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隆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贵州 黔西南 562400)
小儿肠套叠多层螺旋CT应用
陈星隆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贵州 黔西南 562400)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我院2012年~2016年小儿肠梗阻CT病理50例,所有患儿均采取多层螺旋CT进行检测,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应用螺旋CT的平均诊断时间为(53.5±1.9)min,诊断的准确率为96%,CT诊断的征象包括靶征、双肠管征、彗星尾征三种。结论小儿肠套叠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具有诊断时间短,诊断准确率高的特点,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在临床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中被广泛的应用。
小儿肠套叠;多层螺旋CT;应用
小儿肠套叠主要分别为原发性肠套叠和继发性肠套叠两种,其中以原发性肠套叠较为常见。对于肠套叠患儿,如果在临床中不能及时的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则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对小儿肠套叠予以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患儿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探究多层螺旋CT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共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肠梗阻的患儿进行研究,现将多层螺旋CT的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我院儿科收治的50例肠套叠的患儿,本次研究选取的时间段在2012年~2016年,本次研究应用的检查设备为多层螺旋CT。该设备由飞利浦生产,型号为:Brilliance40排螺旋CT,50例患儿中包括男性患儿38例,女性患儿12例,患儿的年龄在2个月~1岁之间,平均年龄在(9.2±1.3)个月,患儿的发病时间在8~22 h,平均发病时间在(28.7±2.4)h,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有10例患儿表现为腹痛,有8例患儿表现为呕吐,有32例患儿出现果酱样大便,所有患儿的家属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1.2 研究方法
应用飞利浦Brilliance 40排螺旋CT对患儿进行检测,对该CT的相关参数进行设置,扫描层厚:3 mm,层间距:3 mm,螺距:0.8,电压:120KV,重建层厚2 mm。让患儿取仰卧位,用铅橡胶对患儿的生殖器官、甲状腺区进行遮盖。为了防止患儿哭闹影响检测的结果,可以在患儿进入睡眠后,对其应用螺旋CT进行检查,对于不能没有处于睡眠状态的患儿在进行检查前,可以让其先口服浓度为10%的水合氯醛,应用CT检查的扫描范围:患儿的膈肌至耻骨联合。主要对患儿的病变部位,形体、内部结构以及病变的大小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该图片形成后,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对其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应用螺旋CT诊断的时间、准确度以及CT诊断征象,探究多层螺旋CT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效果。
2.1 诊断的时间
患儿应用螺旋CT的诊断时间最短的在(46.3±2.5)min,最长的时间在(58.7±1.6)min,患儿的平均诊断时间为(53.5±1.9)min。
50例患儿经过螺旋CT进行诊断,确诊为小儿肠套叠的患儿共48例,误诊2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6%。
2.3 肠套叠应用CT诊断的征象
应用螺旋CT对小儿的肠套叠进行诊断,其重要的征象包括三种,第一种为靶征:靶征主要是指扫描层、肠管之间呈现垂直关系,肿块表现为圆形,一般该征象主要发生在肠套叠的体部。第二种为双肠管征:双肠管征主要是指套入的肠管在体部套入后,出现变细的现象,但是在CT下可以清晰的观察患儿套鞘部的肠管。第三种为彗星尾征(肾形状征),彗星尾征(肾形状征)主要是指套叠肠管和CT扫描之间呈现平行的关系,该征象主要发生的部位为套叠的尾部,表现为套叠肿块内部有肠系膜影。
3.1 小儿肠套叠发生的原因
小儿肠套叠发生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可能与下列几种因素有直接的关系,第一,遗传因素。对于有肠套叠患者家族发病史的患儿更容易发生肠套叠。第二,回盲部解剖因素。在婴幼儿时期,由于婴儿的回盲部游动性较大,肠系膜较长,且回盲瓣肥度过厚,因此大部分婴幼儿回肠瓣会凸入盲肠中,除此之外,在该部分的淋巴组织相对较为丰富,因此,一旦受到炎症的影响,则其容易出现水肿等症状的发生,进而出现套叠的现象。
3.2 小儿肠套叠的治疗
手术治疗是小儿肠套叠治疗的重要方式,在手术前,需要对患儿进行胃肠减压,在手术中需要探查是否有诱发肠套的气质性病变,在手术后,要对患儿的术后并发症进行预防。除了手术治疗外,钡剂灌肠也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应用钡剂灌肠,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的特点,成功率较高。
3.3 研究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50例肠套叠患儿均采取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其平均诊断时间为(53.5±1.9)min,诊断的准确率为96%,可见,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时间短、准确率高的特点,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对于小儿肠套叠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诊断时间相对较短,且误诊率低,得到患儿家属的认同,因此在临床该疾病的诊断中被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赵学雷,耿小路,曹维彬,毛艳蕊.多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建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6): 42-43.
[2] 王艳峰.多层螺旋CT(MSCT)在急性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5):295+297.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26.5
B
ISSN.2095-8242.2017.08.1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