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08 18:05:49龙岩市长汀县童坊镇彭坊村彭坊小学何东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2期
关键词:网页教学效果驱动

龙岩市长汀县童坊镇彭坊村彭坊小学 何东英

一、何为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充分利用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处理内容,巧妙地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溶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去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提高探索创新精神。

二、教师应把握任务设计中的原则

(一)目标要明确

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任务明确,这就要求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的目标和教材要求,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例如,“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保存一个网页、保存网页上的图片、保存网页上的文字等子任务,对于“保存网页上的图片”这个子任务,又可以分为:保存“某个”图片等子任务。这样学生就有明确的任务,操作起来难度也不大,而且学会方法后也能触类旁通,不仅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简单地下达“保存网页上的一张图片”的任务,学生就会漫无目的,不知如何操作,教学效果就难以达到。

(二)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使学生易操作、可操作并乐于操作。

(三)难度适当,有层次性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要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难度适当的任务,如果任务设计太难,大多数学生都无法进行操作和完成任务,这样的任务也会失去意义,且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求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出难度适当的任务。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任务进行实践,如让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简单任务的基础上举一反三,通过自学进一步探究有没有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最快捷等。有时也可布置选做任务给那些已完成简单任务的学生完成。对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要让他们踏踏实实从头学起,有时可以降低任务的难度,同时要多加关心,并给予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的讲解,让他们尽快缩短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这样,不管基础好的学生还是基础差的学生都能分别得到提高。

(四)要有趣味、创新性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设计的任务要有趣味,学生才会感兴趣,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如果学生对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该任务也是失败的,所以提出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必须有吸引力;而且任务还要有创新性,我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要有实用性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教育和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或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热点。所以在设计的任务中要结合有关其他学科的内容,把要解决的相关问题可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解决。

(六)要具有开放性

设计的任务要给学生留白,给学生充分创造和发展的空间,并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得到发展。例如,在word学习中,学习图片的环绕方式时,图片排列方式作为任务,将每一种方式用在什么情况下,作为“留白”实现任务开放,给学生充分的创造发展的空间,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所以,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设计“任务”,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师应及时进行效果检测与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激励学生进步发展,而不是“秋后算账”。因此,评价活动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评价是学习者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最能体现学习者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通过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完善和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而且开阔学生的思路,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对教师来说不但可以借此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或学习能力的提高程度,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设计提供准确的信息。

四、教师应适时进行归纳总结

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任务中,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还是零散的,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旧知识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的知识建构。

五、任务驱动教学取得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很明显的,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任务的完成阶段,学生不但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完成任务,还可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对某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沟通,从而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在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时,通过查找书本、网上资料等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及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但会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变化也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网页教学效果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基于CSS的网页导航栏的设计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38
基于URL和网页类型的网页信息采集研究
电子制作(2017年2期)2017-05-17 03:54:56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网页制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测试(2015年18期)2016-01-14 01:22:58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10个必知的网页设计术语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