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娟
(钟山县人民医院,广西 贺州 542699)
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声像特征的观察
熊晓娟
(钟山县人民医院,广西 贺州 542699)
目的 总结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声像特征观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并分析总结斑块声像特征。结果 80例例患者均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颈动脉交叉处,稳定斑块15例,不稳定斑块65例。超声发现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CT所检出的脑梗死病灶基本保持一致。结论 临床可通过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为临床预防及治疗脑梗死提供可参考依据。
超声;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声像
随着当前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有关研究显示[1],脑梗死患者病发原因中很重要的一项就在于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与脱落,导致患者血管腔狭窄、堵塞。然而硬化斑块在影像学中的检测结果多存在不同,患者病情确诊存在一定难度。本次研究将针对性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超声检测中硬化斑块的检测结果,为预防及治疗脑梗死提供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脑梗死80例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3年3月~2015年3月,患者事前给予头颅CT、MRI等多项影像学检测,确诊为脑梗死。结合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的不同,将其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15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65例);80例患者一般资料情况,男45例,女35例,年龄为42~90岁,平均年龄为58.5±7.6岁。观察组、对照组上述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检测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用仪器型号为ALOKA-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设置探头频率为3~12 MHz,由专业人员对患者颈动脉进行常规扫描检测,核查检测结果并记录,储存检测图像。最终有专业病理科医师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定。
1.3 判断标准
①颈动脉中层的增厚标准: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超过1.0 mm,且观察窦部内膜中层超过1.2 mm。
②斑块的判定标准[2]:内膜中层局部出现偏心性增厚超过1.5 mm,且向血管腔内有明显的突出。根据标准将斑块划分为稳定斑与不稳定斑:稳定斑主要表现为硬斑与扁平斑,硬斑又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例如有表现为强回声且伴有声影者则记为钙化斑。有表面较为光滑且表现为均匀低回声,但内膜中层为不均匀性、不连续性回声者则记为扁平斑;不稳定斑表现为溃疡斑与软斑,检测结果显示其表面类似于“火山口”,边缘回声较低且已经形成血栓者同时腔内回声较弱,可见斑块的基底较宽;软斑表现为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狭窄。
1.4 统计学分析
该次研究中所有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 19.5软件录入、处理分析。
2.1 多发部位
本次研究中的80例患者经超声均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单侧斑块38例(47.5%),双侧斑块42例(52.5%)。多发部位: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颈动脉交叉处,共75例,所占比例为93.8%,其次为颈内动脉以及颈总动脉共5例。其中颈内动脉狭窄率超过50%的患者共2例,所占比例为2.5%。
2.2 斑块性质
稳定斑块组共15例,其中扁平斑和硬斑分别为5例(33.3%)、10例(66.7%),CT检查结果单发性脑梗死2例,腔隙性脑梗13例,其中双侧颈动脉粥样斑块8例。
不稳定板块组共65例,其中溃疡斑和软斑分别为5例(7.7%)、60例(92.3%),CT定位结果显示:出现在多发性脑梗死共44例(67.7%),出现在单发性脑梗死共21例(32.3%)。
2.3 影像学特点
稳定性斑块影像学特点表现为强回声、均质斑块;不稳定斑块影像学特点表现为低回声、不均质斑块。超声所发现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CT检查脑梗死病灶基本一致。
脑梗死为临床一种具有较高致残、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该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斑块的形成可促颈动脉狭窄,降低颅内动脉末梢血流的灌注,且随着狭窄程度的不断加重,斑块内部新生血管结构脆弱,易发生破裂,引发斑块破溃、出血,而导致脑梗死发生。斑块主要成分为胆固醇、胆固醇类脂、蛋白质复合体、脂质核细胞等,其中不稳定斑块具有平滑肌细胞少、脂质坏死核心大、纤维帽薄、钙质含量少、斑块表面溃疡形成以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特点,容易导致斑块破裂,远处堵塞而形成脑梗死[3]。本次研究表明,80例脑梗死患者均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100.0%,其中双侧斑块发生率为52.5%,其中颈动脉分叉处(93.8%)最为常见,分析可能与解剖位置、流体力学原理等相关,但颈动脉狭窄病例较少,仅为2.5%,表明造成脑梗死患者血腔堵塞的血栓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有关临床分析显示[4],血栓脱落是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堵塞的重要原因,患者由此导致脑血管内血流狭窄、运行不畅甚至中断,最终导致患者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的病理状态。本次研究统计中,稳定斑块组合不太能稳定斑块组的梗死灶部位不同,不稳定斑块组以多发梗死为主,所占比例为67.7%,稳定斑块以腔隙性脑梗为主,所占比例为86.7%。病理研究表明,稳定斑块一般具有已钙化、呈同心性分布、炎症轻、脂核纤维厚帽等特点。本次统计80例脑梗死患者中,不稳定斑块中软斑发生率为92.3%,这表明软斑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分析原因,软斑富含脂质,在动脉壁应力增加以及高速血流的冲击下容易破裂,引发斑块脱落而出现脑梗死[5]。
当前临床依据硬化斑块内部回声表现的不同将其分为非均质性回声、均质性回声类型[6]。其中非均质性回声指的是硬化斑块内部至少存在有20%面积的回声影像,是与斑块内部剩余面积影像的回声表现存在差异的;均质性回声则指的是斑块内部均显示为无差别的等回声、强回声等相同回声。本次研究中所分析的不稳定性斑块即为不均质斑块,其作为脑梗死患者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多表现为低回声;而稳定性斑块则为均质斑块,其对人体危险性相对较低,多表现为强回声斑块。根据临床标准准确分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7]。
脑梗死为一种具有较高致残、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提高疾病诊断率。临床中主要采用MRI、CT方法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为了更准确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临床可结合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是否有斑块,颈动脉位置浅,经超声检查不易受周边组织影响,可提高检查图像质量,准确判断颈动脉充盈程度以及血流速度,还可清晰显示颈动脉是否斑块性质、大小以及回声等,对临床脑梗死疾病的预防、治疗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临床应加强对有脑梗死高危因素患者定期进行体检,可有效预防疾病恶化,提高治疗效果。
[1] 常景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7):11-13.
[2] 陈亚芳,成 涛.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078.
[3] 刘 稳,杨崇河,刘义桥,等.蚓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内科,2013,8(4):347-349.
[4] 马少玲,余永平.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RP、脂蛋白a水平的关系[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9):1495-1496.
[5] 朱卫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RP脂蛋白(a)水平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2):25-26.
[6] 冯 骏,秦 皓,刘丽华,等.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脂蛋白(a)和血糖水平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9):1536-1538.
[7] 韩伏莅,于 峰,陈 飞,等.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变及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和高血压病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1):46-48.
本文编辑:吴 卫
R445.1
B
ISSN.2095-8242.2017.020.38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