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镇龙保小学 李永琼
在教学闲暇生活中,常听有些教师感叹,语文阅读教学走进了“迷魂阵”,不知出路在何方。困惑之余,还是头脑中固守的经验发挥了指导作用,即总认为练习做得太少,考试时未遇到过“捉的题目”,结果学生在考场上的表现是格外分明,教过的会做,没教过的则不会做。我不是什么专家,但我也同样是语文教师,身处教学第一线,在平常的耳闻目睹中,也包括在我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感觉到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怪现象,我想,这些现象与阅读教学效益的提高不无关系。下边,我就将它们一一罗列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现象之一:课性走味。原本是语文课,稀里糊涂中走了味,神不知鬼不觉地上成了科学课、思品课或社会课等,片面地夸大了语文课的科学性,而弱化甚至忽视了语文课的人文性。
现象之二:教师蜻蜓点水,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教师拘泥于“教参”,教学课文时面面俱到,就怕漏掉教参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平均用力,导致处处是重点则处处都不是重点。
现象之三:教师精耕细作,细嚼慢咽,费时费力无效果。教师担心考试试题难,考得深,导致学生考不好。因此,精讲细嚼课文中的每一句话,将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兴趣大减。
现象之四:学生心不在焉,身在教室心在外,教师丝毫未察。当大部分学生走神、发愣,做小动作、讲小话……心思没放在课堂上,思路未跟教师转之时,教师在课堂上仍旧口若悬河,自说自听,自弹自唱,而未注意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现象之五:教师手握“上方宝剑”,学生求异不能,屈服求同。语文学科的正确答案不是唯一,“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果学生的答案不符合教师的“标准答案”,立即得校正。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单一,创造潜力泯灭。
现象之六: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现今各种与教材配套的参考资料滥行于市,教师为省时省力养脑,购一本以资助教学,上课照本宣科。学生向师性、模仿性强,也买一本与教师所用的同样版本的参考书,以图上课与教师玩“捉迷藏”的游戏:教师问题一来,学生迅速在“葵花宝典”上寻找答案,未经丝毫思索,旋即举手以求在班上挣个面子。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现象之七:教师鱼刺卡咽,学生“将教师一军”。教学活动中往往“冤家路窄”,越是连教师都未搞懂的问题,学生偏偏会问。有些教师将计就计,与学生踢皮球,又将问题抛给学生。若有聪明的学生能回答,就夸奖学生聪明,把此答案作为“标准答案”,教师展眉舒气,困境逢生;若没有学生回答,教师则大发雷霆,责怪学生问题提得太刁钻,要么以一句“不要浪费上课时间,下课再来单独讨论”解围。
现象之八:教师硬塞死填,学生囫囵吞枣。学生对教师的问题可能回答不到位或不沾边,教师便开始层层引导。当导得过曲,绕得过弯时,学生的答案仍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与教师的心理答案相去甚远,抑或悬殊十万八千里时,为省时间,以致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便将自己的答案硬塞给学生,不管学生理解或不理解,让其吞下。
现象之九:教师“一言堂”,学生“一听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当“导演”,又当“主演”,自编自演,独领风骚,风光至极。告诉学生答案成了教师的习惯。学生则扮演的是“秘书”,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记什么,用不着动脑思考问题,听答案、记答案成了学生的习惯。
现象之十:教师无备而教,学生无备而学。反应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为教师讲课思路不清晰,忽而东,忽而西,东一榔头西一杠子,上课无拘无束,天马行空,毫无章法可言。学生则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弄得晕头转向。要么学生未养成预习习惯,根本不知课文大意,上语文课只听教师天南地北,神吹海侃。读的是“无字天书”,当的是“水中浮萍”,上课时听得是津津乐道,课后则在大脑中不着痕迹。
以上种种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在于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成为提高学生课堂阅读理解能力的障碍。若以上反思,能给语文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则已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