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增城区中新镇福和希望小学 方桂银
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长久以来始终是从事英语教学的工作者们积极探索的话题之一。随着教育地不断进步,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教育者们的不断探索实践,越来越多的人已寻求到适合各个年龄段学生学习的方法,能不断以各种形式和途径激发学生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在此过程中持之以恒。
现如今,用成绩来衡量学好英语与否的现象非常常见,也好像就真的成为“真理”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意识。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只是考得好,却不懂得说,不懂得运用,这就与我们当初设置这门学科的目的大相径庭了。怎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语言氛围,使它真正成为锤炼这门语言的火炉,这是我们英语教师时刻注意和认真考虑的问题。
英语是一门语言更是一门技能,它不像地理、物理或历史等学科一样,只要认真听,死记硬背就行,技能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操练才能掌握。这就像学习游泳一样,光在岸上学习理论知识,而不下水练习是不可能学会学精的。说英语的习惯需要不厌其烦地重复、背诵、操练,就像养成其他习惯一样,只有通过不断地重复再重复才能养成的。
英语教学应尽量使用英语,控制使用汉语,这是英语教学目的所决定的。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多使用英语,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才能有效地排队母语的干扰,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
如何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呢?
第一,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任何可以用英语表达的都用英语来表达。我们可以由浅至深,由易到难。
第二,把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会话搬上课堂,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
第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养成用简短的英语句子回答问题的习惯。
课堂上创设一种英语会话的语言环境,学生的参与性较高,兴趣浓厚,但毕竟一节课下来只有40分钟,时间很短,若能在课外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英语课外活动,就能更好地巩固、加深、拓宽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我们可以举办一些英语口语比赛、演讲比赛,或者举办英语角,英文歌曲比赛等。一个人会唱粤语歌曲,却不一定会说粤语。这是因为把语言放在歌曲中学习,更容易模仿,更容易熟记。同样的道理,学生学唱英文歌的速度也非常快。本学期我班就举办了一次英文歌曲大赛。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勤加练习。在练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单词,有些学生会向老师请教,有些学生则自己查字典,了解读音,更有一些学生直接模仿录音带中的发音。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得到锻炼,得到熏陶,得到乐趣,使课堂中的英语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仅仅要学生懂点英语基础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营造一个语言环境就更有其意义性了。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特别注重给学生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写对了一个句子,学生也会像完成了一个重大科研项目一样感到高兴,继而对英语产生亲切之感,此时必反馈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体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例如,每讲完一课后,可设计几组综合训练题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知难而上,按照题目的“坡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在几番周折和反复讨论中,使问题得到解决,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对中、差生要特别留意,耐心启发,因势利导,对他们学习中每一点成绩都要及时地真诚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且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自己成功的愉快中,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通过日常教学中许多细微之处对学生科学引导、热情帮助,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爱心,沟通师生感情,使之“亲其师,信其道”,这样使师生之间有感情有共鸣,学生对英语课就会产生强烈的兴趣.,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遵循“表扬+帮助”的原则,避免只用“批评与训斥”的方法。
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把握准理论下,不断学习新标准,摸索教法学法,用理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感悟真理,真正地为学生培养英语持久兴趣。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相信在不断地努力探究实践后我们一定能为成绩而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