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东汽八一中学 王燕玲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这是一篇“记”类文章、文质优美,学好它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巩固学生的文言常识和学法,来学习这篇文言课文。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作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说教学目标的设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所以我将第二课时定为“美文美教”,把本课时的目标定为以下的几点:
(1)知识目标:能熟读成诵。
(2)技能目标: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感受桃源的美。
(3)情感目标:了解 “世外桃源”所寄寓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2.说教学重点、难点
《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美文,作者用精妙的笔墨为我们构置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桃源胜境。怎样引导学生去品读这个桃源胜境成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因此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可以这样设定:
(1)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丽、神奇和幸福。
(2)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3、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情境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众所周知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根据以上学情我把学法确定为:诵读法;想象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始终抓住这点,通过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为此,我是这样设计导入。以一段 “梦入桃花源”的视频进入陶渊明描绘的唯美世界。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美好的世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以视频渲染情境,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想,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
这一环节的出发点是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鉴赏,以鉴赏促陶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环节设计如下。
1.听配乐朗读,让学生进入情境。
2.随音乐诵读。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读出感觉。
3.“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内容,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里我为学生提供图片并设计了三个句式“桃源之美,美在……”“桃源之乐,乐在……”“桃源之奇,奇在……”引导学生从“美”“乐”“奇”三个方面走入文本,品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造性描绘。
由于学生是个灵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无拘无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我让学生任选一个方面写一段文字,可加入自己的想象。写完后在班内交流,这样他们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可以展现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赏读中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文章之美美在叙事简明,情节曲折,语言隽永。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也是值得探究之处。我将充分利用前面教学环节的铺垫,形成阅读期待,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有批判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千百年来,“桃花源”已经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成为一种“桃源情结”。怎样评价“桃源情结”也是这个环节的重点。为此我让同学们阅读这时期的背景资料并设计了一道探究题。
桃源胜境很美,究竟存不存在?你是如何评价桃源胜境的?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明白桃源胜境只是虚构的,是作者的理想。)
问题一抛出,学生肯定有不同的观点,对于他们的看法,我们不能粗暴的否定,只要他们言之有理,应加以鼓励。同时,在课堂要让他们互相辩论,拓展思路,弘扬个性,展示自我,以取得思想上的共鸣。
(在本环节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如“外人进入桃花源,将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等。对于他们的疑问,可让他们分组讨论,也可输入课件,作为课后探究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另外也是语文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毛泽东在《登庐山》中说“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应该说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真实又虚幻的依托。若陶公生在当下,他也一定不会满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为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奋斗不息。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想的高度再一次解读课文,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