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树

2017-03-08 16:48广东省南雄市油山中学叶厚贵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6期
关键词:磨练德性美德

广东省南雄市油山中学 叶厚贵

摘要:本文从“性本恶”引出德性的后天培养问题,指出德性若如一颗成长着大树,德性的培育要符合一切精神事物的规律。从理论和具体方面论述德性的培育条件和措施。着重指出教师的德与慧是德育重要条件,优良班风建设是一个德性成长环境的要求,文中呼吁教师不但要加强自我学习和表现出真德行,而且在工作中要有耐心和智慧对待一切。最后强调在与学生的交往和互动中,就是一个德育的过程,对学生的关爱和惩罚是双重必要的。我希望读者要看完整篇再作判断,文中指出惩戒或者磨练的必要性,也适当的并且非常谨慎的包含体罚;文中也说出了教师自身修养以及制度的不足,完全不属于过激,如果一篇文章闭口不谈现实,隐瞒现实的缺陷,它一定与真理无缘。

唯有遵循理性的指导而生活,人们的本性才会必然地永远相符合

——斯宾诺莎

人们啊,你们的行为举止在自己看来是完全自由的,而在社会看来却受限制的;人的出生初始,是受“性本恶”的驱使。教育家斯宾塞说:不要希望儿童(青少年)有大量美德,每个文明人早年都经历一个阶段,那时他所表现出是他的祖先野蛮种族的性格,所以我们要有耐心,有包容心对待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野蛮①。但是,将来他们是要出去社会的,即使现在,他们也应该受约束的,这是一个小集体,学校是训练知识能力和培养美德的场所,每个教师所承担的美德教育的义务格外光荣和重要,其中肯定有艰辛,也有快乐。知识能力是训练和培养出来的,但是美德严格来说不是训练,也不是“学习”可得的。美德更不是训话就可以传授的,叔本华说“德性是不可教的” ②,那是怎么得的?

美德在我看来,就像是一颗健康的德性之树,是要经过耐心培育,也是要经历风雨锤炼的精神生命。我们设想一下,一颗小树如何成长的,就可以知道美德是怎么成长的。一个小孩初始时候,他的精神内容基本是空白的,那我们如何打造他的精神呢?如果我们给予他温暖和爱,爱就会在他心灵根植下来,如果我们不耐烦小孩的调皮甚至他表现出的“恶”,经常大声呵斥甚至打骂,那么远祖留下来的一切野蛮天性不但不会被削弱和抑制,而且会越来越野蛮难以驯服,暂时的害怕不吭声恐怕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要么表现出胆小怕事,难以有所成就;要么表现出暴烈。所以在我看来,美德的培育不可随意行事,它是一门学问,美德的成长要符合它的内在规律,美德培育的规律就是:它符合一切精神成长所具有的规律,需要观察、互动,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需要知识的滋养,需要你的关爱,也需要一定得惩罚去纠正,更进一步,对上帝的虔诚和认识也是必须的。

青少年进了学校,他们的心灵已经对周围环境、人的关系有了一些认识,但是这点认识,离道德的要求和认识还差的非常远,他们的行动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大多数基于感性而不是理性,他们容易接受的,也是感性的知识。他们的心灵处于非常活跃的时期,任何的触动都可能使让他们的心灵接受外界的改造。因为他们的心灵还单纯、苍白,容易接受外界任何的事物,那么一切都是先入为主!在没有真正形成顽固的坏习惯之前,我们要创造条件给予一个好的班集体,这样的班集体充满温暖与帮助,充满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亚里斯多德说,知识就是美德,意思是:知识能促进美德的成长)我们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行为倾向,一个集体就是一个复杂的互动系统,每个人都表现出自己天性的意志,有的人可以表现出集体荣誉感,表现出友好,积极向上;有的人因为天性或者家庭原因,表现出人性里的恶,比如嫉妒、不合作,懒散,好捉弄以及好斗。在农村学校,这些是经常可以见到和听到的。德性这棵小树,一开始就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它排斥周遭,对一切话语的教育不感兴趣,听不进你苦心的教导。他们的心灵已经感染到了,或者说已经形成了坏的习惯,人性中的恶,不管在哪个阶段,只要环境不良,都容易浮出到现实这个平面中来。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如果家庭管教不当或者环境影响,那么诸如嫉妒、自私、好斗、撒谎、不遵守纪律以及不爱学习,甚至偷窃都有可能表现。《圣经》上有言,人出生就有恶,就是这个意思,人天性中含有自私、嫉妒和懒散、好斗等恶习。人是社会中的人,所以需要有道德、法律,人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救赎”才能成为优良的公民。

有了恶习的学生,要改变他的行为习惯,成了一个大课题。一切行为或者意识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越来越根深蒂固,越来越“稳步发展”,好的习惯帮助成功,坏的习惯会越来越使周围的人讨厌。我们不能指望短时期就改变它,但能短时间抑制它,并引导他的兴趣爱好,引导他去感受周围的人的友爱合作,引导他去学习知识。这里的每一个都需要技巧,需要关爱,需要耐心,从这方面才可以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德育从这方面说,其实就是改造和纠正坏习惯,帮助和鼓励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人的无条件的意志行动,是人的本质表现。只有优良的习惯形成了,他才会有真正认识到美德的乐趣。 德性这棵大树,才刚刚成长,它的健康与否,在于营养和磨练、纠正、调整。如果一颗树长得歪斜了,我们可以用外力扶正它,使它慢慢长直长高;德性之树如果偏离了正轨,同样要有帮扶,要有耐心等待。

德性之树该怎么帮扶,怎么纠正,怎么培育呢?一切事物成长的过程就是与外界互动的过程,互动的好坏决定成长的质量。这个外界首先指的是什么?我认为,在互动过程中,外界首先指的是教师。教师同行们!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是学生德育的重要领路人,如果你是个爱学习、大度、不贪婪、有知识和充满爱的老师,那是学生之幸。但假如你是个混日子的教师,自己不学习、小气而又贪婪自私,甚至冷漠的人,不管你做了多少工作,在我看来都是虚伪无效的,你的本质和行为与你的语言是矛盾的,学生终究不会从你那里得到什么优良品质。所以说,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你的言行,你表现出的特质,学生是能感受到的。他们的心灵是苍白的,你表现出的所有符号都容易被学生接受或者作出相应的反映。教师或者家长语重心长的对学生说,“要好好努力,将来……”,你却常年不看一本书,不学一点东西,因为你的语言和行为是矛盾的,他们不会被你话语感染,他们只会因为你学习的行动而感悟到学习的乐趣和需要。如果你是冷漠无情的人,他们怎么心中有爱?他们对待同学可能只有冷漠、虚伪和自私,不幸的是,很多教师真的冷漠了,真的懒惰不学习了,因为周围影响变得贪婪了,心中只有利益了!甚至不少教师或者领导嫉妒心重,难道不该反思吗?有些教师会反驳说,他们能知道什么呢,我贪婪与否、自私与否、虚伪与否他们是不知道的。如果真的这样,那我们的学生还不如动物了,宠物都能感受到你的某些特质,何况是人呢?他们说不出具体的感受,但是潜意识里肯定埋下了你的影响。不用再去反驳这样观点了,因为每个老师都曾经是学生。你的知识水平也会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观点已经很多人论述过,不必赘述。不管你教会了学生多少课本的知识,也不管因为你的教学劳动使学生考取了多少好的大学,学生一定会因为你的知识丰富而受益匪浅,因为你的浅薄而得不到更美的事物。所以说,良性互动的第一要素是教师的德与慧。这里的最后,我还要借用符号学观点说,在互动中你表达的一切语言及行为符号既要使人懂,也要使他们收益。所谓沟通的理解,就是这个意思。教师要懂得学生的心里特征,知道他们能接受怎么样的语言和怎么样的风格,但也不要一味能迁就学生,要努力使他们转移到高尚的话题和好的语言风格中来。再说,你表达的一切形式的符号所包含的理智内容,学生在无形中慢慢就可能领会了。

德性之树已经具有了第一个良好的互动对象,但仅仅是一种活动性,还缺乏营养的滋养。在我看来,关爱与惩罚都是成长的需要,关爱是营养,惩罚是磨练。我们常说,爱是一种力量,因为爱表示的是一种认同和肯定,是给予他人的正面情绪,所以双方能“一拍即合”很快获得交流,对方能从正面接受你的观点,激发行动的力量。反之,如果你冷漠无情,相当于把双方树立成敌对状态,交流互动不久就会关闭,对此你已经无力和无奈。关爱使学生产生同情,而“同情是一切道德之母”③。用不着举例子就能说明,关爱中的成长要比冷漠对抗的成长顺畅得多。但是,如果我们互动的对象在成长过程中已经表现出顽固性,任性和目无纪律的话,惩罚是必须的。柏拉图在《理想国》里,非常肯定的说明了锻炼和惩罚的必要性,古代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也注重锻炼和惩罚,当今的韩国和日本也同样如此。和所有一切精神产物的成长一样,德性的成长从来就不能排除惩罚措施。对惩罚的理解,我认为它也是一种磨练,是一种纠正,纠正一定是艰难的,难的事物总伴随痛苦,所以我们不要怕我们的孩子受了点痛,受了点委屈,因为成长本身就包含痛的经历。真正的美要从磨练中产生,这是真理。但是,现在的教育法里面,已经完全否认了惩罚中的一切体罚形式,这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践踏,是一种对世俗娇气的妥协!有些人只会躲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对人性规律置若罔闻,对现代现代教育理论和与人性有关的法规一知半解,要不就是对世俗中无理取闹的家长的一种妥协。适当的惩罚一定是必要的,否则教育一定是空谈!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在谈到惩罚的同时,教师运用惩罚的方法也要极其认真选择,如果你每次惩罚学生都不服气,一定是你本身错了,比如方式、力度,比如你本身的德性不足以服人。如果我们在此纠缠不清,会雾里看花,判断不了到底体罚要不要。真相就是,没有体罚的民族一定成就不了强大,但不从优秀公民中选择教师,整个民族就会垮掉!

可怜的人们!你们的孩子送来学校,却处处干扰教育;优秀的你们不肯选择做教师,却处处要求高;可怜的教师们,你们很多本来该从事其他职业的,却固执着你的信念,让很多孩子无所适从,习惯着无知!

姑且把现实暂时撇开,我们来谈谈这棵德性之树最后的成长条件吧。前面谈过,好的环境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集体是必须的,这样的集体表现出纪律严明,爱干净,团结友爱,积极向上。怎么形成这样一个集体?回答是,需要耐心和智慧。一个集体就是几十个心灵的组合,他们之间的互动和碰撞,一定会有正面和负面的东西。正面需要肯定,负面需要纠正。但首先我们还需要一个安静优良的校园环境,优良的校园第一表现出安静,第二是学风。一切在于人创造,人的制度和安排,这与学校领导和教师整体素质相关,特别是在一个领导说了算的年代,领导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校风以及学生的品德形成。我们还是回到班级中来吧,教师工作最烦最棘手的是什么?就是后进生,所谓后进生,就是表现出自私、无纪律、不学习的那些学生。这里有一个矛盾,我们一边说,要培育学生的德性成长必须要一个优良的班级环境,后进生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而另一方面,优良的环境必须表现出大家守纪律,团结友爱,积极向上,而后进生偏偏就是班级班风捣乱者。总之,后进生成了这个矛盾的焦点,如果我们理智和不偏不倚对待的话,我们把那些顽固不化,已经适应了恶习的学生才称为后进生的话,那么其实矛盾解决在于,我们怎么对待后进生教育。不需要什么理论,人世间很多实践证明,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化,不是人人能因为学校教育而成为好公民的。在学校里能抑制后进生的不良恶习,就已经很不错了,能转化的都不是后进生。所以前面的理论是正确的,适当的惩罚就是教育,如果等他出去社会再受惩罚,就很可能危害很大了。不是人人都是上帝的选民,同样,不是人人都能感化,恰当的惩罚永远是人世间的正确的教育方式之一。没有哪个国家是像我们这样纵容学生和家长的,精神柔弱者怕惩罚和磨练,而体能磨练和适当体罚却恰恰能强志!总之,关爱和适当惩戒是精神成长的双重必要性。

文章的最后,我想说,宗教是什么——宗教是精神净化的神圣理性,是一种对美德直接认识的方式。唯物论是经验科学的理论,健全的宗教是精神和理性的直接认同。所以不要排斥上帝,不排斥神,对神的认识与否是个人以致整个民族素质的标志。德性之树经过我们上面的描述,如果发展成熟了,那也是对神圣的理性的认可,真正的美德与神合一。

①《斯宾塞教育理论著选》第107页

②③选自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猜你喜欢
磨练德性美德
诚实是美德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漫画
用聪明的方法 得最好的成绩
传统德性论的困境及其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