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研讨清代著名内丹学家刘一明的哲学思想:刘一明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把宇宙的本原归之为某种物质;他强调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同时也阐明了阴与阳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刘一明流动生变的辩证法思想;刘一明认为唯有先知,方可后行,即认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可以更好地用来指导实践。
【关键词】 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
刘一明,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人,清代著名内丹学家。刘一明将道家思想与儒家和佛家思想结合在一起,一生著作颇丰,著有《阴符经注》《修真辩难》《神室八法》等著作,并留下了大量诗歌。刘一明的思想中有哲学意蕴,蕴含着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除此之外,刘一明对认识论也有一定的研究,研究刘一明的哲学思想,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对我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转化成实际的方法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来看刘一明的哲学思想:刘一明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刘一明的辩证法思想及刘一明的认识论。
一、刘一明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在《阴符经注》一书中,刘一明写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自然至静之道,然静者动之基,静极而动,天地万物即于此而生焉。”这句话体现了刘一明对宇宙本原的探索。刘一明认为是道“生育天地”,“自然至静之道,然静者动之基,静极而动,天地万物即于此而生焉。”阐明了宇宙的本原为道。
关于宇宙本原的探索,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都有自己的见解,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为道,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这样的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四章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而王充则认为宇宙的本原为气,“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张载“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西方比较著名的有伊奥尼亚派,其中泰利斯认为水是宇宙的本原,阿纳克西美尼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而郝拉克里特则认为火是宇宙的本原。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宇宙的本原。元素派的代表人物恩培多克勒有“四根说”,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火、土、气、水。另一代表人物阿那克萨格拉则有“种子说”。这些哲学家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1]
刘一明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也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反映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朴素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进步。在《修真辩难》中,刘一明有关于道的解释:“道者,先天生物之祖先,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包罗天地,生育万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刘一明把宇宙和世界的本原归之为道,并对道做了阐释,认为是无形的大道滋生了万物,对于研究宇宙本原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把宇宙的本原归之为某种物质,与唯心主义对世界本原的探索是截然不同的,对世界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科学性和进步性。
二、刘一明的辩证法思想
刘一明认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故阴阳胜,动为阳,静为阴,动极而静,静极而动,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相推……盖以自然之道无形,无形而能变化,是以变化无穷也”。(阴符经注)刘一明强调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同时也阐明了阴与阳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刘一明流动生变的辩证法思想。
《周易》中有“生生之谓易”的思想,也是突出变化发展的意味。叶郎先生和朱良志先生在《中国文化读本》中提到:“《周易》的‘易,是变化的意思。中国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有阴阳两面,阴阳的相互作用,形成无所不在的运动态势,宇宙中的一切都处在永恒的变易之中,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中国人用流动的眼光看世界,认为生命是一种流动不居的过程,有人将此形容为‘水的智慧”,“《周易》的符号系统以阴阳为基础,由阴阳组合成八卦,由八卦叠合成六十四卦,无非就是为了表现生命永远在运动的道理。”[2]
而刘一明提到的“动极而静,静极而动,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相推”就体现了变动不居的思想,这一思想反对用静止的、僵化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而是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和处理问题,对于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
三、刘一明的认识论
刘一明曾经写道:“修真之道,穷理尽性至名之学也……否则不穷其理,是非罔辨,邪正不分,入于旁门曲径,着空执相,非是修真,乃是务假。”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刘一明认为知先行后,刘一明致力于修行,并将儒释道三家思想融会贯通。
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在孔子看来,生来就有知识是上等,学习而后有知识是次等,遇到困难再去学,再次一等;遇到困难仍然不学,这样的人就真是下等了。而荀子则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在荀子看来: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 知行关系问题到了宋明理学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程朱强调“格物致知”,“重视知先行后,在学理思辩的基础上,依靠道德实践而‘豁然贯通,以发明心中之‘全体大用,实现‘心理合一;心学一派陆九渊重‘反思,立大本;王阳明则强调‘知行合一,重视反省本心,‘致良知以激发直觉,直接体认和实践道德自律,实现‘天人合一之境界。”而“在佛教看来,修学佛法应‘借教悟宗,从宗出教。尤明清以来,教、宗合流,强调读经对于‘明心见性的引导作用和悟后的印证作用。”[3]
受儒家宋明理学及佛学思想的影响,刘一明认为唯有先知,方可后行。刘一明的认识论思想对于研究认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认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可以更好地用来指导实践,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有一定的意义,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因此,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但认识从哪里来呢?认识是来源于实践的,是从实践中得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因此刘一明的认识论有其科学与合理性,但没有认识到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没有看到实践为认识的先导,因此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总体来讲,刘一明的知先行后的思想在研究认识论的发展过程中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刘一明的素朴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世界本原是物质的,虽然他并没有对抽象出物质的概念,用“道”来命名,是对唯心主义的否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辩证法思想则揭示了世间万事万物永恒发展变化的道理。刘一明的知行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研究刘一明的哲学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哲学,同时也可以为我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把其合理内核转化为方法论。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so.com/doc/746375-789988.html.
[2] 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4.
[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5774920102 vkvr.html.
【作者简介】
丁国琛(1979.9-)男,甘肃榆中人,硕士,榆中刘一明文化研究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