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新闻理论的范式转换与体系构建*

2017-03-09 17:53宋万林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闻学范式逻辑

宋万林

(湖州师范学院 文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新闻理论的范式转换与体系构建*

宋万林

(湖州师范学院 文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复杂多变、快速发展的新媒体对传统新闻理论进行解构性冲击,倒逼当下新闻理论研究从不同范式进行诸多适应性探索,但大多研究成果难以经得起经验与逻辑的双重检验,导致新闻理论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实践指导价值与学科建设价值的双弱化。鉴于此,把归纳与演绎方法紧密结合,建构并运用“实践与学科范式”构建具有新闻学学科理论演绎与概念再生功能的逻辑起点概念——“新闻”,并以此概念为新闻理论研究的起点,构建“以不变应万变”的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新闻理论体系。

新媒体环境;新闻理论;范式转换;体系构建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新闻革命,促使中国社会结构、新闻生产方式以及新闻学学科话语体系与研究范式的全面、深度变革,新闻理论面临实践经验和学理逻辑的双重考验,新闻学理论的概念、范畴、范式、框架及内容的重建迫在眉睫。当前新闻理论话语建构流于经验表象真实的描述和客观知识的浅层把握,缺乏对新闻理论话语语法的精准提炼[1]。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要从网络化关系平台重新理解新闻传播[2],促进新闻学的话语体系、研究范式进行整体转型。这种转型是对传统的扬弃与深度变革。无论媒体怎么变革、发展,“做新闻”的理论仍具有传统承继的稳定性和学科学理的普遍性逻辑。因此,使新闻理论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理论境界,是当代新闻理论研究冲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范式进路

中国新闻理论研究从徐宝璜《新闻学》(1919年)开始至今主要表现为五种进路形态:

其一,“哲学话语”范式进路,主要采用哲学相关理论及抽象思辨的方法研究新闻理论,多忽视新闻理论的实践指导价值和实践本源,有建“空中楼阁”之嫌,但其抽象思辨的方法有利于提升新闻理论的学理深度,对新闻学学科建设具有“形而上”的价值。

其二,“业务话语”范式进路,对新闻实践进行经验式的总结、提炼,对新闻实践具有指导价值,其致命的缺陷是理论性不足,感性经验式的描述居多,导致学理深度不够,但其提炼的许多具有普遍价值的学科理论元素及其做新闻的方法论,对新闻理论贡献还是较大的。

其三,“政治话语”范式进路,根在美国,发起于日本松本君平《新闻学》(1903年)的民主政治框架(内容取自美国新闻理论与实践),以政治观念替代学术性的术语、概念和理论,往往消解了新闻学理论的学术品格。但近年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广义的政治话语范式)研究已经比较自成体系,对普遍性的新闻理论建设有方法论价值,在上连形而上,下接地气方面卓有贡献,其建构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有很多可用于普遍性的新闻理论建设。

其四,“传播学话语”范式进路,运用传播学的相关概念、范畴、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新闻理论研究,虽然在某些领域赋予新闻理论以新的理论根据,提升了新闻理论的学理性,但新闻学与传播学毕竟是有本质区别的不同学科,运用传播学研究新闻学势必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新闻理论的独创性或产生“南辕北辙”之效。

其五,“本质论话语”范式进路,通过新闻本质论的建构试图找到新闻理论的逻辑起点。较有价值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编写组,2013年)中阐释的观点,编写组定义新闻的本质是采用陆定一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对陆氏定义中的“报道”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在反映过程中,报道者具有主观能动作用,要对事实进行选择、分析和整理。[3](P23)这种观点虽然未把定义进行理论化、系统化,从而构建新闻理论的逻辑起点,但其可取之处是把新闻传播主体的能动性提到比较重要的位置,使新闻本质论的科学构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逻辑地构建新闻理论有较大启示价值。

当代诸如上述之范式均存在关键性不足,也存在值得借鉴之处。新闻理论研究应汲取这些研究范式之精华,基于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的特征,从具体的新闻语境和实践语境出发,对现有新闻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提炼、总结与学术思考,注重理论演绎与科学抽象,在新闻学的知识、价值、规范等层面展开深度研究,提炼、建构内生于中国新闻理论话语语境的经受得起实践经验和逻辑双重检验的话语语法与研究范式。

二、新闻本质论构建对新闻理论体系建设的价值地位

麦金太尔在论及学科理论建设时说:“只有通过概念的阐明和重建,才能构造理论。”[4](P21)新闻传播学者杨保军也论道:“每门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话语方式,应该具有自成逻辑的概念、范畴、判断和论述体系,这些东西标志着一门学科的独立身份。”[5](P9)概念的阐明和重建对于学科理论建设是重中之重,新闻学学科的成熟首要的是回答“我是谁”,即把“新闻”的本质搞清楚,赋予“新闻”概念以逻辑起点的价值内涵。

国内外研究者对“新闻”这个新闻学核心概念的研究多揭示其某一个侧面或流于表面,致使新闻理论至今还没有找到逻辑起点,导致新闻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尚显薄弱。正如学者郝雨指出:新闻理论一直较为缺乏那种具有高度穿透力的超越式揭示和阐释;虽然自从我国出版了新闻学的第一部专门著作以来,新闻学家就在不断探讨和回答“新闻是什么”这样的本质问题,但是,从纯粹的学术高度来看,新闻学界对于新闻本质问题一直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揭示。[6](P6)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现有研究视野、研究方法论不适切新闻学的学科特色。

建构新闻理论的逻辑起点,不可能避开新闻本质论的命题,可以说,新闻本质论的科学构建,即“新闻”概念的科学界定与阐释是寻找新闻理论逻辑起点的前提,一旦“新闻”被科学界定,赋予其实践品格与逻辑品格,就意味着新闻理论的逻辑起点已经找到。纵观众多成熟学科的建设发展史,只要学科中核心概念的本质弄清楚了,逻辑起点也就找到了,也即学科的核心概念与该学科理论的逻辑起点具有同一性。譬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核心概念是“商品”,马克思科学构建了“商品”本质论,进而从“商品”这个概念出发,演绎出政治经济学的庞大科学体系。这个体系最基础的范畴即逻辑起点,就是“商品”这个概念。新闻理论研究亦不外乎此,必须把“新闻”(“新闻”是新闻学中最基础、最具普遍认同价值、最核心的学科概念)是什么的问题,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必须一层一层地加以分析,犹如剥葱一般”[7](P113),进行严密的逻辑剖析和理论建构。

因此把新闻本质论构建好,才能找到逻辑起点,“新闻”作为新闻理论的逻辑起点比较适切:一是“新闻”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较稳定的学科概念地位。二是关于“新闻”的本质探索众多,已经对新闻本质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构建,赋予了“新闻”较深厚的实践积淀与理论积淀。三是“新闻”已在业界与学界乃至社会约定俗成,成为共通的公共概念。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赋予“新闻”以实践与学科的双重价值品格。

分析古今中外关于新闻本质研究的各派观点,多局限在:新闻是一种报道或一种信息或一种意见或一种反常或一种实用,始终没有超越陆定一和约斯特观点的框域,感性经验式、实用主义、表象或机械性描述占主导地位,缺乏科学内涵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较有价值的观点是曾晓渊在陆定一、李良荣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变动事实的选择性报道”[8]。这一观点强调新闻传播主体的能动作用,把主体“选择”提升到新闻本质的核心地位,是对科学构建新闻本质的较大贡献,但其并未找到逻辑起点,只是把“报道”与“选择”在新闻定义层面进行了重复性的并列编排,存在概念的逻辑矛盾。

三、新闻理论研究范式及逻辑起点的科学构建

(一)建构新闻理论研究范式

当代新闻理论研究面对新媒体环境出现致命缺陷:实践价值与学科价值的“双弱化”。“新闻”是新闻学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基本、最具“元属性”的概念,因此,对其进行定义必须体现出“逻辑起点价值”,即体现内蕴着指导新闻活动的实践价值和对新闻学学科进行理论建设的学科价值。实践价值是新闻定义所具有的实践指导功能,新闻实践在其内蕴理论的指导下实现科学化;学科价值是新闻定义所具备的演绎功能,通过概念演绎和理论演绎实现学科体系的科学化。上述主张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新闻理论研究范式:实践与学科范式。实践与学科范式是笔者多年对新闻理论研究的积淀结果,其本质内涵是:建构学术概念、范畴、理论体系时,赋予对象以“实践指导价值”与“学科建设价值”统一于一身的价值元素,建构对象的增殖功能,以演绎学科理论体系。

“实践与学科范式”提供的是实践视野与学科视野相结合的方法论,把实践指导价值与学科建设价值有机融合重新构建新闻本质论,对当代新闻理论研究的非架构、非体系性和缺乏实践指导价值与学科建设价值的研究现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以促进新闻学理论和新闻学学科的学术成熟。

新闻理论的逻辑起点须在实践价值和学科价值两个方向设计逻辑链,并使这两个逻辑链互动融合,产生合璧效应。

(二)建构逻辑起点及核心范畴

新闻学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实践的直接性和理论的应用性的有机结合。鉴于此,笔者立足于实践价值与学科价值的基点和视角,运用“实践与学科范式”,在大量新闻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析出新闻本质论的如下观点:

“新闻是新闻传播主体对客观世界发生的最新的事实信息的个性化的选择与聚焦。”把此“新闻”概念作为新闻理论的逻辑起点进行理论建构。

构成此新闻本质论的理论范畴包括:“主体”、“客体”、“个性化”、“选择”、“聚焦”。这些范畴也是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

这些理论范畴内涵的展开或演绎,构成了实践价值的逻辑链和学科价值的逻辑链。诸范畴的理论内涵阐释如下:

“主体”范畴:是指新闻传播实践主体(媒体和新闻人)。新闻报道是主体的行为过程,这种行为过程是选择和聚焦的过程,并且这种选择与聚焦是“个性化”的。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接受者也是传播者,人人都是“麦克风”。多元主体要求新闻理论从多元主体的多元个性出发,提炼多元个性的核心普遍性,建构多元主体适应性的新闻理论。

“客体”范畴:是指本研究建构的新闻定义中的“事实信息”,是客观世界发生的事实所蕴含的最新信息,强调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之维度,非主观之意见。这里的关键是,客体是“事实信息”而不是“事实”,似乎违背唯物主义原理,其实不然,这正是正确运用唯物主义原理的体现。“事实信息”是对“事实”的反映,这种反映是在尊重事实前提下的反映,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

“个性化”范畴:是本研究建构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新闻学理论范畴。“个性”是新闻传播主体、客体所具有的内在唯一性,是区别他者的独一无二的特征。“个性化”是新闻传播主体做新闻时坚持“个性”唯一、惟上、惟重的理念,是新闻传播的独特思维方式、方法,是做新闻的核心理念、核心方法论。从实践和学术层面来看,“个性化”是整个新闻学的灵魂,没有“个性化”就没有新闻学。“个性化”包括主体个性化与客体个性化。一个新闻报道过程是由主体个性化和客体个性化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主体个性化决定新闻报道视角、新闻素材的取舍、主体能否把客体的核心个性提取出来等主观选择的过程要素;客体个性化决定新闻素材是否具有丰富的精彩的感性个性,事实信息本身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传播主体应选择客体中最具个性的感性信息。

主体“个性化”,是指新闻传播主体的优秀个性的养成及其个性在选择新闻信息时的能动作用。个性有优劣之别,优秀的个性会做出好新闻、负责任有正能量的新闻报道,而劣质个性会做出劣质的低级的负能量的新闻。时代需要优秀的主体个性。主体个性是新闻传播主体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与众不同的特别性。先天遗传的个性因素相对稳定,但也可以通过后天因素来影响和改变。例如,性格可以从内向到外向,从呆板到活泼,从寡语到健谈等等,都可以通过后天因素来改变。新闻传播教育是培养新闻传播主体后天优秀个性的最重要环节。当今时代,媒介融合及社会的复杂性促使新闻教育转型以培养更具时代个性的新闻传播人才。新闻人格的养成,新闻敏感与新闻价值判断力的培养,新闻传播技术的培训等等,早已告别“千篇一律,千部一面”的共性化时代,差别化教育,培养差别化新闻传播人才,为新闻教育目标转型提供了现实根据和可能性。如何通过差异化路径培养个性化新闻人才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时代课题。

客体“个性化”,是指新闻传播主体做新闻时要紧紧抓住客体的个性,重点挖掘和表现客体的鲜活个性。客体的个性是事实信息所蕴含的极其丰富的独具的具体的个别的感性特征,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主要表现为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事实信息的感性内容、场面、情节、细节、引语等等新闻要素。譬如会议报道的创新本质就是抓个性(个性化)。会议报道中要抓住、突出本次会议中最有新闻价值的“行动”“信息”“观点”“引语”等,集中报道这些鲜活的元素,而不是泛泛地报道会议程序、改写领导讲话或摘抄会议文件,把个性的最有价值的事实信息淹没在泛泛的共性、综合性的叙事之中。

“选择”范畴:选择是新闻传播主体对客体个性化的选择,即把事实信息中最具个性的新闻要素提取出来,而不是把真正的最有价值的新闻要素淹没在泛泛的共性呈现之中。正所谓“新闻追求片面的深刻性”、“新闻是个性化的,切忌综合。”[9]“选择”贯穿新闻传播全过程,“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构成新闻理论中的采集论、控制论、创作论等一系列重要的新闻理论。选择是主体的选择,强化的是在做新闻过程中主体的关键和能动作用,这在传统的“客观新闻学”中是被削弱或边缘化的。大量的新闻传播实践证明,新闻传播中新闻传播主体的选择质量决定新闻报道的成败。

“聚焦”范畴:新闻聚焦是新闻传播主体对新闻事件(或人物)的报道角度的选择和对选定角度的传播价值(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的深度开掘。“聚焦”是新闻事实信息、新闻观念、新闻理论、新闻采编艺术、新闻控制、新闻伦理等新闻知识、理论、能力等的集散平台,是新闻传播者展示运用做新闻方法论的舞台,是全部新闻过程的核心,一切做新闻的要素都在这里进行艺术化的专业化的深度整合。从辩证法角度来看,新闻聚焦的抓“重中之重”充分体现的是辩证法的“重点论”,即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的“眉毛胡子一把抓”。这种聚焦的路径是由一系列同心圆构成的聚焦系统,首先是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三个层面(三大同心圆)的聚焦,然后是每个同心圆的内部再聚焦,再次是新产生的同心圆的聚焦,如此多次聚焦,产生一系列的“子同心圆”系统,这种动态的、层级式的“沙里淘金”式的新闻聚焦直逼新闻客体蕴含的最有价值的最具个性的新闻内核。最后,提炼、呈现出这种“金子”般的新闻内核。

四、在实践价值与学科价值基石之上构建新闻理论体系

新闻本质论各范畴构成了新闻理论的实践价值链与学科价值链。

实践价值链体现“做新闻”的方法论价值。即“抓个性”(“个性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10]。 “选择”是个性化的选择,是把事实信息中最具个性的事实、片断、场景、细节等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清晰地提炼出来,呈现于公众面前,这是做新闻的本质和精华所在。“聚焦”是个性化的聚焦,是主体沿着“个性化”的角度对新闻价值进行深度开掘的过程。例如:关于朝鲜人金正男在马来西亚不幸遇害死亡的新闻报道。要求记者具备高超的新闻聚焦能力,能够从不同的独特视角进行全景式新闻报道。面对这个重大新闻事件的时候,记者应从两个大的宏观角度进行选择聚焦:即“硬新闻”和“软新闻”视角。如果要做“硬新闻”,就报道金正男遇害死亡这个事件的动态消息,一事一报,篇幅较短小;更加注重时效性和事件的整体概况,新闻报道的重点应该聚焦在金正男于何时何地何因死亡及死亡的整个过程,采访的主要对象是众多当事人,譬如机场工作人员、医生、护士和目击死亡事件的知情人等。如果要做“软新闻”,就要创新、独辟蹊径,就要把报道角度聚焦在故事的深度和复杂度上,向故事背后的纵深领域开掘。这种以“个性化”聚焦为关节点的做新闻的逻辑链对新闻实践活动具有强大的指导功能。

学科价值链体现各范畴对学科的建设价值,核心是范畴的演绎功能。“主体”个性如何养成,为新闻学教育提出了标准和模式要求。例如新闻人的价值个性要通过怎样的新闻教育来培养?新闻人的独特的新闻能力要通过怎样的教育模式来提升?等等。关于主体个性化的培养,构成了新闻学教育的全部内容。新闻人对“客体”个性的“选择”与“聚焦”的能力,归根结底是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由此可引出新闻价值论;如何正确高效地“选择”,引出新闻采集论、新闻创作论和新闻聚焦论。这些均构成新闻学的核心理论内容。

“实践价值链”与“学科价值链”互动融合、双壁合一,注重概念的普遍联系与相关性价值,是新闻理论研究中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最好体现。传统与当代关于新闻本质及新闻理论重要概念的界定、阐释或赋值,多忽视了定义概念的实践与学科的价值要求,只就定义而定义,孤立了概念之间的联系与价值相关性。任何一个概念或理论都具有两极:一是实践价值属性。从实践中来又反作用于实践,因此实践属性是其不可或缺的属性。二是学科价值属性。构建一个概念或理论并不是为了一种简单的“告知”,而是为了对学科建设具有辐射(概念再生、逻辑演绎)作用。这二者应成为构建新闻学概念或理论的宗旨。

本研究建构的新闻本质论直接运用于新闻采访、写作(制作)、编辑(主体创造)等新闻实践环节。决定新闻实践质量或成败的是个性化的选择、个性化的聚焦,离开这个“个性化”,新闻传播将无从谈起。在新闻本质论中建构的“主体”“客体”“个性化”“选择”“聚焦”等理论范畴,在体现其实践价值的同时,从不同方向演绎新闻学学科的概念、范畴、理论与方法,形成对新闻理论及新闻学学科建设的总体贡献。

演绎在“实践与学科”范式下完成,旨在构筑完备的新闻理论体系。演绎得出的新闻理论总体框架体系为四大板块:新闻本质论、新闻主体论、新闻客体论和新闻方法论。它们构成新闻理论体系的主体与核心内容。其所蕴含的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其一,新闻本质论。本研究建构的新闻本质论是整个新闻理论大厦的基石,为新闻理论体系建设提供最基础、最具逻辑起点价值的概念和范畴。新闻本质论建构的概念和范畴具有理论的演绎功能和方法论基础价值。构成新闻本质论的诸范畴均具有价值的二重性,一头连着新闻实践,一头连着学科建设,它体现的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和学科建设中的概念演绎功能。这二者的融合凝聚形成新闻理论体系中各子系统理论的逻辑演绎的起点。

其二,新闻主体论。由新闻记者论和新闻教育论构成。重点建构优秀新闻记者的个性与共性指标体系,包括记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伦理素质、人文素质与综合素质等各项指标。围绕这一指标体系进行新闻教育改革,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教育目标的转型、定位与转型的实现路径,包括总目标与分层目标的目标体系构建和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评价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等。这种改革是新闻教育的整体转型和体系构建。

其三,新闻客体论。本研究建构的客体内涵是事实信息,具有“桥梁”价值,一头连着事实本源,一头连着新闻作品,是做新闻的内容来源。由新闻本体论和新闻真实论构成。重点建构新闻本源的特性、事实及其反映信息的个性指标体系,探索并构建新闻真实的本质及其外在表现形态体系特征。新闻客体论更加注重事实信息的整体真实和细节真实,这是与文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本质区别。

其四,新闻方法论。由新闻价值论、新闻控制论、新闻采集论、新闻创作论和新闻聚焦论构成。主要建构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做新闻的方法。表现为:重点建构传统新闻价值观嬗变至当下新闻价值体系的形态特征,为新闻传播提供科学的价值标准体系;重点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正面导向的控制体系;重点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集的特点和方法体系;重点建构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创作精品新闻,包括新闻报道策划方法论的时代构建;重点建构新媒体环境下做新闻的聚焦理念与提炼重中之重的新闻要素的聚焦方法体系。

演绎的关键是新闻本质论假说的建构。新闻学是极其复杂的学科,必须紧密联系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哲学、法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多学科,从实践联系与学科联系的广泛视角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假说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和多学科理论研究,运用核心概念赋值的方法提出新闻本质论的理论假说,再通过理论演绎验证假说,并通过反馈机制和实践检验论证演绎各环节节点的理论产品形态的科学性,以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以不变应万变”的新闻理论及其体系。

[1]张涛甫.新闻理论创新:问题与突破[J].新闻记者,2015(12).

[2]黄旦.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5(1).

[3]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新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 杨保军.新闻理论研究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 郝雨.新闻学:世纪性开拓与重建[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7]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曾晓渊.“新闻的定义”新义[J].新闻记者,2007(2).

[9]宋万林.大繁若简:漫谈新闻辩证法[J].青年记者,2012(24).

[10] 李贵成.地市报理论稿件常见痼疾及改进建议[N].中华新闻报,2007-12-12.

[责任编辑 陈义报]

A Research of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hina's Theories of Journalism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SONG Wanlin

(College of Arts,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313000,China)

The complex and rapid process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poses a deconstruction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of Journalism, which forces the current theories to carry out a lot of adaptive explorations from different paradigms. But most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couldn't withstand the experiential and logic inspection, as a result the Journalism theories are in such an embarrassed situation: the weakening of its value not only on subject construction but also on practice guiding. Considering that, we have to combine both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methods to construct a logical starting concept of this subject NEWS, which has the functions of theoretical deduction and concept regeneration. And it will be made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our Journalism theories research on the way to construct a new media environment adaptable Journalism theory system.

new media environment; theories of journalism;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2017-03-28

2016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实践与学科’范式下新闻本质论重构及其逻辑起点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6NDJC082YB)的阶段研究成果。

宋万林,副教授,从事新闻理论、新闻教育与传媒社会学研究。

G219.29

A

1009-1734(2017)05-0051-06

猜你喜欢
新闻学范式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创新的逻辑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旅游类本科院校关于《新闻学概论》的教学改革与特色建设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