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新阐释及其当代价值

2017-03-08 20:18孙玉健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历史观唯物史观马克思

孙玉健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马克思主义研究·

唯物史观的新阐释及其当代价值

孙玉健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以来,许多兼革命家与学者于一身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为马克思主义能够真正指导中国社会的革命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在新的国际政治关系和国际合作交流的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多元思潮,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又有新的表现,而澄清各种思潮以及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最直接、最有效的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因此,把理论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以新的素材重新阐释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提升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影响力,进一步彰显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当务之急。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历史虚无主义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学术与政治双重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论题。持何种历史观不仅是对既往历史的看法问题,也直接影响人们对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基本价值判断,更是个体对当前社会发展模式认同与否的试金石。目前,多元化社会思潮影响着我国,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冲击着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稳定、政治治理和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之后,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意义,习近平明确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1](P281)为此,阐释好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理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及其它多种错误社会思潮,为解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一、彰显唯物史观的价值功能,找准理论分析的切入点

历史唯物主义简称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成为现代唯物主义的标志和基点,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对于唯物史观的重要性,考茨基曾这样评价: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贡献中,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因为这种历史观已经成为他们共同的伟大终身事业的牢固基础。考茨基的这一历史评价是非常准确客观的,说明了唯物史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全面理解社会历史的“伟大的认识工具”,正是有了这种认识工具,马克思恩格斯才能全面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详细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准确预测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完整勾画未来社会的基本轮廓。

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相比,辩证唯物主义是对传统哲学的扬弃。无论是传统的唯物论思想还是以前的辩证法思想,都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前提,但它仍然只能作为古希腊以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与此不同,唯物史观则是全新的历史哲学理论,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因为自从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本内容的新哲学诞生以来,人们不仅在对社会历史的看法上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革命”,而且它“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2](P597)。可见,唯物史观有助于人们确立正确的历史观,为人们全面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从理论与现实关系的角度来看,不掌握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就不能理解科学社会主义逻辑的合理性与现实的可能性,从而无法弄清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历程的问题所在。同时,深刻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具体地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来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和理论前提。既然如此,阐释这种新哲学理论,彰显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活力,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指导作用,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和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任务之一。

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是阐释好唯物史观内容的前提。那么,阐释唯物史观理论的切入点是什么呢?首先,必须弄清楚“历史”与“历史观”之间的关系。作为基本常识,人们知道“历史”告诉人们的是一个民族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以及发生的“重要事件”,这属于对人类社会认识的感性阶段。而更进一步,如果追问一个民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主要人物”?为什么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重要事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遵循什么规律?对这些人类社会进程中等等问题的根本见解属于对人类社会认识的理性阶段。通过比较“历史”与“历史观”的基本内涵及区别其本质,人们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不仅增强了人们对人类社会进行理论探讨的兴趣,而且区分了历史观问题与历史问题。接下来,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阐释唯物史观创立的实际过程,真正理解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产生的重大理论意义和重要现实作用。唯物史观是马克思自己的理论创造,虽然马克思被当代人评为“千年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但是,马克思同样有着不断成长变化的经历,他的哲学信仰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他的哲学理论经历了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具体说来,马克思的大学生活以及在登上社会历史舞台的最初几年,是以抽象的自由观来批判人类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不平等的。当自己的理论批判因为脱离现实和不能解决现实问题而显得乏力并且为此而苦恼时,马克思最终认识到自身理论对于现实社会批判的局限性。之后,马克思以批判德国古典哲学为转折点,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和所有观念的东西,从而创造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找到了打开历史的真正“锁钥”。正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3](P601)。在这里,实践的观点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与基础,相应地,实践观也就成为唯物史观的核心。然后,马克思从这一根本点出发,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展开了全面分析,从总体上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和基本规律,并且围绕生产过程产生的主要经济关系这条贯穿社会发展始终的红线,概括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相互作用。

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展示了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当然,我们要真正理解这块基石的奠基作用,必须进一步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作为整体的知识谱系。

二、理解唯物史观的核心要义,把握唯物史观的知识谱系

重新审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本”,深入而全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再次阐释唯物史观理论的基础性环节。在唯物史观理论中,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的基本结构、社会发展变化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的主体等问题的阐释,构成了唯物史观既深刻又复杂的知识谱系。

马克思首先从静态的层面,通过三对相互关联的矛盾范畴,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基本结构。第一对矛盾范畴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创造唯物史观的起点。马克思首先回答了什么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然后以“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来定位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关于这对矛盾范畴的确立及其关系分析的意义,马克思这样评价: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并且从理论上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传统方式的政治论证全部崩溃了。接下来,马克思从作为社会存在构成要素之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挖掘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第二对矛盾关系的范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2](P591)。这对范畴虽然从来源上看从属于第一对范畴,但是这是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核心,因为在马克思的理论分析中,无论是作为社会有机体的构成还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无不取决于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最后,马克思从生产关系的层面导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作为第三对矛盾范畴,进而马克思在对历史的分析中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的结合,马克思依据这对范畴,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社会形态内在的结构差异及其在此基础之上的矛盾发展过程。

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从动态层面对社会历史的剖析,马克思分别从几个不同层面进行了详细论证,并且对这些层面进行了恰当定位。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来自于社会自身,社会的基本矛盾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说明这一点,马克思详细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复杂的运动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2](P592)。这就与历史唯心主义或者从人的主观意志,或者从天命、神、绝对精神等人类社会之外的抽象的精神领域寻找社会发展动力完全划清了界限。不仅如此,马克思还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背后找到了社会基本矛盾产生的动力的载体,这就是阶级社会以来一直存在的不同阶级。马克思把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定位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正是同一历史时期不同阶级的斗争与革命,才导致了社会更迭与历史进步。可见,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就成为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马克思通过总结人类生产发展过程中劳动工具的发展变化,论述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科学技术作为“历史的有力的杠杆”,并把它视为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有直接意义的客观因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社会历史的主体问题是唯物史观的又一重要内容,马克思在承认人类社会历史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同时,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必然通过有目的、有追求的人表现出来,是建立在人的社会活动的基础上。在马克思看来,历史规律不可能超越人的外在活动,社会历史是人的存在的历史,人们在自己的历史中体现着自己存在的现实性,通过自己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的。所以,在唯物史观中,社会历史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过程。那么,历史发展合什么“人”的目的呢?这里涉及到的根本问题就是什么“人”创造了历史,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回答成为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区别的根据。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都认为,历史的主体或者是少数杰出人物或者是帝王将相,而普通人则是被主宰、被塑造的对象,他们对历史的发展无足轻重。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4](P287)他们把复杂的历史发展进程比喻为人民群众自编自演的生动剧作,人民群众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作者”,这就把人民群众定位为社会历史的真正主体。当然,马克思承认,被称为历史人物的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一定历史任务的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但不是统治者或者支配者。除此之外,马克思恩格斯还论述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程的主体,这就是著名的“合力论”理论,即无数人民群众推动社会的力量互相交错,构成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产生出对角线方向的一个合力,社会就是沿着这一合力的方向不断发展进步的。

三、推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生动阐释唯物史观

厘清唯物史观的知识谱系直接决定人们能否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那么,我们如何阐释唯物史观的知识谱系呢?为了既不让人们觉得太抽象,又不失掉哲学理论阐释的特点,我们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结合起来,用我国社会生动鲜活的实践素材凸显唯物史观的现实性。

马克思这样表述唯物史观的知识谱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由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在阐释马克思概括的三对矛盾范畴以及对每对范畴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时,要尽可能以现实材料分析为主,切忌空洞的说教。譬如,在阐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时,一方面根据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让人们能够认识到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结合马克思所批判的“所谓的宗教精神实际上已经异化成了市民们的世俗精神”,说明邪教的本质以及现实生活中各种邪教为什么一定会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灾难,从而证明“消极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阻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方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气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它论证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联系我国社会建设的曲折历程,特别是大跃进的历史教训和作为改革开放第一村的小岗村的历史经验,说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阻碍或者推动的不同反作用。在分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对矛盾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时,必须弄清楚经济基础其实就是一定历史时期现实存在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在此基础上,联系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分析我国经济基础的复杂构成,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构成的独特生产关系。以此为据,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之路,进而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的实践指向是以市场经济来补社会分工的课。之所以要补“社会分工”这一课,是因为长期的封建社会制度使中华民族丧失了由社会分工带来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契机;而“社会主义”则是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来看的,无论是从“质”的方面还是从“量”的方面,公有制或者国有成分的比重与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相比都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必然成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些理论分析让人们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既没有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又不同于苏东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阐释,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作为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社会基本矛盾,可以采取总结性的提示方法以避免与前述问题的重复,而需要重点阐释的是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关于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列举中外历史上重大的阶级斗争事件,分析这些重大事件给该民族带来的社会结果及其历史影响,以提高人们的理性认识。关于社会改革的历史作用,也可以从中外历史中获得相关材料,但是,重点应该联系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复杂进程及其不同阶段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关于科学技术的作用问题,可以综述人类发展史上的几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来说明,然后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问题的基本定位,再借助于人们生活中对科学技术的直观感受,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会历史的主体问题,直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即理论服务的对象问题。如何既生动又深刻地阐述这一问题呢?为了把该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唯物史观与我国古代荀子的思想进行对比。荀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最早以中国文化的特殊形式,揭示了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思想,而唯物史观以西方学理形式展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在这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唯物史观中的社会主体问题的本质,让人们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本质表现为个体对社会有机体良性运行的不同责任问题。

虽然唯物史观曾经引起了持久的、广泛的争论,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基本原理,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其科学性都毋庸置疑,“正是这一历史观的内在的科学魅力,使它成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这也是使它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加以应用的一个深刻原因”[5]。在当今社会,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不断出现,一些人故意歪曲其思想理论。历史虚无主义从理论上否定以“贫富”作为划分不同“阶级”的标准,把“牟利手段”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研究历史走向的准则,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社会的主要矛盾以阶层概念反映社会财富占有的不平等,从而客观上淡化了阶级范畴的传统意义,但由于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又以新的形式和途径表现出来。因此,无论是把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进步的推动看作是社会暴力,还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理论,目的都是颠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不承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把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材料”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对接,以说明理论与现实的一致性。事实上,虽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这些具体的、变化多端的“材料”背后,是具有相对稳定性、普遍性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方法论。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萨特曾经指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对历史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在现代是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之所以“不可超越”,并不是因为它以“一个封闭的、以最后真理为其终点的体系”而自居,或者说它提供了现代问题的现成答案,而仅仅是因为它把握了社会历史的基本规律,成为一种正确分析社会历史的根本方法。在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国际政治关系的复杂多变,马克思人类社会进行分析的时代条件、经济成分、矛盾表现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虽然理论上不能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结论,但是,要准确的认识这类问题的实质和深层原因,就不能离开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梁柱.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9).

(责任编辑 张 娅)

孙玉健(1969—),男,河南鹿邑人,哲学博士,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A8

A

1671-7155(2017)04-0026-04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7.04.005

2017-07-20

猜你喜欢
历史观唯物史观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习近平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