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的瓶颈及其突破

2017-03-09 23:21张慧芳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外语课程体系

张慧芳

(黄冈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的瓶颈及其突破

张慧芳

(黄冈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正遭遇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同质化的瓶颈。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找准症结,寻求突破势在必行。结合地方院校的办学特点及英语专业的学科内涵重塑专业发展理念,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创设融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及实践能力于一体,专业功底和行业特色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完成专业与行业的对接,是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

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瓶颈;转型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提了出来。2013年6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分类改革的战略切入口。这说明,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已成为我们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面对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契机,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也要顺应时代需求,改革创新,寻求突破。

一、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的瓶颈

2013年,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类教学点达到2531个,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到81 万。[1]而这2531个教学点中包括600多地方院校开设的英语专业教学点。可见,英语专业的布局和规模过于庞大,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已然饱和。随着近几年新增设的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的迅猛发展和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这两类专业的毕业生也迅速涌入英语人才市场,这让本已饱和的英语类就业市场更加不堪重负,截止2013年9月,106所高校开设了翻译专业,146所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英语类专业学生总数达到了57.8万人。[2]加上出国留学热所带来的英语海归派,使已经饱和甚至过剩的英语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尤其是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困境,遭受到985、211高校英语类专业和海归派的蚕食和挤压。从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获悉,英语专业与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已连续三年(2011-2013) 被列入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从历年英语专业四、八级测试通过率的徘徊区间50%-60%与40%-50%来看,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也趋于下滑,无法适应当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综上所述,英语专业已然存在就业困难、人才培养质量滑坡等种种窘境,而作为高等教育生态链末端的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无疑遭遇了最严重的冲击。因为相较于部属高校的英语专业,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处于劣势,加之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发展理念以及课程体系设置上未针对自身的特点,甚至盲从部属高校英语专业的做法,因而它所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面对部属高校强劲的竞争对手,无论在综合技能、语言知识、专业素养,还是学术研究上都有着明显的差距。

二、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瓶颈之源

1964年教育部《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的制定正式确立了英语的地位,英语专业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全国院系逐步发展扩大。但一直以来,外语界对英语专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颇有争议,无论是20 世纪 80年代外语界提出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实践探索, 还是21 世纪以来外语界所转向的人文通识型外语人才或思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探索,都体现了学界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思索和争议。这无疑导致各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在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上摇摆不定。

(一)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单一,定位不明 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至上,英语更多的是被当作了一种交流媒介和载体,而非一个专业方向。工具主义、实用主义的趋向致使英语课程的设置多以技能课为主,教学以技能训练为导向(Skill-Oriented),突出语言特征。试图通过专门的语音、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语言知识或技能训练,帮助学习者获得语言技能。而英语专业本该具备的人文素养性则遭受冷遇,与之相应的一些人文课程,诸如文学、文化、语言学等课程的课时被严重缩减甚至被剥夺。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被定位成了“英语技能的熟练运用者”。八十年代中、后期,外语界出现了“人文教育”的强烈呼声,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认为人文素质的培养才是外语教育的本质,外语技能是基本功,最终目的是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学、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和精神。

1987年《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试行方案》以及2000年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了英语专业新的培养目标,“复合型英语人才”的提出要求英语专业的毕业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而且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熟练地运用英语。根据培养目标,新的课程体系也应运而生,除了占总课时65%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课,15%的文化知识和文学课[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国家概况]以及20%的相关专业知识课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随着学界对整个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呼声的变化以及新的培养方案的提出,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也依势而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于是大多数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开始模仿综合性高校英语专业的做法,推出了技能训练和人文陶冶结合的培养模式,但由于脱离了地方办学的特点和地方就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加上师资、学生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技能和素养双重的培养模式更多的只是一种流于形式的模仿。所以,这种脱离自身实际特点的简单模仿最终导致地方院校的培养目标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二)英语专业的建设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 虽然英语专业培养对象与社会需要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各高校对英语专业的建设基本趋同。不同的背景、类型、基础、资源的千所院校,却是千校一面,千系一面;课程单一,缺乏特色;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偏窄,思辨能力较差;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难以达到《大纲》规定的目标。这种趋同性实质就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即,专业缺乏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相同或相似,高端国际化英语人才匮乏而低端英语人才较多。不同类型的高校所培养的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缺少院校亮点和特色,缺乏个性化、鲜明化的院校魅力。

地方院校在英语专业建设中,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盲目跟风或一味模仿部属高校英语专业 “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增设“学术研究性”课程,缩减教学法等理论课时、教学实践环节课时或企业见习实践课时,使得培养的学生既没有从事英语教学或其他职业所必需的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过硬的专业素养,也没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突出能力。导致他们的就业空间更为狭窄,就业处境更为尴尬。在地方,没有地方市场的专业优势;走出去,又缺乏与综合型大学毕业生竞争的综合实力。

三、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瓶颈之突破

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已危机四伏,转型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改变传统办学思路,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重塑专业发展理念,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已迫在眉睫。

(一)以地方就业市场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庄智象曾指出,传统的纯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模式。[3]按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从而有效缓解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的矛盾。戴炜栋,王雪梅提出,鉴于我国综合类院校、外语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理工类院校等均开设英语专业,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英语专业要倡导分层分类培养,走多元化人才培养之路。[4]因此,地方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地方就业市场为导向,深入考察市场需求,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突显人才特色,避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问题。

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通常是地方中小学的英语教师和地方企事业单位的英语人才。地方院校要调查研究本地区的人才需求情况,根据对此的评估,确定年度招生计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地方政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地方企业密切合作,深入沟通,取得各方支持,聘请地方各行业专业人员作为实训课程的指导和顾问,优化完善双师型教师结构,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 形成院校、地方政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以及地方企业的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校地企合作共赢局面。通过科技服务、校企合作、技术咨询与推广、联合攻关等渠道服务地方经济。

(二)以地方院校特点和专业发展理念为前提,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 钟美荪和孙有中(2014:5-6) 曾指出英语专业国标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总体框架、学制、学分及学时要求和课程设置三部分,其中,课程设置又以理论知识与技能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为主。在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应依据国标并结合自己的培养目标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地方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应由院校、用人单位、企业和学习者等客体构建的新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来决定,应融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于一体。理论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英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文化素养课程组成。实践课程体系围绕理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建构,由语言技能类实践课程、专业实习类实践课程(如教育实习、企事业单位实习)、实验类实践课程(如应用文写作、翻译实践、商务谈判等)和毕业设计类实践课程(如课程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组成。

理论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文化素养课程均应由相应的课程群支撑建构,协同发展。专业基础课程以综合英语引领其它技能类课程(如语音、听力、口语、写作等)的发展,文化素养课程以跨文化课程(如欧美文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促进专业方向课程(如语言学、英美文学史等)的发展。英语语言技能、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在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内和谐共存。实践课程的实施主要可依托第二课堂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两大平台。积极开展校园内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第二课堂活动依托或结合课内教学内容和项目,以社团组织、科研项目、竞赛活动等多样化的载体形式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充分拓展和深化学生知识、提升学生能力。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搭建实践平台。根据地方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地方院校可将5-6学期设定为中小学英语教学实习阶段或企业实践阶段,深入学校或企业,和一线教师或企业专家协同设计实践教学或培训的环节,实现“做中学”。

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的培养规格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寻求改变现状的出路,其转型发展和改革创新要做到以下几点:重塑专业发展理念,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英语专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化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对接,建立院校与地方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地域性特色的专业建设,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技能课、专业课和实践课比例,实现学生语言技能、思辨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

[1]钟美荪, 孙有中.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全面推进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第五届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思路[J]. 外语界,2014(1)2-8.

[2]仲伟合.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127-133.

[3]庄智象.关于我国翻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7(3)2-9.

[4]戴炜栋, 王雪梅. 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J]. 外语界, 2014(3)2-11.

责任编辑 付友华

2017-03-30

10.3969/j.issn.1003-8078.2017.04.10

张慧芳(1980-),女,湖北潜江人,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2016年黄冈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CE36。

G647.1

A

1003-8078(2017)04-0037-03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外语课程体系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大山教你学外语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大山教你学外语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