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品尚实验学校 肖晓佳
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识字量有限,由于文字的障碍,学生看不懂题目、不理解题意,这样对解决问题的教学势必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通过对一年级小学生识字与解决问题的相关性研究,探索小学生识字量与解决问题的关系,使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有效、有序地实施。
当孩子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后,我们会发现他们是那么地热衷于去捧一本故事书或一本连环画,想不让他看都难。同样的道理,在对着数学问题情境进行思考时,孩子如果能读得懂题目的意思,往往都是能独立地而且兴趣盎然地完成问题的解决。反之,当孩子理解问题有困难时,孩子就不会对解决问题感兴趣,不愿去思考。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孩子才能独立地进行审题、解题,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若学习只依赖于成人的帮助,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实施更在于如何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的问题,从问题解决中让学生感受数学语言的简洁性和针对性,而这种转化所采取的主要方法是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基本的数量关系,事实上,数量关系的理解,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同样重要,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例如在解决“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一共有几只兔子?”这个问题时,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加法”与“4+2”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经历“左边+右边=总数”这一数量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将题目简化成“部分数+部分数=总数”的这一“求总数”问题的结构。
教师既要帮助学生认识数量关系是反映不同情境的共同属性, 又要帮助学生经历将数量关系与具体情境相分离的抽象过程,使学生能够在抽象的数量关系概念与具体的情境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而不是死套数量关系式。
小学一年级学生好动厌静,缺乏长久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体察生活,用数学的语言描述问题,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例如看图题,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图意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再结合多媒体平台还原问题产生的具体情境。如此化静为动,有助于学生通过具体情境正确地理解抽象的图意,并且能够运用数学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图中蕴含的信息。具体做法有三步:一是读图。看清楚图中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以及此事的全过程。二是筛选、收集有用的数学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三是表述。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图意。
如“拉拉队情境图: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学生可以这样表述:“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求一共有多少人?”自然也可描述成“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求一共有多少人”。
虽然是同一幅图,有时候,表述的方法不一样,解题的思路就完全不同。不过,有两个要领始终不变。一是正确读图,用数学的眼光敏锐观察,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正确解题,用数学的语言准确表述,把握解题的基础。
问题的陈述与解决虽然需要用文字来表达,但是学生在表述时也可通过动作、画图、列表等方式来陈述问题。同时,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将抽象问题通过各种策略转化成富有个性特征的直观模式的问题。
(1)动手操作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如摆圆片、数小棒、折一折、圈一圈等方式,在“动手操作”中寻找解题的思路,明确简单的数量关系。
(2)画图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阶段,画图是必要的方法。在数学学习中,能用图清楚表示或用符号准确提示,便能很容易地检验学生对题目的理解程度。画图是学生隐性学习的显性思考,更加便于学生通过直观思维方式,将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法跃然纸上。
(3)符号化
一年级学生侧重于直观性学习,对于抽象的文字与题型缺乏兴趣与注意力。那么我们就要从理解图画意思开始,让学生逐步学会用符号表示,并用几个关键字词注释,引导学生对题意的深层理解。比如在“比一比”教学中,从主题图到对应图示,再配合一些的文字注释,帮助学生从图画到文字的转换,帮助学生进一步审清题意,并在连一连、圈一圈、比一比中渗透了数学符号化思想,成为学生理解题意的有效拐棍。众多的问题陈述与解决策略,既避开了过于依赖文字理解的弊端,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渗透了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尽快地将一年级学生领入数学的殿堂。
解决问题不仅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数学思想的过程。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其思维易受教师评价的影响而出现“从众”和“停滞”的现象,因此,教师要采用延迟评价的教学策略,以便让学生更多地关注解题的过程、解题的策略,而不只是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
总之,识字量直接影响一年级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数学教师应该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读题、解题困难,帮助学生构建多样化的问题表达与解决问题策略。针对存在问题的症结,并以恰当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而铺就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乐趣的成功之路!使学生能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意义和魅力,最终使自己的数学能力得以锻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