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挖美术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2017-03-08 14:24北京市四九十四中学机场分校高继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6期
关键词:苹果树教研学科

北京市四九十四中学机场分校 高继红

作为一名小学部主管,我深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尤为重要。在众多的学科素养当中,语文学科是基础,更是重中之重。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形成与发展,为学生打好思想、文化基础。我也相信不仅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对此内容能耳熟能详,而且其他学科的教师也会对此观点深有感触——学生的语文素养直接关系到他们对其它学科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自己在教研活动中的态度和立场决定着教研活动的走向和效果。

有了如此认知,尽管我比老师们还希望尽快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尽快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但是我仍然告诫自己不要着急,要客观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实引导教师们走出一条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语文素养提升之路。

通过认真梳理每次的教研活动记录和访谈,我觉得:发挥头脑风暴,科学诊断现存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无疑可以彻底扭转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多抱怨少方法、高期待低效率的尴尬局面。于是,我和全体语文学科组的教师深入学习了《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指导意见》,进行了科学的问卷调研,对当前学校语文学科教学的困顿处和学生素养提升的难题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梳理。大家发现:自课改以来,基于对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追求,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语言、情感发展的事例越来越多。因此,我校要想尽快适应语文学科改革的潮流,满足师生日益成长的需要,教师就要从转变课程资源观,挖掘课程资源开展跨学科的实践活动做起。

想到就干!

我们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借助学生喜欢绘画和看图的特点在低年级开展了融合美术和语文学科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图让学生在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中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借助美术学习的技巧,将课文内容理解到位

低年级的语文课文内容不仅朗朗上口且浅显易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往往能画出自己的理解。教师在组织学生解读、介绍自己的画面时不仅能清楚的知道学生的理解程度,也能惊喜地看到学生想象的力量,更能有效的指导学生表达的技巧。

(二)借助美术学习的方式,将观察实践同步进行

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在走走看看中,不仅享受了自然美、人文美、民俗风情美,观察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我校深度挖掘实践资源,在每次活动前都精心设计观察方案,引导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交流观察体验的感受,再把观察所得记下来,从而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

如在参加七彩蝶园前,教师设计了如下观察作业,分活动前和活动后两次完成。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培养。

学生通过绘制完成活动作业,不仅对蝴蝶的数量、种类有了清晰的获知,也对它的进化过程和生存法则有了了解。

(三)借助美术学习的兴趣,将说写训练落在实处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培养,可以为中学语文学习、其它课程学习和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和自信心。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因此,教师要善于用前勾后连的设计,左右适切的指导,将画和写、画与话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与想中发现美,找到乐,练习说,学会写。

如在综合活动实践课上,先让学生有主题的绘画,然后组织学生解读画面内容,接着让学生将表达的内容用几句话的形式写下来,最后指导学生评价画面的美,品味文字的美,感知画面中的情感。

如下面是一位教师的三次绘画内容,其中一次只给命题为:画出你眼中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学生大多抓住了四季的特点,每幅画面均能看出四季的变化。继而让学生用春天到了……,夏天到了……,秋天到了……,冬天到了等说说画面内容。学生在活动中兴趣盎然,表达积极且清晰。

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后两次的活动中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采用了文字配画的方法。学生不仅大多理解了教师的问题,且表达妙趣横生。

如画一种你最喜欢的树,用文字告诉大家“我画的是什么树,我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树,因为什么原因。”

有的从人与自然,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角度这样写“我画的是松树,因为它是小松鼠的家、是松果的家,是小鸟的家”

有的从个人的爱好,个人的享受角度写到“我画的是秋天的苹果树,因为我喜欢吃苹果。”

有的从树的形态特点美给人带来的享受的角度写到“我画的春天的柳树,它的枝条柔软,在春风地吹佛下翩翩起舞。”

有的从母子亲情互动的角度写到“我画的是苹果树,这是我和妈妈一起种下的。”

有的从满满的儿时回忆角度写到“我画的是苹果树。我姥姥家的院子里有一棵高达的苹果树,每次我去姥姥家都会在大树下玩耍,秋天的时候还和姥爷一起摘苹果”。

(四)教师通过这个活动设计实现了如下目的

你最喜欢什么树?最想画什么树?——学生画出的将是自己最真实的喜欢。

把你为什么要画它写在画纸上(喜欢的理由)——这是学生最想表达的内容。

它是谁的家?——写出了学生最丰富、可爱的想象。

它还是谁的家?——最自然而然的写话练笔

它们在家里做什么?——想象

可以说,学生通过耳闻目染,都有了心目中最喜欢的树。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特点,给人带来不同的乐趣,因此,学生们喜欢的理由各异。如果生硬的让学生写一段关于树的话,学生可能没的可写。但是如此设计,不仅绘画内容是学生的真爱,练笔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总之,教师巧借其它学科的知识特点,挖掘学科资源、精心设计跨学课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彰显着教师的智慧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更是学生成长的载体和保障。我们将在《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和《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努力将学科之间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多样的组合,最终落脚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

猜你喜欢
苹果树教研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超学科”来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苹果树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