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波 韦舒静 徐皙婷 粟志华 覃文龙 黄敏红
(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1 超声科,2乳甲外科,南宁市 530022)
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检查中的护理配合▲
马少波1韦舒静1徐皙婷1粟志华1覃文龙1黄敏红2
(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1 超声科,2乳甲外科,南宁市 530022)
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56例通过普通二维甲状腺超声检查后需进一步明确结节性质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根据造影结果对感兴趣的结节进行弹性成像检查,通过两种结果对比判定结节的性质。护士在检查过程中全程参与,包括造影前的人员宣教、药品准备、静脉通道的开通,造影中的同步配合,造影后的观察,确保检查顺利进行。结果156例超声造影检查病例中,造影成功率100%,除1例主诉用药后稍有头晕外,其余均无不良反应。头晕的患者在稍事休息后症状自行改善,未做特殊处理。联合弹性成像检查者50例,患者无不适症状,均能配合完成检查。结论甲状腺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检查中,护士高超的穿刺技术、过硬的急救技能及丰富的护理经验,是造影检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弹性成像;护理配合
甲状腺声学检查因其方便、快捷、经济,成为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中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成人发病率>50%,其中7%是恶性。一般应用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来评价甲状腺结节,其准确率为74%~82%[1],但仍有部分甲状腺疾病因病因错综复杂,仅依靠常规检查方法无法确诊。
甲状腺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的出现有效地填补了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的不足[2]。超声造影是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实时观察病灶的动态灌注过程,以不同增强模式分析良恶性的检查手段。弹性成像检查通过红绿蓝三色弹性图像分级,进而分析其良恶性,最后统一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决定治疗方案及随访提供更有力的依据,但其诊断过程离不开医、护、患之间的密切配合。本科对156例具有临床手术指征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并根据具体病情选择联合弹性成像检查,现将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行超声检查,考虑恶性病变可能性大及为良性病变肿块≥1 cm(具有临床手术指征)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56例。其中男89例,女67例,年龄31~78岁,平均52岁,均排除造影剂使用禁忌。
1.2 仪器和方法
1.2.1 超声造影 采用德国飞利浦Iu Elite彩超仪,造影探头L9-3,频率3~9 MHz。造影前签署“超声造影知情同意书”。首先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了解结节的数量、位置、大小、形状、边界、回声特征等,做出初步判断;继之用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检测病灶的血流特点;最后经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六氟化硫微泡,意大利Bracco公司,商品名:声诺维)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选择病灶的最佳显示切面,固定探头,切换至实时灰阶造影成像模式,经肘浅静脉团注造影剂2.4 mL,随后快速注入5 mL生理盐水冲管。同时启动计时器,记录动态图,实时观察病灶的造影剂灌注情况,并根据不同增强模式对肿瘤的良恶性作出判断。整个检查过程需要15~30 min。患者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检查结束后,观察至少15 min,如感心慌、胸闷等不适反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1.2.2 弹性成像 使用日本阿洛卡公司生产的AlokaProsound F75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探头频率7.5~12 MHz。患者取仰卧位,检查医生常规甲状腺超声扫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切换到弹性模式,行甲状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操作时探头尽量与颈部皮肤贴合,施力方向尽量与皮肤垂直[3],显示结节并相对固定探头位置,手持探头在结节部位做微小的运动,使显示屏压力指示条数字为3~4,并使感兴趣区域大于结节2~3倍,动态观察超声弹性成像图,得出甲状腺结节的硬度分级。
2.1 造影前准备
2.1.1 环境准备 专用超声诊室,配置空气消毒机,温度设定20℃~22℃,环境清洁,宽敞明亮,方便操作。造影前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
2.1.2 物品准备 准备好穿刺物品、止血带、复合碘皮肤消毒液、注射器、无菌棉签、造影剂、0.9%生理盐水、无菌敷贴、20#留置针、抢救车、氧气装置。
2.1.3 患者准备 造影前签署“超声造影知情同意书”,询问过敏史。指导患者着宽领或无领服装,取去枕平卧位,头尽量后仰,去除颈部挂饰,充分暴露颈部检查区域。告知检查过程中尽量保持颈部位置不变,必要时按照医生要求左侧或者右侧偏头,造影过程中口令下达后禁止吞咽口水等。对患者进行简单的造影知识宣教,告知造影检查的方法及意义,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造影检查。
2.1.4 建立静脉通路 患者取仰卧位,选择左侧(医生一般在患者右侧进行检查)相对粗、直、有弹性、无静脉瓣、易于固定的周围浅静脉进行穿刺。成人首选头静脉、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由于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离心较远,一般不选择。在选择的静脉上方扎好止血带,嘱患者握拳,使静脉充盈,常规消毒穿刺静脉,待干。护理人员左手按住穿刺点远端,拉紧皮肤,右手捏紧留置针针柄,与皮肤呈15°~30°,快速进针穿过皮肤层,再缓慢进入血管。见回血后将针体放低角度,与血管位置持平,再推行0.5~1 cm,右手固定针柄,左手将外套管全部推入静脉,右手将针芯拔出,放入锐器盒内,用无菌敷贴固定。回抽血液证实针套在血管内后推入少许生理盐水,封管,待用。
2.1.5 造影剂的配置 超声造影使用的造影剂的六氟化硫微泡,属于第二代造影剂[4],于2004年在中国应用于临床,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超声造影剂。本品包装为冻干粉剂,59 mg/瓶,为惰性无毒气体,在水溶液中溶解度极低,稳定性好,溶解后呈乳白色混悬液,易于沉淀。将造影剂从包装袋中取出,打开塑封盖,使用专用配液穿刺器,注射器抽吸无菌生理盐水5 mL向瓶内注入,用力振摇20 s,使冻干粉完全溶解分散直至成为乳白色均质混悬液状,盖好瓶盖待用。造影剂溶解后的有效期为6 h,但是造影剂在保存过程中微泡会出现破坏,为了不影响造影效果,一般建议现配现用。
2.2 造影中护理 检查医生先行二维检查,确定结节大小、位置、边界、血供、内部回声、数目, 选择感兴趣的结节,找到最佳显示切面,固定探头的位置不变,切换至实时灰阶造影成像模式。当屏幕上显示出超声造影界面时,护士嘱患者禁止吞咽口水及说话,禁止改变颈部位置,同时摇匀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剂药液,使药液成为乳白色均质混悬液状,抽吸2.4 mL,待医生发出口令。快速团注入静脉导管内,速度2.5 ml/s[5];随后快速注入5 mL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医生同步启动计时器,记录动态图,图像连续采集时间至少2 min,所有数据存入硬盘待脱机分析[6]。因此时医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造影剂对病灶灌注的观察上,故护士应该认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注意观察患者脉搏、呼吸、面部及皮肤色泽,有无胸闷、头晕、头痛,必要时监测生命体征,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可摇手示意[7]。
2.3 造影后护理 造影完毕后,嘱患者静卧或者静坐休息,观察15~20 min,保留留置针至少20 min后再拔除,告知患者如有不适,立即报告医务人员。
2.4 弹性成像护理配合 医生通过造影观察患者甲状腺结节的具体情况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弹性成像检查。如需进行弹性成像检查者稍待休息后移步至专用超声诊室进行检查。护士应关心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带患者到专用诊室,嘱患者需要进行体位配合:去枕平卧,头尽量后仰,尽量不要开口说话及吞咽口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不适及时处理。留置针保留至弹性成像检查结束。
经过超声造影明确诊断,156例中甲状腺癌11例,单纯性甲状腺囊肿3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6例,造影完成率100%,除其中1例于造影完毕后诉稍头晕外,其余病例均无不良反应,未诉头晕、头痛、胸闷,未出现皮疹、瘙痒症状。出现头晕者稍事休息后症状自行改善,未做特殊处理。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甲状腺疾病的筛查确诊方法越来越多,相比普通的检查方法,超声造影具有高清晰度、高对比度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临床采用。超声造影检查过程中,造影图像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生对病情的诊断。因此,医护之间的默契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通畅的静脉通路是患者的救命通道,对造影剂顺利到达病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造影剂为磷脂六氟化硫微泡制剂,平均微泡直径为2.5 μm,为避免细小的针头对造影剂的破坏,同时保证造影剂可以快速到达病灶组织,形成高质量的超声造影成像,对静脉穿刺有较高要求。超声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保证造影剂快速足量地到达病灶。
患者被告知颈部有可疑团块需明确诊断时,往往会出现恐慌情绪,对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抱有极大期望。但是对超声造影准确性的怀疑,对造影的方法及过程的不了解,都会使患者出现既希望又害怕的矛盾心理,变得敏感猜疑。医生、护士应针对患者的不同年龄及文化程度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健康知识宣教[8],告知患者超声造影是一种先进的检查方法,准确率高,较其他检查方法更便捷、更安全。使患者了解检查方式及超声造影检查的优点,可缓解紧张情绪,能够很好配合,保证造影检查的顺利进行。
超声造影剂六氟化硫微泡作为一种应用最广泛的造影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动物试验及临床应用表明,其安全性与0.9%氯化钠注射液无明显差异[9]。但是极少数患者由于特殊体质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因此,为预防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超声科医生和护士应掌握造影禁忌证,明确适应证,造影前注意询问过敏史,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护士在配合医生做造影检查时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熟练掌握急救技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造影取得的临床效果,超声造影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超声造影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要获得满意的造影图像,护理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杨锦茹,薛姗姗,张 华,等.超声造影鉴别良恶性甲状腺实质性结节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7):59-62.
[2] 徐皙婷,马少波,黄敏红.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肿瘤预测值评估的初步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0):54-57.
[3] 周 琦,姜 珏,马文琦,等.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对比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7):584-587.
[4] 张艳梅,杨 明.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剂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9):927-928.
[5] 伍冬冬,吴丽萍,吴昌财,等.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中的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8):2741-2745.
[6] 陈立斌,张盛敏,曹 涌,等.二维超声评分法与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微小甲状腺结节的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11(6):21-25.
[7] 徐 丽.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9):94-95.
[8] 王 雪,洪 利.延续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8):1352-1355.
[9] 李 卉,王梅康,韩 盈,等.六氟化硫微泡静脉注射致过敏性休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11(2):113,116.
广西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20153333)
R 472
B
1673-6575(2017)06-0863-03
10.11864/j.issn.1673.2017.06.51
2017-09-22
2017-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