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船厂技工学校 张宇波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职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而中职信息技术课属于基础文化教育,是以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的。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明确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第二,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
第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与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相整合。
在中职学校里,有部分学生小学就接触过计算机;有部分学生家里有电脑,但基本上是上网打游戏或聊天;更有部分来自农村,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给中职信息技术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老师讲的知识早就掌握,提高不了水平;而后进生“吃不了”,这样也使他们丧失信心,周而复始成绩越滑越低。
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研究,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潜能的差异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他们电脑基本功扎实;b层为中等生,电脑基础一般;c层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或没有。上课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老师不可能兼顾到每个同学,这时候就要发挥优等生的优势了,利用老师在辅导学生的同时,辅助后进生具体操作和障碍,互相协作,共同进步。
信息技术是一门重在操作的课程,如果教师一味的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不要说学生不感兴趣听,即使有同学听进去了,到了下一节课早就全忘记了,没有实践相结合很难记得住相关操作。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有许多知识是要一边讲一边操作,让学生通过一步一步操作才能领会。
中职学校的学生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学习习惯往往不是很好,学习自主能力比较差,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在上课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少讲多练,分段授课,分段练习。在课上我是采用在机房上课通过电子教学软件学生就可以仔细看见我在教师机上的具体操作。我是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去演示、讲解,同时让学生马上练习操作,这样就达到学生马上接受这个知识点。每堂课留个小练习巩固知识点,在下课之前就完成,这样既不需要学生再花另外时间去练习,又能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消化新知识,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工具软件,进行拓宽知识面教学,信息技术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而实际应用却是无限发展的,软件的开发应用日新月异,能否利用工具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所需信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如图形图象的制作、声音文件的处理、简单动画制作、网页制作、防毒杀毒等,拓宽这些知识面对学生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因此,教学中要有意穿插工具软件教学,教学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让学生对各种对象处理有一个了解也就足够了,这些工具软件的学习不仅不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大部分时间是在机房上课,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几乎大部分同学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刚开始上机操作的时候,教师忙不过来,也就挫伤了未能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我大胆地采用学生辅导学生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注意观察哪些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然后运用广播功能展示他们的成绩,予以表扬,并宣布由他们作为老师的助手,一人或两人负责辅导一组同学。这样做减轻了教师的辅导压力,使教师能有重点地辅导某些方面的问题或某些同学,解决了辅导不过来的问题,使得人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指导,保护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好意思问老师的学生,可以问同学,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同学问的友谊,且学生间的辅导自有特点,也易于交流,有时比教师指导的效果还要好教学目标的达成率得到了提高。
总之,国家教育部门已经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这是我国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而信息技术课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还有待于我们去摸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力避传统教育的缺陷,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作为一名中职信息技术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信息技术的普及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