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政治安全的内在逻辑辨析

2017-03-10 00:46:18覃庆厚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化体系国家

覃庆厚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政治安全的内在逻辑辨析

覃庆厚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政治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利于国家政治安全;另一方面,国家的政治安全有利于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创造稳定的环境。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中国政治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有:治理体系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不适应,也难以满足公众的期待,特别是公平公正的指数还不能满足民众的期待。文章从彰显民主、促进公平、加强法制等方面提出了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改革举措。

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国家政治安全

行为体参与国际互动的根本动因是利益。政治安全作为利益的范畴,对行为体参与国际互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将阻碍或者促进行为体参与国际政治互动的进化和退化的方向。政治安全的落脚点是政治利益的安全。政治是许多关系中的一种关系,这意味着政治只有在所有社会关系之中才能被充分理解。“我们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迟早可能获得政治的意义。”[1]个体的政治利益发生于每个行为体身上,并以法定的形式确定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使每个行为体拥有平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而共同的政治利益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形成国家政治利益,而国家政治利益的安全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熟悉的国家政治安全。国家政治安全属于虽然政治安全的一部分,但是,它确是政治安全的核心发条,好比整个国家的机器,一旦这个发条出现松动的迹象,那么整个机器必将处于近乎停摆的状态。

因此,维护政治安全的核心和重点是有效地维护国家层面的政治安全。宗教问题、[2]意识形态弱化、[3]执政党的领导安全[4]等对国家政治安全的直接重大影响受到学术界的较多关注。这方面倾向于从微观的层面研究,对指导国家政治安全既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我们也要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梳理好国家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国家政治安全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助于找到一个维护国家安全的综合体系,进而有利于创造和平。安全。稳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促进国家政治利益在国际互动中的进化方向发展。

一、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政治安全的内在逻辑辨析

国家治理体系就是有效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就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物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作为一种政治存在,它在创立区域共同体的同时,还要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安全的屏障,安全的屏障一旦打破,国家就有可能走向衰亡。而国家得以平稳发展的关键在于它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对实现了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安全和有效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的安全状态又会促进或阻碍一国的发展。世界文明源远流长,回眸历史的足迹,但凡从弹丸之地一跃成为区域性强国的实体国,无一不是在内部安全与外部稳定的状态下实现的,如果实体国处在不安全的状态下,受到威胁或重创,国家的治理能力在社会发展中是处于逆向的,震荡或濒于崩溃的不安全状态对国家的摧毁能力是巨大的。

在国家的各种安全中,政治安全是处于最核心的地位。一方面,政治安全是一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构建的前提,政治的安全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奠定平稳的基石,一旦,经济大厦的基石被破坏,那么整个国家将处于崩塌的困局;另一方面,国家政治安全一旦出现危机必然会辐射到其他领域,诸如对经济领域、军事等层面的威胁将是巨大的,一旦安全的大坝出现漏洞,将使整个国家的安全体系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造成共同体大面积的摧毁和崩塌。因此,政治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兴衰成败,实体国要想保持在国际秩序中进化的发展方向,就必须将政治安全作为第一要务,为其平稳过度提供政治保障。

国家安全的平稳过度固然与所处的环境有关,但是,国家政治的不安全也正是由于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不足和治理体系的不完善引发的安全问题。治理能力的衰变和治理体系的不完备为国家政治的不安全问题提供了“温床”,陷入滋生安全问题的恶性循环中。纵观中国魏晋南北朝、汉元明清,治理能力的不足和治理体系的臃肿,伴随而来的是杀戮与革命,社会动荡不安,断裂的社会,政令不行的治理,国家治理能力与体系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国家苦苦挣扎在水深火热的泥潭里不能自拔。

综上所述,国际治理能力和国家政治安全息息相关,我们要不断的同构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来为国家政治安全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还要通过保障国家政治安全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铺平和稳的道路。

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中国政治安全面临的挑战

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政治安全相辅相成。新时期下,中国所面临的政治安全挑战的形势日趋严峻,政治安全的主要内容就是保障国家主要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定、维护执政党执政方针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并把社会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以防止社会的政治动乱,从而促进国家的正常稳定发展。[5]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中国政治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治理在功能类型及能力方面还与现代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表现为,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国家治理能力与市场、政府、社会的关系依然严峻。“在每一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斗争停息以后,虽然社会多少有些进步,但是封建的经济关系和封建的政治制度,基本上依然继续下来。”[6]沉积下来的几千年封建思维、封建治理手段的毒瘤依然存遗,这种陈过时的治理能力适应不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中国传统国家治理体系及国家体系存在一个修复性的力量,使得中国传统时代几乎超稳定地保持了其长期稳定的社会性质。”[7]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国家治理体系自我修复的能力超强,反过来使中国对社会的治理方面大大小小停留在传统的阶段,加剧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思想的一元化会扼杀一个民族的创造力,中国国家治理功能类型不够多元化、不够现代化。所以,国家的治理能力能否站住脚跟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治理体系必然会引发各种政治上的危机,不利于国家的政治安全。

(二)国家治理在民主与科学方面一定程度上还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及公众期待。尽管世界各国对于民主的涵义及其具体内容与形式还存在明显分歧,“民主是一个神圣但又含混的字眼”,“但对民主在现代的价值却莫不真心推崇,所有的人都热爱她。”[8]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民主化,民主化的实现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首先是保护私有财产。私有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非经过本人同意,否则,最高法律也不能随意侵犯。但是,在中国当前下,封建残留依然占有很大的市场,人治而不是法治的侵犯个人现象比比皆是;其次,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与治理思维下,精致、绝对功利主义的部分知识分子隐藏在中国精英阶层的各个领域,不仅污染着社会清廉的政治生态,而且,贪污腐化,权钱交易的不正之风依然没有停息,这也说明,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停留在传统封建的治理思维不仅不给国家带来富强,同时也威胁着国家的政治安全;最后,是公民社会的形成。民主与科学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公民社会的形成。公民是具备国籍身份并平等地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的人。但是,在中国社会里,官与民仍然存在不平等,这样的传统治理体系与思维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及公众期待,更难以实现民主化和公民社会的形成。

(三)国家治理过程及结果在公平系数和正义刻度上还不能充分满足民众需求。公平正义是人类最基本的诉求之一。初级的公正是观念上的平等,中级的公正是分配上的平等,而高级的公正是结果上的平等。结果公平是人类追求的高级目标,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准之一。但是,当今中国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有激化之势,一些社会不公摆在人民面前。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平等待遇,得到更多的公正结果,使得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国家治理体系与人民共建。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举措

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使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没有治理能力的提升就没有政治安全的保障,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是一个积累和渐进的过程,我们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不进则退,这是亘古不变的发展规律,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必须要审时度势,自觉调整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改革,就是要顺势而为,进行全面深化的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在于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考量地位。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需要价值观的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主流价值观,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是一盏指明灯,照亮中国改革前行的路。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必须让改革发展为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到与民共享、共建、共荣。发挥民主对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监督作用,防止腐败的产生。不断的完善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党内民主的治理机制,形成不论高层还是基层都要受到人民的监督的局面。

(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服务的均衡化,积极建构社会各阶层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社会机制,努力提高社会的公平正义指数。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必然包含着公平正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均衡的公共产品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必须要发挥治理能力在公共产品的服务作用,人民群众对治理体系的认同来自于国家治理体系能否为人民带来利益。必须因地制宜的制定治理方案,符合本国国情,国家治理体系的改革不能脱离本国的国情,也不能照搬他国经验,必须根植于本国的土壤,我们所制定的福利体系需符合国民经济的底线。民众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是国家体系是否在政治上安全的晴雨表。因此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需要建立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在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实现服务均衡化。观念的平等是社会公平正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机会的平等是其发展的中级阶段,而结果平等是公平正义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如何实现这一重大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服务的均衡化,积极建构社会各阶层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社会机制,努力提高社会的公平正义指数。

(三)全面深化改革对国家治理体系在基本形态方面的影响就是国家治理体系走上法治化轨道。法治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没有法治的国家治理体系只能是一盘散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法律作为后盾力量是根本行不通的。市场经济下的各种阶层利益分配不均,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自发性特征造成人们极端化的行为,这就需要法治作为保障和后盾力量,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法治不仅可以规范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治理权力,而且还可以防止治理权力的滥用,有利于形成清正廉洁的治理环境,防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现象。因此,必须发挥法治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规范作用,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1][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M].刘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陈德顺.宗教问题与国家政治安全[J].党政研究,2015(1):10.

[3]高宏强,周赓.国家政治安全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内生弱化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5.

[4]周敏凯.执政党的领导安全与国家政治安全[J].党政研究,2015(1):3.

[5]虞崇胜,舒刚.近年来关于政治安全问题研究述评[J].探索,2013(3):6.

[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615.

[7]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24.

[8][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变动中的民主[M].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99.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State Governance System and the National Political Security

QINQing-hou
(School ofPolitical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g541006,Guangxi)

The modernization ofstate governance systemand the national political securitysupplement each other.On the one hand,the modernization ofthe state governance system fundamentally protect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country's political security.On the other hand,the national political securit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state governance system.The challenges of China's political security in the view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state governance system are as follows:the functional types and capabilities of state governance are not suited to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national governance is difficult tofullymeet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expectation,especiallyin terms ofindexofjustice and equity.This paper proposes the reform measures for maintaining the national political security from such aspects as manifesting democracy,promotingjustice,strengtheninglegal institution,etc.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national governance capacity;national political security

B822

A

1671-5004(2017)04-0078-03

2017-04-02

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沿边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分析”(项目编号:YCSW2016021)

覃庆厚(1991-),男,广西贵港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和政党。

猜你喜欢
现代化体系国家
边疆治理现代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中国火炬(2010年7期)2010-07-25 10:26:09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健康之家(2009年5期)2009-05-26 06: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