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广宇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温州版画遗存发掘及当代传承创新
朱广宇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温州版画的当代传承就是要在当下新的社会语境中再书写的创造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稳步侧身世界强国之林,中华传统文化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认同,各种艺术形态、各个文化群体从各式各样的意愿出发,围绕中华文化的当代传承做出了多样书写。温州版画遗存和温州版画创作涉及到众多个全国第一,如何继承“温州版画”优秀传统并给予发扬创新,本文提出了传承和创新路径的新思考。
温州版画;遗存发掘;王维新
温州古代版画历史悠久,目前有版画实物考证的单色版画可追溯到唐代晚期《佛名经》手卷,就是在温州出土的;中国目前遗存最早的木刻套色版画《蚕母》发掘自温州龙湾国安寺千佛石塔;在中国近现代版画艺术中,温州版画的影响力特别是其在解放战争时期浙南游击区的美术工作所起的重大贡献是独具特色的。著名版画史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齐凤阁教授说:“温州真是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她不光是数学家的摇篮,也不光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与中国南戏的故乡,在中国新兴版画发展史上,温州籍版画名家之多,开展版画活动范围之广,对版画发展及革命宣传贡献之大,为同类其他地区所不及。”[1]6在对温州版画文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之时,发现关于新兴版画在温州发展的历史,学术界非常关注,成果较为丰硕;关于温州古代版画研究,温州博物馆金柏东等诸位先生有开展考证探索;至于温州版画当代传承与创新的研究,则少有人问津。温州版画遗产如此丰富,在保护文化遗产的今天,系统梳理温州版画的发展脉络,提出温州版画当代传承和创新路径的新思考极具意义。
据考,我国汉代就有了刻画石像。唐代时出现的木刻佛像,或许就是溫州版画的源起,在唐代晚期,温州就能用单个佛像或佛塔印模捺印而成连续重复的千佛像和佛塔排列,这是目前能够追溯的较早的温州版画。1956年在温州地区出土的晚唐《佛名经》手卷,就是典型例子。整个手卷长度为1 480 cm,其中印有佛塔共为28座、佛像共有213尊,作一字型排列,佛名写经行首捺印佛像或塔呈朱红色图样。由于手卷中的213尊佛像大小造型完全一样,28座佛塔形状大小亦为相同,故可以推断,应是用同一个刻成的佛像和同一个佛塔的印模,逐个一一捺印排列,拼合形成整张版画。唐时版画仅仅局限于佛教宣传。
北宋元佑年间(公元1086 – 1094年),在温州龙湾区瑶溪镇皇岙村的五峰山东麓国安寺前,建有一座楼阁式青石仿木构建筑——国安寺千佛石塔。1987年维修期间,在石塔第三层塔心方形室内发现一幅北宋套色木刻版画——《蚕母》。《蚕母》版画包括蚕母、蚕茧和吉祥等图案,画面左侧为头梳高髻、髻上插花蚕母立像,其面颊圆润略带红晕,身着宽袖对襟鞠衣,肩搭浅绿色帛巾;右侧有蚕茧满筐,筐壁饰重瓣莲花纹,筐下为座,饰吉祥开框宝相花图案四组;左上方的长方形字框内直书“蚕母”。蚕母像的帛巾、衣纹用线表现上,线条刚劲有力且流畅,可看出该版画用刀准确、稳定,刻版刀法技巧非常娴熟。《蚕母》版画的发掘,把中国套色版画史提早了近两个世纪,是我国目前遗存最早的木刻套印画,2017年4月,该版画入选《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萃》,也是国内唯一一幅套色木刻版画,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图录。
北宋年间的温州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版画印刷在国内颇具影响,而后历史上温州戏曲版本中多有出现戏曲人物版画。如《琵琶记》版本“刻者无虑千百家,几于一本一稿”①参见:陆贻典《旧题校本〈琵琶记〉后》[C]// 孙崇涛.古本琵琶记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7。,此剧版本之多在我国古代戏曲中首屈一指。据考证有四十二个版本,皆为版画形式。
版画的强劲发展并登上最高峰则在明代中期,随着市民阶层需求的迅速扩大而爆发出市场原动力,插图成了人们阅读欣赏的需要。温州做为南戏故里,经典曲目的版本,可以说“无书不插图,无图不徽刻”,形成了明中期到清中期一种普遍现象。在戏本插图版画艺术风格上,受徽派版画的影响比较大。郑振铎认为:“出版家未必集中在徽地,而一言到刻工,则在这130余年间,莫不推重歙人……在这时期,也有非歙人而从事于刻图者,然多少总受歙人的影响,且其势力也殊少。”[2]此外,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有流传,盛行于同治的温州鼓词,每当唱到故事起伏跌宕转折之时,都要焚烧纸马②“纸马”是因过去祭祀天地神灵、创业祖先时,必附一匹马的图样作为受祭者的坐骑以便其升天而得名。后来人们便把祭毕焚化的各种神佛图像,统称作“纸马”。温州“纸马”图像不局限于各种神佛图像,还有祈财纸马、迎福纸马、岁时纸马、喜寿纸马、敬祖纸马等版画图像内容。。从这种风格粗犷而普及的民间纸马艺术,也可看到温州历代民间艺人雕版印制纸马神像的技艺才能。
出生于温州的中国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著名学者、艺术史家郑振铎先生于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为国家抢救了众多的珍贵文献古籍,编选收录了唐代至明清近1 300幅各类版画,影印了《中国版画史图录》③参见:郑振铎.中国版画史图录[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2。,作为我国目前为止收录数量最多的古代版画图录,本书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四部,其中包含有部分的明清时期温州戏曲版本中出现的戏曲人物插图版画。
温州作为百工之乡,浙江的“三雕一塑”中“两雕一塑”源于温州④注:浙江“三雕一塑”是指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瓯塑。就史实来看,青田与温州(永嘉)曾经多次处于同一行政区内,所以亦将青田石雕列入温州。,有着优秀的民间工艺的传承基础和众多的雕工人才。虽温州古代版画有受到徽派版画技艺的影响,但它仍具有鲜明的瓯越地域的艺术特征。这些古代版画图像尤其是温州鼓词纸马艺术,不仅折射出瓯越先民文化思想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同时也可看到历代民间艺人创造雕制版画的技艺才能,这对了解温州古代版画及其蕴含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丰富历史知识、提高雕版技艺,以史鉴今,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都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
通过在木板上用雕刻的方式制造凹凸和图像,然后把这个图像通过转印的方式复制出来,这个技术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人发明了木版技艺后,一直用于印刷传播。到清代,西方印刷术进来以后,中国的印刷一直用木版。这个技术中国曾经领先于世界,但流传到欧洲以后,欧洲人在这个基础上又发明了更多的技术,同时创作方式有了一个很大的转折,用印刷的原理进行艺术创作,也就是我们今天的版画。从印刷技术到创作手段的转折发生在国外,而不是“娘家”。所以当鲁迅先生重新把它引到国内来的时候,这种创作方式被学界称为“木刻回娘家”,但已经跟传统版画是不一样的创作理念了。
作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领导者,鲁迅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温州版画。温州人野夫、林夫、张明曹、金逢孙等中国版画史上的老一代版画家,先后在鲁迅的亲切关怀下成长起来。例如:野夫给鲁迅写过九封信,随信曾寄过木刻连续画《水灾》《铁马版画》等作品,鲁迅在信中表达了对野夫作品的看法。野夫回忆说:“那些信札,我一直带在身边,并且把它当作一种工作上的指针。”[1]18作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和奠基者,野夫与鲁迅的书信资料是研究中国新兴版画史的重要文献①参见:鲁迅.鲁迅书信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在“MK木刻研究所”的第四次展览上,鲁迅与内山完造还购买了野夫的六幅作品。1934年,鲁迅在法国“革命的中国之新艺术展览”中收藏了野夫的木刻《母与子》和石版画《黎明》等五幅作品。1935年,野夫等在上海组织“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得到鲁迅的经济资助,其木刻连环画《水灾》,鲁迅先生亲自作序[3]。所以,在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期间,温州版画家们不论是创作技法还是创作思想上,都先后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注、指导和捐助。
早在 1939年,在温州地区就举办了国内第一期木刻函授班,全国各地学员一百多人,当时温州地区就是全国的版画培训中心,其中众多学员学成回到各地,很多都成为当地名家。2009年86岁的当代大家黄永玉写道:“我学木刻,是从这里开始”[4]。可见,温州不光是数学家的摇篮,温州版画群体以及多期版画培训班学员培养,为新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温州还应是新中国版画家的摇篮。
2015年3月,黄山书社出版《温州老版画》,记者王民悦在温州日报发表:“图书《温州老版画》出版,聚焦温州木刻家群体”的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②参见:王民悦.图书《温州老版画》出版:聚焦温州木刻家群体[N].温州日报,2015-03-11。:
曾有一门武器般的艺术,它线条简洁分明、色彩对比强烈,在救亡图存的时代浪潮里奋勇发出“革命的号角”。……曾有一群热血的温州青年,他们“执刀向木”、创作出一大批宣传民族抗战、表现民生疾苦的艺术作品。
温州木刻家为鼓动民众、宣传抗战、改善民生,做出了不少贡献。“他们作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上一个杰出的群体,理应被铭记”③参见:王民悦.图书《温州老版画》出版:聚焦温州木刻家群体[N].温州日报,2015-03-11。
新中国温州版画再一次进入创作高潮,人才辈出。
张怀江(1922 – 1989年),乐清人,1938年参加温州师范学校的“木刻小组”活动,在时为其邻居的浙南版画代表人物郑野夫的辅导下,创作木刻处女作《保卫祖国》,开始走上了木刻艺术的道路。先后就读于国立东南联大和国立英士大学艺术专修科。师从潘天寿、倪贻德等教授。创作木刻鲁迅小说《药》和莫洛的诗《黑屋》插图。1946年参加了“全国木刻协会”。1947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为研究生。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迫潜回温州,任《浙南周报》美术编辑,中共浙南特委宣传部宣传科副科长、浙南游击纵队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1950年调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院)任教。曾任该院党委委员、教务处长等职。
林树中(1926 – 2014年),平阳人,1943年入温州师范学校学习,师从李鸿梁、刘质平,1947年考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师从徐悲鸿、董希文、蒋兆和等,后转学至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师从潘天寿。1955年创作的黑白木刻《桥》入选第二节全国版展,1959年到南京艺术学院任教,开始了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尤其是对六朝艺术的研究成果斐然。后与王朝闻、金维诺、王伯敏并列为中国美术学四大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得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
王维新(1938 – ),温州人,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班,后留校任教。1988年为文化部派出交流学者,赴法国蒙彼利埃美术学院留学两年。中央美院教授,硕导,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研究员。1980年编著《铜版画技法研究》,曾著文《冈本省吾和他的铜板艺术》,在推动我国铜版画的教学和创作工作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20世纪90年代与上海美术馆一起组办了首届“中国铜版画(凹版)展览”,编写《铜版画入门》。1992年法国拉维鲁尼市授予王维新为“荣誉市民”称号,该市当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陈列王维新作品 60余幅,并设立“王维新作品陈列厅”。该博物馆所有藏品已被法国列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张远帆(1952 – ),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同年由教育部派遣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版画研究室留学,专攻木版画。1985年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获硕士学位。同年起任教于浙江美院(现名中国美院);期间曾任美术教育系副主任、版画系主任。现为中国美院版画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版画家协会副会长。曾在日本、德国、韩国举办个人版画展,多幅版画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天津美术馆、浙江美术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日本千叶县立美术馆、韩国麦粒美术馆收藏。近年来还策划了“2009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展”“2010观城——上海国际版画展”“鲁迅的面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暨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活动。2007年浙江省重大题材创作工程中温州版画家参与的除了张元帆外,朱维明、张兆鑫、陈旭海等多人也名列其中。
此外,杨涵、张树云、程至的、赵瑞椿、黄嘉善、杨春华等等很多在中国近现代版画艺术中极具影响的名家因篇幅所限,本文不一一列举。
在新时期丰富多元的艺术格局中,温州版画也在不断发展,不断有勇于创新的版画艺术创作形式丰富温州版画的内涵,以更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普及温州版画艺术。如旅法华裔设计师叶茜结合温州美术家协会主席蔡瑞蓉教授的版画作品《地底的图案》,创作出“绝代风华”跨界服装系列作品。。她从蔡瑞蓉的艺术作品中提炼画面的视觉,让传统民间皮影文化成为时尚艺术,运用现代丝网版画工艺技术以鲜艳的色彩真实地传递了意向与写实,使之成为独具魅力的视觉焦点。这些作品多次在近几年的温州文博会、文创大型活动中亮相。在 2007年《浙江名家版画作品集》中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陈伟老师曾点评全国版画金奖获得者温州大学同事陈旭海:“他的手法突破了版画的固有的表现语言,用复杂性替代了间接性,从而确立了他自己的地位和个人风貌。”[5]上述事例说明:温州版画后继有人,善于传承和创新。
温州版画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就是在当下新的社会语境中再书写的创造过程。进入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稳步侧身世界强国之林,中华传统文化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认同,各种艺术形态、各个文化群体从各式各样的意愿出发,围绕中华文化的当代传承和创新做出了多样书写。温州版画遗存和温州版画创作涉及到众多个全国第一,如何继承“温州版画”传统并给予发扬创新,这里,笔者对探索温州版画当代传承和创新路径提出以下建议:
我国古代初期的版画,现在所能见到的都出自经文中的佛教图象。如现存的唐咸通九年(868年)早期印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扉页画便是一例,该印本画面描绘释迦牟尼佛向长老须菩提说法的情景。版画刀工娴熟,画面布局精巧,墨色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还有杭州雷锋塔藏五代时期的版画——开宝八年(975年)《宝箍印陀罗尼经卷》的扉画以及越州僧知礼雕的雍熙元年(984年)《弥勒佛像》等。温州博物馆前馆长金柏东指出:“宋大观二年(1108年)的《证类本草》、崇宁二年(1103年)的《营造法式》、宣和五年(1123年)的《宣和博古图》等都有精美的版画插图,但却很难看到原刊本。至于早期套色版画,更是凤毛麟角。”[6]古代版画遗存以及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新发现,提示我们版画工作者仍然需要重新求证原有的一些史学观点和结论。
除此以外,还必须有新的视角,可以从温州造纸、活字印刷的角度对北宋时期活跃在温州的活字印刷、雕版印刷、版画印刷进行比较研究,深入挖掘。并分析温州版画地域特色,温州版画和中国传统各地版画的比较研究,建立有关温州版画遗存现状大纲并不断进行完善,建立数据资料中心。
以世界艺术史为视野,将温州版画放入整个世界版画史和中国版画史的进程中去综合考察。历届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工作,以王维新教授的负责时间为最长。做为中国版画界领军人物之一的王维新,早年从温州走出,本科就读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就读中央美院版画系而后留校任教,对中国最顶尖两大美术学院的版画艺术创作和教学极为熟悉;尤其在西洋传入国内的铜版画艺术领域,王维新早就开始了探索,在1979 – 1998年,他一直在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铜版工作室及铜版画教学,他在前辈的基础上为工作室前沿研究和教学的开展做出了具体的工作,也为同时期国内其他院校建设铜版画专业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为文革后中国版画事业和教学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他是从中国传统木刻(包括温州版画)走向西洋铜版画的早期探索者。
同时,为支持家乡的温州版画文化事业,王维新将自己几十年来收藏的 75幅珍贵西方版画和 25幅个人铜版画作品捐赠给温州博物馆。打开了温州了解西方铜版画艺术的国际视野。这两年来,温州博物馆的领导对铜版画非常感兴趣,希望能把铜版画的项目延续下去,于是邀请王维新以温州博物馆为平台筹建铜版工作室,成立中国首家铜版画创作培训基地,扩大铜版画艺术在温州的影响,从地方上推动铜版画事业和温州版画向国内外平台的发展。该项目正在积极筹备中,目前工作室以铜版画研究、创作和教学为主,平时招收学员,也邀请国内外的艺术家和版画家驻地创作。
当然,还要将温州版画、中国古代版画和日本浮世绘艺术等进行异同分析、比较研究,要组织专人到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陕西、浙江等博物馆等进行实地考察,收集一大批各地各个时期中国古代版画史料和照片,并把它们和同时期温州古代版画进行比较。此外以下问题也应引起重视,逐一加以解决:1、从温州流失出去的古代版画作品及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2、温州走出去的版画家和他们的优秀作品的收集整理研究;3、流失在国外有关版画的珍贵古籍版本的寻访,甚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做到作品回归。
一方面,立足把温州版画文物信息和历史知识摸全、摸深、摸透,遵循“纵横延伸、情趣双兼、史实融合、多元呈现”的原则,组织高校研究生团队,收集、筛选、整理资料。尤其在初期研究工作中,要讲究真实性、准确性、严肃性;注重多图视、精文字,多定量、少定性,多简明、少繁褥;着眼微观细致,不求宏观泛论,扎实做好温州版画遗存的发掘工作。始终坚持“学术至上”的原则并将其贯穿于整个研究工作中,通过搜集、梳理、查证、考据有关温州版画资料,寻觅遗珍,力争使研究成果内容饱满、内涵丰富,接地气,能提升温州版画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影响力。笔者 2011年主持温州文化工程规划课题《关于世界温州人与家乡文化艺术交流的研究——针对“普拉托”华人的家乡传统艺术文化普及》(wyk11084),其时就展开了温州版画的推广和国际交流工作。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温州版画当代继承创作,创作出既符合时代精神又承接传统的优秀版画佳作;探讨温州版画创新及衍生品开发,将版画创作和现代设计相结合,对接时尚,跨界联合,借助各种艺术形式和国际交流,推广版画衍生品的开发,形成以温州版画艺术为载体的文化产业。
温州版画教育早在民国时期就开展的轰轰烈烈,全国瞩目。1935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的管文南就在温州中学的附属小学开始了木刻教学,并在当年的校刊上发表了许多小学生的木刻版画作品。1940年前后,在金逢孙、夏子颐、陈沙兵、葛克俭、张长弓、郑胜孚、叶蓁等一批老版画家的努力下,当时的温州中学、瓯江小学、康乐小学、城南小学、广化小学、增爵小学、三希小学纷纷开设木刻教学课程或黑白木刻研究会。温州市图书馆收藏的《前哨木刻集》《广化木刻集》《增爵铁笔画》《瓯江木刻》正是当年温州中小学木刻教学的结晶。
当前更要传承这样的优秀的版画普及教育的传统,积极推广温州版画普及教育,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和少年儿童参与版画制作;同时探索版画家作品和室内陈设的深度结合,实施“温州版画进万家”项目,让广大的老百姓认识版画、喜欢版画,以版画艺术做为载体进行全民美术教育。
我们深刻认识到温州版画的文化传承需要由当下的温州版画艺术家们的不断创新、艺术史学家们的深入发掘、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而形成的新文化所创造,割裂式的传承会使原来优秀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趋向毁灭;只有整体性的继承并创新才能使温州版画的文化传统迎接时代挑战,在应变中发展自己。温州版画当代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命题就在于坚持由内而外的整体传承,我们反对没有对内涵的深刻认识的割裂式的表面传承。所以,温州版画遗存发掘及当代传承创新工作仍重而道远。
[1]蔡瑞蓉.嬗变·印迹:温州版画[M].重庆:四川美术出版社,2013.
[2]鲍义来.郑振铎的徽派版画情缘[EB/OL].[2017-03-22]. http://www.doc88.com/p-894572054843.html.
[3]洪振宁.温州老版画[M].合肥:黄山书社,2015:4-9
[4]李辉.木刻手册[EB/OL].[2017-03-26].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12910080.html.
[5]许江.浙江名家版画作品集[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68.
[6]金柏东.温州发现《蚕母》套色版画[M].文物,1995:17-19.
(编辑:朱青海)
The Exploration on Remains of Wenzhou Wood Blocks and Contemporary Inheritance Innovation
ZHU Guangyu
(College of Fine Arts and Design,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 325035)
The contemporary inheritance of Wenzhou wood block refers to the creative process in the new social contex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century, With China steadily standing among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worldwid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has gained more and more cultural identity: various artistic forms, and various cultural groups from all kinds of aspirations made a variety of achievements centered on the contemporary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remains and the creation of Wenzhou wood block involves many national first in China. As for how to inheri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s of“Wenzhou wood block” and to carry forward its innov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idea of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path.
Wenzhou Wood Block; Remains Excavation; Wang Weixin
J227
A
1674-3555(2017)06-0057-07
10.3875/j.issn.1674-3555.2017.06.009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2017-07-02
2017年度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7wsk057)
朱广宇(1968- ),男,浙江温州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传统艺术及其当代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