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大学第一幼儿园 黄 玲
陶行知先生说:“人之性情有善有恶,教育能使恶者变善,善者益善。”“教育乃取恶性中之善分子,去善性中之恶分子。”幼儿问题行为的产生十分复杂,既有自身生理和心理特质方面的因素,也有家庭教养方面产生的影响,还有幼儿园和社会方面因素的影响。
每个教师每天都会遇到儿童的问题行为。确实,“儿童不但有错误,而且常常有着许多错误。由于儿童年龄上的限制,缺乏经验,因而本身便包含着错误的可能性。”但儿童是花朵,我们是园丁,当成长中的花朵遭遇到问题时,作为园丁就必须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向理想的方向自然生长。
在陶行知思想的指引下,经过这些年的教育实践,对于儿童出现的问题行为,我总结出了如下的四条策略。虽然有时候这些策略并不能一下就让孩子达到理想的彼端,但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相信只要教师持之不懈的努力,让孩子一次次感受到正能量的熏陶,他们定会向着理想的方向茁壮成长。
如果教师觉得这个行为能给大家一个榜样示范作用,可以让大家一起来效仿学习的,那么奖励可在集体中进行。
针对幼儿个体性的进步,教师可运用个别化的奖励。
一是奖励必须在孩子表现出良好行为后立即给予才有效。二是选择多给予幼儿社会奖励。三是要注意鼓励的艺术性,进行恳切地适中的评价。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期待正是这样的一种教育。期待的另一种说法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它的意思是说人的期望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人(父母或老师)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孩子,孩子就可能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
期待也是我常用的一种方法。我感觉期待最能出效果的场合是孩子通过自身较短时间的努力能够达到的事情。比如走平衡组合,我发现周芯羽很紧张,她的障碍就是高起来的小拱桥,我一边拉着她的手一边告诉她走小桥的秘诀“每一次要走在桥的中间,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我拉着她的手带她走了一座小桥,接着我松开她的手,期待得看着她,并用语言加以鼓励,她试了,果然成功了,紧接着后面的小桥她如法炮制也都成功了。我对她翘起大拇指,说:“看,我说你可以做到,果然做到了吧!”
期待如果在某个孩子身上重复循环的使用,效果会很好。比如我班阿源挑食,遇到不爱吃的菜他就爱吐出来。一开始我苦口婆心说没有用。后来我使用期待策略,告诉他:我最喜欢阿源了,相信阿源肯定能吃得又快又好,把饭菜统统消灭。他果然吃得很带劲,一会就吃完了。第二天,我在昨天的基础上给予新的期待:阿源昨天吃饭真棒,黄老师真喜欢,今天阿源肯定和昨天吃得一样棒,阿源你说是不是?阿源连连点头,又吃得很快。有时候,阿源遇到好的菜会要求再添,添的时候我会说:我最喜欢阿源了,他平常最听黄老师的话,这个好吃的鸡翅膀我要再给他一块,好不好啊?他连连点头。遇到他又吃饭慢,我就会说:阿源,黄老师最喜欢你,你要快快吃啊,上次最好吃的鸡翅我都给你吃的,下次还有好的我也会奖给你哦!
共情指一种能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情绪、需要与意图的一种人格特质。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作为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别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
在指导儿童的问题行为时,我觉得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共情的作用,使教育的过程既轻松又起到既定的效果。比如小杰挑食,一开始吃某样食物时苦口婆心地跟他讲食物是多么有营养,吃了对身体多么好。但这些语言对小杰来说没有任何效果。后来又吃小杰不喜欢的食物,改为“老师最爱吃这个食物,我想小杰肯定也很喜欢”,小杰吃一口,问小杰:是不是很好吃啊?老师喜欢吃的,肯定很好吃。这种共情的运用使得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欣然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共情的例子告诉我们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教师要设身处地地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多学习观察并体验孩子的情绪,这样,才能使教育事半功倍。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是啊,只要心中装着孩子,想着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要运用各种方法去让孩子获得更好地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德育上的发展,全靠着遇了困难问题的时候,有自己解决的机会。所以遇了一个问题,自己能够想法解决他,就长进了一层判断的经验。问题自决得越多,则经验越丰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了大班,我发现随着孩子认知的发展,看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运用讨论的策略是帮助孩子明辨是非,学习如何处理问题行为的一个好办法。
讨论法是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可以分集体的和个别的。集体的讨论用在有共性的问题上,它通过孩子之间思维火花的碰撞明辨一些问题的是非。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小孩是怎样教别的小孩呢?他在做上教,他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他的教育力量有时比教师大得多。”
在运用这四个策略时,我觉得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教师要多和家长进行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更好地成长。
总之,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教师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行为,只有不断地在做中学,在做中积累,调整策略,才能让孩子“静默如地下的种子,自由如空中的鸽子,猛勇如斗虎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