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7-03-09 20:09:05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中心小学黄伟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4期
关键词:衣裳青蛙课外阅读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中心小学 黄伟珍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一直是一个大难题。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欲望,只是要有一个感兴趣的话题,需要有一个表达的机会。只要我们教师创设这样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都能够带着轻松愉悦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

疑问,是打开知识的金钥匙,而好奇好问正是孩子们的天性,带着问题去学习,就会有探究的动力,收获的喜悦。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在理解课文的教学中,我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几点阅读目标,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了努力方向。然后问:“课文为什么说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而不说它“穿”着碧绿的衣裳?”学生一边看图和读课文里的有关句子,一边想,并准备回答老师提问。讨论时有一个学生说:“青蛙的肚皮是白色的,背上腿上是碧绿色的,所以说它披着碧绿的衣裳。要是说它穿着碧绿的衣裳,就好像是它已经把碧绿的衣裳的扣子扣拢了,那么就是说它全身都是碧绿的了。”上述学生的回答说明,学生为了准备回答老师提问,必须集中注意力观察图上青蛙全身的颜色,记忆他们在生活中感知过的披着衣服和穿着衣服的表象,想象青蛙穿着碧绿色衣服的形象,并在脑子里将这个穿着碧绿色衣服的青蛙形象与插图上青蛙颜色进行比较。认真阅读课文里的有关句子,判断表达青蛙颜色到底是用“穿着碧绿的衣裳”好,还是用“披着碧绿的衣裳”好。这样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情境,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多形式引导,激发阅读兴趣

(一)在读中结合看图训练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插图中介绍了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最后借到了没有?由于学生在幼儿园时早就听到过这个故事,况且课文的插图就是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小壁虎借尾巴的?就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同时又理解了课文内容。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在读中结合说话训练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三)在读中结合写作训练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阅读

1.利用学校图书馆

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要提高利用图书馆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我每一个月都会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当然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喜好,选择阅读材料。比如,有的同学喜欢故事性较强的;有的喜欢比较优美的;有的喜欢景物描写的;有的喜欢人物描写的;有的喜欢哲理性强的。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

2.建立班级图书库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可以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还可以每月更换图书,让学生把自己最近买的带到班级中,及时为班级图书库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样学生的阅读面、阅读量就大大增加了。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3.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

我每周都会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喜欢的读物。有时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以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籍,还可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五、交流反馈,让学生展示成果

1.组织学生交流,促进阅读

当学生读了一定的书籍之后,知识面变宽,就会有一种表达的欲望,我们要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语文课上通常把开始上课前的几分钟交给学生,让学生讲讲自己最近读了那些书,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与其他同学交流读书感受。还可以利用时间阅读笔记中摘抄的好词佳句美段搬出来交流。

2.比一比,赛一赛

利用各种比赛,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强阅读的效果。如读书报比赛;复述文章内容比赛,这不仅有利于把读物中自然美,人物美内化为学生的言论、思想,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古诗朗诵会、课文外的故事比赛、小小读书讨论会、课本剧比赛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一种自我价值体现的满足,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要注重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创设良好的阅读条件,并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就能让学生喜爱阅读、学会阅读、快乐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衣裳青蛙课外阅读
动物穿了粉衣裳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漂亮的七彩衣裳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
弯弯的旧衣裳
青蛙便签夹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