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淼
(阜阳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安徽 阜阳236041)
论“史境”的还原对高校中国美术史教学的促进作用
江文淼
(阜阳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安徽 阜阳236041)
“史境”是美术作品所依附的历史文化情境。教师应一步步引导学生以视觉形象的探索为旨归,通过对博物馆空间和历史空间所形成的空间史境的还原,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相互对照的中西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史境的还原,把单项的灌输变为师生双向的交流。这样才能在教师、学生以及美术作品之间进行多维度的互动,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吸收和借鉴民族优秀美术传统。
中国美术史;教学;空间史境;文化史境;还原
“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1]17中国拥有历经数千年不曾停止的对美的信仰,孕育出的中国美术史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院校开设多年并形成规范的一门课程。基于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尤其是在中华文化全面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把这门传统必修课上出新意,如何引领学生在活泼生动的氛围里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如何在寓教于乐中吸收和借鉴优秀美术传统,是摆在每一位高校美术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史境”在本文的语境中是指美术作品所依附的历史文化情境。对“史境”的还原可以把单项的灌输变为师生双向的交流,进而转变为教师、学生以及美术作品之间多维度的互动。通过对空间史境的还原,进一步深入至文化史境的还原,引领学生在立体的空间与情境中拨开笼罩着美术作品的历史迷雾,使中国美术史的课堂真正转变为探究式学习的舞台。
学习美术史的过程是对美术作品的原貌及其所产生环境不断建构与还原的过程,而头脑中的建构需要眼中的建构为依托。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亨利希·沃尔夫林等学者的大力倡导下,美术史教学逐渐从“以语言为基础”过渡到“以视觉为基础”。因此,美术史教材在不断改版中,图片资料的数量始终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美术史课程的讲授也变为对教材所遴选出的图片进行解读的过程。这些图片作为一种“中间介质”,把大量的美术作品“转译”为统一的影像资料。
但在转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面对二维的印刷图片,学生无法对美术作品不同的媒材、尺寸、形式具有感性的体验;其次,图片只会选取单一固定的角度进行展示,学生无法窥见作品在各个侧面所展示出的艺术魅力。若要使学生对二维的图片资料在现实空间中的体量及质感形成感性体验,高校教师就必须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把学生的视线从教室引向更为广阔的空间。高等院校所依托的城市一般都会建立规模不等的博物馆,这些公共空间便成为史境还原中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当学生走入博物馆空间,探索之旅随即展开,一个立体的艺术品世界开始在他们的头脑中慢慢形成。以先秦时期的青铜器为例,其艺术魅力总体而言可分为构思巧妙的形态、富丽精致的纹饰、风格多样的铭文三个方面。单纯翻阅书籍,印刷精美的图片虽可在一定限度内还原出纹饰的巧夺天工之妙、铭文的深沉隽永之巧,但其质感和体量感以及千年的沧桑岁月在实物上所留下的印记,学生只有亲见并全方位观赏后方会发出真心赞叹,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不可磨灭的印象。
同时,翻阅教材图片时,师生都从一个固定的视角进行观察。进入博物馆空间后,观者的视角会随着行走路线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这个可以随时移动的空间里,学生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从各个角度及方位欣赏艺术品之美。仍以青铜器为例,第一步远观形态(三足皆空、中可容物之鬲,圆腹、侈口之簋,长身、呈喇叭状之觚等皆显示出古人的匠心巧思);第二步近看纹饰(简洁朴素的弦纹、狰狞怪异的饕餮纹、形似爬虫的龙纹等装饰于器身);第三步细查铭文(其疏阔的结构、雄强的体势,印证着先秦文化的不朽光华)。又如展示于博物馆中的中国历代绘画作品,还原后的尺幅使学生并不能一眼观其全貌,必须步步走,时时移,画面细节会不断冲击学生的视网膜,使其始终保持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在参观博物馆的整个过程中,在什么样的文物前更多驻足,对什么样的展品提出疑问,以及提出何种疑问,自主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如在带领学生参观陶器的过程中,一位学生就对展厅中不起眼的角落里放置的一尊陶俑的性别提出疑问。通过事后翻阅相关资料,该生不仅了解了汉代男女不同的穿衣方式,而且对陶器的烧造工艺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里,学生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在图片与博物馆同类型实物的对照中获得极大的快感。
因此,高校中国美术史教学应和博物馆相互配合,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在步换景移中达到教学的目的。
博物馆空间并非真正的历史空间,在现存展品和原有实物中,还间隔着漫长的岁月。在学生对美术作品体验一定的体量感与质感后,回到课堂,教师需趁热打铁,为学生建构起第二重空间,即历史的空间。
美术史的学习过程是对美术作品历史真相的还原过程,是把分裂、肢解后的美术作品重新放归载体、建筑和历史环境中的过程。在对图片的选择中,对于雕塑而言,尽可能保留原先的建筑环境;对于绘画作品而言,保留其装裱形式、对尺寸的提示性细节和曾经的观看方式。
如学生学习长卷式绘画作品,如果通过图片学习,受美术史教材页面所限,一般展示其局部画面;而在博物馆中,长卷式绘画作品都被完全展开,静置存放于玻璃展示柜中。这两种展示方式都不能还原历史情境中古人的观看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在课堂上为学生重构欣赏长卷式绘画作品的历史空间。以卷轴画《清明上河图》为例,对其欣赏并非直接把视线流连于平铺的长卷上,而是一个慢慢打开的时间流逝的过程。因为中国本土的长卷几乎一律由右向左发展,视觉开始于右端,结束于左端。为了使学生拥有更为直观的体验,向学生展示了近乎1:1复制的《清明上河图》摹本,请两位学生在讲台前慢慢展开此画。在画卷展开的过程中,观赏者一边展开左手的画卷,一边收卷右手的起始部分,在卷收和展放中,引领学生回到千年前的情境中。学生把自己的灵魂暂时安放在宋徽宗身上,想象他在大殿之上,视线如何从郊野被牵引至汴河、虹桥,然后穿过熙熙攘攘的繁华街市,在城楼旁戛然而止,最后发出对画家张择端的赞叹。学生的视觉经验在浏览中经历了时间的逝去、新生,有繁华,有幻灭,有不可追回的感伤,也不时展现新的兴奋与惊讶。
通过把经典美术作品复制品作为道具,对美术作品所存在的历史情境予以介绍,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长卷形式是一种延续的、展开的、无限的、流动的时空观的物化形式。在千年之前并非像标本一样被固定展示,而是游走于不同人的手中。
如果说博物馆空间的还原是赋予美术品以质感,那么历史空间的还原就是赋予美术品以曾经的鲜活的生命。这也为下一步文化史境的还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美术是帮助我们超脱现实而求安慰于理想境界的”,“现实界处处有障碍有限制,理想界是天空任鸟飞,极空阔极自由的”。[2]477-478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美术史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构筑自足自乐的精神世界的过程。因为美术作品绝不是材料的堆砌,材料本身没有生命力,一件作品所具有的感人力量并不仅仅取决于技法的娴熟。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使学生停留在对美术作品物理属性的理解层面显然会使其认识浅薄化,容易使学生流于对形式主义的追求。在传授美术史知识时,学生不仅应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史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史境的在场还原,最终唤醒学生潜在的视觉审美、社会经验和文化认同感。
如在介绍元代山水画的过程中,应步步启发,使学生了解汉族知识分子在异族的统治下,心胸受到压抑,抱负无法施展,方吐而为山水,发而为水墨,掀开了逃避山林、隐于湖野的文人画新篇章,并请学生课后自主寻找画面细节佐证这一文化史境。有学生在对吴镇《渔父图》进行体察时,发现其上的题诗:“西风潇潇下木叶,江上青山愁万叠。长年悠优乐竿线,蓑笠几番风雨歇”,回归课堂后,通过教师讲解,深刻理解了作品歌颂归隐之意,以及作品所具有的强烈象征性。
中国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度,中国古代山水画艺术所追求的解脱的哲学,是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中,在主观消失在宇宙的自我忘却中,把人生、世界作为一个梦境、一个审美意象来玩味,从而获得永恒的解脱。在大的文化史境的统摄下,学生方能穿越物质层面,深入挖掘材料质感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属性和历史内涵,唤起自身更为深层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记忆。
我国当前基础美术教育思想与内容的转变,是变传统的重技法为整体美术文化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以开放的心态,不仅“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而且培养其“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3]101这就涉及到中西文化史境的对照还原,构建大美术的概念。
首先,中西方的美术历程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如西方古典写实绘画始终对写实性进行着不倦的追求,是研究人站在一个固定地点看出去的主观景界。教师此时可穿插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历史故事佐证这一西方绘画传统。如在《一个画商的回忆》一书中,就有一段生动有趣的描述:
雷诺阿在给我画像时说:“这是我亲自设计制作的,只是您坐在凳子上要注意保持平衡,此外,还不能摇晃身体。”可是,我一爬上平台,强烈的睡意就向我袭来,我的脑袋歪向一边,平衡随之遭到破坏,平台、凳子连同我一起全掉了下来。“真不幸!您的姿势不对!画像就要像苹果一样,难道苹果会摇晃吗?!”[4]34
此种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的焦点透视恰好与中国绘画中空间和时间混合表现的散点透视形成鲜明对比。“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与众中阴察之,今乃使人具衣冠坐,注视一物,彼方敛容自持,岂复见其天乎?”可见中国古代画家对视觉形象的僵化、机械的模拟往往不屑一顾,持批评态度。中国的绘画正如沈括所说是大自然的一个片段,随手捡来,然而却有特殊永恒的意义。中国艺术家所记录的并不是单独视觉上的经验,而是许多经验的集合。
立轴形式的绘画作品悬吊在墙壁上,是一个完整的绘画空间,但是在收卷和展放时,绘画空间的改变是西方硬框式绘画所没有的。知彼方可更好地知己,这种中国古典绘画卷收与展放中的时空意义在中西方文化史境的对照还原中更加分明。
其次,在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美术史知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的美术追求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中西方艺术家都具有对美的敏感和体悟,能够发现艺术中的美和生活中的美,对形式美具有一种特殊的敏感,且具有转化生活中痛苦的力量。教师为学生构建此种大美术观可使学生的艺术视角从课堂延伸至更为广阔的天地。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史境还原时应注意美术史课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不能将其等同于历史学、社会学、文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以探究视觉形象特点为开端,最终也应落回到视觉形象上去,在教学中不断纠正使用图片的便利性所带来的误导。史境的还原只是桥梁而非最终目的,通过重构美术作品所赖以存在的文化、礼仪和视觉环境,复原美术作品的原始状态,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悟中国艺术家用笔墨纸砚所构建的艺术世界。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5]32
无论是空间史境还是文化史境,因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式学习的过程,学生会提出教师难以预料的问题,这也是整个教学过程最可贵之处,也是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教师暂时无法解决疑问时,不能刻意回避,否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割断整个教学链。教师只有不回避问题的碰撞与交流,方可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教学相长的态势,进入良性循环,史境的还原才会真正对高校中国美术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董书慧,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3]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法)瓦拉德.一个画商的回忆[M].陈渊明,等,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艺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On the Recreation of"Historial Context"to Promote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rtHist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iang Wenmiao(Fuyang Teachers'College,Fuyang236041,China)
"Historical context"refers to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that is attached to the work of art.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visual images by recreating space historical context formed by museum space and historical space,and cultural historical context form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contrasting Chinese-western culture,and transform teachers'one-way inculcation into twoway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In this way,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on can occur among teachers,students and works of art,so that students can absorb and draw lessons from excellent artistic traditions of China while taking pleasure in what is taught.
art history of China; teaching;space historical context;cultural historical context;recreation
G642.3
A
1672-447X(2017)04-0126-04
2017-01-10
阜阳师范学院本科教学研究项目(2016PPJY04、2016PPJY06);阜阳师范学院质量工程项目(2015JYXM14);美术学省级特色专业(2013tszv023);美术学特色应用品牌专业(2016PPZY14)
江文淼(1987—),安徽阜阳人,阜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民间美术、中国美术史。
责任编辑:吴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