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八五四农场学校 孙金生
目前,微课在我国的主要作用还是基于网络让学生在课后自主远程学习,在有效应用微课的基础上能大大提高学生对未学知识的探究、已有知识的巩固拓展、重点难点的理解。
近年来,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课属于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课件、设计、课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其基础上发展、继承起来的一种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技术课是实际操作课,基本是边操作边讲解,一些操作因为细节较多,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课时数较少,老师所带的班级数多,同时学校关于信息技术的杂事较多。为了解决时间少任务重的矛盾,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益,把微课引入进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它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再局限于教师面授,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而教学本身就与计算机息息相关的信息技术课在微课的应用上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五十岁左右的教师,我们应该将我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在多媒体的媒介的的促进下,我们尝试着转变自己的观念,我们再次迸发昔日的上进豪情,高声对自己说:“我们也曾经是时代的弄潮儿。我们从来不是落伍者,我们有底气高声说:小年轻的,我们走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我们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观念转变了,我们自然有不会停止的脚步,在追求中,我们拥有春天。
微课需要网络和视频播放终端,所以大多数中小学学科的微课在硬件条件上只能在课后进行,一般都是学生在家中自主学习,当然微课本身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信息技术课相比其他学科有自己的特点。信息技术是一门直面计算机操作的学科,它通过教师讲解,演示,然后通过学生的自我操作练习来掌握技能。同时每一节课学生都有大量的自主学习任务探究的时间,这些探究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这就在时间和硬件上满足了学习微课的条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把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筛选,与教研组同事的合作,加之自己文化底蕴以及个人阅读量对个人性格的影响和教学习惯的改变,在制作教学课件的时候,必然带有个人色彩和个人的影子。
学生的个体差异需要微课,在大量的操作技能学习中,学生的水平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甚至会日积月累地出现大量问题,教师一一解答学生的疑问难免有所遗漏还无法统筹全局,统一解答又浪费了很多学生的时间,这样的问题在复习课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而微课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其实也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
传统的教师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创新型教师的更多职责是给学生一个目标、给学生一个梦想、给学生一双翅膀、给学生一个追求的路径。剩下的无穷动力将来源于学生渴求知识、追求梦想、实现价值的心海里。这样,我们的微课将很好的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和平台。新授课强调的是对新知识的构建,这需要学生主动的探究,教师应该积极去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探究,而过多的对每一个操作使用微课的形式可能会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动力,形成对微课的依赖。有点困难了,就去看看微课,那学生就完全地陷入了被动学习,这与新课程的理念也是背道而驰的。教师让学生有效的参与到微课的设计和活动当中来,让我们的微课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形成有血有肉的互动统一体。这样的微课就是高规格的微课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是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了。
新课导入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欣赏动人的视频。知识理解 教师对本节重难点做点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一起观看冲击力量很强的视频。练习巩固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用于巩固本节知识。小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及规律,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此视频用于结束本课前放。
微课虽然“微小”,但是毕竟也是课,因此应该有系统的设计,除了在视频中对教学目标、重难点、过程和小结都有所体现之外,最好要有配套的教学资源,如一个简明扼要的图文说明,单独的图文说明比视频中相同内容呈现地肯定更加清晰,同时只有些许小问题的学生可能只需要图文说明就可以解决问题。另外,需要准备一些练习的素材,以便立即巩固所学知识。
微课的理念是“重视引导,微处入手,快乐学习”,希望通过微课这种手段的引进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有效参与,让我们学生在快乐学习过程中,享受到微课和信息技术有效完美结合给学生带来的学习中的快乐,让学生的过程不再枯燥和烦闷,让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自我需求的主动探究过程,渴望得到的一种享受的过程。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我们的课堂活动、我们的学习者都是微课和信息技术完美结合的受益者。
学生学习微课的过程,更多还是通过“听”实现的。同时,考虑到学习者理解接受能力的差异,一段微课程可能会被反复观看,“听”课对学生的影响就更大了。因此,教师的语言便成了支撑整个微课的核心因素。树立语言观念要求讲授的语言做到通俗、流畅,既富于讲述性又重视启发性。通俗、流畅的语言形式才能有效地承载信息。讲述性推动知识的传递,启发性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明确了教学的内容和结构之后,对于教学语言的打磨便是对微课程精雕细琢的过程。教师一方面要正确规范地使用学科术语讲解分析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合理使用承接、过渡,特别是那些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的语言。这样,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就有如临其境之感了。我们相信,无论电子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人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与心灵的温暖、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这种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是无法用技术支撑和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