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元, 方蒸蒸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森林文化课渗透生态伦理教育的路径选择
李广元, 方蒸蒸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我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教学体系。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淡薄,生态道德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森林文化课渗透生态伦理观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应该充分发挥森林文化课作为渗透生态伦理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多渠道、多方式地培养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和生态责任感。
森林文化;生态伦理教育;路径
生态伦理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对人类行为规导、约束的一种形式[1]。生态伦理关注人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伦理关系,其目的就在于让人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伦理责任和义务,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价值指导,为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价值规范[2]。构建生态伦理,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类长远发展的需要。 所谓生态伦理教育,是指根据生态道德原则和生态道德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把生态价值准则灌输进社会成员内心,使之转化为个人内在道德的一种教育行为。它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思想观念、感情和意志,自觉应用生态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善”待自然,能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环境保护目的,使人类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3]。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意识到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全社会生态伦理意识深入人心。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严重,能源资源过度开发,生态危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罗马俱乐部创始人A·佩切伊指出:“人类创造了技术圈,入侵生物圈,进行过多的榨取,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因此,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只有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革命。”[4]因此,观念的转变和革新是当下生态困境扭转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呼唤。
当代大学生既可能成为未来生态环境保护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也可能就是未来各项政策的决策者或制定者,他们是否拥有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和良好的生态伦理素养,对整个社会生态伦理观念的最终形成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体系都未形成,也没有把生态伦理教育列为所有专业的公共必修课。这一结果直接导致大学生生态伦理知识较为缺乏,生态道德意识淡漠,生态道德行为缺失。森林文化课程的设置将从某种程度上有效改善这种情况。
森林文化以人类与森林的和谐共存为指导思想。研究森林文化现象及其关系的文化体系,属于哲学、人文社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学科领域交叉的边缘学科。森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宣传生态文明、培养大学生生态伦理观的良好载体,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利用森林文化的教学课堂为阵地,渗透生态伦理教育、培养生态伦理观、传播森林文化,使大学生做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意义重大。
3.1 以教材为载体,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伦理学理论中汲取营养,挖掘生态伦理要素,加强生态伦理教育
教材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的重要参考资料,教师要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的主要精神,对其内容进行适当整合并加以高效利用。森林文化本质内涵是宣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因此在内容上有很多涉及中西方传统文化中伦理学方面的理论和素材,这就为我们在此课程中渗透生态伦理教育提供了先天的优势。
中国古代各家思想流派对人与天的关系都有各自的认识,体现出不同的自然观,也蕴含丰富的生态智慧。如道家有“道法自然”“齐同万物”“重人贵生”的原则,儒家思想中有“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参赞化育”的观念,佛教中有“众生平等”“生命轮回”思想。从这些朴素的自然观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人眼里,人与自然不是一种疏离以至对立的关系,而是息息相关、互相依存、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关系[5]。在西方伦理学中,生物中心主义代表人物史怀泽(A.Schweitzer)主张敬畏生命。大地伦理学(land ethic)的代表人物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把生物共同的完整、稳定和美丽视为最高的善。而开创深层生态学的阿伦·奈斯(Arne Naess)提出生态自我、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重要生态哲学理念。这些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尊重,倡导人与自然协同发展,为我们思考现实中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各具特色的道德理由和伦理论证。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教学过程不仅要使学生钻研“学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德行”。通过科学教育使人摆脱迷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崇高的思想情操[6]。在森林文化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伦理学理论为依托,积极发现并挖掘教材中的生态伦理要素,扩充与生态伦理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启迪学生对森林、对自然再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生态伦理教育,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从而全面展现教材的实用性、广泛性和综合性功能。
3.2 以课堂为阵地,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中渗透生态伦理教育
在高校进行生态伦理观教育,其目的是改变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狭隘观念,引导学生从伦理道德、价值观层面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冲突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生态世界观。为了顺利实现这一教学设想,森林文化课程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自主探究式教学最为突出。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构建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7]。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外部(家长、教师、书本等)向学习者传递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8]。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运用这样的方式,通过设计一些小专题,让学生去调查了解具有时代印迹、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的森林文化形态。
例如:关于东北桦树皮文化主题,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查资料,然后制作PPT在课堂上介绍,展示东北奇特的民俗和森林文化,让同学们了解白桦树林不仅是当地鄂伦春等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还是重要的精神寄托。通过他们独特生活形式展现人类贴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斯坦纳博士说,所有教育的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这样的探究学习,每一次发言就是一个小专题。通过一系列森林文化形态的展现、分析,引导学生不断思考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和途径。加强学生认知上的自我构建能力的培养,将保护自然、珍爱生命、珍惜资源的生态伦理意识,崇德向善的行为规范,根植于大学生的心底。这样的课堂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会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生态伦理教育自然渗透其中。
3.3 以课外为延伸,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中深化生态伦理教育
高校生态伦理观教育方式缺乏多样性。在相关通识课上一般只做理论知识传授,忽略了大学生对自然环境真善美的情感性体验。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说:“在学校里,学生思维训练失败的最大原因,也许在于不能保证像在校外实际生活那样,有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9]这种理论脱离实践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外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森林文化课程的实践环节设计就是要学生将森林文化理论知识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真实联系,探索蕴含在自然山水、植物动物中的森林文化内涵。结合学校的地域特色和优势,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外教学设计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引导大学生成立森林文化社团,让他们成为弘扬森林文化的主力军,以大学生社团为阵地在校内外开展义务植树、“寻找森林美”摄影征文大赛、宣讲森林文化等公益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深入了解森林文化知识,还真正成为森林文化的传播者、生态文明的实践者,使生态伦理观念深内心入。
利用“植树节”“花卉节”“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支持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自然探秘、野外生存体验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们实地感悟建筑古迹、古树名木中的森林文化,提升森林文化审美品质,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森林文化资源,形成生态文明语境下人与森林资源的良性互动。
总之,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提高森林文化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通过自然生态活动,在一草一木一花的世界中,启迪大学生给予动植物以道德关怀,自觉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实现道德观的转变,为人类走出生态困境奠定思想基础。
森林文化作为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分支。它传递着真善美、向上向善的生态伦理观,其内涵与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相契合。通过这样的课堂,使森林文化和生态伦理教育融合,培育学生良好的生态素养,强化生态意识、培育文明理念,使大学生成为森林文化、生态文化的倡导者、绿色发展的维护者和推动者。
[1] 叶平.回归自然新世纪的生态伦理[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9.
[2] 江泽慧.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中国生态文化体系研究总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74.
[3] 魏彩霞.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必要性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8(6):152-154.
[4] 福瑞斯特.世界动态学:经济环境预测方法[M].庄一民,编译.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出版,1984:104-105.
[5] 方克立.“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J].当代思潮,2003(4).
[6] 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1.
[7]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9.
[8]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68.
[9] 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17.
[责任编辑:孙义清]
本刊教育版块投稿邮箱
孙义清 E-mail:yiqing202@163.com
李 强 E-mail:qianchen_555@163.com
王晓青 E-mail:05173511053@163.com
2016-11-25
李广元(1975-),女,河南商丘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森林文化及影视文化教学研究。E-mail:1152982811@qq.com
G64
A
1007-8444(2017)02-01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