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

2017-03-09 23:01毕雪梅尤志国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音乐专业能力

毕雪梅,尤志国

(1.河北大学 艺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张家口学院 音乐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

高校音乐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

毕雪梅1,尤志国2

(1.河北大学 艺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张家口学院 音乐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向“应用型”转型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高等音乐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型研究必将为高等院校音乐教学改革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也使培养高质量的音乐人才成为可能。

音乐;模式;转型

一、前言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有力举措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顶层设计不够、改革动力不足、体制束缚太多等突出问题,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1]2015年11月,国务院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中指出,要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2]

由此可知,高等教育只有主动加快转型发展,不断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才能使自身更加“接地气”,更加充满活力。高等教育中的音乐专业也不例外,而作为音乐教育重要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样需要调整和改革。

二、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高等教育已经真正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特别是党中央提出的经济转型“新常态”模式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后,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在这些领域,高等学校的改革步伐显得有些滞后,正如普雷斯顿.D费德恩所言:“社会变了,孩子变了,连我们对人类学习方式的理解也变了。但在现代化社会里,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令人吃惊的是,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学生顺利通过正规教育,却没有产生多大的变化,至少在概念上是这样。”[3]因此,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创造性的改革。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建立起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音乐人才,同时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高校音乐专业培养目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师范类人才培养,另一部分是非师范类人才培养。尽管成绩斐然,但还是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譬如音乐硬件设施、音乐师资、教学水平等环节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保守、陈旧的思维禁锢中,缺少创新活力,与《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没有建立起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急需迅速跟进。

(一)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亟待厘清

“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决定教育方向、影响教育全局、体现教育价值的关键”。[4]高等音乐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已经初步建立起体系,并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音乐人才,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近年来,城市由于专业音乐人才过剩很难接纳毕业生,而严重缺乏音乐人才的基层又由于高校培养的音乐人才质量与规格不符合要求同样难以接纳毕业生,音乐专业毕业生面临尴尬的境地。造成这种困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不够清晰。在经历了一轮高校扩招风波之后,高等音乐教育进行力度不小的改革,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音乐分会等部门也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召开专题交流、研讨或培训会议,并利用“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等多个平台,对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进行探索。如有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由培养“专业音乐人才”改为培养“中小学教师、音乐研究人员、文艺工作者”等。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些许的改革与进步,但又忽略、弱化了服务基层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对音乐人才的需要,使得高等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偏离了轨道。

(二)音乐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和结构有待完善

由于高等音乐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尚需明晰,致使一些高校的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和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如课程设置专业性较强,追求音乐学科本位,课程的先行后续关系不突出,交叉、渗透和整合水平较差等问题显而易见,直至培养出的音乐人才知识单一、技能不全面、综合素质较差,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同样存在不少问题。如音乐专业教材长时间不变,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声乐曲选集》、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出版的李重光编著的《基本乐理》等教材,已经使用几十年,虽然几经再版,但内容基本没变,陈旧老化,可谓“换汤不换药”。而改革开放以来,在声乐、器乐和理论诸领域均有可教性、可唱性、可奏性的优秀音乐作品。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接地气的、百姓和学生喜闻乐见的优秀音乐作品进入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教材的机会不多。由于一些音乐专业教材没有及时反映出最新的成果,不能满足教学实际需要,也使得部分学生学习兴趣锐减,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方法也比较僵化,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填鸭式”、“灌输式”、“机械训练式”等教学法成为主流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严重阻碍了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

(三)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多年来,尽管党和国家对高校音乐师资的培养给予极大的关注与支持,并取得良好的成绩,但与飞速发展的经济文化相比,还是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首先,师资数量不足。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迅速增加,而教师的数量却没能同步补充到位,其结果是不但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减少了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教材研究甚至备课的时间,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扩招后补充进来的部分师资尽管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学术背景,但还是缺乏实际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部分学校教学质量出现下滑的现象。再次,“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从事高等教育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外,还应该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能力”,譬如具备宽厚的行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根据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调整和优化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能力。根据目前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状况,无论是承担师范类音乐人才培养的师资,还是承担非师范类音乐人才培养的师资,他们的“行业背景和实践能力”都较为缺失,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没有经历过市场或行业的“洗礼”。换言之,这些高校教师缺乏音乐行业职业背景,如音乐教师岗前培训不够规范合理,培训的内容与形式不完善,只强调学历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培训,轻视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只重视学校区域内教师的业务培训,而忽视接受行业培训或到行业一线进行艺术实践。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服务地方能力的提升,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对音乐人才的质量需求,亟待需要破解。

(四)音乐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其目的就是要使高校培养出的音乐人才是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这恰恰又是高等音乐教育的短板所在。实际上,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娴熟的技能、良好的职业态度、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素养以及一定的科研能力。这些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形成均离不开音乐专业的实践教学。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们教育观念的差异等多方面因素叠加,致使高等音乐教育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校内没有更多的为学生提供音乐艺术实践的平台。由于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数量不足,或深入基地实践对接做的不够到位,不少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处于薄弱状态。高校音乐教师缺乏“行业背景”也是制约音乐专业实践教学薄弱的重要因素。高校“实践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闭门造车。以学科为中心,强调自身内在的严密与完整,灌输给学生的也是学科的重要性及将来向专业发展的理念”,[5]导致音乐实践教学始终处于封闭状态,不能和社会有效地接轨,学生既不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不清楚自己奋斗的目标,造成学生取得声乐、器乐比赛奖项或考级获奖证书,却无法胜任实际工作。

三、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途径

(一)优化音乐专业课程结构

在明确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优化音乐课程结构,科学配置音乐专业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高等音乐教育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要实现上述目标,转变教育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专业课程配置既要考虑使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又要兼顾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素质。譬如,专业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适当增加论文写作、文学鉴赏、音频软件编辑、MIDI音乐制作等课程,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另外还要结合音乐市场要求,不断优化音乐课程内容,如艺术管理、钢琴维护等。同时要通过公选课平台,因地制宜地开设一些音乐课程。

(二)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建立一支学识渊博、技能娴熟、实践经验丰富及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高等音乐教育成功实施的关键。进行师资队伍建设,除了学历提升、业务培训、访学进修等途径外,更重要的是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只有校企共建“双师型”队伍,才能够使高校教师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人才质量培养的需要。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不断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愈发显得关键和重要。

因此,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制定《‘双师型’音乐教师培养规划》,逐步安排音乐教师到企业、学校或演艺机构等顶岗锻炼。该规划应该包括指导思想及学历要求、培训要求、拓展要求、技能要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激励机制。

1.注重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是教育教学工作成败的重要保障。高校要制定“师德建设实施方案”,注重教师灵魂的铸造,把教师行为同师德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刻苦钻研、谦虚谨慎,能够深入企业或一线进行锻炼和实践;严守教师道德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力争成为德艺双馨的高素质教师。

2.注重校本培训。要制定“校本培训计划”,采用“老带新”、“高带低”等帮扶制度,围绕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队伍的实践状况,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和有关资格、资质考试。注重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信息技术素养和实训能力的培养。

3.注重实践锻炼。选送音乐教师到实习实训基地或企业锻炼、培训,做到“工学结合”。当然,还要建立稳定的音乐教师实践基地。首先,教师在讲台上应成为“优秀”音乐教师。音乐课堂教学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双师型”音乐教师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在讲台上是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教师的教学艺术其实就是教师本人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在音乐教学中的综合表现。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教师在舞台上应成为“合格”演员。舞台上是“合格”演员是“双师型”音乐教师的又一个主要特点。高校音乐教师的舞台表演一方面展示了他们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在舞台上,教师通过演唱、演奏、舞蹈、音乐戏剧等方面的表演,把感人的旋律、优美的舞姿、和谐的音响效果等美的享受带给观众。同时,又把节目编排、舞美设计和化妆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形成良性的循环链条,为学生构建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教师在讲台与舞台之间应成为音乐研究者。高校音乐教师除了讲好课,具备良好的舞台艺术表演技能外,也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这是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

(三)探索 “双主体”教育模式

为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社会对音乐人才质量的新要求,必须围绕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每所高校只有与企业共同研究培养学生的市场去向,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才能适应市场对音乐人才质量的要求。“双主体”合作教育就是改革浪潮催生下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双主体”合作教育是指企业、研究机构、演艺机构等用人单位与学校共同参与音乐人才的培养全过程。例如,参与《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科研项目实施方案》《实训基地细则》《学生评价机制》等文件的制定,双方共同组建教师团队实施教育等。就是说,高校要聘请企业或一线的音乐教师、音乐工作者和演艺机构优秀人才参与音乐专业建设、音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音乐课程建设,合作构建“双主体”,共同培养音乐专业学生。同时,校企、学校、演艺机构等单位还要共建教学科研平台,做到“科研依托教学、教学促进科研”。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如“大学生艺术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等实习实训基地,给学生更多的艺术实践空间。

根据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规格,高校要重组课程体系,让企业或合作单位全面介入教学模式改革,使教育培养由音乐课堂扩展到企业、学校或演艺机构等。音乐教学实施由学校转变为校企双方;在教学内容上,及时引入企业、学校或演艺机构等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实现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在教学方法上,运用案例分析、团队学习和模拟训练等,做到“教、学、做、评”有效统一,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技能训练与岗位的有效衔接。

1.共同制定《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产学合作为途径,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突出工程文化教育,着力推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实行“行业专家走进音乐课堂,校企携手推进创新应用”的目标。可通过从行业企业、学校、演艺机构等单位聘请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选派音乐专业教师到企业、学校、演艺机构或联盟单位等相关机构参加音乐专业实践等途径,不断完善优化《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实践,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关键是要培养数以万计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应该具有四个方面的能力,即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也就是说,培养的音乐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吹、拉、弹、唱、跳”的专业能力,更要力求成为复合型人才。

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树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够用实用”的教育理念,坚持敢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反思的行动策略,打破各自为政的封闭性音乐教学模式,探寻一种适合当下音乐人才需求的综合实践课程。“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中的共同课题是学习的改革,否定学习的划一性、被动性、个人主义倾向;强调学习的自主性、活动性、合作性”。[6]如可设立“模块化”课程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这些模块包括基础基训模块、专业基本技能竞赛模块、教学实践模块、演出实践模块、项目设计模块、社会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主题任务实践模块、评论实践模块等。各模块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活动的设计与动态的实践过程,强调实践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运用学习方法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的积累。在各个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转换自己的角色,采用更加灵活有效的方法,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上来。学生要在某个共同体或小组中努力探索、发现,成为活动的指导者或发起者。要注重实施“同伴教育”,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促进合作意识的形成,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以学科为基础,以项目为切入点凝练教师团队。作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中坚力量,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历史责任。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以学科为基础凝练科研方向和科研团队,积极培养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及服务于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是当前高校的社会责任。当前,高校音乐教育科学研究领域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特别是音乐艺术实践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质量偏低。这些研究成果相当部分是理论研究,对音乐艺术实践缺乏具体的指导意义。这种状况与高校“转型”和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要求相差甚远,需要迎头赶上。

要以“吹、拉、弹、唱、跳、演”方面的专业能力为研究方向,结合市场对专业人才质量的要求,打造应用型的科研团队,用研究成果推动音乐教育的改革,优化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要以项目为切入点,采用订单式培养、联合式培养等形式,为市场培养合格的专业音乐人才,进一步凝练教师队伍,形成高质量的科研团队。

4.改革评价机制。评价是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实现“双主体教育”的背景下,评价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

对音乐课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而多元的评价机制,即“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综合评价机制。如可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形式,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指导者评价、管理者评价等,也可以采取“以演代考”的评价形式,包括举办音乐会、技能比赛等,真正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另外,还要重视基于绩效的过程性评价,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强调关联性、交流性、开放性、结构性和现实应用性的学习任务,通过多种方式来评估学习者的‘重要观点’和复杂的学习结果,如调查报告、学习日记、口头陈述、演奏、学习档案袋等学习绩效袋品”。[7]

综上所述,根据音乐课程和市场行业的要求,音乐课程的评价可以考量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两部分。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语言、范唱等;非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表情、手势、示范和体态等。优秀的表达能力为语言规范,范唱准确生动,弹奏流畅准确,氛围轻松活泼。

第二,表演能力。目前,企业或市场对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吹、拉、弹、唱、跳、演”能力有着较高期待,所以在对学生的表演能力进行评价时,“吹、拉、弹、唱、跳、演”能力的考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吹、拉、弹”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演奏能力”、“伴奏能力”和“合奏能力”。“演奏能力”指键盘和其他乐器的演奏;“伴奏能力”指原谱伴奏、即兴伴奏和自弹自唱;“合奏能力”指参与一定的合奏排演活动。“唱”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演唱”、“范唱”和“清唱”能力。“演唱”能力指独唱、重唱和合唱等;“范唱”能力是指与行业背景有关的青少年儿童歌曲及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艺术歌曲的范唱;“清唱”能力指自选曲目、展示歌唱基本功的能力。“跳”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形体基本功、编舞、形体表现和示范能力。“演”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表演”和“即兴表演”能力。“表演”指在讲台或舞台上的表演,包括演(伴)奏、演唱、指挥、戏剧小品、舞蹈等;“即兴表演”指限定题目或自拟题目的即兴表演能力。

第三,创编能力。音乐艺术是非具象、非语义化的艺术,如使学生全面、准确的理解音乐作品,创作音乐作品,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创编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四,思维能力。这里的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指学生反馈的显性和隐性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学生对反馈问题进行分析、作答,并推进问题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另外,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音乐的创造特性,即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第五,知识水平。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基础性知识,如基本乐理、中外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音乐美学、哲学、大学语文等课程所涵盖的知识,这些基础性知识传递着众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启示”,是培养合格音乐人才的基础性课程。二是技能性知识,如声乐、器乐、舞蹈等课程的知识,这是学生从事表现或表演活动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三是“实践性知识”,即学生从事音乐艺术实践所要掌握的“特殊知识”,如舞台艺术实践等。

第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指学生应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重视实践教学,凝练专业特色

高等音乐教育只有注重音乐教学的实训、实践乃至岗位体验等环节,才能使音乐专业从原来单纯注重学生技能训练转变到适应市场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轨道上来。

实践教学分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部分。无论是校内实践教学,还是校外实践教学,都需要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和评价机制。校内实践教学需要打造若干校内实践基地和实践项目,如艺术节、音乐会、歌手大赛、朗诵比赛、专题音乐会等。抓好各个节点、节日活动,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元旦、新年等,加大学生参与校内音乐实践的广度与力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立相应的社团,鼓励学生在自身实践的同时,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进一步鼓励大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把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情况与学分、评优、评奖等内容结合起来。如音乐成绩的评价可采用“以演代考”等形式,切实起到助推音乐实践的作用。校外实践教学要依托足够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同样需要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需有专人负责组织实施,有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总结、评价及反馈交流。

高等音乐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凝练专业特色。高校创办的音乐专业只有具备自己的特色,所培养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的经济文化。因此,各个高校音乐专业要因地制宜,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以及诸如冬奥会、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凝练自己的音乐专业特色,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2015-01-14.

[2]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2015-01-12.

[3][美]普雷斯顿.D费德恩,罗伯特.M.沃格尔.教学方法——应用认知科学,促进学生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4]张克学.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1-24.

[5]王 锐.实施音乐课程标准,改革高师音乐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2002(5):15-18.

[6][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6.

[7]游 海,徐晓泉,钟志贤.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9.

(责任编辑:王释云)

The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lent-training Mode in the Context of Music Major Serving Local Economy

BI Xue-mei1, YOU Zhi-guo2

(1.College of Art, Hebei University,Baoding Hebei 071002;2.Department of Music,College of Zhangjiakou,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China)

With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t is the main teaching reform objective of universities to transform towards application-oriented mode and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mode of music in higher education will be stimulus for the music teaching reform and cultivate the possible high-quality talents.

music; mode;transformation

G642

A

1008-6471 (2017) 02-0097-06

10.13983/j.cnki.jaechu.2017.02.017

2017-05-11

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服务地方经济教学模式‘转型’探索研究”(编号:HB16YS008)

毕雪梅(1968-),女,山东威海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与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