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文献专题叙录

2017-03-09 15:33乔福锦
邯郸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涉县字样边框

乔福锦



太行文献专题叙录

乔福锦

(邯郸学院 太行山文书研究中心,河北 邯郸 056005)

本组叙录文献,以教育文书及日用类书为主。包括不同时期的乡村小学生作文、日记,乡村家族日用类书和地方乡间村庄刻印、铅印、手抄通俗读物及戏曲文本。此类文献,是华北传统乡村社会历史之特殊写照,也是太行社会文化史研究之文本依据。

太行文献;专题文献;叙录文献

广义上的太行文书,与太行文献同义,是太行区域所存文献之总体概念。既包括严格意义上的太行民间契约文书,也包括散存于民间的政府档案,同时还包含传世学术典籍及民间日用类书。本组专题文献,以邯郸学院太行山文书中心藏教育及日用类书为主。包括清代课艺文字、民国时期及上世纪50年代初期乡村小学生作文、日记,乡间家庭通俗读物、戏曲文本等。

一、清代童生举业诗文

清代童生举业诗文1册(第1箱之第17包)。木刻本,浅黄格,外边框238*128mm,内版框181*103mm。四周双栏,面8行,行20格。中缝上端有“状元及第”字样,下端三字。诗文篇目依次为“举尔所知尔所不知”;“岭上梅得梅字”;“辞子曰毋”;“杏花处处红得红字”;“非礼勿视”;“晓来天欲雪得来字”;“君子病无能焉”;“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行之以忠”;“片片黄云似水流得流字”;“不及乱”;“四月清和雨乍晴得晴字”;“取士必得”;“岭上梅得梅字”;“君子亦有穷乎”;“人有不为也”;“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勤学得勤字”;“泽加于民不得志”;“风来花自舞得花字”。

按:据嘉庆朝修《大清会典》记载,会试两场表文改为“五言八韵唐律一首”,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开始;乡试加“五言八韵唐律一首”,自乾隆己卯科(1759)乡试始。秀才考试取五言十二句格律,举人乃至进士取五言十六句格律。此册科举作业,有八股文章,有五言十六句试贴诗,可证为童生应秀才试作业。本件文书,出于段姓古玩商之手,其来源大体在中太行一带。木刻制式作业本,中缝上端有“状元及第”字样,可见当日读书人之追求。文章及诗作,多有塾师删改圈点痕迹。天头及行侧,亦有批语多条。塾师批语针对性强,乃当日科举训练之实际过程之原始记录。“君子病无能焉”文后,有“可与论文”批。“片片黄云似水流得流字”诗后批曰:“此题是言麦之茂盛迎风旋转如”。“不及乱”文后批曰:“清机徐引”。“风来花自舞得花字”诗后批曰:“作文须选切实语,断不可泛套旧文”。“杏花处处红得红字”题,先是学生诗作:“纵目郊远望,春来杏花红。是谁攻鼓动,使尔巧争融。烂漫虽无定,芳菲似有同。花开盈北亩,叶抵应南宫。雨过蜂依蕊,风来蝶戏中。遥观通万里,散置在堂东。”其后有塾师代作:“那得繁花放,惟看杏朵融。日边都旖旎,云外亦丰隆。巧使胭脂染,翻令远近通。几番摇丽紫,十里舞甘红。舍北香应偏,江南蕊具同。名园欣驻足,诗思更无穷。”塾师代作虽寓意深远,却无学生天真烂漫之气。“八股”强调形成过程,于此可见。

二、赞皇李氏家族日用类书与日常读物

本宗文献共9册(第1箱之第14包)。《玉禅老祖解病书》,外边框161*110mm,内版框121*90mm,封面有“甲寅”、“李泌记”字样。《吕祖普度词》,外边框164*128mm,内版框145*105mm,封面有“甲寅”、“李泌记”字样。《买卖杂字》,手抄本,边框196*115mm,封面有“李泌记”字样。《名贤集》,外边框158*114mm,内版框124*101mm,封面有“李泌记”字样,扉页题“宋村文盛堂藏版”。《庄农七言》,外边框178*116mm,内版框130*100mm,封面有“甲寅”、“李泌记”字样,扉页题“衡邑三义堂梓”。《便蒙六言》,外边框174*115mm,内版框135*100mm,封面有“李泌记”字样,扉页有“堂梓”字样。《三言杂字》,外边框170*115mm,内版框133*103mm。朱色套印,封面有“李泌记”字样,朱色扉页题“何家村宝文堂梓行”。《杭州打药》,外边框181*123mm,内版框135*96mm,书后钤“赞邑□□书南掌薛克书母病印施”墨色长方印。《抗日三字经》,外边框141*86mm,内版框89*60mm,封面原题“李富群”,后避“富”涂改为“李福群”。上双栏,下三栏,左右单栏,版心有“第几页”字样。草纸,油印。

按:《杭州打药》书尾有“赞邑□□书南掌薛克书母病印施”印记,“南掌”村恰在赞皇县境内。本宗文献中,还出现“宋村”、“何家村”、“衡邑”等地名。赞皇县附近之栾城县、赵县、新乐县均有宋村;赞皇县及衡邑附近之武邑县、武强县均有何家村。可证其余文献,也与赞皇县相关。文献得于李姓古玩商之手,同期于此人手中尚购得赞皇县郭姓文书。故此组新旧类书并存之文献,可定为赞皇县南掌村或附近村庄李姓家庭文书。《玉禅老祖解病书》,木板刻图,十分形象。《庄农七言》木刻大字本,有木味,且有金石味,版本价值极高。《抗日三字经》,内容涉及“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等,可能为晋察冀边区所编印,最大可能为晋冀鲁豫边区所编印,赞皇县在抗战时期即属太行区所辖。赞皇李氏家庭所存《抗日三字经》,内容新鲜,文句通俗,且典雅有韵味。首句云:“大中华,好河山,人口多,地方宽。南印度,北苏联,小日本,在东边。”中间有句云:“我民族,总动员。打日本,已三年。”“打顽固,除汉奸。行宪政,首当先。”时代虽已变,文化传承方式却未变。①三字经之旧形式,从晚清、民初、抗战、内战到建国初期、文革时期乃至新时期,不断被融进新内容,以发挥其易读、易记、易懂之便,在不同行业、以不同方式存在。

三、木刻本《十字百家姓》

《十字百家姓》一册(第一箱之第二十九包),木刻版,外框154*112mm,内框125*99mm,扉页题“新刻写样”、“十字百家姓”、“礼义堂梓”,封面有“己丑年”字样,封底题“光绪十一年新正立”。首段为“传圣旨、听皇宣、赵钱孙李,边亭上、牢把守、周吴郑王,校场中、军马乱、冯陈褚卫,要和番、苏武去、蒋沈韩杨”。末段为“吕洞宾、问师傅、钟离宇文,一辈辈、出天师、长孙慕容,只等得、阎君唤、司徒司空,细参详、从头论、百家姓终”。篇终之后紧接一段文字,大字字头为“上大人,邱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也曾那编留”。首句曰:“上界有佛在心头,大小人家正好修。”最后句曰:“编成几句闲言语,留于人间解闷愁。”

按:此册《十字百家姓》,与任县冯村高氏文书等一宗,其中有晚清民初以降契约、日用类书、教材等,共有20余件。此册前缀“六字”之《百家姓》,以人物、典故将枯燥文字巧妙连缀,赋以故事、情节。末尾后缀则为“上大人”藏头诗。宋道原《传灯录》云:“或问陈尊宿,如何是一代时教?陈曰:‘上大人孔乙己’。”宋普济《五灯会元》载:“郭功甫谒白云,云曰:‘夜来枕上作《山颂》’,谢功甫大儒乃曰:‘上大人,邱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此册刻本,藏头文字略有变更,版本少见。

四、涉县寺子岩村小学生李金锁日记、作文

涉县小学生李金锁日记及作业(第5箱之第2包,第6箱之第1包),时间为1947至1953年间。存第5箱第2包4本,分别为日记2册,作文2册。第6箱第1包20余册,分别为课本、作业、作文、日记、笔记、杂字等多种。

按:作业封面两处有“涉县寺子岩村”字样,可证出于邯郸西部之涉县。主人李金锁家乡所在,为晋冀鲁豫根据地核心涉县一带。现存李金锁教育文献,包括课本、作业、作文、日记、笔记、杂字等类别。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状况、抗战、土改、翻身、生产、参军、互助合作、学校教育、抗美援朝等,内容十分丰富。《春天的早晨》作文中写道:“农人们很有信心,都知道八路军来了,分给穷人们地和农具,叫咱春耕……”杂字类书,以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杂字书为基础,加以时代新内容,同样值得珍视。《老百姓日用杂字》中道:“变工互助,人多力强。深耕细作,快收快藏。”“生活过好,要学文化。纸墨笔砚,一齐买下。”[1]“开会早到,积极发言。政府法令,讨论宣传。小调能唱,秧歌会演。见到坏人,劝他转变。”《老百姓日用杂字》中道:“支持抗战,送交公粮。送早送好,作人榜样。”其中可见中共对太行地区乡村社会改造与教育普及之影响。[2]

五、涉县马布村戏曲抄本

《小二黑结婚》戏曲抄本,共2册(第2箱之第10包)。边框195*137mm,封面有“第一本”、“第二本”、“新评戏”、“小说原著赵树理”、“评戏改编曹克英”等字样,钤盖“涉县马布村人民政府”朱文长方印。

按:赵树理,山西沁水人,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学校毕业,1937年参加抗日工作。1943年4月,赵树理在武安、涉县一带工作期间,同驻地房东一个到县告状的亲戚拉家常时得知,那位亲戚的侄儿叫岳冬至,是村里的民兵小队长,因为与从武安县搬进山里的一个叫智英祥的俊女子自由恋爱,结果被人以“搞腐化”的“罪名”迫害致死。县政府经过几番侦讯,冤情大白。其时根据地刚颁布《妨碍婚姻治罪法》,赵树理认为青年人自由恋爱结婚应当得到支持和保护。为解决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提高根据地百姓的思想觉悟,赵树理经过精心构思,于是年5月份写出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小说自出版以后,被改编成电影、豫剧、评剧、歌剧、连环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新编评剧,由“唐山评剧院”编导科长曹克英完成,是旧剧种与新内容嫁接的典型方式,其宣传效果之好,也为日后旧戏改造提供了参照。②赵树理小说在太行老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武安、涉县一带,本就是传统戏曲之乡,平调、落子,是当地影响巨大的民间地方剧种。加之是剧情发生地,《小二黑结婚》在当地演出之受欢迎,可以想象。

六、涉县《农民识字课本》

《农民识字课本》,新编第一册(第2箱之第50包),涉县冬学委员会编,1956年元月1日版。扉页编写说明云:“根据教育部‘识字教育第一、二步要求’,编写本书,供各村扫盲教学使用。”本册农民识字教材,涉及识数、家庭、农业社、四季生产、选种、民校、妇女解放、购粮证、购油证、社员证、棉布购买证、收借条、请假条等多种内容。

按:从根据地一直延续至上世纪50年代扫盲运动期间,《农民识字课本》一类教材,长期在太行地区流行。其中有木刻、石印本,也有铅印、油印本。有公开发行之本,也有地方自己发行之本。此类教材,是中共教育与动员农民的主要形式。从抗战到农业合作化运动,太行山区农民之精神面貌发生极大变化,其中农民识字课本一类教材之作用,不可小觑。

以上专题叙录文献,涵盖乡村日用、娱乐、教育、信仰等多项内容,形式多样且具地域特色。是华北传统乡村社会历史之特殊写照,也是太行社会文化史研究之文本依据。从版本文献角度作深入研究与系统整理,尚待时日。

[1]雷宏谦. 太行文书、太行文化与太行学——乔福锦教授访谈录[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4).

[2]乔福锦. 太行区“会社”改造的背景、方式及后续影响[J]. 邯郸学院学报,2015(3).

(责任编辑:贾建钢 校对:朱艳红)

① 参阅李沁锴《太行山文献〈杭州打药〉与〈吕祖普度词〉资料价值初探》2014年第6期;李延军《太行山文书中“抗日三字经”的独特学术价值》,《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6年第2期。

② 太行根据地戏曲演出,即使在战时也未停止。邯郸学院藏平顺县李庄文书,存42张单据,时间从民国36年至民国37年。落款单位分别有第二战区行营游击支队司令部第一基干、八路军游击队、平顺县民政局、平顺县财政局、平顺县差徭局、平顺县李庄编村村公所等。其中即有民国36年“戏捐”单据两种。

K877

A

1673-2030(2017)04-0034-03

2017-09-23

乔福锦(1956—),男,河北邢台人,邯郸学院太行山文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猜你喜欢
涉县字样边框
“合格”
加强地标产品保护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河北省涉县市场监管局推进地理标志工作发展纪实
“从来不知道哪天会有投资”
用Lightroom添加宝丽来边框
给照片制作专业级的边框
涉县“差评被拘”是法治中国的反面典型
民政部未批准任何带有“一带一路”字样的社会组织
外出玩
摆脱边框的束缚优派
邯郸涉县方言的“子”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