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北师大南奥学校 张彩虹
高效课堂实施以来,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一线教师关注和试图解决的问题。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看通过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看学生是否获得了进步和发展。运用“思维导图”就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式之一,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
1.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识记枯燥无味的生字词。
2.学习用简单的气泡思维导图来梳理文意。
思维导图(也有人叫做心智地图、脑图),英文是:Mind Map 或者 Thinking Map,是一种以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以头脑风暴(激发灵感)方法为基础,建立一个适当或相关的概念性组织任务框架,充分利用人类左右脑的生理机能,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简单却又极其有效。
美国课堂,老师广泛的运用“思维导图” 帮助孩子们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开启孩子大脑的无限潜力,但大多数是运用在中高段年龄的孩子身上。顿时我的脑海里就浮现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讲,是不是也可以去尝试用简单的思维导图来学习语文知识呢?没想到这个想法一抛出就得到家长们的强烈支持。如何让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学会做思维导图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尝试。
第一,介绍简单的气泡思维导图,让学生有个大致的认知。思维导图一共有哪些分类?
第二,教会学生如何画气泡思维导图。
为便于学生理解,尽快学会画思维导图,我选择了画气泡思维图,Bubble Map(气泡图)由许多泡泡组成,中间部分是主题泡泡所要描述的核心问题,周围的泡泡通常称为“属性泡泡”,每一个属性泡泡都有一条线和主题泡泡相连接。
第三,思维导图的运用与实践。
随着拼音学习的结束,开启了语文识字之旅,在一次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进行了一次用气泡思维图来识记新字词的头脑风暴练习,刚开始,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我就专门示范讲解、训练了一下气泡图的基本图形和绘制方式,将语文识记生字中的“熟字加熟字”“偏旁加熟字”等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变成气泡思维导图的形式出现,并让学生同桌间用气泡图对生字进行讨论归类(结构、偏旁等),再由小组上台来回报并展示他们的气泡图,这样让原本只是口头表述的抽象思维变得更加直观具体,也让原本枯燥的识字内容变得更加具有操作性了。学生也更有兴趣了,经过几番训练学习下来,学生对简单的气泡思维导图运用慢慢熟练了,我就又尝试让学生将气泡图用到理解文意上来。比如:在学习第六课《比尾巴》时,在读文之后,让学生小组讨论,用气泡图的形式画出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尾巴?他们的尾巴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时,结果是出人意料的惊喜。每个小组都能找到重点并且很好地画出思维导图,并且通过思维导图很轻松的就理解了课文的意思,有些学生还通过思维导图在课堂上就把课文给背诵出来了。
第四,灵活运用与渗透。
学生的思维导图画好后,鼓励孩子到讲台上对自己创作的思维导图进行分享、讲解,老师和同学共同进行点评分析,取长补短。同时提出新的要求,鼓励学生向更深、更多的主题层次发展;逐步训练学生画出更完整的、有个性的思维导图。
当孩子们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那满怀激情、信心、活力的脸庞,立刻深深感染了教室里每一个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方式,经常得意地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就连外出亲子活动回来之后,孩子们都能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这愉快的一天记录下来。
通过不到一学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实践与运用,通过对比,使用前,学生思维零散,使用思维导图后,学生的思维思路清晰了,所学知识得到了延伸拓展。我们和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实践过程中都收获了很多。原来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记忆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现在上课积极,思维活跃,全体参与,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思维导图”的运用,给予了一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良好机会。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占绝对优势,因为学生绘图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技能提高的过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像一棵放射性的“知识树”,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序列性,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我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之路上继续探究,合理利用思维导图,使孩子们养成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理的习惯,建立各自的知识体系,真正学会学习。根据一年级的实际,进行不同方式的课堂教学,探究将思维导图作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最终达到了研究目标,而不是只将此研究停留在中高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