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关怀视域下体育教学评价探析

2017-03-09 13:51孙成林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视域生命体育

高 嵩,孙成林)

(黄冈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在建设“健康中国”战略的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竞技体育“世纪转型”、社会体育如火如荼、全民健身翻波浪涌、体育产业蒸蒸日上,在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学校体育环环相扣、承上启下。全民健身和社会体育需以学校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必以学校体育为源泉,诚然,学校体育确以其自身的范围广、活力强等特点,间接制约和影响着竞技体育,直接影响着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1]。现代体育教学是一个师生间传承操作性知识的闭合环路,它是由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若这一教学系统出现环节的缺失(或不完善),则学校体育所禀赋的价值以及学校体育的目标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依托。本研究将在生命关怀视域下对学校体育教学评价进行解读,旨在理性审视和科学把握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生命意义,进而促进学校体育教学与评价向“衡态”发展。

1 生命视域与体育教学评价概念解读

视域是指相对于一定知觉者而言一定的知觉范围[2]。视域表明在知觉领域呈现给人们的物除了有一个“焦点领域”之外,还包含一个“焦点外领域”(或边缘领域、背景领域),两者共同组成视域的“共呈”地带。因此,视域是人们思维所能涵括的范围。人生命的价值是积淀于自然生命之上,形成于精神生命之下,而体现于社会生命之中[3]。应然,生命视域是从人生命存在的视角下看待和思考人的自然、精神和社会价值所在。我国体育领域进行新课改以来,生命教育成为了学校体育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亦是学校体育教育理论界热议的一个重要议题。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是不可逆的。由此,生命教育备受现代教育的关注,它关注生命的质量、长度和价值,尤其是在建设“健康中国”战略的当前时代背景下,对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的关注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体育教学评价是根据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体育教学效果做出描述和判断,它是基于体育教学事实的一种体育教学价值评价。目前,学界对教学评价内涵的界定可分为三类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教学评价是对教学中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学习与发展的评价(教学评价即学生评价);第二类观点认为: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教学评价即学生评价加教师评价之和);第三类观点认为:教学评价指对教师教学工作、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评价(教学评价即课堂评价)[4]。虽然,目前关于教学评价的界定在学界尚未达成一个统一的权威认识,还存在不同观点的争鸣,但体育教学评价的价值在学界已达成共识,即——体育教学评价是一项关乎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工作,它即关涉学校体育整体改革发展的方向,又关乎学校体育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还关乎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更关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主体——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建设“健康中国”战略的贯彻落实。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是一个教学价值的判断,应然,要从生命关怀的视域下探究其是否满足教学主体的需要作为根本的出发点。

2 体育教学评价的生命意义

体育教学评价,无论对社会、对教师、对学生还是对学校体育都是十分重要的,就学校和体育教师而言,重在了解当下,进而预测和把握未来;就学生而言,则是如何更好地改善学习状况,从而成为一个有美德有真知有健康的社会有用之才。学者认为:学校教育是直面生命,通过生命教育,进而提升生命质量的社会活动,是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神圣的、高尚的教育事业[5]。鉴于此,生命评价应关注每一个生命的整体性和生命在运动中发展的现实性。同时,这一观点亦为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开出了科学处方:走进学生的心灵,迎合学生的预期,培养学生的自信,启迪学生的智慧并迸发火花。

生命评价是一种蕴含生命化的发展性、人文性的评价方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关注生命评价,强调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将知识技能融入生命之中,尤其关注体育教学对学生未来成长过程中的生命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它着眼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学生离校后未来生命意义的提升。生命评价珍视学生个体生命存在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6]。因此,学校体育教学要充分利用自身有效的、现有的体育资源,使学生“生智育慧、塑形强体、培养精神、铸型人格”,教学中,在理解人生命内涵、文化传承(操作性知识代际传承)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满足学生的生命发展需求,进而提升受教者的生命质量和价值,这是学校体育教育之根本。

综上,在生命关怀视域下,体育教学评价要从学生个体生命的特质出发,体育教学观的轴心也要从“物”化的体育向“人”化的体育方向转换,科学处理好人的生命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真正提升体育的生命教育意义。鉴于此,体育教学评价只有脚踏实地的回归生命教育,才能努力寻找并践行学校体育的价值所在,让学生的生命尽享体育之阳光的滋润。

3 体育教学评价生命关怀的路径选择

在生命哲学视域下,体育既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又是生理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还是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的统一[7]。诚然,从学校体育的本源管窥,体育教学评价着力于对身体发展的需要、对文化传承的需要(即:操作性知识传承的需要)、对生命发展个体的体验需要和对个体情感体验的需要。然,反观现代体育教学评价,不仅受到工具理性的支配,而且富有浓厚人文精神的生命存在意义亦被忽视。目前,体育教学评价皆以运动技术的技评与达标、体育课的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等整齐划一“量化评价标准”构成了评价的全部内容。从关注生命的角度出发,厘清体育教学评价与生命过程的必然联系,这样,体育教学评价将会更具有科学性,评价内容和方法亦将禀赋新的内涵,进而实现体育教育评价之本源的理性回归。

3.1 融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突出生命质量的评价

伴随学校体育的新课改,新兴的课程理念孕育而生——课堂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与彰显成为了现代体育教学观的新要求。其中,体育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是指用量化的指标科学地反映学生在运动素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等指标发展变化的程度;体育教学评价的人文性则是指在关注学生生理、生化指标发展变化的基础上,聚焦学生的成功、喜悦、自信心、成就感、满足感和运动的愉悦等心理体验。同时,鉴于这种心理体验是一个持续性、积累性的效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作为教学效果评价者的体育教师,既要对结果进行评价,又要对过程进行评价,且突出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突出关注学生在操作性知识(或体育素养)初始基础上提高的幅度、发展的程度。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热情,营造蕴含生命力的课堂氛围,将体育课技术的技评与达标、身体素质达标、运动技能培养等内容与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相融合,就运动技术对未来生命的影响、关系、意义和价值进行理论阐析和操作上的表达,注重运动技术禀赋的生命意义所在,反对实然基础上的“操作性知识技能课堂”置换应然基础上的“生命化操作性知识课堂”。

3.2 蕴含生命发展的丰富性,凸显生命精神的评价

体育课堂是激情飞扬、彰显“精、气、神”和人性的舞台,是张扬个性的乐园。体育教学要在教学的课堂设计、课堂导入、技术各环节的划分、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教学阶段的转化等各个环节上进行引导和教化。体育是人文精神的化身和载体,它通过强健的体魄来实现“更快、更高、更强”,鼓励人们参与竞争,促进和固化民族的活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8]。生命的意义在于克服一切障碍、创造属于人的世界中的自我肯定和自我确证[9]。同时,事实亦证明:无论成功与失败,唯有亲身经历方有实现精神上超越的可能性[10]。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丰富的生命情感和体验,历练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领悟生命的丰富价值,在体育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领学生直面困难和挫折,不断战胜自我。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因此,体育教学评价更应该突出评价对人生命精神育化作用。

3.3 关注教学主体间性,彰显生命过程的主体性评价

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11]。教育的目的就是把自己培养成自己突出和展现自我生命价值的人,它是人所追求的一种自觉活动,也是在教育语境下实现主体之间某种意义的关联,使学生得到更大程度的自我展演。应然,体育的真正魅力并不是某种动作(或技术)的简单操作(或身体操练),而是一种和谐、互动、自我展示且凸显生命价值的师生双边活动。主体间性的教学观,突出了师生间互为主体的双边关系,在师生间操作性知识传习的过程中将力量、速度等运动素质所创造出的运动美、身体美和人类智慧充分展演,实现人由身体到心理的满足,进而实现对生命的教育意义[12]。

在操作性知识的传承过程中,课堂在平等、公正、民主与和谐的氛围中延展,同时,将学生置位于主体位置,让他们以主人翁的角色实施评价权力,构建教师与学生评价主体间的良好关系。评价主体中出现学生因素,有利于评价的多维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使学生个体独有的亮点得以彰显,不同亮点交汇铸成多彩花园,学生的主体性、个人特性得以充分展演,突出了教化,彰显了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体育教学评价中,提倡学生自我评价,有其特定的目的所在,教学评价促进了评价意义的构建,保证了评价质量,且评价成为多种主体之间的活动过程、成为促成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手段和一种教育方式,进而发挥了评价的教育和育人功能。

3.4 融合多元评价,体现度的教学评价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新课标》的教学旨向。这一教学理念要求在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要融合多元评价原则且要把握多元的度。“度”是用来表明事物的大小、强弱、高低等特征的程度和限度[13]。体育教学评价的度是指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的限制程度。体育教学评价度的把握对体育教学的良性运行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新课该强调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团队意识培养(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学习态度、情感体验等多元维度,身体素质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生命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生命的价值、过程和进展。因此,体育学习评价不能简单的量化,而应采取分项和多维评价。分项评价可以使每个学生均能展示各自的优点,进而获得教师肯定和表扬,并体验成功。教育者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而创造性地使用各种评价手段,巧妙地发挥评价的作用,使评价体现客观性、真实性、个性化和可行性,进而使学生真正受益,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和真义[14]。

因此,在体育教学评价中,要注重并融合多元评价原则——即:定期性评价和经常评价结合、综合性评价与专项评价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客观性评价与主观性评价结合、回望性评价和前瞻性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等原则[15]。同时,体育教学评价中,在综合运用多元评价原则的基础上要把握好各种评价的“度”。

3.5 注重评价标准弹性,体现生命气息的评价

传统体育教学评价一直努力追寻评价的客观化。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学期之初即向学生讲述本学期运动技术评价的量化标准,通常以物理量度(速度、远度和高度等)客观标准化的数据来衡定学生的成绩,这种只重视经验知识,忽视学生的直观体验,评价仅仅以量化的可考核项目为准绳,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生命的了解、关注、关怀与呵护。教育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生存首要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而且是人的价值生命实现[16]。教育的出发点是生活中具体的人,生命评价遵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17]。体育的生命品性和体育学科的教育本质决定了生命关怀是体育的终极价值取向[18]。由此,体育教学评价是一种生命价值关怀的互动活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虽然,评价标准是既定的,但是制定评价标准的人是灵活的,在制定评价标准之时,应该把握环境和学生的复杂性,因时、因人而异,提倡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结合,评价在标准的基础上体现弹性,进而延伸师与生之间互为主体的关系,在互动过程中体现评价对生命的人文关怀和体育教育的终极价值取向。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实践告知:考试的内容并不一定有用,有用的内容并不一定适合于考试。生命化教学评价,是新课改理念下体育教学评价的新理念,评价关注于情感、态度、意志的培养,关注于精神生命的发展。在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从生命关怀视域出发,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超越,注重评价对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肯定和自我超越。融合生命发展规律于体育教学评价之中,使体育课堂教学直面生命,最终体现并提升人的生命意义,这是体育教学评价的应然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洪潭. 技术健身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 张再林. 从“视域”到“共呈”[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0(2):90-94.

[3] 童锦,纵艳芳. “生命”视域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10,17(1):50-53.

[4] 郭宁. 关于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体系研究[D]. 锦州:渤海大学,2014年.

[5] 宋斌华. 试论新课程视野下英语课外作业的内涵与功能[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20):46-48.

[6] 王景英.教育评价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7] 何劲鹏,姜立嘉,杨伟群. 生命视域中体育教学的哲学思考[J].体育学刊,2006,13(2):89-91.

[8] 苏苗,刘云朝. 人学视野下人本体育观与学校体育实施路向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07,22(1):93-96.

[9] 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362-377.

[10] 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73-178.

[11] 安玫. 主体间性思想内涵二维解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3):52-54.

[12] 何劲鹏,姜立嘉. 生命哲学视域中的体育课程观内蕴[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56-58.

[13]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概论》讲义:第十八章社会控制[R/OL]. [2012-11-02]. http://gggl.100xuexi.com/SpecItem/SpecDataInfo.aspx?id=ea6b3aea-453e-4105-9dc4-72849c1ccf84.

[14] 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的本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9.

[15] 李旭.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16] 郭元祥,胡修银.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2-28.

[17] 姚蕾,杨铁黎.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1.

[18] 时震宇. 体育教学评价中学生生命关怀的缺失与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5):62.

猜你喜欢
视域生命体育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