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彦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6)
桃李不言有新篇
——评《中国青铜器论著索引》
张文彦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6)
王晓丽研究馆员与杨远新先生主编的《中国青铜器论著索引》已于2015年年底出版。这是一部采用十进制体系的中国青铜器主题文献的检索工具和学术创制,对青铜器考古实践乃至图书馆学、情报学都具有一定的贡献与开创性意义。该书评在介绍该索引基本情况和总结其成书优缺点的基础上,从十进分类体系和主题聚类两个角度分析了此书的编制理论与方法,最后则进一步挖掘出成书背景与师友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分类主题目录;青铜器;检索工具;索引
2015年底,王晓丽女士和杨远新先生主持编纂的《中国青铜器论著索引》正式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这不仅是两位老师多年来勤于思考、笔耕不辍的劳动结晶,更是师生、挚友通力合作的产物,乃集体智慧的结晶,事实上这一著作是包头师范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独特魅力和强大吸引力的一种映射,也代表了内蒙古唯一一个图书馆学本科专业师资队伍团结、精进的精神风貌。
该索引的“序·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和“凡例”部分都提到了“大时代 小学科”的浓缩型理念,这是为了突出青铜时代的概念。青铜时代涉及到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金石学、古文字学、铸造技术、检测技术以及宗教、艺术等学科领域,而且这些学科内容的成分错综复杂,不易理清。对照学界对甲骨学和训诂学的重视、研究及其崇高地位,学界对青铜器的相关探讨和研究极为有限。另外此索引的研究视阈集中在青铜器相关研究文献的检索工具领域,国内至今少有人涉足。结合当前古董业界的现状,这类检索工具的编制已具备了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启迪意义,因此有了这部四百六十七页的十六开巨制诞生。
该书采取了纯数字编码模式,是一部检索中国青铜器文献的工具书,它精心地遴选并收录了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到2011年(时长约1700年)关于中国青铜器研究的论文、专著等文献共计19 000余条,这些文献条目侧重我国夏、商、周的青铜器研究文献,也包括了秦汉至明朝青铜器研究的部分成果。总体看其有三套目录,除去篇幅占主体的分类主题目录外,另有一套附录和著者索引,由简到详,徐徐展开,连笔者这个青铜器考古绝对的门外汉都能条分缕析,有仔细研读以期窥见青铜器考古研究之奥的冲动。
该书收录的篇目较齐全,内容翔实、可靠,编制规范,检索手段方便、易用,这样一部心血之作可成为历史研究人员、文物考古者以及青铜器爱好者珍藏、参考或放在手边随时查检的上佳利器,更可有效地推动中国青铜器学术研究发展并展现出图书馆情报学[1]的分类、主题和索引等方法论历久弥新、青春永驻的迷人魅力。
全书从十进制一级(基本大类)到三级类目,对青铜器考古这一主题的中外文文献,纸质、多媒体和电子出版物做了一个全面和专业的汇总、排序和梳理。其基本大类的设置是基于青铜器所拥有特定的知识分支体系与用户、文献保障原则,主题间的横向联系则利用了相关类目下的注释予以揭示,同时根据文献和读者需求做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因此同时具备了科学性和实用性特点。
此书仍有一定提升与改进的空间。编者们虽已主要参考了《杜威十进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与《学科分类与代码》(均未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并汲取了它们的类目取舍经验和关键词精华,糅合了各自的优点,但并未交代本部书目录形成的细节和想法,因此其就很难让内行人判断该部书编纂过程中继承、变动与调整的合理性,因此其工作的价值就较难以在业界、学界得到充分、明晰的确认。但这样一个成形的大致的分类主题框架体系,为未来新成果的问世提供了参考和一定程度上的指导,也给出了发展、调整和补充的较大空间。另外该书的文献类型并未标示清晰,对于不熟悉青铜器文献的读者来讲可能会遇到一些阅读障碍。最后,正如贾文忠研究员在此书“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到的该书对外国青铜器考古的文献搜集略显薄弱,在笔者看来书中中国外国青铜器考古部分事实上只涵盖了在中国国土上出版、印制的各类中文文献,在海外国土上出版、印制的各语种有关中国青铜器考古的文献显然并未纳入目录范围,这就使本书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特别是在高层次青铜器考古领域的利用价值打了一定的折扣。
目前《杜威十进分类法》[2]、《国际十进分类法》[3]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4]三种文本一直到三级类目,以及《学科分类与代码》[5]中直到三级学科均未见相关分类。总之,到编书之时编著者团队都未发现已大成的分类主题检索体系可供借鉴,只能由编者反复推敲,并随着文献源的扩充不断地修改完善这种分类主题体系。这种取舍标引工作颇能见人功力并占据了编者们大量的精力。
2.1 十进分类体系
此索引从整体上严格按照十进制分类法组织编排,为了检索特定文献也提供了唯一性的标识符号(也包含和累加了附录中的文献种类),基本上秉承了层层展开的十进分类体系原则。0-9的大类是按照青铜器铸造、鉴定评价、收藏、研究和考古等较大领域来组织所有细分类目和具体文献条目的。其编制过程中充分贯彻了用户保障原则和文献保障原则,实用性特质明显。基本大类都拥有下位类,即十进制二、三级类目,以便读者了解该类目下文献的全貌。由于青铜器研究本身较细小的视阈,作为一项专门性极强的分类体系以下就未再细分。“1 中国青铜器考古”由于其涵盖的自然文献量较多,因而具备了较大篇幅,相比之下其余大类的分类体系和文献量都比较单薄,这也是与学科研究本身的侧重点有关。“7 青铜器专业研究”与“8 青铜器著作”间这样的细分是为了有效地区分学院派与实用派(收藏家)两类研究者所创作的研究成果,在检索和利用方面会更为便利,必定会促进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思考。
另外该索引也附上了著者音序索引,因而为读者从作者角度查检文献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从该子索引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某作者多年来在青铜器领域的文献量,可直接翻查到此作者所属的所有目标文献。
2.2 主题聚类
该索引中有少量内容是为重点突出某些问题而主要遵循了主题聚类原则。设置主题性专类,甚至就以主题词作为类目名称,例如礼器、兵器、度量衡、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三级类目。由于这些类目也被整合入了十进分类体系,因此一方面充分保证了该工具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保证了总体上十进分类方法的系统性和规整度。
例如在本索引的分类主题目录中1大类中最后几种类目是按事物对象的主题聚类的。在“16 地区青铜器考古”这个二级类目中,简表注释中明确了广汉三星堆、巴蜀青铜器考古入此。这是由于三星堆青铜器作为中原青铜器的异类,至今有许多未解之谜,考古界争论较大,文献源也很多。这里将三星堆青铜器考古归结于此二级类目下也是主题聚类的一种体现和应用,这样的组织编排也使内容相对集中并便于同仁们的检索。按主题集中聚类将其与“10 中国青铜器考古综述”(包括各省级行政区和其他地域分区的青铜器入此)作一分割有利于读者的检索和对专门问题的研究,再如“17 民族青铜器考古”与“18 各种用途的青铜器”集中聚类亦然。“17 民族青铜器考古”有注释说明“滇文化青铜器考古入此,铜鼓集中入此”。由于滇文明也是南北、欧亚青铜文明融合的产物,这里的类目划分和归类准则也能有效地将铜鼓(当然不限于这一种器物)凸显出来。“18 各种用途的青铜器”主题聚类的分类思想就更明显,其注释显示“兵器、度量衡器、钱币、玺印、金铜造像等入此”。
另外在三级类目的编排上,由于编者的学术思想和编书时的侧重点所在,因此在“15 各代青铜器考古”下将“152 北方青铜器”置于“早期青铜器”之后,“153 商周时代”之前。这部分所强调的北方青铜器是一个大文化圈的产物,它早于商周青铜礼器,是跨欧亚大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和文明的集中体现,野兽风格为典型表现的青铜动物饰牌可作为其代表作,同时鄂尔多斯青铜器因其内涵和外延的不充分性所以舍去其名。我国匈奴时期在蒙古、甘肃和宁夏等地区发现大量精美的青铜饰品,所以又将北方青铜器列入各代青铜考古的类目之中。
以上提及的15与16、17、18三个二级类目的内涵外延在时空中都有交叉,这样编排并确定类目设置只是为了强调重大发现、争议较大的青铜器而增设的主题类目,这些也并未在注释中给予充分的说明。
工具书的编纂向来繁琐又耗人时间和心神,主编之一王晓丽老师就在后记提到了编制此书用去了她1500多天的业余时间,对于王老师这样认真而一丝不苟的图书馆情报学学者来讲可以想象出这意味着什么。而杨远新老师则以将近70岁的高龄亲力亲为各项编纂工作,逐篇分析文献确定归属。杨老师作为多年的文物收藏和经营者,同时又精通图书馆情报学的业务实践和理论体系,深谙科学知识和事物的集中和分散之道,可谓指导并编纂此书的上佳人选。
杨远新和王晓丽都是我以往在包头师范学院任教时的同事,也是延续至今的慈爱长辈和忘年之友,可以说两位老师就是我留在内蒙古边疆为图书馆情报学服务和奉献五年多时间的巨大动力和精神守望者。他们无论在读书治学、管理沟通,还是在人情世故、培植后学上都堪称笔者的榜样,特别是杨老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和图书馆前任领导在65周岁退休后还坚持为创立伊始、师资欠缺的包头师范学院图书馆学系代课,他备课时一丝不苟的神态,舐犊情深、不分彼此的师生往来,栽培后学的奉献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正如陈年老酒,值得我去继续咂摸回味。此书编委大都是我系最早招收的三届图书馆学专业本科学生当中的佼佼者,现在他们已全部学有所成,有的还在南开大学在职获得了MLIS硕士学位,目前他们都在内蒙古及其临近省份从事图书情报工作,已逐渐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资料工作专业的中坚力量。综上,虽然我个人对青铜器考古领域涉猎很少,但就是基于两位主编高尚的人格品行和多年来与他们亲密无间的师友交往,让我深信这本书凝结了大量辛勤劳动的汗水,是有人品保障的良心之作。
[1]于良芝.图书馆情报学概论[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8-9.
[2]Melvil Dewey.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DDC 23[M].Dublin,Ohio: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2011.
[3]I. C. McIlwaine.The 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a Guide to its Use (revised edition)[M]. The Netherlands, The Hague, UDC Consortium, 2007.
[4]《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5]中国标准出版社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学科分类与代码[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Although Peach and Plum Trees do not speak,There are new Achievements Yielded——A Review of “Index of Chinese Bronze Works”
Zhang Wen-yan
“Chinese bronze works index” which was chief-edited by Madam Wang Xiaoli (research librarian) and Mr. Yang Yuanxin was published in late 2015. This is one Chinese bronze subject documents retrieval tools and academic creation which makes use of decimal system, it has a certain contribution and pioneering significance in the bronze archaeological practice, and eve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dex and summaries of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is review analyses the compilation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he book from the following two perspectives: the decim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the subject of clustering. Finally the review digs out the background of the book, als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tc.
Subject Catalogue; Bronze-ware; Retrieving tool; Index
G250
A
10.13897/j.cnki.hbkjty.2017.0021
张文彦(1982-),女,管理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2016-09-18 责任编辑:刘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