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江县志刚小学 康 丽
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德育侵润,是将德育本身所涵盖的内容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系统地结合起来,让德育内容在无形中逐渐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数学课的特点和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教学内容,将热爱科学的观点逐渐灌输给学生。通过学生练习和手动操作实践等活动,用大数据和图表等形式,将德育教育侵润到数学教育之中。学生在获得数知识的时候,德育水平也随之升华。
新的课标把德育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本学科,将德育侵润到教学中,让德育内容逐渐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质。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
德育教育是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让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便达到教育效果。师长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最直观,也是最深刻的。师长的魅力来源于事业的热忱,对学生的关心和呵护,以人格魅力去陶冶学生的品德。学校绝对是一处神奇的地方,她使人知识渊博、催人奋进、陶冶人情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小动作,一句话都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在现代教育中老师的人格魅力因素不可小觑。如学校会反复强调学生不准奇装异服,也不提倡学生互相攀比,比穿名牌。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奇装异服或者名牌傍身,这样就很难让学生信服。相反,如果老师衣着朴素大方,给学生一种质朴美,则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甚至是审美世界观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又例如,多用“你进步了”“你真棒”等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杜绝用“你完蛋了”“一辈子都没出息”等语言暴力。建立更加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在和蔼亲切慈爱的关系中,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认可,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相长的优势。
教学中,师长必须重视自身形象,发挥自身知识和语言优势,体现人格魅力,让这种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小学数学教学中强调德育,切忌胡乱联系,一定要巧妙地植入,让孩子体会到在数学学科的快乐。如一年级数学第二页中,出现的“可爱的校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场景,结合实际观察自己的校园,激发学生对学校对集体的热爱,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生活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时光,珍惜现在,珍惜当下。在教学例题“绿化祖国采集树种,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采集20千克,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采集25千克。两个年级一共采集多少千克?对这一习题解答的时候,要联系到绿化和保护公共财务和树木花草,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和环保意识。
培养爱国精神对小学生成长来说十分必要。将爱国的崇高情怀和学习结合起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定要穿插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展示教材的爱国主题,发挥教材本身德育功能,抓住时机进行爱国主义侵润。如数学“时、分、秒”的教学实践中,以“我们赢了”为课题,用多媒体展示北京申奥成功的激动人心场面,老师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向学生讲解:万恶的旧社会,我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如今我们举办奥运会,为中国之崛起,我们很多代人努力,抛洒汗水。这是整个民主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在圆周率教学中,通过介绍祖冲之,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小数的人,这一成果要比西方国家早几百年。寥寥数语,说不定就会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梦想和爱国热忱呢。
小学数学教学中侵润德育,用中华民族曾经光辉成就,可以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先有多么的智慧和优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用数据和材料,让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现在的幸福生活。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侵润德育教育,必须做到顺其自然,1+1=2无法过分解读。必须做到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自然融合,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应该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