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沉潜,美“育”人生
——论文学类文本教学在生命教育中的的责任担当

2017-03-08 16:48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贵阳一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6期
关键词:文学类文学作品中学生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贵阳一中 赵 楠

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只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审美性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人文关怀、体现人文滋养的必由之路。认知与审美相结合,才能提升认知的层次,凝练认知的结果。因此,2017年的高考考试大纲把文学类文本阅读确定为必做题,这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必然,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的社会性本质。

一、从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看文学类文本的教育导向

高中生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社会性等七大特点,在这一时期,心里的发展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个性发展同道德或者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不平衡,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世能力逐渐发展,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非常希望有单独的空间,又特别渴望被人理解,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日益活跃。所以,在高中学习阶段,当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差距较大,自我价值评估较低时,中学生就较容易出现自我认知的心理冲突和矛盾。高中阶段对学生发展来说,既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怎样帮助高中生在这一阶段平稳过渡,并获得自我发展的助推力,就是高中教师必须承担的教育职责和使命。

文学类文本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语言组合体,用语言文字传达具有审美意味的情感,塑造具有审美意味的形象。与认知性、信息筛选的阅读活动不同,文学作品承载的语言语义美、形象画面美、意境意蕴美,便于学生参与到审美创造的过程中,对文本审美世界有所感悟,产生审美主体对往返于文本与自我之间的情感生命运动的内心体会,即产生共鸣和心流,从而完成复杂的精神体验活动。

人类的情感、精神、智慧是在体验中生成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中学生来说,就是联系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窗口,是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的媒介,是贴近中学生生活、满足中学生审美需求、实现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创造和享受的文本类型。

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来看,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助于中学生实现审美体验,并在体验过程中,以文本为观照自我的镜子,陶冶情操,优化心理能力,建构自我的精神境界。

二、从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看文学类文本的文学价值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其中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要担当起丰富人文积淀、提升人文情怀和培养审美情趣的重任。

从文学类文本的选文布局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册教材每一册四个单元,合计20个单元,文学作品类文本的诗歌(词)、散文(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小说、戏剧文体共分布于必修五册教材的13个单元中,占65%,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比例居三大文类之首。

从文学类文本能力目标指向看,在秉承课程目标中“三维目标”要求的同时,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理解与感悟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尤为关注。如现代散文作品,必修一第三单元编排了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巴金的《小狗包弟》和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生通过鉴赏文本中真实的人物及其事迹,学习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渗透对人物品行的主客观评价,培养“品人与品文”的能力。小说阅读作品,必修三节选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进贾府》,必修五则选取了《水浒传》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其课程目标设置表明,要求中学生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学会尊重和理解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

丰富的文学作品体裁,多维度的能力目标指向,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文学、文化熏陶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及形成较为成熟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三、从高考样本看文学类文本蕴含的生命体验及精神引领

2016年、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的文学类文本分别是《锄》(李锐)、《战争》(【美】迈尔尼)、《玻璃》(贾平凹)、《马兰花》(李德霞)、《塾师老汪》(节选自刘震云的《一句顶万句》)。从选文的特点看,都展现了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性格特征及命运发展。从考题设置的角度看,除了考查小说阅读的基本技巧和规律外,题目较偏重于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人性光辉或弱点)、命运成因,探究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探究人物性格、命运给人的启示等。启示类题目突出了多元化思维,可以联系“现实人生”或“人物形象”作意蕴探究,也可以联系“写作写法”作审美探究。无论哪一种探究,紧扣文本内容,结合现实人生等角度谈出“自我感悟”是基本要求。值得重视的是2016年新课标卷Ⅲ的《玻璃》第四题,针对小说中“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探究“更认同谁的态度”,不仅考查学生对小说主题“一定的历史转型期,法制观念、诚信意识的困惑、矛盾冲突”的准确把握,还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价值取向做评价,变相考查学生的价值观问题。

可见,高考试题中的文学类文本,依然是贴近中学生的生活的,千字选文凸显了小故事中的大主题、小人物心中的大境界。鲜活的人物形象、真实的生活场景、动人的故事情节,对中学生来说,都是宝贵的、值得探寻的人生体验。探究小说中潜藏的人生主题,关照他人的命运沉浮,折射自我的价值取向,确立自我的人生定位,更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肩负着的精神引领重任。

总之,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完满的人生,是人超越自我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获得精神的解放和自由,用审美理想提升精神境界,塑造理想之光照耀下的美好心灵。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载体,我们要挖掘沉潜其中的微妙大义,发挥文学作品特有的美育功能。

猜你喜欢
文学类文学作品中学生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文学类文本“文本二”的前世今生——“八省联考”卷《国文教员》点评题命意溯源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重点】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文学类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