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视角下拓展高校校史资源育人路径探究

2017-03-09 14:56:15张子清
关键词:校史育人大学

张子清

(湘潭大学 党委宣传部,湖南 湘潭 411105)

三维视角下拓展高校校史资源育人路径探究

张子清

(湘潭大学 党委宣传部,湖南 湘潭 411105)

高校校史资源是一所高校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在激发师生爱校兴校之情、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形成、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具有独特作用。新形势下,高校要重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着力从文化育人、精神育人、实践育人三重维度,创新校史育人方式,拓展校史资源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校史资源;文化育人;精神育人;实践育人

高校校史资源是指高校在创建、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含学校既往的实物存在,也蕴含着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文化氛围、大学精神等教育资源,是一所高校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1]充分发挥校史资源优势,不断拓展校史资源育人功能,努力探索校史育人新途径,是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一 高校发掘拓展校史资源优势和育人功能的重要性

作为高校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校史校情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新形势下,高校大力发掘拓展校史资源优势和育人功能,既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高校自身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一)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任务,明确要求高校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青年大学生,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校必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育人功能的有效拓展,已成各高校聚焦的工作重点。因此,充分认识校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独特优势与作用,采取多种措施强化校史校情的发掘,利用校史资源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便是高校题中应有之义。

(二)提升高校自身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高校文化软实力是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大学校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品质,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的文化。[3]高校文化软实力是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是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和办学历程的不同,每所高校都拥有一部独具特色的建设史和引以为豪的发展史,承载着一所大学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实践证明,发掘高校的历史文化、优良传统和人文精神,整合校史资源优势,拓展校史育人功能,是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是凝练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增强高校文化力、精神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二 校史资源在高校建设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推进作用

高校校史是高校在长期的建设发展实践中不断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历史,是大学办学特色和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作为学校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高校校史在激发师生爱校兴校之情、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形成、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具有独特作用。

(一)激发师生爱校兴校之情

校史是学校历代师生共同书写的一部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建设史,一部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奋斗史,一部追求卓越、铸就辉煌的发展史。充分挖掘开发校史校情,并整合利用这一独特的教育资源,可以让广大师生熟悉学校建设发展历程,感知学校建设发展成就,领略学校人文精神,宏扬学校优良传统,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发师生爱校兴校之情,引导全校师生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二)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

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是全体师生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种特有风尚。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规范作用,它可振奋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斗志,约束人的行为。高校校史不仅真实记录了一所高校的历史发展轨迹,更是包含了一所大学的名师风采、校友事迹、育人环境(包括校风、教风、学风)等人文精神。[1]挖掘校史资源,可以让师生真切感知学校厚重的人文底蕴,继承和弘扬优良的办学传统,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

(三)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举措和重要保障。作为高校一种独特的育人资源,校史校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素材。校史校情一般都蕴含了感人的先进事迹、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丰富的爱国爱校内涵,具有真实性、导向性、贴近性、趣味性等特性,其内容既生动具体、亲切感人,又紧扣时代要求、新颖独特,易于接受,并满足学生要求,非常契合德育的认知规律。校史的这种特性决定了校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独特优势,容易得到大学生的重视与认同。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发挥校史这种独特的育人优势,不断挖掘整合校史教育资源,使高校精神和高校传统得以薪火相传,大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 拓展校史资源育人功能,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长期以来,作为高校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高校校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育人价值。当前,高校要重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充分利用校史资源和挖掘校史潜力,积极发挥校史特有的育人优势,结合高校自身特色,不断创新校史育人方式,拓展校史资源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一)以挖掘校史文化内涵为重点,发挥校史资源的文化育人功能

高校校史既是一种历史,也是一种文化。高校的建设发展史是一个凝练办学理念的过程,是一个形成办学传统的过程,更是一个积淀文化底蕴的过程,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要素。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史文化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高校要通过开展编修校史、征集回忆录、开展校史文化研讨、修建校史馆、修缮人文景观等工作,充分挖掘校史文化的丰富内涵,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以反映校史校情为主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加深大学生对校史校情的了解,增强大学生对学校历史文化和优良办学传统的认同,以独特的校史文化夯实校园主流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真正达到以史育人、以文化人。

(二)以提炼大学精神为核心,发挥校史资源的精神育人功能

大学精神溶铸了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传统,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锤炼学生品德人格和思想意志,并塑造学生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如前所述,作为高校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校史资源蕴含着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等内涵要素。通过不断凝练、传承与弘扬校史资源所蕴含的精神元素,着力拓展其德育功能,将这些精神要素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就能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爱校和爱国之情,能极大地提振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塑造大学生的高尚品格,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引导力和渗透力。

(三)打造实习基地,发挥校史资源的实践育人功能

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实践育人基地是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校史资源大都以实物状态或存于档案馆、校史馆,或立于人文景观场地,这为开发校史资源的实践育人功能创造了条件。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校史资源实践育人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依托宣传部、档案馆、校史馆等部门机构,精心打造学生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讲解员、勤工俭学者、志愿服务者等,定期在基地见习讲解校史校情和整理归类校史档案等工作;以学校举办校庆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直接参与接待校友、讲解校史、拍摄校庆宣传片、收集回忆录等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锻炼综合能力,在活动中感受学校文化魅力,接受学校人文精神洗礼,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和思想品位。

[1] 黄五星.利用校史资源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3(3):56.

[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2.

[3] 付晓东.对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考[J].学术交流,2008(4):186.

[4] 韩伏彬.近年来大学文化软实力研究综述[J].衡水学院学报,2011(3):115.

Exploring a New Way of Expanding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University History Resources In the Three Dimmensional Perspective

ZHANG Ziqing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4, China)

University history resources are the valuable culture resources and the spiritual wealth, which stimulat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love the school,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good school spirit and study atmosphere, enhance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e should,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ulture education, spirit education and practice education”, focus o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make great efforts to innovate the school history's education ways, expand its educational function, and explore a new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story of university resources; culture education; spirit education; practice education

2016-04-03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高校校史资源整合与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13C07)。

张子清(1974-),男,湖南嘉禾人,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湖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湘潭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G641

A

1671-1181(2017)01-0102-03

猜你喜欢
校史育人大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留白”是个大学问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校史故事演出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艺术品鉴(2020年11期)2020-12-28 01:36:54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大学求学的遗憾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