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桑金霞,杨丽莉,任声楠
(1.山东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济南 250100; 2. 舒城县城关第三小学,安徽 舒城 231300;3. 长丰县埠里中学,安徽 长丰 231100; 4.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合肥 230000)
2015、2016两年中,课题组有幸参与了安徽省文史馆承担的中央文史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强国建设”的子课题“基础教育中价值教育的缺失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的调研工作。按照分工,我们对基础教育(一至九年级)现行教材(文科)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根据要求,选取以下课本为调研对象:
《语文》(一至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009年出版;《语文》(一至九年级),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2005年出版;《历史》(七至九年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品德与生活》(一至二年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06年出版;《品德与社会》(三至六年级),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2005年出版;《思想品德》(七至八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2009年出版;《音乐》(一至六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2014年出版《音乐》(七至九年级),广东教育出版社等2012年—2014年出版;《体育与健康》(七至八年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013年出版;《美术》(八至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2014年出版;《综合实践活动》(七至八年级),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其中对一至九年级《语文》,一至六年级《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七至九年级《历史》、《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等教材进行逐本分析。对《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地理》《英语》等教材进行选择性分析。各地区、各学校自行编写的教材、教辅未有涉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教材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和主要载体。通过对以上教材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调查,我们对基础教育教材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及其在各年级的布局、份量 ,尤其是其教化宗旨有了更理性的了解。由于篇幅所限,文章不对相关课文展开分析。我们在充分肯定现行教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要载体作用的同时,必须看到,由于教材具有的稳定性所带来的滞后因素,现行教材中还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和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1中华优秀传文化内容在教材中所占比重偏少
下面以《语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音乐》等教材加以说明。
经统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人教”版《语文》中所占的比例如下:
一至六年级《语文》为9%,最少的是六年级占4%,最多的是三年级占14%;
七至九年级《语文》为33%;
一至九年级《语文》所占平均数为21%。
“苏教”版一至六年级《语文》中有关传统文化内容所占比例为16%,七至九年级为31%,平均数为23%。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21%还是23%,仅为传统文化在全部课文中的数字比例,不是内容比重,由于传统文化内容课文往往较现当代(包括翻译作品)课文字数少、篇幅小,所以其比重还要低于这个数。其中,“苏教”版《语文》有关传统文化内容多数是改写,上述统计数字更含水分。
一至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北师大”版)和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科社”版)中传统文化内容所占比例平均数为3.8%。由于各册内容有偏重,传统文化内容所占比例相差亦大,多的占10%,少的占3%,还有三册是一点都没有。
小学《音乐》(“人教”版)因其专业特殊性,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各册中分布不均匀,经统计,所占比例平均数为7.3%。
根据以上统计,我们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现行教材中所占比重偏少,其中“苏教”版《语文》尤为突出。
1.2选材和编排上的不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所选内容的适当,即这些内容是否优秀,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是否适合各年级段的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否能融入教材的整体风格,是否便于教师的教学。对照这些标准,我们发现现行教材在选篇上有一些不足之处。
有的未能准确把握所选内容与学生接受的适合度。如小学三年《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9课《古诗两首》①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选的是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和李商隐的《嫦娥》,选者意在以诗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这样“生动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课本原文),本意是好的,但这两首诗不是单纯的神话传说,更多的是写爱情,尤其是李商隐的那首《嫦娥》。嫦娥奔月,本身就有多重解构,李商隐的这首,更是裹挟着丰富的内涵,反映了一种复杂的意绪;而这些并不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总之,诗是好诗,但选的年级对象比较不合适。
有的内容重复。如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②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同一册就有《新年到了》和《春节知多少》两篇课文,重复十分明显。另外,不同的教材都出现了相同的内容,同样是春节,《品德与生活》有,《语文》有,《音乐》中也有涉及。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可以在不同教材中出现,但是这种出现,应该是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而不是简单重复。重复太多,既浪费课本可贵的版面,也降低了对传统文化多样性选择。
有的编排没有章法。这个编排上的杂乱无序,在《语文》的拓展内容如“日积月累”“读读背背”中尤其突出。如: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98页的“读读背背”③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是撷录古人的诗句,诗句都是好诗句,但排列不讲究,将北宋王安石的“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排在南宋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面了。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6页的“日积月累”④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也是撷录古人的诗句,却将唐代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排在宋代黄庭坚和辛弃疾的后面;将清代王世祯的“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又排在黄庭坚、辛弃疾的前面。同册第117页“日积月累”中,将唐代白居易“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排在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后面。五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37页的“日积月累”⑤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将清代袁枚的“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排在唐代卢纶的“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的前面。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45页的“日积月累”⑥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将南宋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朱熹的“少年易学老难成(课本错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及俗书《传家宝》中的“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白岁”,全都排在《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和《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前面。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1页的“日积月累”⑦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将韩愈《师说》的“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排在《左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和《墨子》“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的前面;又将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排在明代王阳明《传习录》“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的后面。
这类例子还有一些,不再举了。编者可能出于疏忽,也可能认为编排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其实,“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传统”;而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具有特点的思想、道德、知识、风俗等等,世代相传就是时间先后。传统文化是个历史的概念,《语文》中载录的诗文、诗句体现着真、善、美,而真、善、美的熏陶和传承是由历代相因相习的,必然有先有后,所以在课本同一组诗句的撷录、编排上要严格按时间先后排列。
同时,这种科学、严谨的做法,也能让学生从小受到训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风。这些年,一些文科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的习作,往往在一些技术性方面显得欠缺,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他们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缺位。
1.3对诗文解读的不足
现行小学《语文》,对古代诗文的教授,往往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照录原文,予以讲解;另一种是化用原文,以现代文的形式予以讲解。“人教”版多采取前者,“苏教”版多采取后者;高年级多用前者,一、二年级多用后者。从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始原貌而言,前者无疑要优越些。不过,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对古代作品讲解的精准正确,都是应该必须做到的。检之现行课本,尚有不尽人意之处,对诗文的解读有一些不当或尚需探讨的地方。如“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11页的《但愿人长久》⑧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全词如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讲故事是可以的,但主要目的应该是讲苏轼的这首词。首先,被介绍的这首词要完整,第二,讲词或讲故事要准确。可惜,该篇课文二者都没做到,苏轼的这首词,在本文中只出现了下半阙,整个上半阕被拿掉了。这怎么行呢?小学生会以为原作就是这么写的,就是这几句。课文在解读中,把这首词完全坐实为苏轼怀念其弟苏辙,苏轼写这首词是有怀弟的意思,但不是唯一的,所以词前小序写到“作此篇兼怀子由”。而且,全词完成后,意蕴在发散,其美学价值就不仅仅是怀念弟弟了。完全坐实,以偏概全,不是解读诗词的正途。割裂求解,将这首著名的词作搞得支离破碎,既有失教学的准确性,更有悖传承的本意。或许编者以为苏轼的这首词上半阕意思较深,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未必能理解,如果真是这么认为的,那倒不如先不选这首,留在以后再说。
这种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授诗词,优点是形象、生动,有趣味;缺点是往往会把历史上未必发生过的事情坐实,把原作者未必有的想法讲实。有时为了自圆其说,在课文的解读中还会穿靴戴帽,这在“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和下册第8课《李广射虎》中都有体现。
还有一种现象,是随意撰写。如果说,刻意坐实尚且有一定的事实根据,而随意撰写就是在杜撰史实了。问题还是出在“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⑨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为本事,讲了李白在长江边为孟浩然践行的故事。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李白举起了酒杯说:‘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李白有没有这么向孟浩然表白,历史上没有记载,但尚不为错,因为李白在另一首诗中曾写到:“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夫子,编者这里把他坐实为老师,也不能说错。但接下来孟浩然说的话就有些离谱了:“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且不说,“友谊像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未必是孟夫子的意思,作者这里还让孟浩然引用了王勃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完全是任意编造了。解读古人的诗文,不是文学创作,不能想当然,历史上有没有过孟浩然引用王勃这两句诗的事,是不能凭空想象的。因为,严谨的研究者必然会发问编者从何了解孟浩然与王勃的关系,他对王勃的诗尤其是这两句是肯定和赞赏的吗?怎么能把现代人(还是部分)的认知和审美强加在古人身上呢?
1.4其他问题举例
(1)内容的滞后。
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05页的“口语交际”中的《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文中以插图的形式表示了这样的栏目,而该图中出现的两个栏目,一个是“综艺大观”,另一个是“动物世界”,但这两个栏目现在都不存在了。这样滞后的内容,学生不会产生共鸣,对教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一些文章和图片已经不合适了。
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课《我给江主席献花》,五年级下册第2课《暖流》,皆入编于12年前的2003年和2004年,虽然内容本身没有问题(其中6页内容附了2页半的领袖像),但毕竟过去了这么多年,这类时政性较强的课文可以也应该有所调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和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教育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特别是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简称“两办意见”),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教育得到了明显的加强,有关政策和提法更加清晰。“两办意见”强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通过学习“两办意见”,结合对上述教材的调查分析,课题组建议,今后中小学教材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增加比重,优化内容。
首先必须说明,“人教”版《语文》中传统文化内容所占的比例是适当的。“苏教”版《语文》,尤其是小学部分中传统文化内容所占的比例偏低。为此,我们建议:《语文》中传统文化内容应不少于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一(即25%),其中小学低年级可适当少一些,初三及高中可适当增加一些。其他教材也应适当增加传统文化内容,尤其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
在现行教材中,增加比重亦即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优化内容,要尽可能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优秀、最切合当代价值并能为当代中小学生接受的内容选出来,解读好,以达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目的。
(2)遵循规律,顺序渐进。
教育是有规律的,推进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有规律的。我们必须遵循这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只有让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和紧迫性时,人们才能自觉地去努力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实地调查和对教材的分析调研,我们明显地感觉到现行教材中关于传统文化内容在系统性、整体性上存在着不足,遵循规律,就是要加强现行教材(主要是语文教材)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少一些零打碎敲,更不要穿靴戴帽,生吞活剥;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等条件,把传统文化内容的课程安排得更细致更有层次,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3)组织力量,完善教材。
“两办意见”明确指出要“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这个指示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现行教材体系及具体课程的修订,兹事体大,不是拍脑袋或二三专家可以完成的,要组织教材编写专家及大学、中学、小学的骨干教师,在细致认真考察、研究现行教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教学实践情况,做好教材的修订完善工作。
(4)培养师资,提升水平。
教学成绩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的提高,教师更是重要的因素。有了好的教材,还必须有能胜任教学任务的教师。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提升教师本身的素质和水平,使他们不仅热爱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够传授、讲解好传统文化的知识。
注释:
①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②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③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④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⑤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⑥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⑦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⑧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⑨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1] 李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与整体性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
[2] 王亚东.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