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中心小学 林 军
面对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启动后,教育者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激发农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是一道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等各方面限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令人堪忧。本文就从培养和规范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尊重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有效性;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各方面做了分析,希望对以后的工作和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许多农村学生最爱问的问题就是一个字该怎样读,一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这种情况下语文老师不要轻易地告诉他,而应该让他去查工具书。农村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语文基础就不牢实,不会查字典,在学生刚进入低年级时,老师就要教会学生查字典。
要对孩子的坐姿、执笔方式、工整程度等严格要求,鼓励学生工整、规范地书写汉字。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熟读和背诵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经之路。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熟读、背诵课文对人的文化积累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懒于动笔,我们就要求每个学生坚持写日记,把平时看到、听到的事及名言警句记录下来。开始时,不要要求过严,可以写随笔、可以写流水账、可以写支言片语。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素材就会丰富了,内容就自然而然的运用的文章中去了。只要我们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学生一定会写出有血有肉、内容详实、生动感人的佳作。
学生课堂上爱接老师说的话,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面对学生的这种毛病,教师当然不可能容忍,要在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再去批评。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
师生关系的融洽能够让学生很好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并且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这个尊重学生,和学生之间构建和谐关系,首先就表现在要关爱学生,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例如,如果在课堂上,一个老师一味的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教育和批评,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习上的压力,同时对老师也会从心底有抵触的情绪,这样就会慢慢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久了也就会慢慢开始对学习产生反感;与此不同的是,如果一个老师经常能够和学生互动,并且能够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他们的思维走向,就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并且和学生建立起朋友般的关系,也能够让学生敢于,并且乐于在课堂中和老师互动。同时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学生之所想,让学生和自己能够产生共鸣,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到教师在为自己着想,并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语文老师”而喜欢“学习语文”,从而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课堂上出现了不愿让人看到的情形,说明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对我们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这都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必须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采取各类丰富有效的方法来促进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过去一贯的讲授法,我们可以多结合演示法,合作探究法,谈论法等等,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的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多提问,小组讨论学习,师生互换角色等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多学习多观摩优秀老师的授课方法,以提高自己对课堂艺术的掌握,学会将学生带到自己的课堂之中,增加他们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注意导语的设计,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尽量使用生动的语言、动作、表情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使用一些教具,注意导语设计的新颖巧妙。
当今社会变化万千,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不管你接不接受都会接踵而至。要想不断创新,我们老师应该不断的充实自我,做到终身学习。创新是我们每位老师前进的不懈动力。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要想在生活中得以应用,那么我们必须开展丰富多彩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我所在学校是一个乡村小学,学生都是来自农村,有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他们胆小怕事,我就在班上成立朗读小组、讲故事、自办手抄报、每天小广播等,学生们纷纷响应,都在相应的班里开展了语文兴趣小组。所以说,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是相辅相成的,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有机延伸,通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以情感人,营造良好的情感气氛是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保持愉悦轻松的情绪,沟通师生感情,创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更好地调动学习积极性。怎样营造这种良好的感情氛围呢?老师必须关心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感,懂得激励和鼓舞学生,用心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可以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及行为举止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与学生接触时,老师要用和蔼慈祥的表情和亲切温柔的声音去对待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学习。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去半根草的精神,热爱学生,以身作则。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更加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且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方法也是很多的。在教学工作中,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让自己的课堂充满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兴趣,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