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旭,费洪新,柏青杨,艾中伟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对某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医教研协调发展模式的初步分析
李春旭,费洪新,柏青杨,艾中伟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医教研一体化是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某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医教研协调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意见,如提高对医教研协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统筹安排医教研相关工作、制定激励机制、建立稳定的医教研人员队伍等。
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临床医疗;医教研一体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效率、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得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的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快速、准确、可持续、协调发展,已经成为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某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在分析医教研现状基础上,对三者间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研究显示,医教研三者相互促进且相辅相成[1~3]。临床病理诊断中心要促进三者协调发展,为社会提供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确切依据,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科学研究,其基础工作开展都要以临床医疗为中心。因此,提高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与效率,既是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医教研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可提供疾病诊断人才,提供高质量的临床医疗服务,并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工作人员只有通过初步的临床医疗实践,才能准确诊断疾病,发现临床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科学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进而促进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全面发展。此外,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工作人员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能积累临床经验,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加深对基础医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将诊断医学知识传授给医学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科学研究是临床医疗和教育教学的高速推进器。现代医学的日新月异和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得益于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科学研究工作可提供教育教学新知识和临床医疗新思路,如果缺少科学研究,那么临床医疗和教育教学便会停滞不前。因此,积极推动科学研究,可促进临床医疗和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
当前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存在医教研发展不平衡问题,其中以重视医疗、轻视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现象较为普遍。经过系统分析发现,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如下。
2.1 体制规划方面
任何机构都要有合理的体制,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医教研协调发展也需要有合理的体制[4,5]。我国现有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服务模式决定了其需要通过提供优质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服务获得收益,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这是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得以生存的必然途径。但该模式重视临床医疗、轻视科学研究,进而抑制了工作人员获取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现有临床医疗服务水平难以提高,工作人员知识结构陈旧,长远来看降低了临床医疗和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过度夸大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作用,忽视医疗服务更不可取。
2.2 资金分配方面
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诊疗人员收入相对较高,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员收入相对较低,导致工作人员工作重心向临床医疗倾斜,忽视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然而,片面强调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忽视临床医疗工作也是不妥,因为临床医疗可为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提供可观的收入来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
2.3 工作人员心理方面
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工作人员普遍认为其主要工作任务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为机体各种疾病治疗保驾护航,因此他们重视临床医疗工作,忽视了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2.4 社会共识方面
目前,很多人认为重视临床医疗虽可增加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的收入,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过分重视临床医疗会严重阻碍该中心其他方面的发展。倘若轻视教育教学工作,会使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医学生素质低下,不能胜任未来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工作,进而制约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临床医疗服务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2.5 信息获取方面
医学情报工作是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6]。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工作人员需要查阅大量文献,掌握学科动态,了解学术动向,从而少走弯路,避免重复浪费。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缺少查询资料的专业机构,虽有依托一级学院的大型综合图书馆,但许多专业知识在大型综合图书馆查不到。因此有必要拓宽信息获得渠道,促进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的发展。
目前医教研是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的3个工作重心,这三者间的关系能否协调好直接关系到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乃至临床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的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应3条线并重,促进医教研协调发展。不过,就目前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的发展而言,需要以临床医疗为本,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为标,始终坚持以本为主,以标为辅,本标共同发展。
3.1 增强对医教研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虽然医教研工作目的、手段不同,但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是共存且互相促进的。由于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存在医教研发展不平衡现象,一些工作人员对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认识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1)有些工作人员认为科学研究不重要,只要做好临床医疗工作就行了;(2)有些工作人员期望发表几篇国家级中文核心或者科技核心论文以晋升职称,而不是深入、系统地开展研究工作,长此以往会使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科学研究发展受限;(3)有些工作人员忽视教育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因此,提高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工作人员对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正确处理医教研关系尤为重要。只有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工作人员提高对医教研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并正确处理三者间的关系,才能统筹兼顾,使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协同发展,进而促进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的发展。
3.2 统筹安排医教研相关工作
目前,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医教研工作由不同部门分管,部门间缺乏协调。因此,有必要成立一个医教研协调部门,定期组织召开医教研协调会。协调会参会人员不仅包括各分管部门的主要工作人员,还包括工作在医教研一线的业务骨干。会议议题应包括:(1)医教研协调发展规划的制订与修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讨论等,使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统筹安排医教研工作,摒弃重此轻彼的做法;(2)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工作人员医疗工作比较繁重,可采用一些变通措施,如提倡因材施用策略,让一些临床医疗技术突出的工作人员重点搞临床,适合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重点搞科学研究,有教育教学特长的人员重点搞教育教学,还可让部分工作人员在一段相对固定的时间内重点搞教育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3)定期开展医教研工作研讨会,合理安排医教研工作,保证既能完成医疗任务,又能完成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任务。
3.3 制定医教研工作激励机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经济利益该分配越来越重要。倘若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利益分配处理不好,便会引发工作人员的不满情绪,甚至影响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的整体发展。只有制定医教研工作激励机制,才能充分调动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工作人员积极性。目前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工作人员基本收入主要来源于临床医疗工作,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回报较少。这种局面必然会造成工作人员重视临床医疗,轻视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因此,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分配与激励机制改革势在必行,可采取以下建议进行改革:(1)适当提高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教育教学工作回报,增加工作人员授课酬金、节假日授课补助等;(2)建立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科学研究激励机制,可适当报销工作人员发表论文的版面费,增加科学研究经费投入,申请专利给予奖励等;(3)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利益分配时注意不搞平均主义,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分配原则;(4)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应包括医教研3个方面,三者比例要适度,充分体现临床医疗为本、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为标。
3.4 建立稳定的医教研人员队伍
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工作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尤为重要,只有建立一支稳定的工作人员队伍,才能促进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的发展。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需要一支数量相当、素质高、梯队结构合理的医教研人员队伍,可采取以下措施:(1)积极改善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一线医教研骨干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保证医教研合理发展;(2)在稳住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人才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人才,改善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人才梯队结构;(3)积极创造条件选派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业务骨干出国留学、进修或到国内知名单位作访问学者,学习先进经验,提高综合素质;(4)积极优化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工作环境,减少甲醛污染,为工作人员正常工作提供环境保障;(5)不断完善临床病理诊断中心高层次人才集聚机制,重点培养一批创造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素质人才,加紧培养熟悉并掌握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
总之,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医教研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若能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可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若处理不好三者的关系,则有可能出现相互制约、停滞不前的局面,影响该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的长远发展。
[1]林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加强互动教育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8):33-34.
[2]王臻.医教研兼顾 患者惟上[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5,4(1):1.
[3]张晓杰,柏青杨,温秋婷.以病理诊断中心为依托培养临床应用型病理学人才的探索[J].中国临床医疗前沿,2013,8(8):108-109.
[4]肖纯凌.坚持特色强校 医教研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校科技,2014(10):9-10.
[5]温智勇,戴宏威,段堃.抓好临床教学管理工作与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166.
[6]张玮,陈丽燕,王颖.数字化医院图书馆提高医教研服务质量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8):33-34.
G420
B
1671-1246(2017)03-0019-02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14G156);齐齐哈尔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JY20142032,JY20113033,JY201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