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03-08 16:48广西横县百合镇百合中心学校叶雪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6期
关键词:应用题解决问题小学生

广西横县百合镇百合中心学校 叶雪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是教材的“灵魂”,有效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而这里的探索旨在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其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获得自主发展。长期以来,小学生学习应用题习惯依赖教师的讲解,然后模仿与练习。这一教学过程与教学程序,对发展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意识与亲身实践能力是不利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进行真正的探索与思考。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解决问题的效率,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并解决数学问题,建立自信,应用到生活当中,并创造价值。如何在新课标下完成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自主发展呢?我将从以下几点来阐述。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问题富于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化的创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同一道题可以创设出无数个情境导入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万变不离其中,恰当的问题情境应该处在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能够刺激小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应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现:“化肥厂三月份用煤150吨,实际比原计划少用1/5,三月份实际用煤多少吨?”对于学生来说化肥厂的用煤情况他不了解,这个年龄段也不用了解,势必会使他们缺少学习的兴趣,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为了增加趣味性,我想到了:利用多媒体出示吃早餐的场景,桌上出现一杯牛奶180ml,另一杯果汁,杯子一样大小,但果汁少了1/2,.通过这一人人都熟悉的一件事,让学生马上去观察发现,并激起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发现:原来吃早餐也暗藏着数学知识。把数学课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实际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解决问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提炼信息,延伸出数学问题

一节好的课,应该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师应当有意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会提炼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新教材中部分内容就利用一些数据结合插图让学生提出各种数学信息和不同的问题,假如我们能结合身边的人和事去创设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观察,逐步分析,归纳出数学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成一道应用题,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进一步充分发挥教师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读问题,捕捉信息

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只要整理好题目,我就习惯性让学生朗读或默读。因为学会学习的基础首先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少学生上课听得很有味,下课做的一塌糊涂。本身就缺少阅读,从而影响技能的掌握。例如,“百合镇去年有小学生2800人,今年比去年减少了0.5%。今年有小学生多少人?”若不认真阅读题目,学生比较容易理解错误,将“减少了”理解成“减少到”,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减少了”表示今年比去年人数少了2800×0.5%=14人,现有在校学生2800-14=2786人。而“减少到”或“增加到”这类词则表示当前所呈现的数量,不必再求少多少或多多少。所以在教学这一类问题时,应重点审清题意,这就提醒了学生应多读题目。因此, 培养并重视数学问题的“读”,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从文字中捕捉信息来联系旧知,为解决问题增添一股力量,避免里不必要的错误出现。

四、分析问题

解答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问题。分析题意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理清思路,重视借助于图表、数量关系式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学会用实物演示,学具操作,画线段图等手段,使数量关系直观化,化解难度,对中年级小学生特别适用。但数量关系又涉及到加、减、乘、除的意义及应用。因此掌握好数量关系,首先要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教学。例如,“速度×时间=路程”这个数量关系,若对乘法的意义不够理解,就会造成困扰,容易出现乱乘或乱除的现象,闹出一堆笑话。对稍复杂的应用题还可以采用综合分析法。如“校园里有杨树20棵,柳树是杨树的9/10,槐树时柳树的2/3。这三种树一共有多少棵?”想要求出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我们知道必须要根据已知条件去寻找对应的数量关系,先求出柳树和槐树的棵树。因此,通过逆向思维换个角度去思考应用题,有利于寻找出必要的已知条件,进而解决问题,拓宽思维的广度,获得自主发展。

五、学会反思,获得好习惯

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解答完问题之后,就算完成了。而应用题的教学应该是注重过程和方法,而不是单纯地记住解题的步骤和结果。我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以及每一个算式表示求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单位是什么?这样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甚至要求他们学会检验过程和结果,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对信息的正确评价的能力。这些反思目的在于追求对解题的思路、推理的过程,运算的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优化和简缩”。从中归纳、总结出形成简缩的思维能力的经验和规律。在解决问题的学习中,学生学会自觉地反思,可以获得许多内在的意识。

六、知识升华,学以致用

利用新知去解决问题转化为旧知,创造不同的题型,从知识的迁移中可以看到对待新问题的应变能力,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总结出方法。所以通过补充条件或问题来编题,再去解题可以较好地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开放意识。让学生自己补充条件和问题并解答,这样将数学与生活沟通起来,有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其应用意识。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应敢于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积极探索,敢于创新,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自觉地反思,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实现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去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自主发展。

猜你喜欢
应用题解决问题小学生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