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城西小学 杨应华
小学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一般指完成学习活动的本领,它包括完成学习活动的手段和途径,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必要的心理素质等。研究和探索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方法,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值得重视的课题,,下面就谈一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预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首要环节。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不应笼统地说一声“同学们,明天要学习什么,今天你们预习。”而应具体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及步骤。
1.明确为什么要课前预习
告诉学生,课前预习是为听课做准备,课前良好的预习能更好地听懂教师上课内容,变被动为主动。现行教材按课时安排,而每课时大多以准备练习、新授(例题)、尝试练习、巩固练习编排。单就准备练习知识而言,不少中下生没有掌握,在预习过程中不能自觉地回忆、复习和补习旧知识。
2.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和步骤
要让学生知道,预习过程并不是简单地看一遍,而是要做到眼看、心想、手动三结合。眼看,即“读”的过程。它要求学生一字一句地读。心想,指边读边思考,直到读懂为止。例如:在课本中“乘法的计算方法”有这样一句话“先用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被乘数。”学生自以为读懂了。老师提问出乎学生意料,也是未曾想过的“‘每位上的数分别去乘’是什么意思?”通过讨论,学生真正明白“用每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指先用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再用因数十位上数去乘另一个因数,最后用因数百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用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是一种概括说法,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该怎样边读边想。手动,即动笔。在读的过程中,对有些重点、难点和疑点作各种读书记号,圈圈、点点、划划。例如,万以内减法的验算,用“差与减数相加等于被减数”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做得对不对。
课堂听课是学生不懂知识、形成能力的主要渠道。如何听好课,使课本知识真正被理解、掌握及进一步提高至关重要。我的做法是:首先,端正学生听课常规,包括课前准备好课本、笔记、学具等;端正坐姿,精神饱满,思维集中。其次,是积极参与,提倡积极动脑,敢于发言,表扬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提出质疑,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再次,给学生足够时间参加同桌或小组讨论。这样,课堂上既能做到井然有序,又能使气氛活跃。既保证教师充分、及时完成教学内容,又给学生以表现才能的机会。同时,兼顾了优等生和差等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复习的过程是个再学习过程,即所谓温故而知新。它能巩固所学知识,也能使新旧知识形成网络体系,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比较、形成能力。
1.重视新授课
一般来讲,由于各地区、各个班级情况不同,教师不是将教材内容简单地照抄照搬,而是精心将教材作一番处理,这样较易让学生接受。我经常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实物和图片等教具辅助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对于百分数意义的教学,我多次用多媒体演示,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是一个比。这样使这一抽象概念建立在感性材料基础上,让学生加深印象。
2.学会使用学具
小学生的学具的使用,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促进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加法法则时,首先看例题54+27摆小棒(学生先拿5捆4根,再拿2捆7根放在桌上)。让学生合起来,说说你是怎样合。通过操作,学生很快说出:成捆成捆地合,单根单根地合,4根与7根合是1捆多1根,5捆与2捆合是7捆,共8捆多1根,即81根。其次,看竖式、明算理、说算法。
54
+27 讨论 :
(1)为什么4和7对齐,5和2对齐?
(2)为什么从个位加起?
(3)向前一位进“1”,这“1”指多少?
再次,练习。通过多次操作练习,明白加法算理,总结出算法。
3.教给必要的解题步骤
学生的数学能力,往往表现在解题能力上。要提高解题能力,必须教给必要的解题步骤。例如,学生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时,按照一看、二想、三算、四查(一看符号、二想运算顺序、三计算、四检查)的步骤进行运算,就能做到既正确又迅速。
又如在解应用题时,可按照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这四步。
4.教给合理的思考方法
合理的数学思考方法,实际是数学思维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教给学生合理的思维方法。例如20以内进位加法,一般用“凑十”法。应用题的教学,低段一般将加、减、乘、除的含义通过操作、图解、演示让学生掌握思考方法;中段可通过实例教学生分析、综合的思考方法;高段除以上方法外,还可结合实例教给假设、对应、迁移等思考方法。
根据小学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在教学训练中,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
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要做到。在平时教学中除要求教师工作一丝不苟、书写工整、计算仔细、板书认真合理外,还要求教师数学语言的准确,合乎逻辑性等。
坚持不懈抓行为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抓以下良好习惯:自觉预习、认真阅读的习惯;专心听讲、大胆发言的习惯;运用数学语言回答问题、叙述算理的习惯;独立思考、敢于发表意见的习惯;按时复习、完成作业的习惯;书写规范工整、计算仔细、自觉检验的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