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月派翻译的审美现代性特征

2017-03-09 03:27马福华
关键词:现代性译者戏剧

马福华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论新月派翻译的审美现代性特征

马福华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学流派。其翻译渗透着审美现代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追求艺术本位,重视经典翻译;强调翻译主体显身;坚持中西合璧,主张中西文化融合。新月派追求的审美现代性是对主流文学的补充和制衡,纠正了文学的功利化倾向,突出了文学的审美性品格,促进了新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新月派;翻译;审美现代性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学流派,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原因,新月派曾一度被文学史误读和遮蔽,甚至被贴上“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反动”“逆流”等标签。在激进的文化氛围中,新月派为现代文学发展所做的努力,尤其是在译介西方文学和文化上的贡献,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随着社会的思想解放,新月派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关于新月派的研究也逐渐升温,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新月派的翻译活动。黄立波[1]以《新月》期刊发表的翻译作品为例,从选材、翻译策略、译论、翻译语言等方面探析了新月派的翻译思想;许莎莎[2]以新月派诗人对西方格律诗的翻译实践为对象,阐述了其翻译实践与新诗语言及文类规范形成之间的关系;王建丰[3]从翻译赞助人的角度,探讨了新月书店对新月派戏剧翻译活动的影响。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新月派的翻译思想、诗歌翻译实践和戏剧翻译活动进行了深入剖析,对新月派的翻译研究大有裨益。但学界不应忽视的是,新月派的翻译活动是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宏大叙事中展开的,不可避免地带有现代性的印记。然而,学界对新月派翻译的现代性这一议题却鲜有涉及。本文拟从审美现代性的视角,对新月派翻译中的审美现代性语境、特征及意义进行探讨,以期对新月派翻译研究有借鉴意义。

一、新月派翻译的审美现代性语境

审美现代性是相对于启蒙现代性而言的,是现代性同体逆向张力中的一极。启蒙现代性崇尚理性、科学和自由,促进了人类社会物质的繁荣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但这种理性崇拜也造成了人性的“异化”和社会的“失序”,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审美现代性是对启蒙现代性的校正和批判,它倡导美学精神,强调个体和感性的回归。它批判工具理性的泛滥,主张用艺术审美的救赎功能来解决启蒙现代性的危机。与启蒙现代性相比,审美现代性具有以下特征:(1)以反思性为核心。审美现代性以批判的方式唤起了人的精神价值,使主体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着反思能力和主体自觉性,对现代社会起到了警醒作用。(2)以感性为旗帜。审美现代性关注感性和欲望,抵制工具理性,强调感性优先,以对感性的关注和回归为价值取向,捍卫了人的主体性。(3)以实现精神突围为目的。启蒙现代性使人在劳动过程中被物化为工具,造成理性和感性的根本分裂。而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审美现代性则从人的现实境况和生存意义出发,探索如何克服人性的异化,实现人的精神突围。从本质上讲,文学属于审美意识形态范畴,具有超越现实、非功利的特性。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现代性步伐发展缓慢。到了20世纪,中国的文化界出现了对现代性的追求。

中国的现代性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枪炮声而来的,为救亡图存,五四启蒙先驱们扛起“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他们把翻译作为推动文学革命的一项重要工作,译介了一系列反映启蒙救亡主题的外国作品。如陈独秀翻译了法国史学家薛纽伯的《现代文明史》和法国作家马克斯·奥雷尔的《妇人观》,还与苏曼殊合译了法国大文豪雨果的《悲惨世界》。在翻译《悲惨世界》时,陈独秀对原文做出了较大改动,或删词削句,或加工润色,只保留了与其革命立场相一致的内容。鲁迅认为文学具有阶级性,翻译的社会功用重于审美价值。他翻译了许多无产阶级理论书籍,旨在通过翻译传播无产阶级文艺思想。由此可见,五四启蒙先驱们的翻译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倾向,是为其革命任务服务的。

与此相反,新月派的翻译并没有追随文学翻译主流转向为革命服务,而是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将“人性”作为文学翻译的标杆,主张艺术本位,自觉追求翻译的审美现代性。经典性和人性是新月派翻译思想的核心内容,他们崇尚精英文学翻译,重视翻译欧美名家经典,注重浪漫主义文学和诗歌的翻译,具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倾向。

二、新月派翻译的审美现代性特征

1.追求艺术本位,重视经典翻译

新月派的翻译属于五四之后的新文学翻译,但它没有追随文学翻译主流转向为革命服务,而是注重翻译的审美价值,反对翻译功利化。它认为以改良社会为目标的功利性翻译选择使许多翻译作品丧失了艺术性,譬如新月派就对五四时期社会问题剧的译介进行了严厉批评,认为以社会问题剧的翻译为手段来宣传所谓的运动和主义,实则忽视了艺术的精义。

提倡翻译欧美名家经典是新月派翻译审美现代性的集中体现。胡适曾在给陈独秀的一封信中说到:“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4]95他一生共翻译了丁尼生、拜伦、哈代等著名诗人的诗歌30余首,还翻译了都德、莫泊桑、契诃夫等名家的多篇小说。与陈独秀借助名著翻译进行思想革命的目的不同,胡适旨在通过名著翻译为中国新文学提供范本。

闻一多翻译的作品并不多,但他也极力主张翻译应选择“西洋的第一流的古今名著”。[5]95他的翻译主要以西方著名诗人的作品为主,他特别挑选了霍斯曼、哈代、白朗宁夫人等人的作品进行翻译。他认为,译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原作进行鉴别和选择,“鉴别的功夫,在研究文艺,已然是不可少的,在介绍文艺,尤其不可忽略。”“至少好坏要分一分”[6]64。他主张以诗译诗,认为诗歌翻译除跨越语言的鸿沟外,还需达到艺术美的效果。闻一多的翻译理论和主张集中体现在他的“三美”理论上。他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指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与句的均齐)。”[7]355闻一多对“三美”理论的追求与实践,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审美特征,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新月派的翻译理念体现了一种精英文学意识,他们对于文学翻译的审美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五四功利化翻译倾向的一种反拨。

2.强调翻译主体的显身

审美现代性是以启蒙现代性的对立面出现的,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它强调感性回归,注重人文关怀,蕴含了深刻的人道主义内涵。将它运用到翻译研究中,可以提高译者的主体地位,将译者从“隐形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从新月派翻译的作品来看,他们往往采用改译、译者按、注释和附录等方式译介原作,使翻译主体得到显身。

改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将原文的风格、语言、内容、文类等改写成目标语读者能够接受的本国语言,以适应目标语国家的文学传统。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译介外国作品的方法,包括内容的改译、形式的改译和风格的改译。新月派译者在翻译外国作品时,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对原作进行增删或改写,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中国的文学传统和国人的期待视野。徐志摩在翻译德国作家福沟的《涡堤孩》时,对原作内容大量删节,只保留其主干情节。顾仲彝是新月派著名的戏剧翻译家。他在翻译尤金·奥尼尔的《天外边》(Beyond the ho⁃rizon)时,把剧中的人改译成了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中文名称,如马介民、马史氏、马安荣、马安华、夏丽金、潘三、贺医生等。在马彦祥改译的尤金·奥尼尔的《还乡》中,剧中的人物也都改头换面,变成了赵麻子、周猴儿、孙贵兴、张得胜、刘掌柜等。

译者按是指译者在译作前后添加译者的话,对原作者和作品,以及翻译缘由、翻译方式等做出的解释和说明。胡适在翻译欧·亨利的小说《戒酒》时,在译文前附上译者按,对原作者及其作品的背景进行了介绍,并发表了自己的翻译观。其译者按如下:

美国短篇小说大家博德(William Sydney Porter),笔名“哦亨利”(O.Henry),生于一八六二年,死于一九一O年。他的短篇全集凡十二册,此篇原名为The Rabaiyat of a Scotch High ball,载在全集中的The Trimmed Lamp一册内。哦亨利最爱用一地的土话和一时的习语。土话是跟着地方变的,习语是跟着时代变的,时变境迁,便难懂得。字典又多不载这种土话熟语。故外国人读他的作品往往感觉很大的困难。我译此篇的志愿起于一九一九年二月,只译了其中的莪默的第二首诗,后收在《尝试集》中,题为《希望》。一搁笔便直到今日,十年的心愿于今方了,总算一件快心的事。

我译小说,只希望能达意。直译可达,便用直译;直译不易懂,便婉转曲折以求达意。有时原文的语句本不关重要,而译了反而更费解的,我便删去不译。此篇也删去了几句。[8]150-151

添加注释和附录也是新月派译者翻译时常用的方法,如潘光旦在翻译的英国霭利斯的《性心理学》一书中,注释和附录就长达10万字,尤其对同性恋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总之,新月派在翻译中为彰显作品的审美价值,主张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改译、译者按、注释和附录等形式对翻译作品进行加工,体现了新月派翻译的审美现代性诉求。

3.坚持中西合璧,主张中西文化融合

在对待中西文化态度上,新月派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派存在很大分歧。新文化运动派否定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而新月派则认为,中国文化的出路既不是固守传统,也不应全盘西化,而应中西合璧,将中西文化融为一体,实现中国文化的更新和复兴。

在诗歌方面,新月派认为新诗应成为中西艺术合璧的宁馨儿。一方面,它提倡新格律诗,坚持“理性节制感情”的美学原则,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国诗歌艺术。可以这样说,新月派的诗论主张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出与中国传统文化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闻一多在《律诗的研究》中明确指出:“但改来改去,你总是改革,不是摈弃中诗而代以西诗。所以当改者则改之,其当存之中国艺术之特质则不可没。”[9]166陈梦家在《新月诗选·序言》中也说道:“我们自己相信一点也不曾忘记中国三千年来精神文化的沿流,(在东方一条最横蛮最美丽的长河)我们血液中依旧把持住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10]225上述论断显示出新月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备至和难以割舍的情怀。但另一方面,新月派并不顽固守旧,它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译介和模仿西方诗歌,希望通过翻译来推动中国诗歌的复兴。胡适认为,中国新文学的产生,主要不是来自古代文学的蜕变,而是对西方优秀文学模仿和借鉴的结果。他提出的“八不主义”和建构现代新诗的理论,都受到了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影响。无独有偶,闻一多的诗歌创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影响。他将中国传统诗学和意象派诗歌理论相结合,指出中国新诗应讲究“意象”和“凝练”,注重含蓄性和画面感。在西方诗人豪斯曼和米蕾的影响下,闻一多提出中国新诗应讲究“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由此可见,闻一多在新格律诗理论中提出的“三美”主张,除了受到中国传统诗词的影响之外,还与对西方诗歌的译介有很大关系。此外,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朱湘等在其创作的诗歌中也处处彰显了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相融合的诗学精神。

在戏剧方面,新月派主张将中国传统戏剧的写意艺术与西洋戏剧的科学方法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民族性的新戏剧。首先,新月派反对将中国传统戏剧全盘否定的态度,充分肯定了传统戏剧中的“写意”和“程式化”等戏剧特征,并积极倡导吸收其中特有的东方美学特点,力图建立一种符合国人审美心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国剧”。关于“国剧”,余上沅提出了明确的概念:“中国人对于戏剧,根本上就要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这样的戏剧,我们名之曰‘国剧’”。[11]1新月派的“国剧理论”是对中国传统戏剧价值的重估和捍卫,是对当时全盘西化的偏激戏剧倾向的一次矫正。但新月派并非文化守成主义者,它也看到了传统戏剧的不足,主张翻译和引进西方戏剧,希望借鉴西方写实剧的艺术来改造中国旧剧。早在1922年,余上沅就与朋友合译了美国学者马修士的《戏剧发展史》,书中的思想对余上沅影响很大,为余上沅“国剧”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另外,新月派也意识到,中国戏剧缺乏悲剧观念,应该向西洋戏剧学习,输入新观念和新形式。徐志摩对西方的悲剧文学极为推崇,认为“真粹的悲剧是表现生命本质里所蕴伏的矛盾现象冲突之艺术”。[12]116他翻译了意大利作家邓南遮的剧作《死城》,该剧反映出的“美、恋爱、死”的唯美艺术观成为徐志摩悲剧观念和悲剧创作的核心内容。

除诗歌和戏剧外,新月派在小说、散文等其它体裁的翻译中也都采取了中西融合的态度,但这种融合并非一种消极的中庸之道,而是以一种稳健的、积极参与的方式构建文化的共同体。

新月派的翻译是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追求的审美现代性是对主流新文学的反拨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人性缺失、道德价值的沦丧,促进了人性的回归。同时也批判了文学的功利化倾向,突出了文学的审美品格,为反思现代性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新月派坚持中西融合的翻译模式,是利用西方现代思想达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从而达到改造和建设中国新的现代文化的目的。因此,新月派的翻译是理性的、现代的,为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新月派翻译的审美现代性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的社会现实,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改造作用。在20世纪上半叶内忧外患的中国,救亡图存是社会的主旋律,在当时革命文学大行其道的历史潮流中,新月派的审美现代性追求显然有点曲高和寡,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新月派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被冠以“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反动派”的恶名。另一方面,新月派的翻译属于精英文学翻译,它追求经典文学和高雅审美文化,以社会上层知识分子的文化需求为旨归,忽视了大众文化需求,凸显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1]黄立波.新月派的翻译思想探究——以《新月》期刊发表的翻译作品为例[J].外语教学,2010(3):88-91.

[2]许莎莎.新月派诗人的格律诗翻译实践[D].北京:北京大学,2013.

[3]王建丰.新月书店对戏剧翻译活动的赞助[J].赤峰学院学报,2014(10):39-40.

[4]胡适.胡适全集:第23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5]闻一多.莪默伽亚谟之绝句[M]//闻一多全集:第2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6]闻一多.英译李太白诗[M]//闻一多全集:第6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7]闻一多.闻一多诗全编[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

[8]胡适.一封未寄的信:胡适译短篇小说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9]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0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10]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G]//中国新诗集序跋选.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11]余上沅.国剧运动·序[M].上海:新月书店,1927.

[12]徐志摩.看了《黑将军》以后[M]//徐志摩全集:第8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

责任编校 人云

H059

A

2095-0683(2017)02-0089-04

2017-01-07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615)

马福华(1979-),男,山东济宁人,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现代性译者戏剧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有趣的戏剧课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