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佛子山中学 李宪文
“感谢老师,是您把我带进了语文的知识殿堂,使我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这是学生李兑写给语文老师的话,该生其它学科较差,而语文优秀,原来语文老师特别喜欢他,器重他,他和语文老师的关系很好。
学生廖毛特别爱上化学,一上化学课很来劲,而上英语课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原因是化学老师与他的关系很好,而他常与英语老师“交恶”。
学生杨良上语文课不搞学习,语文老师用了不少办法教育他不见效果,后来得知该生不学语文的真实原因是一次他上语文课玩手机,手机被语文老师没收并交班主任,而班主任暂未还他,所以他一直耿耿于怀,以不学语文来“报复老师”。
上述案例说明了师生关系的好坏决定教育教学的成败,而呵护学生心灵的成长十分重要,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可能会成就或挫败一个学生,对此不少教师忽视了,这是教育新形势的特点之一。
一个留守儿童的奶奶抱怨孙子不理睬自己时说:“孙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我管他,怕得罪了他。可还是有两件事得罪了他:他整天躲在房里玩电脑,我饭烧熟了喊他吃饭,他不听,得罪了他;晚上夜深了,叫他睡觉,他不睡,得罪了他……”窥一斑而见全豹,事实上,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不少留守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较差,他们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懒惰好吃,缺乏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这是教育新形势的特点之二。
教育新形势特点之三在于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社会新的价值观和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影响增加,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对外界信息的了解迅捷,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学生在校玩手机已经较为普遍。
教育新形势特点之四在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声浪此起彼伏,各种教学变革方式异彩纷呈,教育信息化扑面而来,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不论教育呈现怎样的新形势,教育怎样改革,但教育规律万变不能离其宗,任何教育教学改革都必须遵循这个客观规律,否则就会揠苗助长,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爱和尊重是教育教学的前提,这是由人的基本情感需求规律所决定的。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这是永恒的真理。教育所面对的是有情感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所以教育不是冷漠无情的说教,而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同时尊重学生是教师获得学生喜爱和尊重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对学生心中最柔软的自尊心,必须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的自尊心是一块长着娇嫩幼苗的园地,不是可以肆意践踏的土石荒原。所以对学生的态度要耐心静气,柔声和气,亲言美语,微笑欣赏,幽默风趣。所以教育要成功就要施爱与尊重,这是教育规律之一。
规律之二,师生关系的好坏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实践证明:学生喜欢某学科,往往是从喜欢该学科老师开始的;学生不喜欢上某课,往往是因为不喜欢该学科老师。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不令而行”,教育教学就能顺利开展;师生关系恶化了,学生“虽令不从”,甚至连老师上课传授的知识也抵制和怀疑。
2015年获得美国教师最高荣誉“国家年度教师”,奥巴马总统亲自为其颁奖的美国女教师莎娜认为“作为老师我学到的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创造与所有学生的亲密关系……老师与每一个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要”。所以教育的改革创新要成功,就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规律之三,讲究教育方法与课堂艺术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一切教育活动的落脚点在学生。教育无处不在,教育是一门艺术,一个细小的情节都蕴藏着教育的道理和艺术,处理方法的不同直接关系到结果就不同。课堂上各种情景出现千姿百态,学生的表现千变万化,知识的传授学问深奥,因此,不论外界教改如何热闹,技术手段如何先进,教育方法和教学艺术这个基本的因素是必须讲究的。
规律之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人格魅力是创新的不变话题。现在的家长、学生都有挑选老师的意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难想象一个知识浅薄的教师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苛刻,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因此教师要有一桶水兑一杯水的学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渊博的学识,成为学生的知识字典。
首先,在管理上高效课堂以学生的自主管理为目标。班内分组,组内分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组内有公约,奖优罚劣,这种利用学生管学生的方法,能对班上每一个学生随时随地规范行为,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律意识,班上的违纪违规不良行为就像使用除草剂一样被杀灭。这种做法同时避免了教师一人管全班的被动落后局面。
其次,在教学方式上,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为自学——对学群学——展示点拔——测评巩固,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小组管理的机制下,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能调动起来,学生的角色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这样学到的知识搞得懂,记得牢,印象深。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双向融合已成为教育创新的新形势。采用多媒体、微课、翻转课堂、教育资源云服务等信息化教学技术,实质上是极大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的,这与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回归教育本源,回归到真实的课堂教学之中来。信息化教学的实现也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空间的资源共享平台。
信息化教学促进学习的主要原因在于生动直观的图像演示和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形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方便查询的海量资源库,能通过让学生快乐自主学习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智慧。
所以“互联网+教育”的信息教学能顺应学生的时代特征,科学巧妙地利用学生对互联网钟爱的兴趣特点,让教师走向新的研究与创新的智慧之路。当前教师要充分利用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契机,积极晒课,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总言之,教育的主动权始终在教师,教育新形势下,教师要把握其的特点,一方面要敬畏规律、遵循规律,让教育打动孩子心灵,回归其本来面目,另一方面要积极作为,勇于改革创新。唯其如此,教育才会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