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赐莲
活动助力聋生习惯养成
文︳陈赐莲
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的终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殊教育学校充分考虑聋生在身心、学习、认知方面的特点,选择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德育内容,通过人文关怀、环境熏陶、情境体验、活动感悟等一系列生活化的德育方式,对他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他们在生活化的德育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星级标兵”评比活动。学生根据星级要求,按自己选定的类别和级别,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努力达到星级标准。我们设立“文明礼仪”“学习能手”“卫生模范”等几项标兵类别,共分三个等级设立各类标兵奖章,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争章”中,提高与师长沟通、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行为习惯。
“生活自理我能行”技能展示活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校德育部门每期组织开展以“生活自理我能行”为主题的生活自理能力竞赛活动。比赛分年级进行,比赛内容是洗脸、整理书包、系鞋带、叠衣服、戴红领巾等。为了使比赛达到预期的目的,学校德育处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制订了详细的比赛方案,对比赛规则、评分标准、人员场次等做了周密安排。每月的第一周,班主任评估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按ABCD四个层次,开展针对性训练,对能力不足的学生进行行为矫正。每月的最后一周,德育处组织家长、学生干部、生活老师对学生一个月的训练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展示活动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家校共同制订个别辅导方案,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校内举行“一帮一”活动,高年级学生帮助指导低年级学生提水、拖地等;走出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宣传活动,学生通过发传单、喊口号等,既为社会做了有益的工作,又增强了自身的实践能力,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们还同许多大中专、中小学开展了“手拉手、心连心”活动,为聋生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也经常组织学生感恩回馈社会,为希望工程、灾区的小朋友捐款,为敬老院的老人洗衣服,为身边困难的人献爱心,充分发扬互帮互助、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才干,感悟人生,受到教育。
聋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定要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正常同龄人的标准、要求来评价他们的行为习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要耐心细致地对待聋生,结合他们出现的行为习惯问题及时调整方式方法。聋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社会的督促和监管,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有效达成聋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
(作者单位: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