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2017-03-09 05:43刘美华傅彩明周建宇
关键词:职称工程建设

刘美华,傅彩明,周建宇

(湖南工程学院 工程训练中心,湖南 湘潭 411101)

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刘美华,傅彩明,周建宇

(湖南工程学院 工程训练中心,湖南 湘潭 411101)

分析了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团队的现状,提出加强团队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等建设思路,旨在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兼职工程训练教学团队,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应用型创新人才

工程训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承担着主要实验、实践教学任务,对学生大规模、有计划地开展实验、实践教学工作、工程素质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及工程技术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尤为重要。近年来,很多高校加大了对中心建设的重视程度和经费投入力度,扩建了实验、实训场地,新添了大量先进的机床和仪器设备。然而,与中心的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建设相比,很多高校在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却显得远远滞后,而教学团队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心实践教学的质量好坏。因此,如何加强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成为全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 工程训练教学团队现状分析

据笔者对省内8所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调查分析,其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如下。

(一)团队整体素质偏低

几乎所调查的工程训练中心都是在原校办工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基本上是以原有的技术工人为主体,不但文化层次偏低,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而且教学技能明显不足,方言较重,有的甚至不会用多媒体教学等。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尽管都是硕士及以上学历,但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工程实践能力偏低。[1]

(二)团队结构不合理

工程训练教学团队成员结构非常不合理。职称结构方面,除了中级职称的比例尚算合理外,具有高职称的教授与副教授等人员所占比例很低,甚至还有很大比例的教师根本没有职称,这种职称结构非常不合理,急需出台相应的政策加以解决。学历方面,最近几年引进的年轻教师基本上为硕士学历,而以前校办工厂转制的教师几乎全为中专、技校、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的教师少之又少,几乎存在断层现象。年龄结构方面,老教师和新引进的年轻教师比例较大,30岁至45岁的中坚骨干力量则非常薄弱。

(三)团队成员数量不足,人才流失严重

中心承担了全校理工科学生的所有实践课程,包括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等,教学任务繁重,但教师数量却不多。据国内某高校的调查指出,“中心教师平均师生比高达1∶96.24,人均教学量平均达8362.91人时数/年,远远超过全国高校教师的平均水平”。[2]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实验环境恶劣、且待遇相对院系较低、自身发展受限等因素的影响,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很多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中心花费大量时间和师资给其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刚上手转身就选择跳槽至院系上理论课,或者升学继续深造,给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四)团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工程训练教学团队承担了全校学生工程实践类的教学及指导,工作量很大但科研学术性却不强。如果按照学校现有的职称评聘制度,教师即便教学课时量再多,教学质量再好,也因为没有科研工作量而不符合职称评聘条件。同时,由于受“重理论、轻实践”等传统观念以及办学条件的影响,工程训练实践教师地位尴尬,在申报科研、教研项目、出外进修培训机会、自身发展方面等都处于劣势,这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也势必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

二 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策略

(一)加强教学团队内涵建设

教学团队一般是由教学、科研、实践能力互补并为负有共同责任的统一目标和标准而协作的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组成的正式群体。[3]加强团队内涵建设,增强团队内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的首要内容。

1.选择出色的团队带头人。在工程训练教学团队中,要选择一个具备出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品德高尚且为该学科的学术权威作为团队负责人,设计团队奋斗目标,协调团队成员内部分工,统领团队成员朝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努力。[4]

2.构建合理的团队结构。工程训练教学团队成员应在职称、学历、年龄以及能力等方面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形成一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

3.团队成员协作共赢。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其团队成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相互配合,分工协作,而不能“单兵作战”。因此,团队带头人必须要用人所长,分工明确,团队成员应加强协作,共同完成实训教学任务。

(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团队

在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中,学校应该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多渠道、多方面引进人才。

1. 继续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以优化职称和学历结构,并营造科研学术氛围,提升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实践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

2.创新性的引进具有本科学历的中青年企业工程师、技师以优化团队年龄和能力结构。企业工程师及技师具有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熟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的开发设计等过程,可提高团队的工程实践水平。

3.通过合同制聘任一支水平较高、数目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由企业人员组成的外聘专家库,每年从专家库中聘请一定数量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高级技术工人担任兼职教师,既可缓解工程训练实践教师紧缺的现状,又有利于促进专、兼职教师间的教学技能、工程经验的相互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引进的各类人才最好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企业并具有不同专业背景,以优化团队人员的学缘结构和专业结构,避免近亲繁殖,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教学指导。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努力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工程训练教学团队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他们除了应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合格的教学技能外,更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师型”教师。要建设这样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除了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吸纳一批具有工程背景的、热爱实践教学工作的优秀人才到中心工作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组织各类教学活动,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1)每年定期组织各类教学比赛,如课堂教学比赛、现场操作技能比赛、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等。既可通过比赛提高教学质量,又为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教师能力提升的紧迫感和成就感。(2)开展“师徒结对”教学活动。每年为新进青年教师指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进行传、帮、带,使其尽快掌握与精通实践教学基本的技能,了解实践教育的特色,适应实践教学工作方式。[5]

2.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工程实践指导能力。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6](1)每年选派部分实践教师尤其是新引进的高学历青年实践教师到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企业生产一线学习,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2)每年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来工程训练中心做学术报告、讲座和兼职,拓展中心实践教师的工程视野。

(四)建立一套可行的激励机制

学校在政策上鼓励、支持并建立一套可行的激励机制,对工程训练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壮大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1.在职称评定上可制定专门政策。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目前很多高校的实验系列教师并没有设置正高职称,一旦聘任到实践教学岗位,则无论个人如何努力,所出成绩有多高,都不能评聘到正高级职称。因此,学校可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在实践实验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只要在实践教学岗位做出巨大贡献者即可依政策享受教授级别待遇。同时,其它实践教师也只要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和相关的实践教学成绩,也可分别享受副教授级和中级职称待遇。

2.在待遇问题上应给予机会。由于受传统观念以及办学条件的影响,工程训练教师地位和待遇都比较尴尬。尽管实践教师由于历史原因在科研成果、职称、学历等不能与理论教师相提并论,但其工作时间长,教学任务重,学校应该适当地提高待遇,激发实践教师的工作热情。

3.学校应针对实践教师设立专项课题、专项资金等,鼓励、引导和支持实践教师申报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创新实验室项目,申请进修、培训专项基金,以及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专项资金等,并将其纳入职称评定中,弥补团队人员在科研工作中的不足。

三 结 语

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因其历史原因以及传统观念等影响,存在团队整体素质偏低,团队结构不合理,团队成员数量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团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现状问题,其建设难度相当大。本文从加强团队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建立一套可行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对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进行了探索,旨在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兼职工程训练教学团队,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1] 鞠晨鸣.“卓越计划”视域下的工程训练教学发展思路探析[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4):73-78.

[2] 陈耐帅,许友谊.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5):166-168.

[3] 朱世坤,聂宜珍.地方高校实验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349-351.

[4] 顾 昊.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41-43.

[5] 刘美华.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基础的高水平工程训练体系的研究——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3):97-99.

[6] 丁 政.加强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151-154.

CurrentSituationAnalysisandStrategiesfortheConstructionoftheTeachingTeamforEngineerTraining

LIU Meihua,FU Caiming,ZHOU Jianyu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411101,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team of engineer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team, innovating talent introduc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he “double-qualified teacher” training,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excitation mechanism,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high quality team for engineer trainingwith a sound structure, exquisite business, and vitality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innovative talents.

engineer training; teaching team; application-oriented innovative talents

G642∶TB4

A

1671-1181(2017)03-0106-03

2016-09-12

湖南省2014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湘教通〔2014〕247号,编号412);湖南工程学院2016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校教字〔2016〕46号,编号32)。

刘美华(1980-),女,湖南新化人,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高校实践教学及管理。

猜你喜欢
职称工程建设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子午工程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工程
工程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