,社会动员和组织公众的需要。吴仪在《常规报道与应景新闻》一文中指出,“常规报道或应景新闻,在媒体上往往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或时间段,并且篇幅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造声势的作用。”刘建明教授也认为,这种声势浩大、千口一词的“集中鼓动”,是“应景文章”最为明显的特征。而媒体最大的宣传能量,就在于启迪公民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媒体自身“发声”的需要。对中国自古就有的论说传统和“意见取向的新闻事业”来说,论说文一贯受到重视和肯定。尤其是作为媒体的灵魂、旗帜、心脏、眼睛和发声器的评论文章,相比其他报道样式,更能代表和反映一个媒体的品格和理念,是每个想要打造自己公信力的媒体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遇到一些重大事件或重要节日,第一时间发表评论,表达媒体的观点和立场,已经成为惯例。这也成为“应景评论”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如果从王韬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时的“政论文体”算起,新闻评论在中国已经走过14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中,“应景评论”作为媒体的常规动作,一直备受青睐。如今随着媒体市场化的进程,媒体间的新闻竞争已转化为观点的竞争。微博、微信、BBS等开放式言论平台的兴起,已经改变了新闻评论的书写范式和表达方式。在这种语境下,反思当下“应景评论”的写作实践,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了。
首先,为应景而“应景”。对“应景” 一词,人们常常认为不过是“遵命” 或“应付一下”而已。想必就连很多传统媒体的评论员很多时候也只是将“应景评论”当作一件差事。正如面对越来越多的新年献词,有评论文章认为,里面的套话和虚话越来越多,像当年《南方周末》刊发的《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那样的新年献词几乎成为绝唱。
其次,误认“宣传”二字。我国媒体具有喉舌属性,但很多媒体管理者和新闻评论员误认“宣传”二字,一味把宣传当成自上而下的灌输。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宣传要想取得实效,恰恰需要的是冷静、深入和鞭辟入里的分析,而不仅仅是连篇累牍的官话套话和集中的说教鼓动。
第三,文本和表达缺少张力。正如学者王绍国所言,“我们随手翻开各种报纸,就可以看到对各种会议、各类活动的报道或评论,且大多千篇一律,格式相似,味同嚼蜡。”[5]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好的“应景评论”,不仅要达到评论文章的基本标准,更要在文本和表达上做足功夫。中国新闻奖对评论类作品“观点鲜明,论点正确、有新意,论据准确,分析深刻,论述精辟,论述有力”的要求,也应成为“应景评论”的追求目标。
再者,疏离“三贴近”原则。虽然“应景评论”的书写不同于新闻报道,但它同样要求评论员要做到“三贴近”。从“八项规定”中按照“新闻规律”报道的表述,到整个新闻行业持续推进的“走转改”活动,都在力求新闻作品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那么,“应景评论”也该深刻体察这种转向背后的现实意义,体味国家和群众的现实需求。唯此,“应景评论”才能直抵人心。
最后,脱离媒介融合大势。时至今日,媒介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传媒业发展壮大的助燃剂,其改变的不仅是传统媒体的外部构造,更是对其内部机理和发展逻辑的重新塑造。随着大数据、VR等新技术的使用,新闻传播和受众接收范式都将深刻变革,然而“应景评论”却鲜有大的突破与创新。我们期待有那么一天,“应景评论”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
“应景评论”的书写是媒体公信力和竞争力的表现,也是国家意识形态宣传的必要手段。前文廓清了“应景评论”的概念内涵和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那么如何切实提高“应景评论”的实践水平呢?
第一,不断增强“应景评论”的表达效率。新闻评论的表达效率即观点传播的效率性问题,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观点表达的实用文体,表达效率是最优先的价值,优先于它作为一篇文章的文本价值。[6]这就是说,不管评论文章本身是否意味深刻,是否有价值,必须以文章的表达效率作为前提。第一时间发声、言简意赅的标题、简洁明快的语言等,都是提升“应景评论”表达效率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二,着力提高“应景评论”的附加值。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博评论、微信评论等各种新的评论样式不断活跃。这时,新闻评论附加值的意义就出现了。相对于“评论价值”,从“评论附加值”着手更能提高“应景评论”的地位和影响力。“评论附加值”体现在新闻评论本身能否带给读者新的有附加值的东西,或者是新的观点,或者是新的事实,或者是新的表达方式。
提高“应景评论”附加值,首先要增加评论文章本身的信息含量,其次要多引用新的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再者要求评论写作者要比读者知道得更多。如康拉德·芬克所认为的那样,“应景评论”写作者必须要对报纸的议题处理有所增益。不能仅止于对消息版的内容加以评论,应该进行能给读者以“附加值”的报道。[7]同时,“新闻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值得探索。华中科技大学赵振宇教授为创新新闻评论的实践操作模式,在2006年提出“新闻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并在《嘉兴日报》率先实施。这种机制让评论员参与到新闻采访和实践中,用来自第一线的、新的、鲜活的事实或论据,进行评论写作和论述,给读者以“有附加值”的评论。现在从《嘉兴日报》评论、《襄阳日报》评论,到《新华时评》等评论专版或专栏,这种经过调查研究而作的评论已经越来越多。
第三,脱敏议题拓宽表达维度。由于“应景评论”的特殊地位,相对于其他评论文章,它更受社会舆论和读者的重视。这样一来,抬高了“应景评论”话语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但也因此限制了评论本身的表达空间。加上评论员自我设限,所以在选题上常常有一道不敢碰也不敢评的“红线”。
然而,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和网络评论门槛的降低,即使是中央党报也不能坐等“权威发声”。如果传统媒体失声而任由网络无序的表达和评论,既不利于舆论的及时引导,也会对媒体以及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造成危害。所以,脱敏议题增加话语空间,并以此拓展新的表达维度,将成为“应景评论”写作创新的不二选择。
第四,广开言路增加“和而不同”之声。由于“应景评论”常被当作党和政府的声音,所以有时不得不以牺牲观点的多元性为代价。尤其是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转型期,各种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由此,单靠评论部一班人马,已经很难再“评说天下”了。在如此背景下,扩大言路,拓展“应景评论”的写作群体,听取不同的声音,甚至表达异质的观点,有时也显得实为必要。
事实上,“权威发声”并不与草根声音相矛盾。例如《人民日报》曾刊发的《清明祭扫可“清明”》(马洪利)、《仰望先烈们的精神高地》(马誉炜)、《用“最高级”呵护我们的未来 》(姬忠彪)等“应景评论”文章,不仅表达个性,论点新鲜,而且立意高远,同样发挥了应有的功能。而这种“小我”的表达,离受众近,更能引起共鸣。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时代需要“和而不同”的观点碰撞,受众也希望接触到不同声音,以增强自己的判断。这不仅是“应景评论”革新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应景评论”的写作创新需要不断的探索实践,也需要持续冷静的专注思考。其不仅关乎到媒体的公信力和发展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声音能否被及时有效地传达,事关我们国家的舆论引导力和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所以,在传媒业深刻变革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应景评论”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此提升“应景评论”的写作实践水平。可以说,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将成为未来“应景评论”实践创新的新常态。
(责任编辑 陶新艳)
[1] 赵振宇.关于新闻评论改革的几个问题[J].现代传播,2013(4):133.
[2] 约翰·赫尔顿.评论的多样化[J].王太玄,译.国际新闻界,1980(4):52.
[3] 李德明.评论也要办实事[J].新闻与写作,1993(6):4.
[4] 黄团员.关于“应景评论”的思考[J].新闻采编,1999(4):12.
[5] 王绍国.采写“应景”勿应景[N].中华新闻报,2007-04-04(C04).
[6] 曹林.时评写作十讲[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8.
[7] 康拉德·芬克.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47.
G212
A
1671-5454(2017)02-0015-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7.02.003
2017-03-23
李文学(1986-),男,甘肃张掖人,河西学院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助教,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